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之纵横四海 > 第0328章 免得皇上忌惮

红楼之纵横四海 第0328章 免得皇上忌惮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21:19 来源:蚂蚁文学

贾珉和姜明前的联名上奏,让文武百官们相信,卜奎之战确实是赢了。

但是随之就来了一个问题:他究竟是怎么打赢的。

就凭着一千七百来新兵,能把两万铁骑打败,这事儿叫谁看来,都是难以置信的。

“启禀皇上,不是臣等不相信贾珉,但是,他究竟是如何打败两万铁骑的,臣等非常好奇,那折子里又说的语焉不详,能否……。”

忠顺亲王出列,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是啊,朕也有些奇怪,好了,传姜明前来吧。”

“传姜明前觐见!”

执事大太监夏秉忠尖着嗓子喊了一声。

一会儿,姜明前进来了,见过礼,就回头走到大臣们行列的一角,回头想向大臣们拱手见见礼,就见到了一张张恨不得把他吞下去的脸。

姜明前是昨天回来的,跟他随行的还有一些人。因为昨天抵达帝都已经是晚上了,所以今天才来面圣。

他只是个刑部侍郎,没有资格位列朝班,所以也就只能等候召见了。

“姜明前,你和贾珉的折子里说,把收上来的贡赋银子带回来了,可有此事?”

元亨天子语气虽然严肃,面色却很和善。

一听说银子,大臣们就比较精神了,纷纷看向姜明前。

“回皇上,臣带回来了,除去留给卜奎的,一共是叁拾贰万两,都在这里了。贾珉说了,他留下来的,暂时也不会动,若是皇上叫他全都交回来,他就全都交回来。”

这是贾珉跟姜明前商量好的办法,把钱先留下来,若是皇上要,就交回来。若是不要,就留在卜奎用了。

贾珉赌的就是皇上当着群臣的面儿,不好意思都给拿回去。

这本来就是一笔意外之财,谁都没指望着能收回来。如果皇上都叫他交回来,吃相未免显得难看些。自己策划了半年,辛辛苦苦地把银子弄回来了,卜奎要花钱的地方很很多,若是不留下一些,岂不是白干了。

此前,皇上曾经有话,若是收上了银子,可以不用交上来。但是,那是在银子较少的情况下。银子少了,别人可以不在乎。但是,现在一下子收上了六十多万两,若是不交上来一些,别人很可能就眼红了。综合权衡之下,贾珉才决定,交上来一半儿的。

“既是如此,剩下的不交也就罢了,卜奎花钱的地方也多,就留给他们用了吧。夏秉忠,把钱拿回来吧。”

元亨天子虽然说得痛快,心里却是很心疼的。

这个贾家小儿,一下子就叫他黑了三十来万两。下次若是遇上这样的事儿,可不能便宜了他。

不过,有了这叁拾万两也行了,小长安将来的嫁妆钱,算是有着落了。

夏秉忠下来,从姜明前手里接过银票。

这是什么意思?就这么把钱拿走了,不往国库里交了?

户部尚书眼睛瞪直了,皇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叫夏秉忠把钱收了,那意思就是归皇上所有了。

从理论上来说,天下都是皇上的。但是,在实际中,皇上跟天下还是有所不同的。

从钱上来说,朝廷有国库,但是,这个钱,也不是皇上随便花的,想花钱,必须要有个名目。

皇上要想随便花钱,也行,花你自己的钱。皇上自己的钱,就是宫廷里的宫库,这才是皇上的私房钱。

如今这笔钱没交给户部,而是到了夏秉忠手里,就证明,皇上是把钱收入自己的小金库了。

而且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收了起来,可见,他是根本就不在意别人是怎么想的了。

这个时候,户部尚书才算明白了,为什么皇上开始的时候问自己,是不是指望这笔银子了?

“皇上圣明,卜奎百废待兴,确实需要钱,臣代贾珉谢皇上隆恩。”

“姜明前,你跟大伙儿说说,贾珉是如何打败两万铁骑的?”

“回皇上,此事千头万绪,臣不知从何说起?”

“就从头说吧,今儿个都没事儿,有功夫听。”

“既是如此,臣就从刚到卜奎的时候说起了。那一日臣刚抵达卜奎,就觉得此处与众不同。先是那城墙……。”

于是,姜明前就把卜奎的虚拟城墙的情形说了一遍。

这也是他跟贾珉核计好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留下那笔钱的必要性。

否则,一下子留下了三十来万两银子,很容易叫别人眼红的。若是有大臣质疑,解释起来就要麻烦的多了。

“臣走在卜奎的街道上,就见到了一些标语,其中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条。一条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条是‘忠君爱民,克己奉公’。”

“印象最深的一条,就是‘不要问朝廷为你做了什么,先问问你为朝廷做了什么’。”

“说实在的,当时臣就感动了,可见贾珉虽然远在万里之外的极边之地,还是始终把皇上和朝廷放在心里的。”

“那里真是这么写的?”

