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道行天下情难了 > 第31章 唐家锁喉枪

道行天下情难了 第31章 唐家锁喉枪

作者:水乡阿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淘米洗菜的大嫂大妈们在码头边捡起石块运足力气雨点般投向来船。

在水中嬉水的年轻人,冒着雨点般的石块,从水中冲天而起飞向船头。一个个或被船头的高手揣入水中,或被刀剑砍入水中。他们落水后,再次从水中冲天而起飞向船头。

鲜血染红了水面,伴着夕阳的映照下,千果码头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恐怖的让人发晕的红。

突然,唐家先祖唐贵仁拎着一条上了锈的铁枪在美丽的晚霞中巍然屹立,静静地直视对方。

管家唐富在边上高声喝到:“大胆狂徒,拿命来!”

只见落下的主帆在绚丽的夕阳下冉冉升起,四个血红的大字“无信可耻!”迎风飘扬。

唐贵仁高声吟唱道:“落日照主帆,枪鸣神鬼消。”

说完,唐贵仁和他手中的那条上了锈的铁枪正对小阎王严斋天的咽喉飞了过去。

小阎王严斋天依仗自己练就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看着唐贵仁和他手中的那条上了锈的铁枪就这样朝着自己的咽喉飞了过来,毫无变招,简简单单,感到不免有点好笑,竟然狂言:“我就是不走,你能拿我怎样?”

小阎王严斋天的话还没有说完,左右双手使用擒拿手空手夺白刃的招式还没有用上,人已经见到了真的阎王。铁枪已经在他的咽喉穿过,带着尸体飞到桅杆的正中央,不差分毫,钉在那里巍然不动。

四大高手在唐贵仁高声吟唱飞身而起中早已轰然倒地。

尸体被枪杆插着挂在空中摇荡。

整个码头,已经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清晰地听到鲜血在斑斓的晚霞中滴滴答答地落在船头甲板上的声音。

唐贵仁飞身回到岸上,转身就走。

继续吟唱道:“落日照主帆,枪鸣神鬼消。”

那场大战惊天地泣鬼神,轰动江湖,从此再没有人敢来挑战千果巷的规矩。

万景澄鼓了鼓掌,称赞道:“唐家锁喉枪确实了不得!故事也确实精彩!先生讲的真好!正应了那句话牛皮不是吹的!这就是江湖上的美丽的传说了吧?”

张铁嘴喝了一口水,停了一下,回答道:“没有!不是全部!上回说到唐先祖大战小阎王严斋天,仅仅是唐先祖守护千果巷的第一回。”

万景澄:“还有第二回。”

张铁嘴:“是!”

万景澄:“愿听其详。”

张铁嘴放下茶杯,继续开始讲故事。

张铁嘴:

上回说到唐先祖大战小阎王严斋天,夺了小阎王严斋天的性命。

太湖帮与千果巷唐家结下血海深仇。

明洪武三年,唐贵仁一百零八岁。

太湖帮第十四代帮主烈火金刚牛得草信心满满,心想:“唐贵仁一百零八岁,廉颇老矣,尚能饭已足矣,武功还能强哪里了。”

他纠结江南水道十六大高手,从苏州寒山寺请来专门对付鬼神的净空和尚,驾着一条帆船,五条小木船,迎着朝阳,前来复仇,想讨回当初唐贵仁上回欠下的血海深仇。

净空和尚是苏州城里有名的抓鬼大师,手持乾坤剑,腰挎乾坤袋,自称无论多强的鬼神都难逃他的法术。

各位,我只听说法力高深的道士、法师、天师会用仙道特有的法力去抓我华夏大地的鬼!真没想到,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来的和尚能抓鬼。

帆船在千果码头靠岸。

唐贵仁拎着一条上了锈的铁枪在美丽的朝阳中巍然屹立,静静地直视来船。

只见那净空和尚像模像样撩起袈裟,单手持禅杖向天空一直:“妖魔鬼怪快快现身。妖魔鬼怪快快现身。”

唐贵仁拎着一条上了锈的铁枪,就这样静静地站着。突然,他高声吟唱道:“落日照主帆,枪鸣神鬼消。”

落下的主帆在绚丽的朝阳下冉冉升起,四个血红的大字“无信可耻”随着主帆升起,在朝阳下分外耀眼。

唐贵仁和手中的那条上了锈的铁枪突然飞了过去,带着一封信迎着朝阳飞到桅杆的正中央,不差分毫,钉在那里巍然不动。

唐贵仁随手一抓,封了牛得草的穴道,再随手一甩把牛得草甩到枪杆上。

牛得草像死猪一样挂在空中摇荡。

那净空和尚丢下手中的禅杖跳到水里,水里泛起一阵波浪,人不见了。

唐贵仁看也没看,转身飞回岸上,头也没回就走了。

唐贵仁如入无人之境,来去自如,十六大高手早吓得屁滚尿流,赶紧救下牛得草调转船头就走。

从此,近一百年,千果巷在喧闹的江湖中是那样幽静和安逸。

真如开场诗云:先祖贵仁英魂在,风正水清民安康。

故事讲完了,大厅里一片寂静。

张铁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放下茶杯,站起身说道:“各位故事讲完了。”

万景澄本想问什么问题,可话到嘴边还是没有说,仅仅是说了一句:“谢谢张先生,请余堂主送客。”

余若水送走了张铁嘴回到大厅,大家还是那样静静地坐着。

看看已近傍晚,万景澄说道:“天也不早了,大家休息一下,一起欣赏一下余堂主这里的盛景,吃了晚饭再聊。”

万景澄站起身来,一群人随着大少爷穿过里间的廊坊穿出小门,到了后院,院子里绿草如茵种满了菊花,丛丛簇簇的菊花色彩斑斓花团锦簇,黄菊、墨菊、龙爪菊姿态各异,娇媚的花瓣借着晚霞闪耀着美丽的光彩。院门外林木蔚秀,水石清奇,大运河绕园东流,不远处屹立舣舟亭。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十一次来常州都乘船到此停泊,后南宋有人为纪念苏东坡在此建舣舟亭以示怀念。

万景澄走到舣舟亭下,吟咏起苏轼的《湖上与张先同赋》“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还特意感叹道:“各位,难道我们也要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一行人就这样默默的听着,谁也没有回答。

天色黑了下来,万景澄还是带领着大家在这个半月形的小岛上散步,菊花欣赏完了,又提出去看盛开的牡丹。

天色已经很黑,牡丹是肯定看不见了。

余若水:“我安排人去掌灯,好让大公子和各位长老欣赏牡丹。”

万景澄:“算了,大家就这么走走吧。我们在等两位贵客,今晚将是一个不眠夜,现在就当是饭前健身了。”

余化龙看了看余若水,问道:“大公子,哪两位贵客来啊?我们要不要做一些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