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滇海传奇 > 第六十四章乡无奈离家乡 安居乐业何彷徨

滇海传奇 第六十四章乡无奈离家乡 安居乐业何彷徨

作者:YUJIAN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六十四章乡民无奈离家乡安居乐业何彷徨

苍生无奈难寻生,画地为牢拘父子。

南柯黄粱哪梦好?禁锢自身难突围。

有朝一日都出力,滴水相聚成江河。

东觉出入杜良府邸,早就认知侍卫德高。第一眼这个黑大个,凶神恶煞,二十多岁,内敛谨善,五官奇特,身材魁梧。

两人未正面接触过,在杜良身边见过两次,更多的是在杜良府邸前门楼岗位。东觉想此人面恶心善,正忠耿直,恪尽职守,喜怒哀乐不形于表,城府多谋,是可用之才。东觉暗自打探,想纳为己用。

东觉私下打探到德高老家就为凤凰岭东南石林寨,其襁褓中母亲病死,现只有一老父亲独守老宅。

二十四岁的德高,早该娶妻生子,只因容貌奇特,家徒壁立,一贫如洗,未能婚配。

杜良稳居王廷,征兵招士。德高为生计,找出路,服役王廷。对于石林寨离多聚少,王廷只有自己立锥之地,不能把老父亲带在身边。和父亲两相牵挂,离别悲苦之痛,让德高痛不欲生。

凤凰王廷,距离石林寨三百里,山高路远,日夜践行,徒步来往十日有余。

半年,回家一次,德高把薪金换成食粮,全部交给父亲德存善。独子德高,孝德兼备,德存善知道儿子省吃俭用,他不想成为儿子的累赘和牵挂,这样往来奔波,他对德高说:“”为父还能自食其力,这村寨内外,良田荒芜,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战乱动荡之时还有人垦荒耕种,现在反而无人问津,人哪能离开土地?我只要能动就饿不死,土地是最能怜悯农民的,只要你能侍奉它,它就能给口吃食。陆险步难,你上次拿来的粮食都没有吃完,把这些变现钱财,积攒起来,取个媳妇,德家有后,为父死也瞑目了。”

德高每次来,都感觉父亲又衰老了,身体佝偻,步理蹒跚,满脸沟壑,手指弯曲,父亲真的老了,村寨里人越来越少,原是被拉去参战送死,现在是抓去壮丁修建王城,乱百姓苦,兴百姓苦。何时能让人民百姓安居乐业,强权者把私欲之心攻伐统治,说成人民需要。他们知道人民需要稳定,需要发展,需要和平,需要休养生息,衣食无忧。

“何时才能实现?谁才能实现?”德高不由自主的说出声来。

德善存眼花耳聋,以为儿子没有听清,又说道:“爹在家能做些活计,饿不死。你争的工钱不能都拿回家,爹爹吃不了多少,你还是留存些以待将来成家立业之需。”

德高知道父亲的心事就是德家的传宗接代,不然死不瞑目。德高有自知之明,娶妻嫁汉,穿衣吃饭,自己收入微薄,勉强供给父子度日。人也学聪明了,都很现实,石林寨的女子外嫁好人家,王廷的女人怎么能看上自己居无定所,相貌丑陋之人,听天由命吧。

人各有名富贵在天,顺其自然吧,他也不愿意欺骗父亲,更不愿意如王廷那些兵士去穷困之家抢掠妻妾钱财。但不能了却父亲心愿,总感觉很歉疚。

德高休闲时,不回家,就垦荒种地,想在王城外建庭院,把父亲带身边阵风避雨,赡养终老。

但王廷都尉派兵巡查,不允许王廷内外私自垦田建宅,如若真想建,就必须花钱买土地,德高收入微薄,不足以支付买地建宅,也支付不起租赁之资。

德存善担心影响儿子当差,说什么都不愿意王廷,他心里清楚王廷乃是是非之地,自己身强力壮,能为儿子遮风避雨,现在的陪伴就是拖累,不如轻装上阵,放手拼搏,也许能有一片天地。

