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岁月且静好 > 第四十九章 赴宴

岁月且静好 第四十九章 赴宴

作者:沈静好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4:3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日后,谢安亦打扮妥当,给大太太请了安,便与大奶奶刘氏一同出了门。

刘氏还是一如既往地一身正红,昭告天下她乃正房太太。谢安亦今日是去宇文家赴宴,也是首次在京城各家夫人小姐们面前亮相,自然也穿的正式些。爱砚替她选了一件浅蓝色八幅襦裙,腰带上挂了一根宫绦,并打了几个环节,让丝带下垂至地。裙子腰间后又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

她刚到京城后大太太便找了人给她量身做了几套衣裳,样式正是最近京城最流行的。爱墨本替她选的是另一条月华裙,那裙子群幅有十幅,腰间褶裥更密,而且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正是京中闺秀最爱的。可谢安亦去却觉得穿上太过张扬,爱墨只能作罢。

“姑娘,今天冷,看这天恐怕要下雪了,您当心点。”爱砚紧了紧谢安亦外面穿着的八团喜相逢厚锦镶银鼠皮披风,又递了个手炉给她。

谢安亦接过手炉,上了第二辆马车,她还如往常一般,倒头便睡。

一路无话。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马车停了下来,车外传来晓梅的声音:“姑娘,到了。”

爱墨帮谢安亦又重新整理了头发,抚平裙子上的褶皱,待一切如初,才扶着她下了车。

谢安亦之前没有接触过武将,这次到宇文家,只觉得觉得那院墙比自家的高,门口的石狮子看着都更威武些,连看门的小厮也会让人觉得一身正气。

大门外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胡同虽宽敞,却也被堵了个严严实实。她们一行人不得已要提前下车,走了一段路,大奶奶便带着她从正门走了进去。

通报的小厮见了,连忙引路,进了二门,便又由婆子引着到了内院的东花厅。

这花厅与京中谢家的花厅差不多大,摆设家具虽然也是上好的楠木的,看着却更质朴些。墙上没有像谢家一样挂满古画,却在正中悬着一把宝剑。

谢安亦她们进院子的时候,屋内一群女眷正在说笑,不时有笑声传到屋外。带小丫鬟禀报打了帘子,谢安亦才随着大奶奶走了进去。屋中地龙烧的很旺,一进去就有一股热气袭来,爱墨便帮她脱了披风。

花厅正位坐着一个老太太,脸上皱纹不少,看上去却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左首坐着一名妇人,身穿暗红色牡丹纹宽袖褙子,外套明黄色比甲,梳着回心髻,簪着两只赤金凤头簪,看着十分雍容,这应该是宇文夫人无疑。

果然,大奶奶带着谢安亦行礼请了安后便开口道:“恭喜大太太,这下你大可放心了。”又转过头冲着上首的老太太笑着道,“老太君也可抱上曾孙了,真是可喜可贺!”

那老太太听了这话开心得合不拢嘴,指了指谢大奶奶对旁边的一个嬷嬷打趣道:“快,快,把我香囊给她。嘴这么甜,一定得给。”

那嬷嬷连忙给了谢大奶奶和谢安亦每人一个锦囊,二人道了谢收了。锦囊其实是空的,这个朝代有这么个讲究,哪家妇人有喜,便要将空锦囊送与其他人。相传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人也沾了喜气,还可以保那妇人生产时母子平安。

谢大奶奶又与花厅内起她几位太太小姐打了招呼,便带着谢安亦坐在老太太的右首。谢安亦从头到尾一直想要降低存在感,谁知那宇文老太太竟然发了话:“明兰,你带着的这个是哪个丫头啊?”明兰便是谢大奶奶的闺名。

说来也巧,这谢大奶奶娘家姓聂,乃是上次要给谢安亦说媒的那个聂老太太的远房侄女,与这宇文家也有着表亲关系。

“回老太君,这便是我家三房的嫡长女,谢安亦,在家行七。”谢大奶奶恭敬地说道。

宇文老太太听了这话,一下子来了精神,问道:“怎么,这个就是婷丫头口中的小神医?”

