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清天之下 > 第一章 山庄

清天之下 第一章 山庄

作者:白牧悠悠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康熙二十三年秋八月,在山东新泰县,雨已经下了半个多月,淅淅沥沥让人不胜其烦。

知县杨芳站在县衙大堂外的回廊里,身边一名仆人撑着一把黑伞为知县挡雨。杨芳身上的鸂鶒補服在劲风中呖呖作响,看上去已经被雨水完全打湿,但杨知县却浑然不觉。此时已入子时,杨芳望着黑云密布的天空,双眉拧成了一个疙瘩。

仆人名叫杨路,年近四十。

他将黑伞尽量靠向杨芳,关切地问道:“老爷,我们进屋等吧。天气这么冷,您站这么久了,会着凉的。”

这时,又一阵冷风吹来,数滴秋雨落在杨芳的脸上,他的脸下意识抽搐了一下。

杨芳叹了一口气,回过头看了杨路一眼,说道:“你觉得今夜雨会停吗?”

“老爷,不管雨会不会停,天已经变了。”杨路抹了抹脸上的雨水。

杨芳怅然说道:“我知道,只是我并非圣人,至今无法释怀,心中依然存有希望,哪怕再渺茫。”

杨路不再说什么,低下了头。

杨芳重新抬头注视着满天的黑云。

主仆俩一直就这么站着,不知道在等待什么。

新泰县向西九十里是徂徕山。徂徕山号称泰山姊妹山,位于泰山东南五十里,虽不似泰山声名赫赫,但其竹溪六逸的诗情画意和徂徕书院的悠远文风使得徂徕山成为无数贤人的归隐之地。当然也包括很多闲人。

雨还在下,空气更加阴冷,徂徕山顶的赫连山庄在夜幕下显得异常安静。不,是寂静,因为谁都能看出它透着死亡的气息。赫连山庄不大,说是山庄也不是山庄。说它不是山庄,它只有两层院落,十来间房子,没有一间称得上气派、轩昂;说它是山庄,因为它在徂徕山顶上。

在头层院子的中央是会客大厅,坐北朝南,大厅没有匾额,大门是开的,冷风从门外不停灌入。大厅正中北墙挂着一幅中堂,上书四个大字:清静无为。中堂下有一把黑漆太师椅,太师椅上坐着一个人,一个中年男人。一身黑漆漆的长袍,头顶束发披肩,只是用一根黑漆漆的乌金簪子别着。那人左手握着扶手,右手支着自己的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双眼微合,似乎已经睡着。

屋内正中间有一张八仙桌,同样是黑漆漆的桌面上放着一盏桐油灯。灯的外面用白色的罩子罩着,灯芯的火苗烧得很旺,没有受到屋外冷风的影响,火苗的光辉在中年人的脸上不停地摇曳。屋内光线并不明亮,但依然能够看清周围的物件。这座屋子里面陈设简单,除了一张八仙桌和几把太师椅外,就剩屋内八根黑漆明柱。

不知什么时候,屋外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踏着雨水,不紧不慢,向大厅走来。四把大伞,黑漆漆的伞,同样是黑漆漆的人。四个约莫四十岁左右的黑衣人走进了正厅,他们轻轻将雨伞收起,并轻轻放在门后的左右两边。

四个人走到正中太师椅跟前,同时稽首说道:“大哥。”

太师椅上的中年男子坐直了身子,睁开双眼,轻声说道:“你们来了。”中年人二目平和,语气平淡,但并不热情,也没有让座的意思。

其中一个站着的黑衣人开口道:“大哥,康熙皇爷已经派施琅率军在澎湖大破刘国轩水军,海澄公已经兵败投降。”

太师椅上的中年人依旧沉默不语。

另外一个黑衣人清了一下嗓音,轻声道:“大哥,如今天下已定,四海升平。康熙爷下诏,凡归顺大清的明朝子民一律不予追究。”

太师椅上的中年人依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大人说,只要大哥您交出犬牙符,即刻便能受泰安府都司一职。”

