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超级武榜系统 > 第三五六章 【《文可治国,武可安邦》】

此《炎王阁序》与《滕王阁序》有些类似,但内容绝不相同,毕竟《炎王阁序》跟《滕王阁序》是不同的目的而作,前者是建成典礼仪式,后者是宴请时做的,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再加上炎火和华夏是两个不同的国度,所引用的人文典故,风景名胜也都截然不同。

可以这么说,从昨日早上的诗词,到下午的歌赋,紫苏创作的感觉一步步提高,到这天早上的序文时达到了一种很微妙的状态,让这篇序文拥有很高的水准。

其实,文科不像武科,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境界标志去衡量,它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紫苏能够提升,除了跟他的精神力量强大有关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紫苏写完之后,自己也觉得十分满意。

忽然,伴随着天色变黑,窗外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开始倾盆而下。

四女等在外面,虽然她们都拥有护体真气或护体罡气,但紫苏还是觉得不能让她们等得太辛苦,所以可以交卷的时间一到,他毫不迟疑就交卷了。

对于紫苏依然提前一个小时交卷,或许有了昨日的铺垫,所以现在大家也就没太大的震撼了,这恐怕就是叫做见惯不怪,其怪自败。

不过,紫苏提前交卷倒是错过了一件事。

原来,昨日青灵回复的信件紫苏第一时间便交到铁留芳的手上。

而就在上午的考试结束的时候,铁留芳到第十一考场亲自宣布女王大人的决定,那就是给予第十一考场所有诗词试卷被烧的考生一次重考的机会,而时间就定在十二日的上午八点到十点。

为此,铁留芳还特意说明会启用本次文科乡试的备用试卷,这份试卷的难度跟之前的类似,让大家不要紧张云云。

当然,其实这也不关紫苏什么事,他的试卷水火不侵,一点事都没有,根本不用重考。

很快,试卷被烧的考生获得重考的消息就传遍了所有考生,除了一小部分考生觉得这不公平之外,大部分的考生都给予了青灵女王和铁大人啧啧的赞叹,这才是真正重视考生的好官。

且说紫苏离开考场之后,风更大了,雨更急了,不过那些雨点根本碰不到他的身体,倒是就像碰到了莫名的弹力,就被弹开了,形成了极为漂亮的半球形雨幕。

风雨中,四女在文贡院门口依然淡定的等待,她们的周围也形成了这种半球形的雨幕,只是没有紫苏的这般漂亮。

等待就是一种无声的支持,是她们对紫苏爱的体现。

“四位美女,你们辛苦了,跟本少爷回家吃饭去可好?”紫苏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走到四女面前,还吹起了口哨,惹得四女都噗嗤轻笑,嘴里或嗔怪或娇啐,但没一个人真的责怪他。

生活就是要懂得趣味,如果一味一本正经,那会很无趣。

当然,如果什么时候都是吊儿郎当的样子,那也很不好。

该有趣的时候要有趣,该幽默的时候要幽默,该正经的时候决不可胡乱开玩笑。

中午吃完饭的时候,紫苏便叫来紫厉,吩咐道:“你去蓝山市一趟,把龙香香接来。”

此去蓝山市几千里,等紫厉到的时候也差不多是文科乡试结束的时间,正好可以接上人。

虽然香香有汗血飞马当坐骑,但怎么快得过紫厉呢,况且这也是爱的一种姿态,若非紫苏还要考试,他肯定跟紫厉一起去接香香。

“主人放心,紫厉保证完成任务,把香香主母最快接来。”紫厉对紫苏的称呼很有意思,有时候叫苏哥,有时候叫家主,有时候则像现在一样叫主人,这是随着他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叫苏哥的时候,肯定是他有求紫苏或者想讨好紫苏。

叫家主则一般是公事的时候,比较正式,容不得开玩笑。

而叫主人那就一般是私事了,而且还带着一种调侃的口吻。

紫苏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淡淡一笑,目送紫厉迎着狂风暴雨飞上云端。

其实,狂风暴雨的天气非但不会对紫厉造成飞行影响,反而会让他如鱼得水,原因自然是因为他拥有强大的风源力。

下午是最后一门策论。

所谓策论,指的就是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政府献策的这样一类文章。它的特点是以论点作为写作的中心。

对于文科科举来说,策论其实是很重要的,能不能当官,能不能有所建树,就看策论写得如何,有没有指导作用。

炎火文科科举从第一期开始就要考策论,到现在已经是五百期了依然如此,可见策论有多重要。

策论除了献计献策之外,还要考一些帝国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紫苏倒是觉得有点像是地球联邦华夏的政治考试,但又有诸多不同。

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理解题这些主要考的是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紫苏在方校长总结的资料里都看过,做起来丝毫没有压力。

而最后的策论题,则是让考生结合炎火帝国长期重武轻文的局面,写出一篇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策论。

对于紫苏来说,这道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它写好。

地球联邦,武者早在千年前便已不流行,渐渐淡出视线,这是因为科技的发展,热兵器代替了冷兵器,简单想一下,如果你苦练了多年,却被一个从未练过武的一枪崩了,你会是如何一种感觉,那肯定是觉得这武白练了,直接买把枪不是更快吗。

不过,炎火帝国和地球联邦的情形又有些不同,这边的武者要强大太多,短时间内武者依然可以横行,所以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文武之间的区别,不能为了弘扬文科而刻意贬低武科。

都说“文可治国,武可安邦”。

紫苏便决定从这里入手,围绕如何改变重武轻文局面这个中心,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文科出来的人更擅长于治理国家,而武科出来的则更适合保家卫国。

当然,那种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的人则两者都可以胜任,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紫苏的策论娓娓道来,其中不乏事例,很有让人信服的感觉。

最后策论的题目,紫苏定名为《文可治国,武可安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