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之纵横四海 > 第0344章 怎么会这么巧

红楼之纵横四海 第0344章 怎么会这么巧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21:19 来源:蚂蚁文学

军事上的话题,也都是老问题了。

一是新兵抓紧时间训练,二是火器工厂的日常生产,其中连环铳被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抓。三是加强对北温都拉鞑靼人的侦察和监视,以及对于他们骑兵战法的研究。

最后一点,就是南温都拉草原上的日常安全维护了。

这一点,看起来很寻常,其实却是最为重要的。南温都拉草原的局势不稳,贾珉发动的南温都拉战役,就算是白打了。

这一点,也是贾珉和冯紫英等人最为担心的一点。

他们的担心,主要在于将来到了这里的那些朝廷官员。

如果真的象外界传说的那样,派到南温都拉草原的官员们,都是捐官的话,就很令人担忧了。

这些捐官,跟科举出身的官员有很多不同。

科举官员都是饱读圣贤书的,很多人都抱有为圣人立言、立德、立行的理想。

但是,这些捐官就不同了。他们的官儿,是花钱买来的。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他们上任之后,会不会横征暴敛、搜刮民财、中饱私囊,确实是个令人担心的问题。

姜明前到卜奎之前,皇上曾经跟他说过,如果贾珉侥幸地打下了南温都拉的一两个县,朝廷就不派官员来了,叫贾珉相机处理就行了。

但是,现在整个南温都拉草原都打了下来,贾珉就不能自己处理了。

这么多的官职,这么多的缺额,一定是各方势力争夺的肥肉,所以,贾珉还是不介入为好。

虽然自己将要离开卜奎一段时间,但是,贾珉对于卜奎本身的局势还是不太担心的。

有了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是手下大将,原来的卜奎本土势力赵大海、冯奎、徐明涛、杨林等又都跟他同心同德,所以,只要卜奎自己不内乱,外界的因素,对卜奎基本上是不构成什么威胁的。

第二天,王子腾启程离开卜奎。给王子腾送行之后,贾珉和宝钗等就回来收拾行装,准备第二天启程。

因为家里已经给贾珉和宝钗定下婚事,宝钗现在也不担心回家之后再被逼婚了,所以就决定跟着贾珉回去一趟,也算是对自己这次逃婚有个交代,划上个句号。

平儿自然是要跟着贾珉的,没有她在身边,贾珉也不习惯。平儿也担心别人照顾不好贾珉。

晴雯可回可不回,于是就留下来,照看生意。过年前后,正是酒的销售旺季,酒坊这边儿,确实也离不开她,于是就留了下来。

妙玉原来是说要到苏州去的,现在正好相反,到了北面的卜奎,可谓南辕北辙。如今贾府那边还不知道,回去之后也不好交代。

况且她现在在这里也很忙,学校的事情,让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不愿意离开。

这里有晴雯、一枝花,过些日子沈冰衣也要回来,加上自己的老妈子和丫鬟,所以,在这里的日子,反倒比在贾府时的馒头庵日子过得热闹有趣多了。

小丫头们,莺儿自然是跟着宝钗回去的。喜鹊跟着平儿回去照顾贾珉,画眉则留下来帮着晴雯照看酒坊。

人员去留已定,于是就开始分头收拾。

虽是准备行装,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贾珉只是被皇上召回去的,之后就要回来,到时候,他们也都是要跟回来的。