又是一阵沉默,大厅里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

第三个黑衣人握紧衣袖,脸上的肌肉有些颤抖着说道:“大哥,即使您不想给清廷卖命,也大可以放手山林。您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嫂子和两个侄儿着想。犬牙符毕竟是身外之物,如果不上交朝廷,只怕您全家难保。若大哥执意与朝廷为敌,恐将死无葬身之地。”

“那又如何。”太师椅上的中年人终于发话了,声音不大,语气依旧那般平和。

“我赫连擎天虽然谈不上顶天立地,但也称得起忠君爱国。先帝虽然早已仙逝,但大明无数忠魂依旧在我心中,从未有片刻忘记。我父赫连博明曾临终对我说:‘祖父随阎典史抗清保卫江阴,里无粮草,外无救兵。面对二十四万清军,死守八十一日。破城时典史公宁死不降、血涌沸而仆,双膝尤未能弯。祖父为保典史公身中百余刀,血尽而亡,死前尤喊‘身死何惧、剃头休想’。我赫连家男人可以偷、可以抢、女人可以卖、可以脏,但绝不能降。赫连家哪怕只剩一人亦不能替清廷为狗、为奴。”

赫连擎天说完,仿佛用尽了平生力气,缓缓闭上了双眼,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屋内再次沉默。

最靠门外的黑衣人终于开口了:“大哥,我等四人皆背负血海深仇。哪一个不是想反清复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您看看现在四海皆服,百姓厌战,复明着实无望,我等再坚持也不过是徒死而已。朝廷更替,哀鸿遍野,血流成河,伏尸百万,已是无法挽回。但我等不能再让其延续。老百姓好不容易过上平静的日子,难道我们非要将他们引入无休止的血海深渊?”

“五弟,你才华横溢,智谋高绝,我说不过你。纵然看不到反清复明的那天,我也决不交出犬牙符,不能降清。我相信我的子孙终有看到大清覆灭的一天。我要将犬牙符交到真正的天子手中。”

沉默良久,先前说话的黑衣人一抖袍袖,手指门外,开口说道:“噶布喇大人已经派兵将徂徕山包围。如果您不交出犬牙符,他不会善罢甘休的。而且此次带兵的是纳兰性德大人,大哥!”此人说罢双膝跪倒,泣不成声。

另外三人也同时跪倒,叩头不止,说道:“您此次当真走不了了。嫂子和两个侄儿如果死了,留着犬牙符又有何用!我等兄弟曾发誓不能同生,但求同死。大哥,求您了!”

赫连擎天看看跪着的四人,坚毅地说道:“那我就杀了纳兰性德,然后下山。”

“我已经到了,但不知你是否能杀得了我!”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庭院里响起。

此时庭院外有一群官兵将山庄重重包围,各个刀出鞘,弓在手,箭头对准了院内的正厅。

不知何时院里走进十来个侍卫。这些侍卫均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为首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面容俊秀,举止飘逸。

“赫连庄主,我知道你武功高强,号称‘苍穹之下第一人’。但是你再厉害,能抵挡得了天朝两千多名官兵的强攻硬弩吗?”

纳兰性德明亮的双眸盯着厅内正中的赫连擎天,说道:“我真的不明白,前明亡于流贼李自成之手。我大清入关,替前明皇帝铲除妖孽,为何赫连庄主如此仇视我大清帝国,本官实为不解。”

赫连擎天轻轻捋了一下额头长发,冷冷哼了一声,说道:“久闻纳兰大人文采卓绝,今日一见,敝人发现足下无耻更是冠绝天下。崇祯皇帝虽然死于李自成之手,但是如果没有女真的侵略和骚扰,袁督师如何会死,我大明岂是李自成可以撼动。清军入关后,杀尽皇室族亲,虐尽我大明子民。更甚者,要我大明子民剃成女真人的鬼样子,真是可笑,可耻。”

