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之纵横四海 > 第0372章 宝钗的后怕

红楼之纵横四海 第0372章 宝钗的后怕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21:19 来源:蚂蚁文学

秦可卿有喜和宝玉等人打了胜仗,确实值得贾府庆祝一番。

去年贾珉取得了卜奎大捷,贾府子弟纷纷升官儿。固然叫人高兴。

随后,元春被封为贵妃,更是将欢乐的气氛推向了。

美中不足的,就是府里的另外几个主子宝玉、贾蓉、贾环没有什么建树。

虽然没人说什么,但是在私下里,还是都引为遗憾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光是贾珉一个人升官儿,终究是不如都升官儿好的。

贾珉自己作死,不听众人劝阻,执意跟皇上作对,落得个革去功名,削职为民的下场,对于贾府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以前在年轻一代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如今一败涂地,确实叫人痛心。

如果说贾珉的大败还只是叫贾府压抑的话,宝玉几人的离去,则是叫府里在压抑的基础上,又显得冷清了。

不过,人们对于宝玉几个人寄予的希望也加大了。

在贾珉被打回了原形之后,贾府急需新的胜利,来证明他们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人才辈出的家族,借此挽回自己的面子。

所以,宝玉等人此时的好消息,对于贾府来说,来的正是时候。

这也让老太太等人确信,他们同意宝玉等人去北温都拉的决定,是正确的。

同时,也证明贾珉不让他们上战场的决定,是错误的。

秦可卿怀孕,对于宁国府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此前,宁国府一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现在,这个困境开始打破了。

虽然还不知道是男是女,但是,只要开了头,今后就可以继续生下去。终有一天,会生出儿子的。

众人正在一起议论着,贾赦回来了。

“告诉母亲一个喜讯。”

“什么喜讯?可是宝玉的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了。”

老太太笑呵呵道。

她现在的心情确实好,尤其是这是来自宝玉的喜信儿,就更加让她感到高兴了。比珉哥儿中了探花和升官儿都高兴。

宝玉有了出息,至少证明了一点儿,她没有白疼宝玉一回。那些说她偏心宝玉的说法,可以休矣。

“正是宝玉的事情。外面已经传开了。西长安街也贴出了喜报,北温都拉大捷。我天朝上国檄文一到,大军压境,鞑靼人就投降了。其余残兵败将,正到处逃窜。用不了多久,就能扫清残敌,还我朗朗青天。”

“朝廷的事儿,咱们倒是管不了那么多的。倒是咱们家的子弟,可喜可贺。这一回,没有了珉哥儿,咱家也能扬眉吐气了。”

“是啊,到底是母亲高见,这回没听那珉哥儿的、若是听了他的,咱家哪里还会有人得到军功?就是外面,也纷纷有人议论,珉哥儿反对开战,是不识时务呢。”

“唉,我原本以为珉哥儿是个有出息的,做事也是有章法的。没想到,这一次,他倒真是有私心的。照当前的情形来看,他还真是想要把北温都拉留给他自己,一个人独占这份儿功劳的。”

“母亲说的对,珉哥儿此前把那鞑靼人说的如何如何厉害,现在一看,谎言可就不攻自破了。”

贾赦一边说着,一边偷偷地看着老太太身后站着的鸳鸯,心里不禁又痒痒起来。

这个鸳鸯,长的是越来越俊俏了,早晚要把她给收了才好。

“行了,你也不要说珉哥儿了。如今蟠哥儿跟宝玉在一起,咱们也不能光说宝玉的好话,你也该恭喜一下薛姨妈的。”

这是,贾赦才想起来向薛姨妈道贺。

薛姨妈客气了一下,尴尬地笑了笑。

不管怎么样,贾珉已经跟宝钗订婚了,如此在众人面前说贾珉,确实有些叫薛姨妈下不来台。

若非老太太如此说,贾赦兴许还会继续攻击贾珉。

薛姨妈的心情,确实五味杂陈。

薛蟠立了军功,有了出息,固然叫她高兴。但是,这也恰好证明了贾珉的错误。

此前贾珉被罢官,她就对贾珉和宝钗的婚事又动摇了。还是在宝钗的坚决抵制下,她才暂时打消了悔婚的念头。

此次宝玉等人获胜,对于贾珉今后在府里的地位,是有很大影响的。

没有功名,没有官职,又是庶子,一切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得罪了皇上,今后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在府里,今后也很难出头,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说一不二了。

宝钗将来跟了他,这一辈子,还会有好日子过?

