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滇海传奇 > 第二十章 万众一心建龙船 穷其奇技龙入海

滇海传奇 第二十章 万众一心建龙船 穷其奇技龙入海

作者:YUJIAN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章万众一心建龙船穷其奇技龙入海

码头选定,原先山上砍伐木头的人,按照火龙果的图纸,在码头边加工木料备用。

余光和余和才就有的忙了。还是从海中运送石料省时省力,原来的小船不够用不说,因为不能改造很受限制。

余光就给火龙果建议用原木作为船只,运送石材到码头,直接沉水修建。火龙果同意这一创新。

但余和才就找火龙果诉苦说:“木材被海水浸泡,会影响造船,这些木材都定好砍伐的。”

火龙果看他是在心疼自己的木头,就说:“原木巨大,分成板材影响不大,并且现在多没剥皮。再说你们也加工不了这么多。”

火龙果看他吞吞吐吐,勉为其难,就说:“如果你们不愿意让他们用这些,你们就上山再砍伐些,路上和水里同时运送石材,才能赶上工期。”

余兴告诉余伟说:“就听火龙果的吧,砍伐肯定还是要砍伐,原计划两百根才够用。这些放这里也是放着,浸泡不会损害,反而更能结束其干燥。等码头差不多了后,火龙果这边沙盘演练后再根据需要砍伐补足。”

火龙果每天带十多个随从,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几乎都是半天就把人差遣走,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带给监管者。

三个月后,沙盘也已演练完成,码头和轮船图纸全部交给监管者,进行第二批木材的砍伐。

余鲁班清理黑檀树下的杂草和枯枝败叶,被锯齿造把手割伤,灵机一动,就给打造了如锯齿草一样的钢铁锯齿,用锯齿锯树,比刀砍斧斫快很多,还减少了木材的损失。

经过众人的建议和改造,加厚锯条,齿牙打磨锋利,解决了破板问题。以前一棵树木从两边砍斫,大多只能成一个板材。当然也可以犹如破石一样,用木锲从中间劈开,但是多开裂,有时候两块都破损难用,损失浪费十分严重。

有了锯、凿和刨,节省人力、时间,主要是木材用到了极致,减少损耗和没必要的残废。

用滚木、藤条、楔木、杠杆和滑轮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下山木材的方向和速度,做到了安全无风险。

火龙果得到奇能巧技的报告,亲自目睹十个人用荆藤、杠杆和滑轮就把数人环抱,十多丈的黄檀巨大树木从海里拖拉到岸。

撼天动地,无所不能,只要给人类机会,能把山颠海覆,人能盛天,摸准万事万物的习性,加以利用,为我所用,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犹如原木下山,犹如蝰蛇,狡诈多变,无拘无束,上批原木,在龙门往山涧下放原木时,余灵亮的父亲余序良,被断藤抽打坠崖身亡。木头倾斜触碰石块把鼋刘挤压山崖,一条腿残废,因施工作业受伤者屡见不鲜,有的磨皮损伤,有的因为残直丧命。

造船造福西山岛,但却为此多人伤亡,火龙果心痛不已。他强调:“鼓励发明创造,对创造创新者重奖。”并且实行人员伤亡一票否决制度,哪个部门,哪个工种,哪个队伍,只要出现了亡人事故,就对其进行记大过,如果是因为管理或者人为责任故意,将严重惩罚,乃至于以命低命。

余序良坠崖就对余伟监督不到位,指挥不利进行了扣除半年俸禄,降一级,留岗待查,戴罪立功。

大家都看荣誉比生命更重要,所以总结经营,牢记教训,为保命存生做出更大的努力和思考。

责任加重奖激励了大家的发明创造,不到半年时间,就发明发现了数百种工具,收集总结了千百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改进了工具、使用的发明创造,确实减少了人员伤亡,加快了工作进程,节约了时间和原材料。整个西山岛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相见相悦,进入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奋进状态。