小神医?谢安亦不由一愣。她不知的是原来这次孟玉婷回家后不久,便发现有了身孕,而之前她正是按照谢安亦的说法挑日子与宇文昊德同房的。按道理算日子这孩子应该是在遇见谢安亦之前就有了,可古人自是不知其中蹊跷,只道这么多年用尽各种办法无果,谢安亦教的法子一用即中,自然将功劳全部归于她。“小神医”这一称号其实还好,她不知有人已经在背后穿她是“送子观音座下的童女,只有与她小坐一会儿便可一举怀男。”

听到宇文老太太叫她,谢安亦连忙起身,又行了一礼。

宇文老太太将她叫道身前,将手上一个翠绿的翡翠镯子摘了套到她手上。谢安亦正要推迟,老太太按住她的手说道:“你这孩子我是越看越喜欢,这镯子就当见面礼,你戴着玩。”长者赐不可辞,宇文老太太已经这么说了,谢安亦也不好推辞,笑着道了谢。

一旁的宇文太太也从手上褪了个赤金镯子给她,道:“婷丫头自从回来后就一直在我面前夸你,我心想是什么样的能让咱们婷丫头另眼相看,今日一见,果然是个妙人。”

这话夸得谢安亦实在不知该如何接下去,只得装傻充愣低头微笑嘴上道“谢夫人夸奖”。

好在宇文老太太帮她解了围:“好了,兰嬷嬷你带七姐儿去铭心院吧。这婷丫头若是知道她心心念的人来了,还不得着急。”

谢安亦看向大奶奶,见她点了头,便与众人告了别,随着兰嬷嬷朝孟玉婷的铭心院走去。路上正好遇到孟玉婷派过来请人的青葱,她一见谢安亦,马上行礼道:“谢姑娘安好。我们家奶奶听闻你到了,特派我去老太君那请你来呢。”

兰嬷嬷见了青葱,便交代了几句,回去复命了。

青葱马上叫小丫鬟回去禀报,又五日后,谢安亦打扮妥当,给大太太请了安,便与大奶奶刘氏一同出了门。

刘氏还是一如既往地一身正红,昭告天下她乃正房太太。谢安亦今日是去宇文家赴宴,也是首次在京城各家夫人小姐们面前亮相,自然也穿的正式些。爱砚替她选了一件浅蓝色八幅襦裙,腰带上挂了一根宫绦,并打了几个环节,让丝带下垂至地。裙子腰间后又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

她刚到京城后大太太便找了人给她量身做了几套衣裳,样式正是最近京城最流行的。爱墨本替她选的是另一条月华裙,那裙子群幅有十幅,腰间褶裥更密,而且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正是京中闺秀最爱的。可谢安亦去却觉得穿上太过张扬,爱墨只能作罢。

“姑娘,今天冷,看这天恐怕要下雪了,您当心点。”爱砚紧了紧谢安亦外面穿着的八团喜相逢厚锦镶银鼠皮披风,又递了个手炉给她。

谢安亦接过手炉,上了第二辆马车,她还如往常一般,倒头便睡。

一路无话。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马车停了下来,车外传来晓梅的声音:“姑娘,到了。”

爱墨帮谢安亦又重新整理了头发,抚平裙子上的褶皱,待一切如初,才扶着她下了车。

谢安亦之前没有接触过武将,这次到宇文家,只觉得觉得那院墙比自家的高,门口的石狮子看着都更威武些,连看门的小厮也会让人觉得一身正气。

大门外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胡同虽宽敞,却也被堵了个严严实实。她们一行人不得已要提前下车,走了一段路,大奶奶便带着她从正门走了进去。

通报的小厮见了,连忙引路,进了二门,便又由婆子引着到了内院的东花厅。

这花厅与京中谢家的花厅差不多大,摆设家具虽然也是上好的楠木的,看着却更质朴些。墙上没有像谢家一样挂满古画,却在正中悬着一把宝剑。

谢安亦她们进院子的时候,屋内一群女眷正在说笑,不时有笑声传到屋外。带小丫鬟禀报打了帘子,谢安亦才随着大奶奶走了进去。屋中地龙烧的很旺,一进去就有一股热气袭来,爱墨便帮她脱了披风。