唉,当初怎么那么糊涂,舍了宝玉这个正主儿,看上了他呢。

“哎哟,说起蟠哥儿,我倒是想起来了。薛姨妈,一会儿把宝丫头也叫过来,这几天,你家里就不要开伙了,就都在这边儿吃吧。”

“那就谢谢老祖宗了,我这就回去叫她。”

薛姨妈觉得在这里尴尬,就想趁机走开。

“这点事儿,哪里还用你跑一趟?就叫鸳鸯去一趟。鸳鸯啊,你去把宝丫头叫来。再顺便告诉黛玉和宝玉房里的丫鬟们一声,叫她们也高兴高兴。唉,宝玉不在家,她们也是抓心挠肝,怪可怜的。”

鸳鸯领了命,就向薛家走来。

出门先拐进黛玉房里,不用她说,黛玉已经知道了。

出乎鸳鸯意外的是,黛玉并没有显出什么兴奋来。反倒问起鸳鸯,是否知道贾珉什么时候回来的消息。

袭人那里也自然知道了,跟黛玉不同的是,宝玉的丫鬟们,倒是个个很兴奋的。

说着说着,袭人竟然哭了起来,说着宝玉在外面没人伺候,也不知生活起居如何之类的关心话。

还是鸳鸯劝解,说有茗烟和长随刘二跟着,袭人这才不哭了。不过,心里到底还是在惦记着。

到了薛家,正好宝钗和莺儿刚刚从野渡居回来。

从卜奎回来之后,每隔一两天,宝钗就要带着莺儿,到野渡居去,跟着留守班的大兵们练兵,复习一下在卜奎学习的马术、刀术、枪术,再跟张德财他们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听得鸳鸯说了经过,宝钗就陷入了沉思。

对于这个消息,宝钗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

但是,此时她也没什么证据,府里上上下下都为此欢欣鼓舞,她也实在不好直接就说出来,破坏了这个欢乐的气氛。

略一思量,跟鸳鸯客气了几句,答应一会儿就过去,叫鸳鸯先回去了。

“莺儿,此事你怎么看?”

又沉思了一会儿,宝钗问道。

“我也觉得有些奇怪,不过,既然都来信儿了,大概就是真的了。”

“我倒是觉得有些可疑呢。”

“小姐为何这样说?”

“这样的好事儿,来的有些太容易了。别人不知道那里的情形,咱们却是在卜奎呆过的。当初腊梅花他们才两万人马,珉四哥打得都那么费力,足足用了半年多,如今他们一去,就打败了鞑靼人,怎么可能?”

“咱们不是有十五万大军么,兴许一去,鞑靼人就害怕了呗。”

“莺儿,你说,若是珉四哥听了这个消息,他会相信么?”

“那还用说,自然是不会相信的。”

“你怎么就知道他不会相信?”

“珉四爷若是相信,当初还反对开战干嘛?弄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的,最后连皇上都得罪了,革去了功名,罢了官儿,他图什么呀?”

突然,莺儿灵机一动。

“天啊,小姐,你是说,这个消息是假的?”

“倒也未必是假的。只是这胜利来得实在太容易了。说是十五万大军,可这大军哪里能跟府兵团相比?他们又没有什么像样的火器。鞑靼人哪里就会那样轻易投降了?”

“当初红石滩之战,对手还只是麦来人,琏二哥他们就打得那么惨烈。鞑靼人比麦来人更加强悍,他们就能未战先降?”

“要是琏二爷他们给的信儿,可就是准了,别人说话,到底不是那么可靠的。”

“问题就在此处了。这么大的事儿,你说琏二哥,和冯幕僚长他们,怎么就不给来个信儿呢?要说报喜,也该他们先报喜啊。”

“是啊,这倒是奇怪了啊。”

“再说了,我记得珉四哥当初说过,不让哥哥他们上战场,叫他们在府兵团训练。府兵团都没参战,他们几个怎么会参战的?”

“他们不是到舅老爷家的府兵团去了吗?”

“便是舅舅家的府兵团,珉四哥也是不让参战的,叫他们一去卜奎,就训练的。”

“莫非是他们不听冯幕僚长的话?”

“到了卜奎,他们还敢不听话?府兵团会由着他们自己做主?若是不听话,不早就收拾他们了?”

“那就是他们没去府兵团呗。”

莺儿顺口一句话,却叫宝钗浑身一震。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只有这个解释,才是最合理的。

猛然间,宝钗就感到后怕,她想到了可怕的后果。

很有可能,哥哥他们跟着舅舅家的府兵团,没有到冯紫英那里去,而是随着大军,直接参战了。

这让宝钗想起了宝玉他们临走时,跟贾珉的冲突。

那场冲突,主要的原因,就是贾珉不让他们参战。而宝玉和哥哥认为是贾珉不让他们去挣军功。

哥哥危矣!

“莺儿,备车,我们出去一趟。”

“小姐,去哪儿?”

“去舅舅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