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当刘禅穿越成赵构 > 第二十五章早朝(中)

当刘禅穿越成赵构 第二十五章早朝(中)

作者:墨客先生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5: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既然如此,赵相有何人选?”刘禅很自觉,对于朝堂上臣子的能力他一无所知,还是赵鼎说了算的好。

可谁料众臣听闻,竟然都是一声不吭。去了北方,难免会直面金兀术。一旦城池再次被攻陷,更会受到免官责罚。即使岳飞足够强,但谁能保证呢。因此众多大臣皆是不愿,不敢出声。秦桧倒是有心,可他也明白自己的属下是个什么样子,无奈只能放弃。

由此也能看出,虽然目前宋朝的基调是主战,但是朝堂之上还是议和的势力占了绝对优势。

赵鼎前日已经想好了人选,因此出声道:“臣举荐司马军司刘锜。”

刘禅脑子混乱,这是什么官职,管粮草的嘛?紧接着便听赵鼎继续说道:“刘锜出身将门,又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对于战争之事颇为了解。更何况在与西夏的多次交战中,均以胜利告终。富平之战中,更是与金兀术有过交战。因此臣建议派刘锜驻守洛阳,必不负陛下厚望。”

赵鼎此人虽然偶尔真的挺让刘禅感到厌烦呢,毕竟之前不停来劝谏的就属赵鼎最多,不过能力倒是有的,也够忠心。当即拍板道:“好,就派刘锜驻守洛阳,命岳飞驻守顺昌。另外告诫他们,一旦金军来犯,必须立刻还击,绝不能让金国踏进我宋朝疆域。”

一众主和派皆是点头,如此以来,他们在临安也能够安全。他们又想了想,好像边境安稳点,对于他们这些主和的倒是有利一些。于是,对于刘禅的旨意也都不表示反对。

秦桧微微诧异,感觉陛下突然变得很有魄力。之前像这种派遣大将去驻守边境的差事,赵构恨不得能议论个好几天,反复商讨,深怕会有将领生出异心来。而且还要再加一堆节制,派个太监再监军。今日怎得,这般豪爽。

赵鼎也是没想到刘禅就这么同意了,同意了!这么快?虽然刘锜确实很合适,又是个文官,但好歹也得讨论一下吧。这讨论了嘛?没有吧。

“陛下圣明。”赵鼎这个五十多岁的人,立马拜道,根本不给大臣们反应的时间,那动作仿佛二十岁的青年一般。

武将是选好了,那派去哪个大臣前去主管政务,刘禅看了看赵鼎,心中摇了摇头,要平衡。当即看向秦桧,使了个眼神,那意思是:上,推荐个人。

秦桧立马明白刘禅的眼神,当即给王伦一个眼神,让王伦先推荐个人来,自己稳坐钓鱼台。

于是王伦便站出来说道:“臣举荐参政知事孙近。”孙近,他们这一派的人,有这样的好事当然是先给自己人。调到北方可是主管一府之地的政务,相当于正一品了。

不过孙近倒是不这么想,他这参政知事可是正二品,可去北方每天都要担惊受怕的,哪有在临安安稳过日子强。不去,打死都不去。当即出列道:“启禀陛下,微臣能力不够,一旦出事,恐危急北方防线,恳请陛下另派官员前去。”

王伦微微一愣,也是明白了孙近的想法。确实,去北方当大官哪有在京城当官香,何况如今北方那地方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而且每天担惊受怕的,谁愿意去呢。可将这个差事交给赵鼎那一派的人,主战派在北方的势力就太大了。肯定不能如此,可他们这一派的人也没有适合的人去啊。想去的官职品级不够,能去的不愿意去。于是王伦给了秦桧一个眼神:我搞不定,没人愿意去。

秦桧略微思索,也明白是个什么情况,又转念一想,心中已有对策。当即出列道:“陛下何不派太学里面的士子以及南迁到临安暂时无官可受的臣子们去主持北方的政务。一来,那些官员对于北方有着主政的经验,二来,也可以让那些士子们体会一下北方的艰苦。”

秦桧可是知道刘禅在太学里面大骂士子的消息,虽然那些士子们都支持议和,但朝廷的官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将这些议和的士子派到北方,自己再培养一批议和的士子岂不美哉。

到时北方也有了议和势力,南方议和势力又发展了一批,自己就可以谋求左相的位置了。至于那些无官可做的官员们,这不又给你安排了嘛。

“可以。”刘禅点了点头,又随即说道:“北方,如今虽然收复,但难免会有战乱发生。派去的官员和士子统一听刘锜指挥。授刘锜为洛阳太守,负责协助岳飞管理北方事务,一旦战时,必须听从岳飞号令。”

