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详

我在六朝传道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详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1: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道衍也不强求,笑道:“贫僧在汴梁,吃了正经门几个月的饭,正经门里上到掌教下到弟子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个人见面第一句都是这个。如今终于有了报答正经门的机会,怎敢不尽心竭力,来人呐,带正经道长和他的女伴去燕京最好的酒楼歇息。”

李渔笑着说道:“可不是光吃饭啊,你被大相国寺的和尚困了那么久,是我们把你救出来的。一饭之恩好还,救命之恩,可不好还啊。”

“贵派怎么不知道有句话叫施恩不图报么?”

李渔笑吟吟地说道:“不清楚,这么混账的话,不知道是谁说的,肯定不是什么好鸟。”

道衍哈哈一笑,他手下的锦衣卫伸手道:“李道长,请。”

李渔转过身去,不再和道衍说一句话,所谓言多必失,他准备在明日耗尽自己的语言天赋,说什么也要让道衍支持自己的英雄会。

首先是六朝的朝廷支持,然后是修士界,自己便可以规范这个特殊的群体。

修士可以坐到福寿绵长,甚至长生,但是却不能不死。

六朝强大的武力压制下,任何修士也没有办法和皇权抗争,所以六朝的态度十分重要。

大明到底会不会支持自己,李渔心里根本没底,他对这个时空大明一无所知。

唯一见过的大明皇族,就是朱高煦,那个被逼出大明,投奔了方腊的汉王。

朱高煦的武力值,给李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岳飞都称赞的人,可见他的武艺之高。

大明并非没有人才,但也是真的没有唐、蜀、魏那么夸张,李渔很想知道,大明的君臣对自己主持的英雄会,是一个什么态度。

李渔已经决定,今晚什么都不谈,免得被算计,他牵着自己的马,让武顺和琼英上了马车,然后跟着锦衣卫来到一个河边的酒楼前。

大明夜里是宵禁的尤其是燕京,一直很严格,路上没有遇到一个人。也幸亏没有被李渔碰到,大明燕京的百姓,谁碰到他们谁倒霉,因为李渔身边的锦衣卫,也有执行宵禁的权力,很有可能直接就把人抓了。

这和汴梁完全不一样,酒楼内人也不是很多,大多是一些过夜的客人,在大堂喝茶吃酒。

锦衣卫的人进来,大堂内安静了一瞬,这些人在燕京可谓是人憎狗嫌,他们是皇帝的耳目,负责监督整个大明。

据说锦衣卫的暗探遍布整个大明,就连偏远的边关都有锦衣卫。

武顺好奇地看了一圈,跟着锦衣卫来到楼上,果然道衍已经那安排好了。

“道长,这酒楼里有我们的人,若有吩咐,随时开口即可。”

李渔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这里怕不就是教坊司,大明的官儿一旦犯事,犯官家眷就会被发配教坊司为奴。

这和大宋可是天差地别,说不上谁好谁坏,都各有利弊。

李渔关上了门,推开窗户,一轮圆月挂在天边。

琼英看着月亮,突然说道,“你看这月亮好红啊。”

“真的唉!”

李渔不经意地抬头一看,果然圆月发出不正常的赤红色。就像是有人在月亮上,蒙了一层血红色的薄纱。

那股妖冶的赤红色,散发着幽幽月光,铺洒在每一条街道、树木、建筑上。

李渔伸出手指,掐算了一阵,没有算到任何东西。

“奇怪...”

李渔关上了窗户,心神略有不宁,他到床上坐定,说道:“你们睡吧,我在这守着。”

“你不和我们一起睡?”武顺问完,突然意识到这话暧昧至极,不禁羞红了脸。

她偷偷看了一眼琼英,发现这个小妹妹根本没注意,或者没听懂,不禁拍着胸脯,暗叫侥幸。

其实她根本不懂琼英,小圣女当初被金莲哄着,稀里糊涂献身。

然后她和粉毛萝莉秦可卿天天腻歪在一起,每次修炼青木诀都是三人行,甚至是四人行,她懵懵懂懂地被带出南疆,没有中原女子的拘谨,所以和李渔武顺三个人同床,她根本没有任何抵触,反倒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武顺就不一样了,她是名门出身的大家闺秀,武士彟乃是大唐开国功臣,家世煊赫。

要不是李渔突然出现,武顺现在已经嫁给她的丈夫,过着相夫教子的日子了。当然,她实在是太妖媚,历史上她两任丈夫都消受不了,早早就没了。

琼英和武顺都不是伺候人的主,两个人撅着屁股在床上铺了半天,才刚刚铺平整被褥。

李渔在她们屁股上各赏了一巴掌,让她们站在角落,自己亲自铺好了床。

两女欢呼一声,倒在床上,褪去外衣,穿着小衣亵裤,在李渔身边躺下。

武顺偷偷拽了拽李渔,后者瞪了她一眼,说道:“好好休息。”

武顺略感失望,谁知道马上被琼英抱住了,这个可爱的小妹妹,舒舒服服地抱着自己,开始睡觉。

武顺顿时起了怜爱之心,觉得她很像自己的小妹,于是也搂着她开始睡觉。

走了这么久的路,其实她已经疲惫了,但是旅途的新奇和与爱人在一起的甜蜜,让她暂时忘记了疲惫。

合上眼后,武顺很快就沉沉睡去。

李渔手指一动,蜡烛无风自灭,他的身形一动,原地出现一个打坐的分身,自己则隐匿了身形,来到窗前。

一股灵力笼罩在酒楼内,李渔顿时对整个酒楼的情况了若指掌。

他来到酒楼的房顶,俯瞰着夜色笼罩的燕京,赤红色的月亮自古以来就象征着不详。

李渔抬眼盯着赤色的月亮,想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在影响月色。

难道真的就只是有不详的事要发生?

所谓的不详,一定也是有原因的,李渔不相信绝对的玄学,他更相信逻辑。

突然,钟声一响,整个燕京都听得一清二楚。钟鼓声绵绵不断,悠然九响,声音澈传禁宫内外。

李渔眉心一皱,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城中很多地方,都亮起了灯。

很快,哭声响起,此起彼伏。

城中大小官员,都急急穿好衣服,往皇宫跑去。

很快,李渔就明白了,钟声九响,响彻京师。

大明皇帝,驾崩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