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秦时:剑问明月 > 第242章赵姬的抉择

秦时:剑问明月 第242章赵姬的抉择

作者:今令冷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面前的甘泉宫,秦王政的神色间有着意外与不解,但他还是走上了前去,在上午,他的母后赵姬将内史的任命诏令送到了咸阳宫,那上边有着来自相国府与甘泉宫的印玺。

如果只是这些的话,当然算不得什么,秦国如今政令出于相国府,秦王印玺掌握在赵姬手中,一份诏令想要生效,需要相国府首肯,甘泉宫最终裁定,这本就是先王驾崩之前,构建出的秦国权力格局。

但真正让秦王政意外的是,在内史的任命诏令之上,什么都不缺,唯独在内史的人选之处缺了一个名字。

母后她到底是什么意思?秦王政思索间,已经走进了大殿。

看着视线中有些陌生的陈设,秦王政走进了内殿之中,而在进入内殿后,秦王政看到,赵姬竟然破天荒地在浏览着一卷竹简,手指间更是时不时的挑动着,似乎正在比照着竹简的内容,在练习着什么一般。

“母后。”秦王政走上前去问候道。

“大王来了啊。”赵姬放下手中的竹简道,神色间并无意外之色,似乎对秦王政的出现,早就有所预料。

秦王政斟酌少许,还是决定开门见山,于是从王袍的大袖中掏出那道内史的任命诏令,放在了赵姬面前的书案上,问道:“这道诏令,母后是不是忘记写了什么?”

“大王是说少了一个名字吗?”赵姬反问道,手却是未曾接过诏书。

“难道母后是故意如此吗?”秦王政意外道。

“大王,你何必猜来猜去,哀家不曾写下名字,自然是希望由你去写。”赵姬似笑非笑地看着面前的儿子秦王政道。

“寡人?”秦王政两道剑眉微微挑,虽然他早已想到了这种可能,但当得到赵姬的肯定之时,他依旧感觉到了意外。

母后这是要做什么?秦王政想着,如果他是一个平庸,甚至是愚蠢之人的话,他一定会看出赵姬的意思,那只是一个来自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但秦王政是一个聪明人,而且还是世间少有的聪明人,所以,他将明明十分简单的事情,却看得无比复杂,一个母亲可以做的事情,但太后却未必会做。

“大王,你已经二十岁了,差不多该亲政了。”赵姬直截了当地说道。

闻言,哪怕是以秦王政的城府,瞳孔也是不由一缩:母后这是要做什么?

对于亲政,秦王政从来都不着急,他很清楚,亲政只是一种象征意义,若是不能将权力拿到手中,他即使加冠亲政,也行使不了秦王的权力。

当年曾祖昭襄王在加冠亲政后,不是照样被宣太后等人把持秦国军政大权,知道多年后才真正掌握了将秦国大权掌控在手中。

现在的秦国虽然没有宣太后,但却有赵姬,有吕不韦,有着华阳太后。

若是不能清除赵姬、吕不韦这些人的势力,哪怕他亲政了,所面对的情况,恐怕也是王令难出咸阳宫,那样的话,不仅不能掌权,反而会因为亲政这件事情,让吕不韦这样的权臣将更多的视线放在自己的身上,到那时,想要做些什么,只会更麻烦。

秦王政的本意是蛰伏咸阳宫,让各方势力无视自己的存在,而相互争斗,如此,才能让各方势力两败俱伤,从而空出大量的位置,如此,他才能任用忠于自己的人,彻底掌控秦国。

但赵姬似乎并没有打算照着秦王政的预测走。

“秦国有母后和仲父在,寡人还不用那么着急着亲政。”不明白赵姬为什么会突然间提起亲政一事的秦王政保守地说道。

“哀家是什么人,大王你应该很清楚,哀家可管不了那些人,至于吕相国,大王你真的对他放心吗?说到底,他还是外人。”赵姬意味深长地说道。

曾经只以为稀松平常的事情,此时在赵姬看来,却是多出了其它的意味。

政儿他,到底还是对我这个当娘亲的不放心啊。想到秦王政的迟疑之下是对自己的怀疑,赵姬的心中多出了几分凉意。

也许,哀家真的应该放权才是,要不然,到了最后,说不定也要像当年在赵都,看到的那些因为分家产而闹的父不慈、子不孝的事情。

“寡人绝无此意。”秦王政严肃地说道。

“或许吧,这个盒子里的秦王印玺,这个小盒子里的,则是秦国各处大营的调兵虎符,都是应该交给你的东西。”赵姬说话间看向了书案上的一大一小的两个盒子。

“母后?”秦王政看着书案上的两个盒子,神色间多出了迟疑之色,难道真的只是寡人自己想多了,母后真的是想要促成寡人亲政一事吗?

