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之纵横四海 > 第0485章 情到浓处便是家

红楼之纵横四海 第0485章 情到浓处便是家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21:19 来源:蚂蚁文学

购买兵工厂的生产线和各种火器,需要大量的金钱。

贾珉来的时候。虽然带来了一些钱和货物,但是,想支付火器的钱,却远远不够。

为了在这里打开局面,站稳脚跟,还必须维持一种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方式,才能能获得当地人对于自己实力的认可。

仅仅是维持这些日常生活,一百多人就需要大量的开销。

按照贾珉原来的计划,是准备要在巴黎实施一个庞氏骗局,赚上上一笔钱,买了火器后,就有远走高飞,就此跑路。

随着造酒设备的热销,贾珉改变了主意。

他决定,做正经生意。

这样做,一是风险小了,二是可以留下后路,将来还可以到巴黎乃至于欧洲来。即使自己不亲自来,手下人也可以来。

为了北海国的长远着想,还是不要在把巴黎留下不良记录为好。

今后在火器和其他生意上,这里都是一个值得一来的地方。

随着烟草项目的顺利推进,贾珉的现金流更加充足起来。

对于开展东西方贸易,这里也有很多商人感兴趣。

现在,贾珉的资金问题已经解决,根本就不需要实施庞氏骗局。

一个月之后,罗浮兵工厂生产出了90挺机关枪,按照当初的约定,贾珉提走了45挺,连同30门野炮,一万两千支步枪和大量的子弹,一起装船,启程前往北海。

焦利、戴植、腊梅花、卫若水等,率领在罗浮工厂实习的府兵团士兵等,一共五十多人,随船同行。

这些士兵们,既是回北海,也是一路上担任护卫之职。

北海,平远城。

北海卫家家主卫嵩、白鞑靼人达克儿部落头人托克、西美尔部落头人博格达三人正漫步在平远新城。

这就是当初贾珉从他们手里买下来的靠近费加尔湖的那块地方。

现在,这里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房屋。不过,远远看去,这里更像是一个大工地。

不时地,就可以见到一伙儿一伙儿的工匠,在修盖房屋。

“几天没来,这里又变样了。”

卫嵩不仅感慨。

“是啊,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呢。若是有个十天半月不来,就变得认不出了。”

托克亲眼见证了,这里由一块空地,变成了目前这个小小的城镇。

“照这么下去,再有半年,这个新城就要超过我们老城了。贾游击做事,真是大手笔啊。”

博格达的语气里,有些感慨,更有些自豪。因为他现在也在这里开了铺子,组织了一支商队。

“博格达,你下手倒是挺快的,商队就要出发了。”

托克似乎很羡慕。

“托克,你是在笑话我,还是在羡慕我?该羡慕的,其实是我啊。我哪里有你下手快,你的商队,如今已经到了卜奎吧?你以为我不知道?”

“还有卫家主,你的商队,刚从谢尔盖堡回来吧?据我所知,这一趟可是没少赚啊。”

“哪里哪里,不过是赚几个小钱儿而已。这不是全仗着路修的好吗?”

卫嵩所说的修路,从冯紫英带着人到达平远城之后,就开始了。

修筑道路,是个宏大的计划。

从大德的边境开始,经过平远城,一直向西,延伸到北海的西部边疆,一直到达罗斯的边界谢尔盖堡。

修筑道路,必须有几个条件。

一是充足的劳动力,二是相应的工具,三是一定的金钱。

按照贾珉当初定下的计划,修路计划,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组织起一个一百来人的常年修路队伍。从平远城开始,向东往大德边境延伸,向西往罗斯边境延伸。

但是,由于幅员广阔,尽管常年修路,能修好的,还是很有限。

第二个方法,就是抽调劳役。

每个来到北海的成年男人,每个月都要抽出两天来,出劳役修路。

经过协商,卫嵩、托克、博格达三家,也相应地出人,参加修路。

这部分人,由冯紫菁带领,轮流出工。提供工具和车辆,每天供饭,但不给工钱。

第三个方法,就是有一路上沿途的各个村庄,承担一部分修路任务。

按照计划,在横穿北海的几千里干道上,将分布几百个村庄。

这些村庄,几乎都是按照家族组成。

大家族,有实力的,可以修一座城。实力差的,可以建设一个镇子,再差一些的,可以建一个村子。

实力再差的,也可以几家人合伙建设一个村庄。

每个城镇村庄,都要承担一段路的修建。

村子是左右各三里,镇子是左右各五里。城则是左右各十里。

中间连接不上的,则由平远新城来修建。

这个修路方案非常有效,虽然现在修成的路还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路每天都在一点一点地延长。

卫嵩几人一路走着,一路看着。

“那边的几百部地皮,就是贾游击家的吧?”