纳兰性德没有生气,依然平静说道:“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朝廷更替,难免会有杀戮。明朝官场昏庸,皇帝刚愎多疑。明军与流贼之间征战数十年,可谓流血千里,尸骨如山。难道就没有冤死的孤魂吗。我大清入关后,善待汉人,减轻赋税,华夏儿女无不感恩我清廷法度严明,亲和百姓。且剃头令不过是更换习俗,并未辱没孔孟。昔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虽然当时被人诟病,但后人皆赞其雄才伟略。你虽然武功盖世,却不通时务,不晓民生,妄图以一人之力改变天地,逆势而为。难道你还嫌中华大地血流得不够多,百姓不够苦吗?如今我大清四海升平,百姓乐业。你不思为朝廷效命,百姓分忧,却为一己之私欲,妄想搅乱这一片清天,实乃民之罪人。赫连庄主以民族英雄自居,真是笑煞世人。”

纳兰性德此时并没有笑,而是死死盯着赫连擎天的脸。

赫连擎天脸上依然没有表情,只是淡淡说道:“纳兰大人才情,我比不了,也说不过。我本一介武夫,读书不多。但我也学过一两首诗歌。我记得家母曾经教我这样一首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不敢妄言现在的百姓是否甘心沦为清廷的走狗,但我想如果每个人见了强硬的就低头,见了势微的就践踏,这世上就没有流芳百世,英雄传说。赫连擎天不敢称英雄一世,却敢说从不怕死贪生。赫连山庄可毁,赫连家族可亡,可我赫连擎天绝不投降。纳兰大人才情再高,在康熙帝的面前,也不过是个奴才罢了。我大明朝臣,虽然敬重君王,也羞与奴才自居。”

纳兰性德的脸有些阴郁。在大清治下,下人就是奴才,与狗无异。即便是朝廷重臣,在皇帝的眼中,依然是条狗。虽然汉臣在清朝皇帝的面前,并不自称奴才,但是地位还不如自称奴才的满臣。纳兰性德的性情一向孤傲,被赫连擎天如此羞臊,心中气愤难平。

停了好一会儿,纳兰性德冷冷说道:“赫连擎天,我再问你一句。犬牙符你交,还是不交!”

赫连擎天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他抬眼凝视纳兰性德,一字一板地说道:“不交!你能耐我何?”

纳兰性德轻轻将右手抬起,牙缝中挤出一个字:“杀”。

院外冲入三十多名官兵,一色都是弓弩手。

纳兰性德和身边的侍卫们迅速向后退了几步,空出位置。

刹那间,数十支乌金狼牙箭破空离弦,射向屋子正中的赫连擎天。

此时太师椅前的四个黑衣人依然跪着未动。

说来也怪,赫连擎天并未挪动分毫,数十只乌金狼牙箭纷纷落地。

纳兰性德着实吃了一惊。他早就听闻赫连擎天武功卓绝。二十岁曾连败清廷十大高手,一身武功深不可测。他设想过很多次相逢时的情形,并为此布下了天罗地网。但今时今日依然吃惊非小。

纳兰性德也绝非平庸之辈。世人皆知纳兰性德博览群书,通音律、善书法,经史、典籍无一不读;诗辞、歌赋无一不精。却不知纳兰性德自幼拜西藏白教喇嘛为师,三十六路流云剑神鬼莫测,罕有敌手。不然康熙的侍卫统领岂是白当的。

此时纳兰性德又一挥手,身边除了两名侍卫护在身边,其余侍卫均短刀出鞘,甩掉蓑衣,直扑赫连擎天。

赫连擎天将双手平伸,从厅堂顶部赫然落下两柄长剑。剑鞘直插地上方砖,陷入足有半尺,而两柄长剑已然落入赫连擎天的手中。

这两柄长剑一长一短,剑身极其菲薄。长剑比短剑略长一寸,上有一道彩虹直跨瀑布,栩栩如生,名为银虹。短剑身长三尺,上刻雪花一十七朵,虽为钢质,但隐隐有玉石的光彩,名为玉融。

但见厅堂内陡然刮起一阵狂风,比屋外的冷风更加强劲。先是双剑阵阵嗡鸣,后是金戈相击之声。

眨眼间,所有侍卫的刀被截成两段,同时脖子也被切开了一道极细的血槽,血流如注。

他们急忙用手捂住伤口,但鲜血还是片刻将他们的手和衣服染红一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