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之纵横四海 > 第0217章 传胪截杀(五)

红楼之纵横四海 第0217章 传胪截杀(五)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21:19 来源:蚂蚁文学

考生交卷后的第一个程序,就是糊名。即用一张纸,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遮盖起来,目的就是不让后面程序的人,知道这是谁的试卷。

然后试卷会交给书手誊写,为的就是不让阅卷的考官知道试卷是谁的笔迹。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在阅卷时,考官根据这些信息知道是谁的卷子,影响打分的公正性。

所以,考官阅卷时,看到的并不是考生在考场答的那个原试卷。等到阅卷完毕,排出了名次之后,才打开原来的试卷跟誊写的试卷对比。这个时候,考官才知道这个卷子是谁的了。

试卷誊写完毕已经是子时了,但是,因为明天要把阅卷结果呈报给皇上,所以,考官们就得连夜阅卷。

阅卷分为两级,第一级是六个考官进行初阅,分出一二三等来。然后提交给最终考官。

最终考官由大学士和兵部尚书等人组成,一共六人。这六人,都是大德王朝的顶级人物,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学识渊博。其中忠顺亲王、兵部尚书李源、大学士季明銮、九门提督刘长风都是这六人当中的人物。

默写题和策题,答案都是固定的。只要把内容答全了,剩下的就看句读,书写规范、错别字等了。这些指标都比较明确,所以很容易判断。

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最后的一道论题上了。

大部分的试卷,论题答得都比较中规中矩。论点基本上不超过目前已知的答案。有的甚至连答上的要点,也没有答全。

毕竟这是武举考生,也都没有经历过朝廷的具体实务,象土司作乱这种实务性很强的题目,达不到一定的论述高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些见多识广的考官们,也没指望会有什么出色的答卷出来。所以,阅卷进行的就有些沉闷,有的人甚至有些昏昏欲睡了。

突然之间,考官们被一声喊叫吓了一跳,一下子全都精神起来。

“高论,精辟!”

原来是九门提督刘长风喊了起来。

刘长风是皇帝的亲信,前一段时间,因为操办公交马车差事,得到了皇上的夸奖。这几日,藩国的使臣来参观公交马车,对其大加夸奖,今天见到皇上时,还赞不绝口。

因而刘长风就很得意。颇让其他人有些嫉妒。

但是,若论文采,刘长风却是在场的人之中,修为最低的,所以,他说出的话,别人就颇有些不以为然。

见没人应和,刘长风倒也不着急,走到季大学士身边,把一张卷子递给了季明銮。

“季大学士,你看看这个,保证是你没见过的高见。”

季明銮不好意思驳他面子,就接过卷子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亮点就在最后这道论题上。

前面答的,都中规中矩,论点都是以前和现在已经有的那些做法。作为身居高位的大学士,对这些自然不陌生。

最为惹人注目的,还是在最后两段的论述上。这两段,提出了两条新的措施。

一是将土司迁移出本地,在远离原籍的地方重新安置。

二是通过建设城市,发展生产,把土司的原属民从原来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这两个观点,以前闻所未闻,确实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第二条的建设城市,发展经济措施,更让季明銮感到激动。甚至在心里隐隐感到这个思路有些似曾相识。

虽然以前确实未曾见过,但就是有这种感觉。

“真是不错,果然出类拔萃,来,各位,你们也看看。”

刘长风说好,别人可以不当回事儿,但是,季明銮说好,就没人可以无视了。

在所有的试卷都比较平庸的情况下,季明銮能赞赏的,就很可能有些出色了。

于是剩下几人就开始传看,都纷纷叫好。其中又以兵部尚书李源最为激动。

“都说武举考生没有见识,依我看,如今这种论调可以改改了,光是这两条,就比那些书生无病呻吟强上许多了。”

武举是兵部主持的,因为考生文化功底不如文举考生,所以历来被文举看不起。

今天有了这个试卷,让李源感到颇为扬眉吐气。

众人都是在朝廷上行走的,自然都是是识货的。虽然对李源的态度感到有些好笑,但是对这个卷子中的观点,还是颇为认可的。

这个试卷,自然就是贾珉的了,编号是三十六号。

“我看这个三十六号排进前十,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见李源如此说,众人自然没有什么异议。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最终排名权,若是有这个权力,把这个试卷排在第一,也是没有意见的。