东觉在麦溪冲后山,和自己家相隔数百米之处,为德围了一个庭院,三间土墙茅屋,院子内外荒芜之地可开垦为良田,这这里距离王廷走小路不足千米,不远不近。

凌空借王廷公干之际,把德高叫出来。德高知道凌空是王廷大匠东觉的属下,原也是这王廷艾扎的卫士,不知道怎么就成了东觉的得力干将,现在是海晏余光的副官,管理数十万人,来往于西山岛和抚仙之间,比自己大不了几岁,身材魁伟,容貌俊朗,思谋谨行,是不可多得的良臣谋将,虽然他们都效忠王廷,献媚杜良,但德高总感觉他们和王廷有着本职的区别,具体也说不出来,但自己真的很羡慕,也想像他一样跟随一个道德明主,大有作为,无奈,只有叹息。

两人没有交集,德高很纳闷凌空为什么叫自己,德高问道:“凌空大人,叫小人何事?”

凌空四望无人,悄声对德高说:“东觉大人很看重你,你不必过谦。”

“我,东.......大人?”德高有些不相信,身居高位,能力和品德首屈一指的东觉大人会关注自己,当然他想起来每次遇到,四目相对,东觉眼睛里都好像有话,是鼓励,是认可,还是同情?好像都有。

凌空问道:“现在有事吗?”

德高联想到东觉大人会找自己,但自己是杜良的人,是王廷的人,自己这样身份的人不能私自接近王廷要员,特别是数一数二的东觉大人,不然自己性命担忧,虽然自己身如藜藿草芥,苟且偷生,但家里还有个让自己牵挂的父亲,不能赡养,又无法陪伴,在亲人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却这样让自己日思夜想,苦不堪言,自己不想死,父亲死了,自己死而无憾。

德高想去,但是又不敢去,就推脱说:“不能离远,这是王廷的规矩......”

凌空说:“你去给你们千总请个假,就说一袋烟功夫,城外一里里,去去就来。”

德高心里计算衡量着,说:“好,不用请假,我们现在出发?”

两人出城钻进山林,凌空在前面奔跑跳跃,德高在后面大显身手,紧随其后。片刻间就到了麦溪冲后山,德高紧跑几步,和凌空并肩问道:“前面麦溪冲,您带我面见东觉大人?还是勤里将军?”

凌空没回答德高,带他到田陌间一小院前,凌空问道:“”这院子如何?”

德高站定,轻微喘息,举目四望,脚下是一个山丘,四面数百步为空旷之地,犹如坝子,四周竹林翠色,隐约可见房屋庭院,鸡鸣犬吠,鸟语花香,一条小溪潺潺流水盘绕庭院。

庭院不大,篱院竹门,三间茅屋,院两个柿树下一小亭,石桌石凳,静怡仙处,如身临其境,怡然自得,好不惬意。

“好,神仙才得此居吧?”德高不由自主的夸赞道。

“这里,到王廷可方便?”

“我们所来之路,稍加开阔就可通达,没想到距离王城这么近,还有这静怡美景,神仙之居,这里是东觉将军的家?”

凌空答:“不是,这是东觉将军给你,确切的说是你父亲养老之所。前面三百步就是勤里老将军的宅院。”

“我......我父亲?”德高显然不信。

“今天我带你来,就交给你了,东觉将军不想让人知道这是他所为。我走了,剩下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凌空说。

德高没看出来凌空开玩笑,一脸严肃,没有表情,转身离开的凌空身影消失,他都没有回过神来,他机械的打开篱门,走进院子,庭院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坐北朝南是正堂三间,东西两边偏房为储物和厨房。堂屋正中为客厅,八仙桌两边桌椅齐全,两边两间卧室木床木柜齐备。

德高热泪更流,出正堂,朝着勤里庭院方向普通跪地,狠狠了磕头了三个头,心里发誓:“东觉大人解我忧愁,成我赡养之美,没齿不忘,定当涌泉相报,内心苦苦追寻的光明逐渐清晰明了。这才是明主,他才是滇海的未来和希望。”