“陛下,河南府的军政大权已都归于岳飞一人,若是再命刘锜听从于他,未免势大,恐重演唐朝藩镇之祸啊。”王伦出列反驳道,刚才就觉得岳飞的权力太大了,现在又整个刘锜。

“无妨,此乃战时。军政大权暂归于一体,方便岳飞主管河南。”见王伦还要说什么,刘禅伸手阻止道:“朕相信岳飞的忠心,万望他能将河南恢复如初。另外,告诉他,他虽然主管河南一切军政要务,但若是让朕听到他拥兵自重,不理民生,朕也绝不会放过于他。”

刘禅也是刚刚想到,他的做法有些像汉朝时的州牧了。汉朝虽然名亡于黄巾之祸,但实亡于州牧。不过眼下这情况,还是先将金兵赶走的好。不过是一府之地,刘禅有信心压的住。

秦桧见刘禅这意思是想继续出兵啊,军政一体不就是方便作战嘛,当即给王伦一个眼神。王伦久居朝堂,哪能不明白什么意思,当即出来问道:“陛下,南方等地的开发已经迫在眉睫,若是再起兵戈,后方不稳,如何能有粮草出兵北伐。”

刘禅这几天也没有怎么玩,对于南方开发的事情也有所了解。南方这地方看起来非常适合种粮,而且产出居然要比北方更多一下。自己当初在蜀国时,怎么不知道这一点呢。哎,可惜了,可惜了。

不过若是宋朝的皇帝,此时肯定会优先开发南方。可刘禅是汉朝的皇帝,他更加看重北方。北方一日不收复,刘禅都觉得自己一日睡不好。

没办法,当年北方的匈奴都打到过汉武帝的甘泉宫,今日的金国又攻陷过京都汴梁,刘禅还是觉得先收复北方的好。他淡淡的说道:“南方要开发,北方也要收复。若是不将北方收复,他日金国再次南下,临安危矣。若是他日金国再次南下,那么身在临安的诸位又能如何保全自己。诸位以后,一切以北伐为重。”

主和派们想了想,好像也是如此,当前也就岳飞能够跟金国掰掰手腕,比之前的宋朝好多了。现在打一打的话,也好,反正也不缺粮食。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

宋朝百年来终于等到了一个能打仗的将军,因此即使主和派们再有不甘,可涉及到自己的小命,还是只能同意刘禅的主意。让岳飞打一打,看看能打到哪里,不行就再议和,反正套路自己都熟悉。

至于王伦说的粮草问题,也就能糊弄糊弄不知情的人,能在朝堂立足的大臣哪个不知粮草的情况。就现在宋朝粮草的储备,放开了打,也能打一年!

而赵鼎韩世忠等人则是眼泪纵横,这可是当今皇帝陛下在朝堂上明确提出一切都以北伐为先。陛下终于明白了啊,北方才是宋朝的根本。

秦桧倒是神色有些冷漠,他能表示,自己这么多年的主张因为刘禅的这一番话,全都付诸东流了。北伐,北伐,议和不好嘛,而且陛下您之前不是支持议和嘛。秦桧深感痛苦,摊上这么个陛下,心累啊。

赵鼎见朝堂的议论对北伐十分有利,也是十分的开心,不过他也想起了一件事情,出声问道:“陛下,如今顺昌等地虽然收复,但各地的起义军仍然存在。不知陛下想要如何处理?”起义军的问题属于军权,还是应该交给刘禅亲自处置。

刘禅被赵鼎的话提醒了一下,刚才演得太激动了,又商量了一些事情,忽略了岳飞上书说的起义军的事情。按照岳飞信上的意思,起义军不属于正规军,但因无法忍受金国的肆虐,加上长期处于战乱区,所以军纪特别差,打仗特别凶猛!

刘禅下意识的将情况代入到汉朝的版本,顿时眼睛一亮,这不妥妥的凉州的翻版嘛。凉州有汉人,也有羌人,双方属于世仇的那种,所以经常互相打仗。不过羌人始终打不过汉人,也是经常都被屠戮一空。不过也因此,双方的仇更加大了。

甚至与汉羌百年战乱相比,宋金之间的战争都有些像在过家家。双方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打了百余年啊,尸骨都不知道埋了几十万。

刘禅对于凉州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董卓和他的西凉铁骑,那可真就是啥都不会,一心打仗搞破坏。袁绍,曹操厉害嘛,那妥妥的东汉末期时的霸主啊,可放在西凉铁骑面前,根本不够打的。想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若不是董卓突然撤军了,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呢。

这也是为什么刘禅说因为刘协的软弱,没有阻止王允下旨诛杀西凉铁骑,从而导致西凉军再次攻入了长安,熄灭了汉朝中兴的最后一丝火种。

这种人放在对外战争之中,是一把利器,但若是用于对内战争,简直是灭国的存在。君不见董卓入京之后,大汉怎么样了嘛?董卓死后,西凉军也照样打败了吕布,攻陷了长安。所以说这种军团一旦用不好,非常容易出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