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之纵横四海 > 第0325章 就贾珉事儿多

红楼之纵横四海 第0325章 就贾珉事儿多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21:19 来源:蚂蚁文学

一般情况下,早朝都会在一个时辰之内结束。

不过,也有的时候,这个时间会变得特别短或者特别长。

这个时候,就是皇帝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和心情特别坏的时候。

心情特别好的时候,谁奏什么事儿,只要是不太过分的,皇上就都准了。

心情特别坏的时候,谁奏什么事儿,就都不准了,所以也快。

在这两种情况下,也有把早朝时间拖得很长的。

皇上如果心情好的时候,在正事儿议完之后,也会跟群臣聊聊天儿,显示一下自己的亲和力,让大臣们知道,皇上其实也是个可爱的人。

皇上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把早朝时间拖长。不过,这个时候,就是哪个大臣挨骂的时候了。

所以,遇到这样的时候,大臣们就很紧张。

比较有经验的大臣们,在上朝前,都会尽量少喝水。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散朝,所以,若是早朝时间长了,又不能中间出去上厕所,遇上内急的时候,可就遭罪了。

所以,也偶尔会发生尿裤子的现象。

大部分时候,早朝的气氛都是比较严肃的。但是,皇上心情好的时候,也会跟群臣开开玩笑,或者议论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

今天皇上看起来就比较高兴,正事儿议完,大臣也没本再奏了,还没说退朝。

所以,比较机灵的,就知道,皇上是要议论些什么事儿了。

“众爱卿,姜明前弹劾卜奎都司贾珉一事,你们已经知道了,你们说说,这事儿该怎么办啊?”

怎么办?你说怎么办?谁知道你要怎么办?

卜奎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又是一个小小的都司,弹就弹了呗,这点小事儿还找我们议个什么?

再说了,即便是我们议了,又有什么用处?还不是你说了算?

见众人都不说话,元亨天子就开始点名了。

“户部,上回你说河南旱灾,需要银子。现在,姜明前的折子说了,贾珉跟四大部落交战,必败无疑。看来这贡赋银子是要不上来了,你那救灾银子可有着落了?”

怎么头一个就点上我了?我遭谁惹谁了?都怪贾珉这个小混蛋,到了卜奎还不老实,非要鼓捣出点儿动静出来。连累的我叫皇上点名。

户部尚书立刻就恨不得把贾珉骂上个千遍万遍。

“回皇上,此前臣虽然希望贾珉能收回贡赋,但是,后来一想,这件事情不靠谱,所以,就另外做了打算,不指望贾珉那份儿银子了。臣也知道,贾珉是一片好心,只是未免心急了点儿。那贡赋已经七十年没交了,哪里会那么容易交上来?”

“这么说,你是不指望贾珉的银子了?”

“是的,臣不指望了。”

“救灾的银子可有着落了?”

“臣已经安排好了。”

哪里就安排好了?我还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银子呢。

“嗯,不错。吏部,关于贾珉在温都拉草原设立三府十八县的事儿,你们有什么说的?”

见皇上已经点了户部,吏部尚书就有了思想准备。

“回皇上,此前,我对此事也是抱着希望的。想着若是贾珉成功了,就可以把那些积压下来的捐官安排下去。但是,后来臣也想通了,觉得贾珉说的那些话,不过就是画饼充饥而已,根本当不得真的,所以,就另外想了办法。”

“这么说,你的那些冗员已经安排好了?”

怎么就成了我的冗员了?卖官儿的钱都进了国库,收了钱是你们的,剩下的冗员就成了我的?你讲不讲理啊?

“是的,皇上,已经安排了好了。”

“这回想明白了,不指望贾珉了?”

“皇上,俗话说,靠山山倒,靠河河干,臣觉得,还是靠自己为好。贾珉黄口小儿,不足为信。姜明前此时弹劾他,来的正是时候。”

就你贾珉事儿多,趁早弹劾了算了。

“嗯,不错。”

怎么又是不错?这不错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谁不错?是户部、吏部不错,还是贾珉不错?

“刑部,你来说说,贾珉在卜奎搞得流人事务改革,你们怎么看啊?”

皇上又点到了刑部尚书。

这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姜明前在折子里不是都说了吗,还要我说什么?

“回皇上,贾珉搞的那些改革,臣觉得纯粹是哗众取宠之举。流人监管虽然不能说是十全十美,但是,多少年来流传下来的定例,都是历代经验的积累,已经被时间证明了,是合理有效的。”

“那流人死亡率和脱逃率居高不下的事情,你又怎么解释?”