火龙果让各队负责人做好万全之备,每天都专人负责督导安全之人,任务完成的再好只要有人伤亡都有受到责罚。以至于专门制定了考绩制度,只要有人伤亡一票否决,在最终奖惩时要降功绩。争荣誉,讲奉献,所有人都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生命至上,为人至上。

两年后,码头初具雏形,运石,磊切,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海水中码头垛墙基石,基墙长五十丈,宽三丈。每块基石,从三尺至一丈,或方或正,石块与石块接触面打磨平整光滑,石缝之间插不进最为锋利的刀尖为准,其隙塞毛堵发,切磊之后磐石坚不可摧。

把水底海床凿平磨光极为艰难,最先是人潜入水底,无法实战不说,也用不了力量,一天下来不能破其分毫。

火龙果建议围离隔水的办法,就是把这里区域的利用填山堆石,把海水清理干净。

至此这项工程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时间内,根据沙盘和和图纸比例,把木材加工好。

木材加工前经过晒干、、烟熏、烘烤、涂腊和浸油,这些工序反复三道,其目的是增加硬度和韧度,防虫、防腐。让每一块木头经百年不腐,千年不坏。

火龙果对大家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能工巧匠不是说说而已,是实践出来的,龙船航行大海,千百万人的生命系于其上,精益求精,绝对的安全,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负责。生命只有一次,这木料部件可以多次做好。”

玉明族长强调说:“火龙果金玉良言,不造则已,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做出来百年工程,我这些都是跟火龙果学的,如果他不离开凤凰岛,他当族长也没有人反对吧。所以对于火龙果必须言听计从。你们也都说说是不是不这回事?”

余从接话还说:“族长大人耳聪目明,心智非凡,看人很准。做大事者也要具小节,我只有一句话,听话照做,定能成功。”

成形的龙船长九十九丈,宽十九丈,百米黑檀三根相接作为前后的主承龙固。这样巨大的船舰,组建成功,非人力所为。

原计划是在修建的码头里建造,无奈码头施工比预计的要浮躁,进度缓慢。

只要把沙盘和模型精益求精,把图纸修改了又修改,反复的实验,不厌其烦的组装模型,其目的就是加工出来的零部件,精准到分毫,这样造船和建造码头同时进行,不耽误时工。

等码头建好后,在码头船坞内对大船进行组装。其实建造也必须这样一件件的加工,再进行组装,一样的工作,只是转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模型从三丈到十丈的船只造出来数十上百年个,就是要把近百丈的龙船缩小十倍数十倍的不断的,反复实际验证,观察记录的数据纸张就堆积如山,在这些数据中总结提炼出龙船最为精准的标准。

高标准必然严要求,每块板材,任意个梁椽,所有的辐条,每一个卯榫,对接之处要求极为苛刻,对工匠精挑细选,百里挑一,千里挑一。

西山岛不像陆地,只有这么多人,为得到能工巧匠,只能不断的反复的培训。

自此改变了男女不同工的现状,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选择了女人参与,同工统筹。

还真培养出来余翠华、鼋贞玉和余凤鸣三个巾帼大匠。他们心细如发,钉楔卯榫,精准无物,事实胜于雄辩,让人叹为观止,简直怀疑自己的眼睛,经过反复测量和验证,分毫不差。

白天工作,晚上和几个男工匠对选拔的优胜之人进行教育培训,共同学习和进步,大家在一起谈论,实践,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出来,畅游大海,百年不损的龙船。

对于火龙果而言,造船的经历还要跟踪问效,任何蛛丝马迹,都要引起重视,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梦中都在吹着尘土找裂纹。

大家众志成城。虽然所有人都无可挑剔,但是马虎不得,松懈不得。

说起造船的梦想,要从火龙果五岁说起。其曾祖父龙廷就热衷于建造大船,曾造出黑牛寨,乃至于整个滇海最大的船只,船长十丈,第一艘在山林中,极易取材,但是远离海岸,十头牛都拉不动,无法下海。

