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秦时:剑问明月 > 第324章秦王政的魄力

秦时:剑问明月 第324章秦王政的魄力

作者:今令冷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众臣散去之时,杨明独自被秦王政留在了咸阳宫。

“之前寡人不听卿言,以至于大军有肥地之败,十万大军尽丧,致使局势崩坏,每每想起,寡人亦是悔之莫急。”当大殿中只剩下秦王政与杨明时,秦王政自肥地惨败后就一直压在心中的话在杨明这个正主面前,终究还是说出来了。

秦王政虽然是心高气傲之人,但却并非一味的只知傲气,在秦王政的骄傲面前,更重要的是秦国的利益,这是一位真正的王。

当日秦王政因为自己的骄傲而拒绝了杨明的谏言,但当肥地之战真如杨明所言而惨败时,他又能正视自己的错误,虽然心中有着不爽,但绝不会因为所谓的骄傲而产生嫉恨杨明的情绪。

一如眼下这般,秦王政更是在杨明面前直接承认自己了错误。

但听到秦王政的这些话,杨明感觉到却不是自得,而是脊背微微发凉,秦王政在自己面前舍弃了自己的骄傲,主动承认错误,定然是为了在杨明这里换取更重要的东西,王的骄傲,在这咸阳宫,又该用什么交换才能做到等价交换?

“大王所定下的以大军出井陉,分割赵国南北,以绝赵国之势,再有南路大军攻赵都的战略是没有错误的,只是上将军在战术上输给了赵国李牧而已,此非大王之过,只不过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王不需要自责什么。”杨明谨慎地斟酌着言辞道。

秦王政策划的灭赵战略当然没问题,但再好的战略也需要战术的支撑,若是不能有良好的战术支撑将战略从规划变成现实的话,则一切都只是竹简上谈兵法,看似头头是道,实则空无一物。

但话又说回来,秦王政制定的灭赵战略本身就有问题,那就是他低估了赵国的实力,秦王政只知道秦军能够做到两路出击,但没有看到赵军能够做到什么,他没有看到赵军能够一战而歼灭十万秦军,不能做到知彼知己的战略规划,本身就有问题。

但这些话杨明却不能说,王这种生物,他的脸皮在大多时候比别人的命还要重要,杨明虽然喜欢打别人的脸,但那是在建立在对方不能报复自己的基础上,打秦王政的脸,杨明还没有那个爱好。

所以,杨明直接将秦军肥地战败的锅给扣在了上将军桓齮的头上,杨明虽然得罪不起秦王政,但桓齮还是得罪的起的。

听到杨明的回答,秦王政心中的别扭稍微缓解了一番,但嘴上还是问道:“卿真的认为寡人定下的灭战方略没有问题?”

“正是。”对于秦王政的这个问题,杨明毫无迟疑地肯定道。

“依此方略真的可灭赵国?”秦王政追问道,不断被他怀疑的方略此时得到杨明的肯定,对于秦王政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以绝对的国力优势,截断赵国南北,正是秦国最好的选择,所谓的奇谋,必然伴随着未可知的风险,若有以堂堂正正力量碾压的优势,又何必多此一举去追求什么奇谋。”杨明道。

“是啊,只是,赵国李牧甚至强悍,赵国边军也是不俗,由北路而出的大军,限于井陉的交通位置,后勤供应最多只能保证十五万大军所需,而以十五万之众深入赵国境内,谁又能保证在赵国边军面前立于不败之地?事实已经证明,桓齮不行。”秦王政沉吟着,视线却落在了杨明的身上。

“上将军不是李牧的对手,但大王麾下人才济济,总能找出可力敌李牧之人。”迎上秦王政的视线,杨明故作不觉道。

秦王政的意思杨明当然知晓,只不过,对于灭赵一事,杨明的兴趣有限,尤其是在与李牧对线这件事情上,杨明还是知道自己的能力的,若不用那些盘外招,十万以上规模的大军对垒,杨明还真不是李牧的对手。

但这并不是说杨明无能,杨明终究是经验有限,又不是从小就学习兵家之学,手下的兵马若不超过五万人,杨明依靠自己对战机的把握和近乎战场单挑无敌的实力,足以战胜天下间任何一支兵力相当的兵马,但若是麾下军队超过了十万人,那对于杨明来说就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难以发挥出十万大军真正的战力,未必就比五万兵力时更强。