元亨天子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回皇上,臣亲眼所见,千真万确,不敢欺瞒皇上。”

见成功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姜明前接着就往下讲。

“起初,臣也怀疑,贾珉这样做,是不是做表面文章,但是,后来见到了府兵团的士兵后,就不再怀疑了。原来,那些普通士兵,也是时常把皇上记在心里的。”

“战场上冲锋杀敌,就喊着吾皇万岁万万岁。在红石滩之战中,有个士兵叫做黄毛的,跟两个同伴连续斩杀了九个强敌,最后跟敌人一个千夫长同归于尽。在在最后一刻,他叫人把自己抱到马上,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吾皇万岁万万岁,最后一个字没说完,就气绝身亡,就此殉国。”

姜明前说着,就不自觉地流出了眼泪。

黄毛的故事,是贾珉给他讲的。说实话,当初他听了,确实非常感动。

如今过了这么长时间,说起来,还是让他情不自禁的流泪了。

因为贾珉帮他遮掩了丑事,所以,他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尽量在皇上面前替贾珉多说些好话。

让士兵们在战场上喊“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句话,是贾珉经过慎重思考后的决定。

首先,府兵团是以贾府为首的府兵团,家族色彩很重。

其次,府兵团是他一手训练出来了,打上了他浓重的个人色彩。

现在府兵团的规模还小,不至于引起别人的太大注意。但是,随着此次卜奎战役的胜利,和今后府兵团规模的扩大,就难免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若是个人色彩太重,就很容易叫人给抓住口实,说府兵团眼里只有贾珉,没有兵部,甚至没有皇上。这一点,是非常忌讳的。很容易引起别人甚至皇上的猜忌。

所以,才有了喊“吾皇万岁万万岁”的举动。一是为了淡化个人色彩,二是为了鼓舞士气,三是向士兵们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

一支只忠于个人的军队,对于贾珉是危险的,对于士兵们,其实也是危险的。

贾珉不敢保证,自己会永远带着府兵团。所以,他必须为自己手下们的后路想的长远一些。

姜明前的口才本来就比较好,此时又一心想为贾珉说好话,加上黄毛的故事,也确有感人之处。

这一番话说下来,就连那些对他和贾珉有敌意的大臣们,也有些动容了。

“贾爱卿带兵有方,时刻心怀社稷,忠心可嘉,倒也难为他了。”

这是元亨天子第一次用“爱卿”两字,来称呼贾珉。

大臣们自然不傻,见皇上如此给贾珉定性了,原来还准备质疑的,也就纷纷打消了念头。

“说实话,对于贾珉跟四大部落开战,臣在开始的时候,也是不理解并且反对的。认为贾珉是年轻气盛,好大喜功。”

“但是,在贾珉跟臣说了他的真正用意后,臣才意识到,贾珉做的是对的。”

“哦?你说说,他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在兵部和皇上都已经明确表示反对跟四大部落开战的情况下,贾珉仍然开战了。这其实是个危险的举动。

即便是他获胜了,也会给人留下一个抗命不遵,擅自做主的印象。

要想消除这个印象,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理由。

“其实,收回贡赋,并不是贾珉的主要目的。这只是一个开战的借口而已。”

“贾珉的真正目的,就是从此为卜奎打下一个长治久安的基础。”

“温都拉草原骑兵的存在,在几十年里,对于卜奎都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万一草原骑兵把卜奎的流人给放出来,就将对天下造成严重的冲击。”

“南温都拉草原距离卜奎太近,骑兵若是来袭,只要七八个时辰,就可以到达。卜奎地势一马平川,无天险可守。几千驻军,其实根本不是草原铁骑的对手。”

“若是想保卜奎安全,没有几万驻军,是根本做不到的。况且天长日久,军费的消耗,就是一笔巨款。”

“所以,要想消除这个心腹之患,就只有解除草原骑兵的武装,将温都拉草原至于朝廷的治下。”

“草原铁骑桀骜不驯,叛服无常。要想解除他们的武装,仅仅将他们打败一次两次,是不行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贾珉就采取了先在军事上击败,然后取消部落头人,将部落头人迁出草原,让他们跟原来的部众隔离开来,彻底地解除部众跟头人们的人身依附关系。”

“这样一来,即便是他们将来再想反,也没有人去跟从他。他成了孤家寡人,想造反也造不成了。”

“此后,朝廷在那里设立府县,将草原部众直接置于朝廷治下,统计人口、勘验草场、山林、水源、田亩,征收赋税,开办学校。”

“卜奎这边,则修建城池,发展经济,创造就业,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可长治久安矣。”

姜明前说到这里,元亨天子心里突然灵光一现。

这不正是贾珉在武举殿试文科考试时,那道关于改土归流“论”题的答案吗?

当时贾珉的答案,给元亨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贾珉的答案,可以说是所有考生中,最为出色的。

现在贾珉在卜奎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他那个答案的现实版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