第二艘确实在海边,但是无法远航。就这样大船被搁置了,耳濡目染的火龙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造船的种子就这样种在新田。

八岁时,建造巨轮大舰的种子萌发了,但是没有人相信他,工匠龚何拒绝他的参与,也不给他任何机会。

但是火龙果从来没有放弃,带领东觉、突觉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偷偷制造模型,日夜实验演练,他始终相信自己有一天必然会造出来比祖父的那艘还要大的船,并且远航万里,畅游滇海。

火龙果就告诉曾祖父:“修条通往海里的路。”砍伐树木,铲平阻碍,路修好了,船还是原地不动,实在是太重了。

火龙果用筷子在饭桌上演示让盛满食物的陶盆滚动,龙廷恍然大悟,说:“兴家兴国兴滇海,非此儿不可,只是老朽难见了。”

曾祖所造大船再一次失败,之后陆地上再没人敢尝试。但火龙果从来没有停止过尝试,他用模型改造曾祖父建造的大船,在失败中找到经验。

他从来不认为曾祖父是个失败者,相反他崇拜曾祖父的智慧和勇敢。他心中总有个理念,人,特别是人类,要有尝试的勇气,也有试错的机会,都是在不断挫折中进步。

老人没机会再尝试,也见不到自己建造的大船,但是后继有人,自己努力去实现黑牛村,乃至整个人类的这一壮举,如果自己实现不了,就子子孙孙,无穷极的尝试下去,总会有一天会实现的。

如果连失败都不能接受,接不会取得胜利,火龙果告诉所有人,勤劳和努力的会深入骨髓,成为血脉,生生不息,世世代代的积累并传承下去。没有白流的血汗,只要不懒惰,目的总能实现,如同缓慢的蜗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水滴石穿,积沙成滩。

经火龙果反复实验,技术和质量已到达能建造大船的标准了,只是族人们害怕失败,特别村寨里有话语权的工匠阻止他的计划实施。原来是龚何的父亲丘图,现在是龚何,族长也站在他们一边。

日月在天,久存永照,风雨雷电,天道自然。春夏秋冬,四时循环,天地万物,乾坤万物以养人,不用才是违反天道。

冬去春来,寒暑交替,转眼又三年。

工匠们昼夜施工,风雨无阻,码头建好,大船初具雏形。施工主要集中在码头船坞里,其他人用剑麻和棕榈材料编制缆绳,制作桨板,当然大部分人也都正常渔猎耕种。

龙骨和船底已完工,留下技术工人,追赶进度,日夜劳碌于码头船坞。

两艘龙船,你追我赶,齐头并进,追求速度的同时,比的是质量。

龙船五层夹板,前后两个桅杆,前面的三十三丈,后面的安三十丈。每层夹板能容纳三千人。前后左右九十九个樯竿,枪杆也高百尺。大舰如山,卧如盘龙,蓄势待发。

乾龙在天,日月同辉。万物初始,云行雨施,火龙果来西山岛第六个年头,第白天,大吉。

春暖花开,潮汐归海之日,众人商议已定,龙船下水入海。

日出东方,凤鸣峰挂起五彩旗。天池和龙门插花标七色,大海水平如镜,全岛欢庆。

风和日丽的早晨,全族不约而同的汇聚码头,观看龙船下水,比祭祀仪式都隆重。

在火龙果命令声中,大船后八十一根固定于岸边磐石上的缆索,站定八十八人举起斧,齐刷刷的砍断。

船体下如橼滚木,缓缓滚动,用朱漆描写的“龙船一号”和“龙船二号”向深海,平稳而缓慢滑行,每个船上五百名船员水手,掌握着方向,控制着速度。

两艘庞然大物都安然无恙的停在深海中,下水成功,众人山呼万岁,岸边男女老少跪地摩拜,口中高声齐呼:“神龙出海,覆茵西山,飞龙在天,一统滇海,覆茵万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