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四百三十章 父子

我在六朝传道 第四百三十章 父子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1: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大明宫建成。

今日正好是李渊七十大寿,也算是一个儿子送的不得了的贺礼。

李渊看着万众之中的李世民,在台下向自己行礼,突然两行浊泪流出。

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相士登门,看到自己的二儿子,惊叹道:“此子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

相士走后,自己给他取名:李世民。

从他十六岁开始,雁门关一战成名,从此戎马生涯,未尝一败。

到二十二岁,他一战擒两王,平中原,定李唐天下。金甲凯旋归长安,自家的儿子已经功高盖主,封无可封。李渊想了三天三夜,想破了脑袋,独创了个天策上将的封号。

任何人有这么个儿子,都足以自傲,除了帝王。

李渊看着宏伟壮丽的大明宫,台下万余人,对自己行礼。

在靠近高台的地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带着一众重臣勋戚,皇室儿女,为自己拜寿。

他颤巍巍地站起来,长叹了口气,道:“尔等,当用心竭力,辅佐我儿,振兴大唐。”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全都一阵惊诧,不是因为他说话不得体,而是因为他说的太得体了。

得体的,都不像是他了。

太上皇自从退位以来,只要是和李世民说话,无不是阴阳怪气,夹枪带棒,话里一股浓浓的怨气。

这次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看样子还是真情流露,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尤其是李世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深深鞠了一躬。

李渊说道:“此地风大,上了年纪有些难耐,你们继续欣赏歌舞,我回去小憩一会。”

长孙皇后上前扶着他,笑道:“儿媳扶上皇去歇息。”

李渊走后,李世民站直了身子,他的神色从未有过的好,看向底下的臣子。

他此时意气风发,天机出现一丝缝隙,大宋率先崩掉,六朝的格局即将不保。

乱世一旦开启,不过是一场场征伐而已,李世民不怕打仗。

若说李靖是大唐的战神,那么李世民绝对不弱于他。

太原公子,褐裘而来,他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不经蹉跎的人,也能一路走到彪炳千秋。

当儿子的,无论多么厉害,都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他自认作为一个皇帝,做的足够优秀,今日终于得到了李渊的承认,李世民甚至有些想哭。

“开宴!”

今日的御宴,气象不凡,光是奏乐的乐师就有两千人,池中舞女人人美貌,席上菜肴个个精致。

李世民喝了几杯之后,亲自下场,在舞池中跳了起来。

“陛下!”

一阵带着哭腔的呼喊传来,李世民转头一看,是自己的侍卫。

“陛下,太上皇他,太上皇他...”

李世民上前按住他的肩膀,问道:“怎么了?”

“晕死过去了!”

李世民脸色一下铁青,豁然起身,迈步往寝宫走去。

寝宫内,哭哭啼啼的声音传来,李世民心悬在半空。

御医们在外面研讨病情,李世民急切地问道:“上皇怎么样?”

御医轻轻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李世民心里咯噔一声,顿时难受起来。

他慢慢走了进去,榻前长孙皇后伏在床边,周围是一群李渊的儿子女儿。

他当了太上皇以后,没干别的,一个劲地生孩子,给李世民造了很多弟弟妹妹。

看到李世民进来,众人纷纷让开了道路,他慢慢走了过去,看着床上的老人。

“我儿。”

李世民上前,握住李渊的手,自从玄武门之后,父子两个再也没有这么亲近过。

李渊看着儿子,说道:“我不行了,这些天来总觉得天旋地转,你们不要伤心。生死有命,不过是一场轮回而已。”

李世民啜泣道:“父皇,可有什么事交代?”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渊仔细想了一下,年轻时候的景象,走马灯一般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当年太原随我起兵的故旧部下,皆先我而去。只有武士彟还活着,听说他犯了些过错,你看在他少时相随的份上,莫要为难他和他的家人。”

李渊不知道女皇之厄的事,更不会想到,他的老部下武士彟的女儿,竟然是女皇之厄的应灾人。

他此时的脑海中,一个个人名闪过,夏侯端、刘政会、刘文静、武士彟....

“父皇放心,武士彟已经去了汴梁了。”

“汴梁?”李渊嘴角一笑,“多好的地方,可惜...”

话音刚落,他的脑袋一歪,已然是驾鹤西去了。

寝宫内哭声大作,李渊在大明宫建成的这一天死了,到了也没有享受到儿子为他修建的宫殿。

李世民痛哭流涕,几次哭晕过去,长孙皇后赶紧让侍卫们将他抬回到龙榻。

大明宫内,奏乐声突然停住,换成了哀乐。

在场的大臣们不明就里,一头雾水。

---

大唐太上皇驾崩的消息,很快就在六朝传开。

有很多阴谋家,开始造谣,一时间流言蜚语漫天。

不过稍微有点脑子的,就知道这里面没有什么阴谋,完全是正常的生老病死。

李渊七十了,作为一个凡人,而且还是常年无女不欢、与酒色融为一体的老年人,能活到今天算是不错的了。

而且李世民在大唐的地位,根本不是他爹能撼动的,他完全没有必要弑父。

造谣的人不管这些,他们也不会去深思追究,只是裹裹嘴瘾,嘴巴痛快了完事。

汴梁,正经门。

“李渊死了?”

李渔眼皮一抬,从蒲团上坐了起来,如今赵福金的班底还没有完全打好,汴梁的大小事务都是李渔在处理。

“这可是一件大事。”

李渊虽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他毕竟是李世民的亲爹,他爹死了总不会继续进攻大宋了吧。

李渔眼珠一转,道:“赶紧派人,去长安吊唁。”

几路大军中,李渔最怕的就是大唐的那一路,这群大唐精兵由李靖率领,派谁去打?

如今的汴梁就是一个孤城,想要重新拿回大宋的疆土,就得把所有的外来军队驱逐出去。

李渔站起身来,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踱步,如何让大唐撤军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