德高请假回石林寨,这个寂静到荒凉的山村,没有任何生机,鸡狗都懒得叫,自己家两间土屋倒了一半,四处的围墙也残垣断壁。

德高知道这是去年雨季里倒塌的,父亲被房顶掉落的土块砸了一下父亲说不碍事。父亲为做饭方便,并且外面的偏房也不可用,就把锅灶搬到正午,又到冬天,这样寝食也温暖些。

以前也发生后暴雨冲回房舍围墙的时候,父亲都是自己及时的修建了,这半年了,家没有一点新气象,更为破败陈旧了,家里的大黄也没如以前远远的摇着尾巴叫几声给父亲报信迎接自己。

德高有种不详之感,堂屋的门虚遮着,院子里的脚印已覆盖尘土,很久都没有走动的痕迹。

德高警觉的观察四周,并无异样,四周已少年街坊,也少邻居,之前他恨过东觉,但后来自己所闻所见,才知道,即使东觉不修建抚仙城,杜良也会其他人修建。东觉大人当了半年民部郎,休养生息,鼓励垦田,恢复生产,自己村寨都来了宣传队和测量统计的人员,大干了半年,逃到山里的村民都回来了,大面积荒地被开垦,农田恢复了生机,当年就有了大丰收。

突然之间,王廷的所有的惠农鼓励生产的政策都被隔着,原来换成了不懂生产,又不懂民爱农的黄标成了民部郎。

广袤的田陌恢复的荒芜,加上征民入抚仙修建王城,农民又逃离村寨土地,父亲孤独无缘的在家侍弄门前院后的几亩土地,承担沉重的苛捐杂税,艰难度日。

德高曾对父亲说:“”等下次长假,我把院子弄坚固了,养些家禽牲畜。这墙加高,加厚,防止野兽伤害。”

德善存说:“野兽不可怕,只要王廷的禽兽不来,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人害人最可怕,赋税猛于虎豹财狼。”

德高轻轻叫喊了父亲两声,他打开无门,眼前的景象让德高痛切心扉。

只见父亲蜷缩于陋床,一地狼藉,一屋子屎尿之味,满是爬行痕迹。

如果不是冬天,蚊蝇蟑蛆定然满地,床头放置发馊的锅碗,里面残羹犹存。

德高不停的呼叫父亲,轻轻抱起父亲头部,父亲一息尚存,身上都有了瘘疮,虚弱的不能言语。

德高赶紧加锅烧柴,把锅碗清洗,煮了稀疏食物,喂食父亲。又找来内服外用的草药,等父亲吃食了两次,身体恢复了气息。喂食父亲吃了汤药慢补。给父亲清洗了全身,把房屋收拾干净。

这才坐下来,问父亲这惨状的缘由。

德善在一个月前,因劳作扭伤腰椎,难以动弹,开始还可以爬行取食,后来寸步难行,动弹不得,最后一些食物只得放置床头,留在生命的最后。

这之间,他攀登村寨之人能有人来,自己生命的最后虽然见不到儿子,也能让德高知道自己是怎么死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越来越虚弱,他幻想儿子的到来,自己不想死,还没有等待儿子娶妻,也想膝下子孙,享受天伦之乐,自己就是一个斗井之蛙,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山村,一辈子也没有做过任何坏事,扛着锄头走路把邻家二狗的梨子碰掉一个,都自责数年。

但自己也是一个男人,娶妻生子,顶天立地,享尽人间苦难,日夜劳累,不甘半日清闲,即使累死也没做到衣食无忧,丰衣足食。

德高问过苍天,问过大地,问过河流山村,问过花草树木,自己家大黄被人偷走之前,都问过大黄:“”怎么才能做到丰衣足食,怎么才能衣食无忧,勤劳就能安乐吗?那些王侯将相,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手不扶犁,脚不沾土,都能荣华富贵,我们为什么要听从他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都给他们,他们一点怜悯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德善存想不通,所有的乡亲都想不通。无论冰霜酷暑,一年四季,日日夜夜,风雨无阻,辛辛苦苦劳动成果,到头来都变成了供给官家的赋税。自己要死了,也不能见儿子最后一面,心有不甘,死不瞑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