是啊,我怎么解释呢?其实也好解释嘛。

“回皇上,贾珉说的卜奎流人死亡率和脱逃率高,或许是确实存在。这可能跟那里是极北苦寒之地有关,也许跟瘟疫有关。”

“但是,臣以为,贾珉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危言耸听了。各地配所很多,如果把军台之类的都算上,其实流人死亡率和脱逃率是很低的,远远不像贾珉所说的那样严重。”

刑部尚书说的,在表面上看,是有些道理的。

内地的配所,近边配所,边远配所,极边配所,再加上各地的军台,加一起算,流人的死亡率和脱逃率确实没有卜奎那样高,甚至还比卜奎低了一大截。

但是,这里面有个统计方法和配所条件问题。

其他的配所,或者在内地,或者比较近,或者刑期比较短。象军台这样的配所,由于主要是犯罪的官员,待遇更加优越,所以,死亡率和脱逃率都是比较低的。

他采用的是把分母加大的方法,百分比自然就降低了。

这样说,表面上看有道理。但是,因为现在谈论的是卜奎流人的问题。实际上,他玩儿的是偷换概念的游戏。

“臣以为,贾珉的那些所谓的改革措施,都是华而不实,好大喜功之举。至于他所说的以前流人伙食标准过低之类的话,也是以偏概全。况且,流人若是吃的好了,住的好了,饱暖思,必将生出许多非分之心,达不到惩戒的目的。”

“照你这么说,贾珉所做的那些,都是错的了?”

“虽然贾珉举措失当,但是,念他年轻气盛,倒也不必深究。臣以为,将他革职查办也就行了。”

刑部尚书后面这些话,说的就有些不识时务了。

皇上叫姜明前去卜奎考察流人改革事务,其实就是对贾珉的改革措施持肯定态度,否则,何必派人千里迢迢去一趟?

即便是贾民做的不好,你可以追究贾珉个人的责任。但是,不能否定改革。

否定了改革,其实就是否定了皇上的决定,证明皇上派姜明前去那里是错误的。

他反对改革的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

流人吃好了,住好了,就会生出非分之想?就达不到惩戒的目的了?

况且,即便是吃的好些,住的好些?也不过是跟以前标准极低,又在各方面被盘剥克扣相比而已。其实改善的幅度,也是比较有限的。

刑部尚书如此说,只能说明他对具体的情况不了解,多是纸上谈兵而已。

其实,他若是想叫自己的话有说服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数字说话。

但是,他对卜奎的事务,了解相当有限。包括贾珉报上来的材料,他也从来都没看过。

姜明前的弹劾折子里,为了把责任都推到贾珉身上,对于贾珉那些比较好的,已经取得了成效的改革措施,也没有提及。准备在贾珉垮台之后,自己收拾残局的时候,把成果据为己有。

所以,他说起来,也就只能是空对空了。

既然姜明前已经提出要弹劾贾珉,前面几个人又都否定了贾珉,他也就乐得见风使舵,落井下石了。

反正贾珉现在已经死定了,多踏上一只脚,也没什么了。

“嗯,不错。”

元亨天子还是模棱两可的样子。既不说对,也不说错。

“工部,你们来说说。卜奎城墙的事儿,你们怎么看?”

工部吴尚书本来以为没自己什么事儿,乐得看热闹,没想到,自己也没逃过去。

他跟贾珉是认识的,也亲自打过交道。甚至对贾珉的印象还不错。

卜奎的事情,跟他工部其实也没有多大关系。修城墙,可以说跟他工部有关系,也可以说没关系。

有关系,是有了钱,工部就可以去修。

没关系,是象卜奎这样的小地方,修城墙自己就可以做主了。它不来找工部,工部也乐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实在找到工部了,也不过是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指导而已。

“回皇上,臣以为,卜奎修建城墙确有必要。只是城墙工程浩繁,耗资巨大,还需量力而行。若是有钱了,倒是可以修,若是没钱,也就只好缓行了。”

他这番话,是官话、是套话,也是废话。不过,对于吴尚书来说,也是最为合适的话。

那意思就是说,我就是个干活的。你们要是有钱就修。没钱,我也没什么办法。

本来他还想说说,自己是认识贾珉的,对于贾珉的诗词天才和商业天才,还是比较了解和佩服的。

但是,一想到诗词天才再好,也不能拿字当城墙砖砌城墙。再有商业天才,贾珉也不会自己掏腰包去修城墙,所以也就不提这些事情了。

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