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清天之下 > 第四十五章 冰释前嫌

清天之下 第四十五章 冰释前嫌

作者:白牧悠悠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敬宣略一沉吟,然后朗声答道:“当今圣上每年都会拨出四百万两白银来治理黄河水患。我江苏省可以抽取一百五十万两。我们还可以发动黄河沿岸及江苏、两淮各地的乡绅进行募捐,凡是出钱的可以在新渠边上立上功德碑,刻上他们的名字。如果还不够,我想江苏道的盐税与烟税可以向圣上申请拨出一部分,这大概应该够了。”

阿山闻了闻手中鼻烟壶,问道:“那工期需要多长时间,民夫又需要征调多少人呢?”

柳敬宣犹豫了一下,声音放轻:“工期大约需要三年,民夫需要大概十万人。”

阿山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三年,这时间是不是太长了。而且民夫需要十万人,这也太多了。”

柳敬宣扫了一眼阿山的脸色,不紧不慢地说道:“启禀大人,这三年时间并不算多。当初隋朝开挖通济渠就征调民夫百万,耗时三年。今日之工程虽比不得京杭运河,但时间和人力也是不能马虎的。”

阿山看了看身边各位官员,问道:“诸位大人有何看法,还望直言。”说完,阿山的眼光落在了张鹏翮的脸上。

张鹏翮会意,立刻起身说道:“总督大人,柳大人说得有道理。不如让他拟一个方案,然后由下官写一道奏折,然后总督大人亲自呈请当今圣上,由圣意裁决如何?”

阿山又看了看宋荦等人。

宋荦微微一笑:“下官也赞同张大人的建议。”

刘明缮在一边同样点头称是。具体可行不可行,刘明缮自己也不清楚。他虽是两榜出身,但对水利并不熟悉,所以除了附和,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阿山也觉得柳敬宣的话很有道理,考虑再三,说道:“既然诸位大人意见一致,那就有劳柳大人三日后拟出一个治河方案。再烦请张大人写一道奏折,签上各位大人的名字,最后由本官奏请皇上裁决。诸公辛苦了,来,喝茶。”

阿山将茶杯端起,只是在鼻子边闻了闻,并无喝茶的意思。

宋荦、张鹏翮、刘明缮、柳敬宣均起身一同起身,说道:“下官等还有公事,谢大人盛情,就此告辞。”

阿山眯缝着小眼,满意地点了点头:“诸位大人既然公务多忙,本官就不便挽留了。送客!”

众人走出总督衙门,张鹏翮上下打量柳敬宣,手捻长髯点了点:“柳大人,真是后生可畏啊!”

柳敬宣恭恭敬敬给张鹏翮施了一礼:“大人此话实在是折煞下官。适才下官信口雌黄,让各位大人见笑,还请诸位大人见谅。”

宋荦走上前,说道:“张大人,你跟柳大人之间还有悄悄话没有说完吗?”

张鹏翮一笑:“哪里哪里。只是这柳大人从来没有登过我的府门,谈过任何治河一事。今日却在总督大人面前,露了如此大的脸。”

宋荦笑道:“好大的醋意。”

柳敬宣再次躬身施礼:“下官知罪。但下官确实曾经拜望过张大人,也曾就治河一事奏请大人。可惜大人的门槛太高,下官没能进去。而今日之事,本是总督大人问罪与我,治河一事不过是顺带问问下官而已。”

张鹏翮面现诧异:“果有此事?”

柳敬宣微微一笑:“总督大人回去,一问便知。”

张鹏翮的脸色铁青,冷“哼”一声:“我的护院竟然敢拦挡柳大人,定是索要门包了。如果不是今日你我相遇,险险误了大事。这该死的奴才,看我回去不打断他们的狗腿!

宋荦说道:“这张大人最近因为治河一事被人参了一本,皇上虽然没有怪罪,但是派了官员下来查访。张大人因为此事忧心不已,所以可能错怪了柳大人。柳大人,你可不能挑理啊。”

柳敬宣连忙摆手,说道:“下官哪敢以小犯上,归罪大人。下官只是实言相告。张大人治河多年,清正刚直,断不会因为此事怪罪下官。”

张鹏翮的脸色稍有和缓,看着柳敬宣点了点头。

宋荦说道:“张大人,虽然你们有些误会,但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看这柳大人年轻有为,不次于北溟公,将来必是你张大人的又一得力臂膀。”

张鹏翮一脸肃然,对柳敬宣说道:“柳大人,适才厅堂之内本官对你颇有微词,还望见谅。既然宋大人如此说,希望我们今后能够精诚合作,共同治理黄河。我张鹏翮担保,从今往后,这治河总督衙门的大门,对于柳大人你时刻都是大开的。”

柳敬宣向张鹏翮深施一礼:“多谢张大人。”

总督衙门内,阿山送走各位大人后,大堂侧面的屏风后走出两个人。

阿山立刻上前,双膝跪倒,叩头施礼道:“奴才叩见四爷、十三爷。”

从屏风后走出的是两个年轻的公子。年龄较大的约莫二十六、七岁,上中等身材,光头没有带帽子,一条乌黑油亮的大辫披在身后。身上穿宝蓝色剑袖裤褂,前后心各绣有一只雄鹰,腰中系着一条镶着金扣的玉带。脖子上挂了一串佛珠。此人眼睛明亮,神情凝重,气度不怒自威。

身后的年轻人大约十八、九岁,身材比年长的公子高了一些。同样是一身蓝色裤褂、扎襟剑袖,腰中系着一条墨绿色的腰带。脖子上挂着一串玳瑁串成的珠链。眼眉浓重如刀,面容清秀,器宇轩昂。

为首的公子急忙上前相搀,说道:“阿山大人,你乃朝廷一等大员,我等兄弟可受不起这如此大礼。”

年龄较小的公子也说道:“是啊。这又不是在广庭大众面前。这私底下,不要这么拘礼,怪别扭的。”

阿山站起身来,脸上拼命挤出笑容,如绽开了一朵狗尾巴花:“多谢二位殿下。您二位乃是龙子。下官官职再高,也是二位爷跟前的一条狗。龙子面前,下官焉敢造次。”

这两位公子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大清皇帝康熙的第四子胤禛、第十三子胤祥。此二人来到江苏,是奉康熙皇帝所差,查询江苏贪贿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