家里那边其实什么东西有都有的,也不用搬来搬去的。况且这回他们不坐车,而是全部骑马回去,也带不了太多的东西。

之所以选择骑马,一是因为宝钗她们这些女眷们,自从南温都拉战役结束后,就开始练兵了,所以,现在的马术已经比较熟练了。

二是骑马可以大大地加快行军速度,比坐车要快的多,也更容易适应不良的路况。

三是这也是个锻炼的机会。

从卜奎到帝都,一去一回,千里路,即便是不会骑马的人,骑上这么长的距离,也会骑了。

卜奎南城门,人们在这里给贾珉一行送行。

冯紫英等卜奎军政官员,妙玉、晴雯、曲翩贤、刘成、戴植、丛秀才,还有一些听到信儿的商人和百姓,都来送行了。

贾珉的亲兵12人,个个全副武装,每个人长铳、短铳各一支,弓箭一副,弩箭一副,马刀匕首各一柄。

宝钗、平儿、莺儿、喜鹊每人短铳一支,弩箭一副,马刀和匕首各一柄。

骏马,美女、刀枪,加上皑皑白雪,相应成趣,也是一番美景,颇有些飒爽英姿的气势。

互道珍重,依依惜别之后,贾珉一行启程。

现在是下午两点左右,今天的路程并不着急,只要在天黑前赶到马庄就行了。那里距离最近,今晚在那里住宿后,明天继续赶路。

从卜奎到盛京,一路上基本都是平原,官道也是畅通的。每隔不远处,就有军方的军台和官府的驿站。

现在是太平盛世,总体上来说,治安良好。即便偶尔有些路匪强人,遇上了贾珉这些人,即便是百八十人,也不是他们强悍战力和火力的对手。

所以,在路上的安全是不用担心的。

一连走了二十三天,贾珉一行抵达了开原府阳明堡军台。

在此前的路上,曾经因为大雪,耽误了三天的行程,算是在路上进行了三天休整。

不过,由于骑马的行军速度较快,他们在过年之前回到帝都,还是没有问题的。

开原府距离盛京不远,过了盛京,要想到帝都,就是有两条路了。

一是向南奔营口,在牛庄上船走水路,到天津卫,然后通过通州回到帝都。

贾珉和宝钗他们来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

因为不知道是否会赶上船,所以,这次回去,就不走这条路了。

另一条路,是由盛京向西,奔山海关,走辽西走廊,经锦州、唐山,然后抵达帝都。

这条路线是陆路,以前没走过,于是贾珉就决定走这条路,也好熟悉一下路线。

阳明堡军台是个比较大的军台,之所以如此,跟这里距离阳明堡配所比较近有关。

阳明堡也是个比较大的配所,不过,比起贾珉的卜奎配所,规模还是要小上一些的。

来往的行人也比较多,虽然都是与军方有关的人员,但是,人员还是比较杂乱的。

贾珉安顿了众人之后,就要出门,准备查看一下这个军台的格局以及周边环境情况。

这是他从前世就养成的习惯。目前,他的府兵团的人,都有这个习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先熟悉一下环境。

万一发生什么突发情况,就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选择最为有利的位置和路线。

因为冬天天气寒冷,所以,门上挂着厚厚的棉布门帘子。就在贾珉掀开门帘准备出门时,恰好跟一个人迎头撞上了。

定睛一看,两人都不禁大吃一惊。

“怀远?”

“远飞?”

略微一愣,两人就哈哈大笑,双手握在了一起。

“真是太巧了,竟然会在这里遇上了。”

来人竟然是孙远飞,贾珉的同科武进士。

当时,在会试中,贾珉结识了两个好友。一个是东北的孙远飞,另一个是西北的马青山。他们两人跟贾珉一样,也中了丙子年制科的武进士。

马青山这个家伙,冬天也爱摇个扇子。后来被兵部授予了陕西凤翔府的署守备。孙远飞则授予东北开原府的署守备。

三个人是同科进士,又是挚友,虽然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却非常投缘。

如今在这里相遇,也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

两人嘻嘻哈哈地寒暄一阵,孙远飞突然说出话,倒是叫贾珉一愣。

“怀远,你可不够意思了,这才一年,就连升两级,把我给甩了三级,你叫我今后还怎么好意思见你,这不是不给我活路吗?”

“远飞,你算错了了吧、只是两级而已,那里就有三级了?”

“哦,对了,看来是因为卜奎天高地远,你还不知道吧。你现在已经是正三品的游击了。因为南温都拉草原大捷,皇上给你升官儿了。”

此时贾珉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升官儿了。

“远飞是如何得知的?我确实还未收到消息。”

“我的上司前天从帝都回来时候说的,钦差大人姜明前回来第二天,皇上就下旨给你升官儿了。不仅是你,你手下军官,也都官升一级。南温都拉之战的情形,我这里都知道了。”

“恭喜怀远了,我跟我的同仁们说,你是我的朋友,他们还不信,这一回,就叫他们见见面,看看是真是假。”

“走,不在这里住了,到我那里去。我的家里,兵营里,也都宽敞得很,省得在这里憋屈。”

“如此打扰,怎么好意思?”

“怀远这是什么话?你我谁跟谁啊?到了我家里,即便是家严和家慈都要感到荣幸呢,他们这一辈子,还没见过三品大员呢。”

“我父母极为好客,家境虽然比不了荣国府,但在这里也算是一方大户,家里女眷也多,你的女眷去了也方便。再说了,你到了这里,过门不入,也是瞧不起我了。”

“休要推辞,就辞了这里,到我那里去,你我也好秉烛长谈,在家里逗留两日,也不会耽误你回家的。”

见孙远飞如此热情,贾珉也不好再推脱,就领着孙远飞见了宝钗等人,到孙远飞家里去了。

这边给军台留下话来,若是遇上了贾琏到这里,就去通知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