其他的试卷跟这个试卷比起来,水平可以说是差了一大截。况且水平也都基本相近,唯有三十六号试卷,有鹤立鸡群之感。

“我敢打赌,这个人一定做过生意,而且还是个很有生意经的人物。”

吴尚书这么一说,季明銮心里豁然开朗。

怪不得总是有一种熟悉之感,原来是怀远的卷子啊。这就不奇怪了。

建设城市,发展经济这种主意,别人也能提出来。但是,把它跟改土归流结合起来,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就不是一般人能提出来的了。

一看这个措施,就知道是内行人。除了贾珉贾怀远,也确实没有人能提出这样的措施来了。

所有的卷子阅完后,就开始对卷子进行分级。共分三级,前十名为一级。次一级也是十名。剩下的,就是三级了。

具体的排名,是从次一级开始的。也就是从第十一名开始,进行排名,一直到最后的第一百零七名。

这些,都是由阅卷大臣们排名的。

前十名,他们无权进行具体的排名。这是要由皇帝自己亲自再阅卷,进行排名的。

所有的分级排名做完之后,天已经亮了,快到辰时正了。

这个时候,可以打开糊名,看看具体的人名了。

人们最为关心的,自然还是三十六号卷子。

第一个就打开了这个卷子,季明銮心里一阵狂喜。但是,其他人却有些呆了。

竟然是贾珉,荣国府的那个贾珉,在会试擂台上羞辱治国府马尚德的那个贾珉!

除了季明銮,其他人都有些茫然。

把这个贾珉给划到了前十里面,不知道外界会怎么看?尤其关键的是,皇上会怎么看?

但是,事已至此,现在想改也不行了。名字已经公开了,再改就难免要落下嫌疑了。

当然,若是想推脱责任,理由也还是有的。

这是糊名的啊,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卷子是谁的啊?完全就是以文取卷的啊。

虽然这的确是事实,但是,谁知道皇上又是怎么想的?

贾珉在擂台上羞辱马尚德的事情,已经闹的尽人皆知,皇上还会不知道?这种话有损体面的事情,皇上会喜欢?

封存了试卷以后,就去武英殿觐见皇上。现在刚刚散了早朝,皇上正在那里等着他们呢。

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皇上看过前十的卷子之后,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对于贾珉的那张试卷,除了看的时间比别人长一些之外,也没有提出任何见解。

“众爱卿辛苦了,容朕再看看,季爱卿留下,其余退下吧。”

众人行了礼退下,屋内剩下了元亨天子和季明銮两人。

“季爱卿,对于贾珉,你怎么看啊?”

皇上直接提到了贾珉,倒是叫季明銮有些意外。

“不知圣上指的是哪一方面?”

“所有的方面。”

所有的方面?这可就不太好说了。

但是,圣上既然问了,不好说也得说了。干脆就实话实说,也省得遮遮掩掩的难受。况且若是说了假话,将来叫圣上知道了,更加不好了。

“恕臣直言,这个贾珉,臣还是比较了解的。原来臣的宅子,就是卖给了他的。只是上次一走,跟他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了,这次回来之后,才跟他又见了面。”

于是季明銮就把他对于贾珉的印象说了,其中不乏夸奖之词。

贾珉的经商之才,因为操办过公交马车之事,皇上应该早就知道了。诗词之才,也应该有所了解,于是他就没提。倒是重点地提了汉语拼音的事情。

在他看来,现在提出汉语拼音的事情,比贾珉关于改土归流的见解,更能为贾珉加分。

“听说那汉语拼音识字,能一年顶三年,可是真的如此?”

皇上这一问,季明銮就差点儿流出冷汗来,心里直呼万幸。

幸亏我自己说出来了,原来来皇上早就知道此事了。我若是不说,自己就在外面张罗上了,皇上会怎么想?

文字历史之事,历来是国家大事,事关正统和教化,哪个皇上都是视为头等大事的。

象汉语拼音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足可以在历史上留名的重大事件,皇上怎么能够不重视?

不仅会重视,没准还想亲自参与其中呢。

皇上若是参与了其中,对于推广汉语拼音,自然会产生巨大的助力。但是我原本是指望着靠这个扬名青史的,你参与进来了,我的光环不就都教你给抢去了?

那些史家们,到时候都拍你的马屁,还不得把所有的功劳都记在你的头上?

皇上啊,你不厚道啊。你什么都有了,怎么还跟我抢这个荣耀啊。

算了,谁叫你是皇上呢,算你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