花厅正位坐着一个老太太,脸上皱纹不少,看上去却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左首坐着一名妇人,身穿暗红色牡丹纹宽袖褙子,外套明黄色比甲,梳着回心髻,簪着两只赤金凤头簪,看着十分雍容,这应该是宇文夫人无疑。

果然,大奶奶带着谢安亦行礼请了安后便开口道:“恭喜大太太,这下你大可放心了。”又转过头冲着上首的老太太笑着道,“老太君也可抱上曾孙了,真是可喜可贺!”

那老太太听了这话开心得合不拢嘴,指了指谢大奶奶对旁边的一个嬷嬷打趣道:“快,快,把我香囊给她。嘴这么甜,一定得给。”

那嬷嬷连忙给了谢大奶奶和谢安亦每人一个锦囊,二人道了谢收了。锦囊其实是空的,这个朝代有这么个讲究,哪家妇人有喜,便要将空锦囊送与其他人。相传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人也沾了喜气,还可以保那妇人生产时母子平安。

谢大奶奶又与花厅内起她几位太太小姐打了招呼,便带着谢安亦坐在老太太的右首。谢安亦从头到尾一直想要降低存在感,谁知那宇文老太太竟然发了话:“明兰,你带着的这个是哪个丫头啊?”明兰便是谢大奶奶的闺名。

说来也巧,这谢大奶奶娘家姓聂,乃是上次要给谢安亦说媒的那个聂老太太的远房侄女,与这宇文家也有着表亲关系。

“回老太君,这便是我家三房的嫡长女,谢安亦,在家行七。”谢大奶奶恭敬地说道。

宇文老太太听了这话,一下子来了精神,问道:“怎么,这个就是婷丫头口中的小神医?”

小神医?谢安亦不由一愣。她不知的是原来这次孟玉婷回家后不久,便发现有了身孕,而之前她正是按照谢安亦的说法挑日子与宇文昊德同房的。按道理算日子这孩子应该是在遇见谢安亦之前就有了,可古人自是不知其中蹊跷,只道这么多年用尽各种办法无果,谢安亦教的法子一用即中,自然将功劳全部归于她。“小神医”这一称号其实还好,她不知有人已经在背后穿她是“送子观音座下的童女,只有与她小坐一会儿便可一举怀男。”

听到宇文老太太叫她,谢安亦连忙起身,又行了一礼。

宇文老太太将她叫道身前,将手上一个翠绿的翡翠镯子摘了套到她手上。谢安亦正要推迟,老太太按住她的手说道:“你这孩子我是越看越喜欢,这镯子就当见面礼,你戴着玩。”长者赐不可辞,宇文老太太已经这么说了,谢安亦也不好推辞,笑着道了谢。

一旁的宇文太太也从手上褪了个赤金镯子给她,道:“婷丫头自从回来后就一直在我面前夸你,我心想是什么样的能让咱们婷丫头另眼相看,今日一见,果然是个妙人。”

这话夸得谢安亦实在不知该如何接下去,只得装傻充愣低头微笑嘴上道“谢夫人夸奖”。

好在宇文老太太帮她解了围:“好了,兰嬷嬷你带七姐儿去铭心院吧。这婷丫头若是知道她心心念的人来了,还不得着急。”

谢安亦看向大奶奶,见她点了头,便与众人告了别,随着兰嬷嬷朝孟玉婷的铭心院走去。路上正好遇到孟玉婷派过来请人的青葱,她一见谢安亦,马上行礼道:“谢姑娘安好。我们家奶奶听闻你到了,特派我去老太君那请你来呢。”

兰嬷嬷见了青葱,便交代了几句,回去复命了。

青葱马上叫小丫鬟先去禀报,这才替谢安亦打了帘子,在她耳边轻声道:“您快去看看吧,我们奶奶状态不太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