“这本就是大王的权力,也是大王你的责任。”赵姬道。

“哀家对于权力这样的东西,不了解,也不会用,也不怎么喜欢,哀家生平喜欢的东西,唯有享乐二字,这些年来,看着这两件东西,可是让哀家费了不少的心神,若是再这样过上几年,哀家的鬓角都要多出白发了。”赵姬撩起一缕垂落的长发,将其挽向了耳边道。

秦王政顺着赵姬的动作,看向赵姬的鬓角,那里哪有什么白发的影子,不仅没有白发,甚至连一丝细纹都没有,要知道,秦王政已经二十岁了,赵姬也已经过了三十五岁的年龄,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年龄了。

但在此时赵姬的身上,却丝毫看不到时间的痕迹,相反,秦王政恍惚间甚至有着一种错觉,现在的母后赵姬与当年在赵都时的那个母亲同样的年轻,甚至因为身份的转变,比当时的赵姬更加的艳丽。

“一晃眼大王都已经要亲政了,去年扶苏出生时,哀家还没什么感觉,只是,原来赵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了。”赵姬自言自语道。

“赵都吗?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去的。”被赵姬的言语引出回忆的秦王政道。

当年在赵都的记忆可不怎么美好,但在那些不美好之中,却也有着美好的回忆。

“哀家等着那一天,那个时候,你还只有这么大,就说要为哀家踏平赵国呢!”赵姬笑着比划出一个小小的人道。

“母后你还记得?”因为赵姬的突然转变而心绪难宁的秦王政动容道。

“当然记得。”

“母后,这亲政一事,还需从长计议才是。”此时,心中怀疑已经渐渐消除的秦王政说道。

“哀家已经让杨明去找昌平君了,明日哀家再将华阳太后请来,有着我们出手,大王你也确实到了亲政的年龄,无论是理,又或是力,还有谁能够阻拦?”赵姬信心十足地说道。

在赵姬与秦王政谈论着亲政之时,杨明也趁着夜色来到了昌平君府。

已经两三个月的小芈涟倒是越发的敦实了,被杨明抱在怀中,小有分量。

“大王亲政一事?恐怕并不会太过容易。”当杨明说明来意之时,熊启直接陷入了震惊之中,秦王政亲政,虽然一直是楚系谋划的事情,但其中的难度却是极大,为此,哪怕楚系早已经倒向了秦王政,却依旧不敢表现地太过。

毕竟,现在的相国府可是如日中天。

吕不韦历仕两朝,掌握秦国国政十余年,在此期间,更是两次挫败合纵大军,攻灭东周国,无论是政绩,还是军功,具是不俗,其权势威望,在秦国上下非同小可。

最起码,眼下的楚系并没有与吕不韦与相国府对抗的本钱。

“事在人为,终归是要走这么一遭的,难道吕相国对大王亲政一事有意见,大王还能一直不亲政吗?”杨明反问道。

“这是赵太后的意思?“熊启追问道。

“不错,正是太后授意我来此与昌平君你商议,明日,太后会宴请华阳太后,邀请华阳太后共同促成此事。”杨明道。

“赵太后怎么……”熊启看了杨明一眼,后边的半句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赵太后与秦王政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常人看起来似乎很正常,但在熊启与华阳太后这般与秦王政接触最多的人看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赵姬一直将秦王政只看作是自己的儿子,是那个还像在赵都时,需要她保护的儿子,为此,她虽然不曾过分的扩张自己的权力,但却一直都将手中的摄政之权拿捏的死死的,生怕被别人夺了去。

当秦王政还年幼之时,这本不算什么,但随着秦王政的长大,赵姬还是这样的心思,未免就会让秦王政想到很多东西了,毕竟,赵姬的摄政之权,在本质上是秦国的王权,她是以母后的身份,执掌了秦王政因为年幼,而不曾执掌的王权。

因此,如果说秦王政最想收回哪一人手中的权力的话,那必然是赵姬这个赵太后手中的权力。

也正是看到了秦王政这样的心思,华阳太后与楚系才会在暗中将所有的筹码压在了秦王政的身上。

因为他们已经看到,甘泉宫的权势不可能持久,而在秦国的权力格局中,外戚永远都是存在了,当甘泉宫的权势不在之时,楚系就可以扮演甘泉宫的一部分角色。

只是,现在赵姬却突然要放弃手中的权力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难道是因为你不成?熊启想着,视线不由落在了逗弄自己女儿的杨明身上。

杨明是什么人?秦国左庶长,护军府中护军,武功冠绝一代,可于战争纵横无忌的大将。

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中,杨明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他在兵与武一道上的实力,但眼下,赵姬的突然放权,若是因为杨明的话,那杨明在政治、权谋方面的能力,恐怕也要远超人们的想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