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当刘禅穿越成赵构 > 第一卷:临安动乱 第十四章犹豫

可这是刘禅的想法,却并不是大臣们的想法。

在大臣们看来,他们宋朝已经快亡了好吧。

举世伐宋,五十万大军,宋朝拿什么来挡!

总不能就靠岳飞一个人吧!

岳飞能挡得住吗?

哪怕是宋朝这么些年来,对外作战一直获得胜利;哪怕是刘禅完成了军制改革,可是很多大臣们的思考方式都没有改变。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大臣都是挡不住,赶紧和谈吧。

哪怕是岳飞韩士忠这些武将,想的也是将敌军抵挡于边境以外,根本没有大破敌军,取得胜利的想法。

但刘禅并不这么想,他想的是要把号称五十万大军的敌军全部给歼灭。敢帮助赵桓,还敢讨伐我,活得不耐烦了是吧。

当日,刘禅就跟四方将领传信,要求他们直接出兵,剿灭敌寇。

可惜,刘禅想得太简单了。这毕竟是宋朝,是士大夫的时代,哪怕他开始了集权,但终究没有完成。

信还没有发出去,他就面临到了群臣的劝谏。

群臣们主张立刻派遣使臣与敌寇进行议和,不再肆意攻打别国。而刘禅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些,再他看来打还没打呢,议哪门子的和。

最关键的是,要他一个汉人皇帝去跟蛮人议和,那他的脸往哪里放。

太丢人了,刘禅做不到。

哪怕是议和或则投降,也应该是跟汉人讲啊,跟蛮人讲是什么鬼。

可群臣的反对太激烈了,一些太学士子也开始了游行,似乎刘禅不同意议和就天理难容了似的。

那些人简单的以为,宋朝的土地已经全部收复会来了,金国也被灭了,为什么还要对外开战呢?

既然是因为对外开战造成举世伐宋的,那议和不好嘛!

大家都和平点不行嘛!

所有人都信服这一套道理,所以他们在劝谏刘禅时振振有词。

刘禅气得想杀人,他表示这是什么糊涂话。哪怕平庸如他,也知道国与国的长久和平根本不可能,何况还是不同种之间国家的和平。

可群臣,士子之间的反对声音太大了,刘禅若是杀人的话,朝堂和太学就几乎全军覆没了。

这一刻的刘禅对儒家这门学派感到了无比的厌烦,简直了刷新他对事情理解的下限。

要知道曾经的儒家可是一手战车,一书书籍在传道的。

如今,这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儒家与墨家之间曾经有过争执,可为什么儒家赢了。

是墨家的道理没有儒家深刻嘛?

还是墨家没有圣贤?

不,都不是!

终归是墨家手里的刀剑没有儒家锋利罢了。

你不是讲道理跟我不相上下嘛,那杀了你,我的道理就是最正确的了!

儒家的刀剑太过锋利,最终儒家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了天下唯一的声音。

或许是第一当久了,这些人就总喜欢搞点引人注目的东西。

什么引人注目呢?

当然是提倡与主流不同的东西最引人注目了。

就像汉武帝时期所有人都说霍去病是天底下最能打的将军,可偏偏有人抓着他对手下苛刻,不能与手下同甘共苦这一点不放!

可人家手下都没有说什么啊!

再比如,汉朝时的儒家主流明明是男子与女子地位相同。可非要有人说女子不如男子,通过不过贬低女子的地位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从而获得天大的名声。

还有,汉朝时对女子是否嫁过人根本不介意,而且生过孩子的女人更加受欢迎。就连汉武帝的母亲都是嫁过人,再改嫁给汉景帝的。

可是,宋朝如今什么样子,也不用多说了。

说到底,儒家就是无敌太久了,总有些人想要搞出点新东西,新的思考方式。要不然,怎么能出名呢!

但关键是,这些新东西有很多是不好的啊!

而且只要有第一件不好的东西让人获得了名声,那随后人的底线可以被无限刷破啊!

就想想好司马昭当街杀了魏国皇帝,那之后皇帝变成什么了就可想而知了。

儒家的行为大致与司马昭没有什么不同。

在这样的压力下,刘禅能怎么做呢,又能做什么呢?

要告诉武将不必理会,继续出兵吗?

这天下可不是他刘禅一个人的啊,万一武将出兵了,底下的人迎赵桓回京了怎么办。

你别说,还真他妈有可能。

哪怕是赵桓被刘禅废了帝号,可就儒家学说而言,这是不通过的。

所以赵桓依然拥有皇位继承权,甚至是可以不理会刘禅,直接继承皇位!

