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把大秦打造成了盛世 > 第二百三十章 棉花出,大秦盛

翌日,陇西郡外。

大小官员数十,尽数跟随一老者身后,遂听老者激情澎湃的说道:

“塞上风光偏寂寥,不是黄沙胜似黄沙。”

“如此黄金带缀白,倒是别有了一番景致啊。”

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李裕派到陇西郡开垦荒地已有数月的老将王翦。

看着一锄一锄刨出来的地里,长满了白花花且有半人多高的棉花植被,老将王翦的内心便不能自已。

这可比他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还要紧张的多。

如果真像李裕说的那样,棉花是御寒的好物料,那眼前这一簇簇,一颗颗棉花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大秦的冬天,特别是雁门关、上郡一带,每年因为寒潮冻死的士卒平民不计其数。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

王翦虽已老迈,但眼光却依旧如年轻时那般毒辣,他看到了远征的希望。

“快去,快去招募些平民来帮忙采摘。”王翦难掩内心激动的说道。

童茂作为一郡父母官,陇西郡守,对于老将军王翦的神情并茂深有感触。

陇西郡不产粮食,不产物料,每年光靠牧业为其带来的税收裹腹,要说上税到国库,几乎等于没有。

眼下抛开已有且大兴的畜牧行业,他治下陇西郡又多一门新产业,棉花种植。

那他童茂自然乐的跟在王翦身后观望学习,时时刻刻准备着。

如今亲眼目睹了第一批棉花的成功试种。

当听到王翦需要招募平民采摘棉花的时候,童茂当即奋勇站了出来,随后,便又匆匆领着几名属官朝着城里奔去。

在童茂看来,这一批棉花不容有失,采摘棉花的平民他要亲自把关。

老将王翦则是小心翼翼的捧着手中那朵棉花,抽丝剥茧般一颗一颗,一粒一粒的剥离着棉花种子。

“一朵棉花十七粒种。”

这是王翦得到的一朵棉花出产的确切种子数量。

“这还只是第一次试种的数十亩,若按照每朵花苞产籽十数算来,明年便是成百上千亩。”

王翦身体力行的说着,身旁虎子王贲两眼闪着精芒,激动接道:“北方严寒,我大秦将士连年苦于御寒,今后有了棉制衣物,那我大秦铁蹄岂不是再无险阻拦之?”

王翦与王贲相视一眼,眼睛都随之微微一眯。

知子莫若父,王翦随即笑道:“听闻近日京中来了一波外族军队,正被君侯利用着调教我大秦的军队军阵。”

“如今棉花又已成熟,待采摘完毕,再配以其他材质物料缝制成御寒的衣物,倒也足够支撑一支十万人的军队跨过龙城以北了。”

王翦、王贲父子二人同为秦朝效力数十年,又都曾是领军打仗的好手,自然看得透这小小棉花背后所隐藏的巨大能量。

如今的大秦,内忧外患皆无,军备先进,粮食马匹富盈,国库税收充实、医疗,民众,样样中兴。

如今又有了能抵御严寒之物,足以见得大秦新的霸业即将开启。

王翦七十余岁,无了心气。

但王贲不同,他当年学父亲王翦急流勇退,退居农间时也不过四十来岁,如今也还不到五十。

而且如今的大秦不一样了,确切的说是嬴政不一样了。

……

京城,咸阳。

城南的纺织坊间早已阔建并加盖完毕。

主干道上车水马龙的行商走贩,自西而东,也尽数被清萧到了街道两旁。

锵~

锵锵~

“今日,我大秦将有重要物资入京,还望城中百姓多与谅解,配合执法。”锣声伴随着吆喝声一并响起。

骑着配发的匈奴宝马,主管京畿治安的京畿內史赵又廷面露笑意。

原本,从来不敢妄想地方治安军能有朝一日骑上等骏马的赵又廷,此刻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不单他一朝內史文官配发了匈奴宝马,便是身后数十名內史府的治安军也同样配备了匈奴出产的上等好马。

这不,赵又廷接了李裕特地交代的治安任务,索性便拉齐了队伍,亲自带队上街维护治安。

他知道这批即将抵达的物资来自陇西,而且是前大秦虎将,通武侯王贲亲自护送。

再加上近日入秋转凉,城南大量扩建纺织坊间。

两件事加起来,赵又廷已经多少猜出来这重要物资指的便是衣物原料‘棉花’。

毕竟,自从那日朝堂上匆匆摸过李裕带到朝堂的样式棉袄后,他赵又廷便是做梦都想着能有一件像样的御寒之物来过这个寒冬。

……

午时,日上杆头。

西门外锣声想了起来,一支来自陇西郡的庞大车队缓缓驶入咸阳城,驶入城南坊间。

有句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商人无利不赶早。

李裕一手种下的树,如今果子成熟了,李裕自然要吃第一口才是。

所以,李裕这个正主才会早早等候在城南坊间,一间名为‘大秦第一坊’的纺织铺里,等着心心念念的棉花抵达坊间。

这第一坊并不是李裕的私人产业。

他会来,完全是看在老丈人嬴政的面子上。

因为嬴政答应了李裕,每年能从其中分走两成红利。

对这天上掉馅饼,躺着数钱的好事,于公于私,李裕都应该来看上一看。

虽然,知道这是老丈人嬴政的无奈之举,是为了将自己栓牢想出来的金钱攻势。

但李裕自认为是一个不能免俗的俗人,所以对老丈人的金钱攻势很受用。

看着一箱箱棉花码满了仓库,李裕笑的耳根子都快裂开了。

这在旁人看来,箱子里装的是白花花的棉花,是御寒之物,而在李裕看来,那是数不尽的真金白银,是大秦的未来。

其间卸完货,见王贲似有话要说,李裕当即上前询问道:“将军似乎有话对我说?”

见李裕主动上前询问,王贲当即笑了笑,略一抱拳道:“我同父亲一样辞官为民,如今更只余一爵位,太尉大人还是直言我名讳吧。”

“咦?”李裕忍不住惊奇,王贲肯为一巧匠妇人隐于乡野,如今看来倒是让人有一种他想要再出仕的感觉。

李裕略意思所,当即笑道:“大秦盛世初显,霸业亦将再起。”

“如若将军肯再入军营,为盛世霸业添砖加瓦,那陛下定然为之欣喜。”

王贲脸上露出一抹喜色,拱了拱手道:“当年辞官隐居乡野,于始皇有愧,今还望太尉大人做主。”

王贲知道昔日风光随着时间流逝已不复当年,想要再入军中,只需身为太尉的李裕点头首肯便可。

王贲索性带着父亲王翦临行前交代的嘱咐,对着李裕低下了头颅。

“将军严重了。”李裕一惊,随即伸手托举道:“大秦能有如今的盛况,离不开昔日将军领兵之能,也是时间抹不去的卓著功勋。

我李裕虽得陛下器重,肩负太尉之职,亦不能与将军一门忠勇相提并论。”

……

是日。

通武侯王贲再入军职,消息传开,大秦帝国就此复辟一员帅才。

……

次月。

一名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入咸阳,自荐入君侯府。

这名老人,后人称其为军阵之神。

同年岁末。

李裕召出卫青、霍去病,没入军中为将。

……

秦皇厉四十年,春。

始皇帝嬴政退居幕后,太子扶苏勤政于前。

太尉李裕亲帅二十万大军远赴龙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