“是啊,目前由贾芝在那里主持修盖,据说是按照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式样建造的。两府加一起,足有一百来亩呢,可真是够大的。”

“这还算大?据说在帝都的荣国府和宁国府,比这还大呢。”

“贾府倒底是财大气粗。”

“据说这个倒不是贾府出的钱,而是贾游击和他的女眷们出钱修盖的。”

“贾游击的女眷,也个个都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

几人正走着,迎面来了一队人马,一共五个人,穿着原来府兵团的制服,背着长铳、弓箭、腰挎马刀和弩箭。

这是每天在新城的巡逻队伍,负责处理各种治安事件和民事纠纷,维持新城的秩序。

见到卫嵩三人,打开了个招呼,然后继续巡逻。

“二位,我们老城是不是也弄个巡逻队啊,我看这个巡逻队不错。天天在路上这么一走,那些贼人就害怕了。”

卫嵩不禁有些动心了。

“这个嘛,依我看,倒是不用,等一会儿见到冯紫英,跟他说一声,叫他的巡逻队,每天到老城也转上一转,不就行了?也省得我们再出人出钱了。”

“到底是托克足智多谋,我看此计可行,一会儿就跟冯紫英说说。”

博格达也很快就打好了小算盘,跟托克想到一块儿去了。

“咦,那家木匠铺倒是不小,过去看看?”

卫嵩说着,就率先拨马过去了。

“你去看吧,我俩到冯家的砖瓦窑去看看。”

卫嵩来到了木匠铺,孙远征迎了出来。

“哎哟,卫家主,稀客,里面请。”

“不用了,路过这里,顺边过来看看。这木匠和徒弟似乎又多了,加人了?”

“加了,前几天从老家又来了二十来人,活儿太多,干不过来啊。”

一个大大的院子里,堆满了原木,十多个汉子,正两人一组拉锯破木头。

院子里,左一堆,由一堆地,堆着木板,房架、房梁,檩条、门窗等。

“远征老弟,看来你家的生意还真是不错啊。”

“如今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活儿自然就多了。如今的木匠作坊,已经有四家了,家家都是我这样。”

“你家船厂那里如何,今儿个新船能下水吧?”

“卫家主,你就放心地去观礼吧,几天前就都准备好了。”

“好,我就走了。”

“等等,我跟卫家主一起过去。今儿个大船下水,可是个好日子,不能错过。”

卫嵩跟孙远征骑马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码头。

只见一艘大船,已经停在船坞上,船头挂着红布、红花。一群人正在那里围观,指指点点的。

迎面就见到了冯紫英、杨林、卫若兰、冯紫菁,陈也青、林大江等人。

这些人,就是平远新城的头面人物。

打过招呼,卫嵩就跟冯紫英说了叫巡逻队到老城巡逻的事儿。本以为冯紫英还会踌躇,没想到,竟然一口答应了。

“冯幕僚长,你忙着,我去看看船。”

卫嵩去看船了,杨林凑到了冯紫英跟前。

“冯幕僚长,到老城巡逻的事儿,为何如此爽快就答应了?”

“我正准备找他们说这件事儿呢,他们就自己找上门儿来了。我们以后到那里巡逻,以杨典史的聪明,还能看不出来我的意图吗?”

“呵呵,明白了,以后老城也将逐步在我们的管辖之下了,用不了多久,我们这里就会成为平远城的权力中心了。”

“杨典史果然有眼力,这一天不会太久,等珉长官一回来,就水到渠成了。”

“估计他们也都看清局势了,如今我们老府兵团的人,在这里已经有三千多人,又大多带着火器,还有谁是我们的对手?”

“这将近两年来,平远城新来了一万来人,都是奔着我们来的,如今,在人口上我们都占着优势了,还有新人源源不断地到这里来,将来,我们必将成为这里的主人。”

“到底是珉长官有远见啊。不久之后,这里又将成为另一个卜奎,甚至比卜奎还要繁荣昌盛。”

冯紫英和杨林正说着话,就见一个商队过来了。

目前的商队很多,几乎每天都有到达的商队。两人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但是,这个商队却有所不同,因为里面有三个熟人。

他们是卜奎的老熟人,正是在卜奎办学的丛秀才,从直隶来的郭启圣,还有一个,竟然是从卜奎配所逃跑的流人花雨声。

冯紫英和杨林对丛秀才都很尊敬,急忙迎了上去。

“丛先生,你怎么会到了这里?”

“怀远到了这里,你们到了这里,府兵团到了这里,卜奎的老熟人都到了这里,我能不来么?对这些人,我是有感情的,今后,我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在这里安家落户?”

“这里是我的情之所在,情到浓处就是家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