为将者,不是手下的兵马越多就一定越强,每一个战将都有自己的可操控的最佳数值兵马,一旦超过这个限值或是少于这个限值,则他的战力就难以真正的发挥。

就比如此时的王翦与李牧一般,若是两人对上,如果两人手中的兵马都不超过十万人,王翦很难是李牧的对手,若是两人麾下的兵马都在二十万左右,则两人差不多可以势均力敌,但若是两人麾下的兵马都超过了三十万,达到四十万、五十万的规模,那李牧则不是王翦的对手。

其中的道理与杨明此时可在以五万兵力横行天下一般。

王翦乃是当世堪称兵家宗师的存在,早已将兵家之学融会贯通,身上毫无弱点,用兵沉稳老练,可将自己不败之地,这个优点,需要大规模的兵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李牧一代军神,将赵国兵家之学与狼族的用兵之法融于一身,用兵之正奇两道皆是当世顶级存在,二十万兵马在其手中,就是一无敌的存在。

至于杨明,以二十岁的年龄晋升宗师之境,所修白虎七杀式是当年白起的成名绝技,为当世最顶级的兵家绝学,而三分归元气更是可超越这个世界的功法,其特性让杨明成为可力敌万军的存在,只要兵马保持在五万人作用,他以个人的武力和对军势的把握,使得他同样也是一个近乎无敌的存在。

“卿可能做这一人?”秦王政见杨明似有推托之意,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思。

当秦王政了解到东郡一战的具体过程后,哪怕是秦王政也要为杨明在一战中的惊艳表现所惊叹,在秦王政看来,此时的杨明有着足以比肩天下间任何一个名将的能力,由杨明则担任切入赵国腹地的领军大将,绝对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孤军深入赵国虽然危险,但也不见得就比杨明不久前经历的东郡之战危险多少。

“大王,臣经验有限,指挥五万兵马可以得心应手,但指挥起十万兵马甚至是更多的兵马,则超出了臣的能力,犹如一幼童持重剑利器一般,难以尽数发挥武器的锋利,反而会束手束脚,变成了累赘,切入赵国的大军,兵力至少也要在十万之上,以臣的能力难以指挥这样的一支大军。”杨明说出了自己的理由道。

“只是因为经验不足吗?”秦王政并不打算就此放弃,直接点出了杨明话语间的破绽,既然只是经验不足,那补上就是了。

当今天下,别的经验不好补,但这领兵作战的经验却是太容易补了,这个天下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少战争,经验不足,从别的地方补充就是,灭赵,秦王政已经看到,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此秦王政愿意付出更多的耐心的经历,在这些时间中,足以让杨明将经验给补上。

桓齮虽然是秦王政亲自选中的上将军,但赵国一战已经让秦王政意识到,桓齮可谓一国之将,但作为天下之将,却还差上不好,真正能够助他攻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人,唯有杨明与王翦两人。

“正是。”杨明听出了秦王政话语间的另外一层笃定,也就不再寻找更多的理由,若是那样,不免有着推诿之嫌。

“那就将经验补上就可以了。”秦王政笑道,随即又问道:“卿觉得离间楚、魏关系,以绝两国联盟之势,可行吗?”

“楚魏两国因宋国故地多有边境摩擦,若非是因为有着来自秦国的压力,他们早就打起来了,想要离间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容易的。”杨明道。

有些事情,杨明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发生过程,但其中大致的发展方向还是知道的,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数年后秦国发四郡战兵助魏国攻取楚国所占领的宋国故地,致使魏楚彻底绝交,直至两国覆灭,其中秦国的具体操作过程杨明不知道,但只知道结果就足够了。

“寡人与姚贾也是这般认为的,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大军的主攻方向是赵国漳河、南境长城以南的城池,如阏与、安阳,邺城等地,大军对赵国的强攻,会让韩魏楚三国放松警惕,不至于让他们在我秦国的压力之下形成合势,再从其中做些文章,以宋国故地为诱饵,绝楚魏合纵之势,还是有着极大成功的可能的。”秦王政说道。

杨明静静地听着秦王政的陈述,他大概已经猜到了秦王政接下来想要说些什么了。

只听秦王政道:“这件事情就交给卿与姚贾负责,适时,就由卿统领大军助魏军伐楚,以楚国作为卿的练兵之地。”

以楚国作为杨明的练兵之地,这样的事情大概也只有秦王政能够做得出来了,这就是他的魄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