议和不过丢脸罢了,不议和,刘禅就可能会丢失皇位。

孰轻孰重,谁不明白。

刘禅太明白了,东汉开国时就这种局面。

刘秀厉害吗?当然厉害!

可是在开国时,他还是与世家妥协了,忘记了西汉是皇帝可以用军功来压服一切。这就使得东汉世家做大,不到一百年就亡国了。

现在刘禅面对的也差不多,只不过由世家换成了士大夫罢了。

尤其是现在的士大夫还把握着军权,这是刘禅改革军制的代价!

刘禅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同意议和吧,丢脸就丢脸了,反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作为一国的皇帝,曾经都投降过魏国,现在不过是议和,洒洒水罢了。

就这样,刘禅召开了朝会,打算利用这次朝会好好地计划一下议和。

可惜,他错了。

群臣们的嘴脸太欺负人了,他们完全不提议和,只要求刘禅停止出兵。

可不出兵,不就代表议和吗?

既然代表议和,那为什么没有人提呢?

刘禅很疑惑。

群臣们想的是,如今宋朝对外作战一直连胜,可见如今宋朝的国力也不弱。即使面对蛮人所谓的五十万大军,也未免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万一以后打胜了,此时提及议和的大臣肯定要被记录在耻辱墙上。

你看现在的秦桧,因为之前一直主战与金国议和,结果金国被灭之后,哪怕是秦桧的功劳很大,也依然被很大大臣讥讽,被很多百姓瞧不起。

所以现在这个情况,议和就由皇帝您提起。那么史书上记载是,只能说是以后是皇帝的主张,他们这些大臣只不过是办事的。

那为什么不主战呢?

一来敌军有五十万,大臣们觉得没有把握可以战胜,二来是靖康之变的影响,到现在还没被忘记。万一在来一次,可就不好了。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同意议和,反对开战。

而且,群臣们看刘禅的态度,也知道刘禅放弃了开战。

那还有什么说的,看戏就行了。

刘禅则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没有人提及议和呢,这样他就可以顺坡下驴了啊!

可朝会都开了三分之一了,不少人都提及了停止出兵,但却始终没有人说议和!

刘禅要气疯了,他自己都放弃自尊了,结果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耍他玩的是吧!

刘禅攥紧了拳头,脸上青筋浮现,他想要讲这里的所有人都给杀了。

好在他还有理智,一挥袖直接离开了大殿。他没有会后宫,而是驾车来到了军校。没有让任何人汇报,直接来到了韩士忠办事的地方。

韩士忠一见刘禅,赶紧站了起来,然后跪下问安。

刘禅让其他人出去,他要和韩士忠单独说些话。

韩士忠不安,不知道刘禅来这里干什么。

刘禅直言道:“良辰,你忠于的是谁?”

韩士忠闻言,再一次地跪下,道:“末将只忠心于陛下!”

“那朕要是让你对大臣举起屠刀呢?”

“臣绝对不会辜负陛下。”

“那要是整个朝堂的大臣呢!”

韩士忠这才吃了一惊,抬头看了一眼刘禅,随即赶紧低头。刘禅眼中的杀意不是假的,韩士忠很清楚刘禅是真的想要杀掉整个朝堂的!

韩士忠是属于那种骑墙派的人,对于刘禅虽然忠心,但并不是那种死心塌地的忠心!

若真是死心塌地,在刘禅说完之后,他肯定会立刻表示绝对不会手软。可他犹豫了,正是这一犹豫,说明了很多东西。

杀完朝堂上所有大臣这件事,有哪个皇帝干过啊!

韩士忠想了想,没有想到。可现在刘禅要这么做,那他该如何是好呢!

“你犹豫了!”刘禅的眼神愈发冰冷,他想过很多人会犹豫,但他完全没有想过韩士忠会犹豫。

因为相比于其他人,刘禅对于韩士忠不可谓不好了!爵位,韩士忠有,权力,韩士忠也有,军校里,他是教官,皇城中,他是御林军的临时统帅!

而且,最主要的是刘禅完全没有为难过韩士忠,也没有责罚过他。

刘禅觉得,任何人都可能会犹豫,韩士忠完全不会。

可这都是刘禅的一人之见,韩士忠根本不是这样想的!

骑墙派最恶心的就是不能死心塌地,做什么事都要纠结,都要犹豫。

要是刘禅的权力完全大于朝臣,韩士忠会毫不犹豫的支持刘禅。

而现在刘禅的权力与朝臣的权力差不多,甚至朝臣的权力隐隐大于刘禅,这就使得韩士忠不得不考虑,不得不犹豫了。

而这样的犹豫不是刘禅想看见的,所以他直接就开口质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