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 第132章 强权与公义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第132章 强权与公义

作者:不太懂历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00:25 来源:小说旗

“本庭宣判……”

“判决原告提出的改变建筑外观,由于十年未提出异议,因此判定为默认,被告并不属于违约。”

“判定原告提出的被告拒不搬迁成立,限期三个月,教会搬离乌石山。”

“判定原告提出的侵地不成立,照片证据因角度、来源等问题不予采纳,租约中未明确具体租借尺寸,因此不能判定侵地。”

“判定原告提出的金钱赔偿不成立,原告出具的道观改造和土地出售契约,没有经过英国机构认定,不予承认!”

法庭宣判完毕,现场一片哗然。

傅兰治宣判完,立马离开了法庭。

这是个让他伤心的地方。

各国外交人员,对于审理结果,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在他们预料之中。

这是一个妥协各方的结果。

福州可以收回乌石山的地方,驱离了教会,算是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功。

教会没有被判定为侵地,维护了表面的荣誉,相当于取得了名义上的成功。

不过,法庭对于证据的判定,违背了法律的正义性,以人为干预取代了公正判决,这是列强在华的常用手段!

“楚先生,您好,我是《万国公报》的记者路易斯,请问您对庭审结果怎么看?”

法庭门外,散场之时,在门口的台阶处楚辰被几名西装革履的外国人拦住。

心中正憋着一股气的楚辰,望着眼前金发碧眼的年轻帅哥。

万国公报?

这是美国1868年在上海创办的报纸,在驻华洋人圈里影响很大。

眼前的记者,不光有《万国公报》,还有1972年创刊的《申报》,《上海差报》。

既然英国法庭如此行事,那自己就再给他开一炮!

楚辰整了整身上得体的着装,而后沉声说道:“各位记者,关于这次庭审,我认为明显是强权干涉了公义!严重藐视了法律的正义性和严肃性。

英国标榜为法治社会,但是法律精神却没有被严格遵守,而是被人为改变!

在这里,我要号召全体清国人,如果遇到涉及外国人的不公正待遇,就要奋起反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如果有困难,我可以随时提供帮助!

同时我也正告所有在华外国人员,管束自己的行为,一切行为,都以法律为框架。

合法合理合规的合作我们欢迎,但是若是谁,想靠强权和霸权任意欺凌我国百姓,清国所有的有识之士都会奋力反抗!

清国人不是列强眼中的野蛮人,我们在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就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我们曾有大唐盛世,也曾有元朝的广阔疆域。

我们的人民,聪明、勤奋、坚韧不拔!

现在一时的落后,并不可怕。我相信,靠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洋务运动将会迎来巨大成功!

我们将会迎头赶上,重新创造辉煌!”

楚辰的话,让一旁的钦差丁日昌以及福建方面的人员,热血沸腾!

楚大人真敢说啊,在洋人的记者面前,这样的口吻,就像是一篇战斗檄文,向整个国家的有识之士,发出了号召!

从此,楚辰将成为这片土地上,对抗洋人,谋求自强的代表人物!

庭审结束了,但是后续的影响却开始慢慢发酵……

楚辰一行人,回到福州府衙,受到了一波巨大的欢迎!

楚辰与英国人的对抗,导致福州上下,对于这个新任知府充满了信心,特别是侯官县和闽县,被乌石山教案困扰多年的两地。

在他们眼中,只要把教会赶走,就是巨大的成功!

两位知县,对楚辰感恩戴德,毕竟没有楚辰的介入,这次的教案,就会让他们两人至少丢掉头上的顶戴花翎!

以林应霖和周长庚为首的士绅群体,将楚辰看做是对抗洋人保护百姓的守护神。

丁日昌作为钦差大臣,妥善解决了教案问题,在向朝廷汇报的奏折中,将个中曲折和楚辰的表现,大书特书。

《万国公报》、《申报》等报纸都报道了这次罕见的诉讼,作为清国人状告外国人的典型案件,受到了极大关注。

《万国公报》作为美国主办的报纸,更加中立和公正,对教案和庭审始末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大篇幅提到了楚辰,甚至不吝称他为“清国最了解欧美官员”。

英国主办的《申报》则比较含蓄,称乌石山教案是安立甘教会的一次巨大打击,并将楚辰看做是清国崛起的强硬派人物。

“好!好!好!”

“好一个迎头赶上,重创辉煌!”

帝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内,恭亲王奕欣,将手中的报纸拍在桌子上,站起身来负手来回踱步。

好久没有这么畅快了!

“文韶啊,左宗棠推荐了个人才啊!这才刚去福州,就开了这么一炮!让洋人吃瘪,好久没有过的事了!”

奕欣仿佛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咸丰和慈禧在英法联军来临之前,逃往热河。

留下自己收拾帝都的烂摊子。

那时的他,与侵略的洋人交涉受尽了屈辱。

之后这二十年,一直在主办洋务,虽有些进展,但是各方掣肘,再加上慈禧根本不是一心一意办洋务,可以说举步维艰!

这几天,恭亲王奕欣都很开心,只要是洋务系统里的人露脸,他就感觉与有荣焉!

近几日不止一个外国公使和他反映,新任船政大臣楚辰,是一个真正有国际视野,并熟知西方规则的人。

丝毫没有因为楚辰在报纸上的喊话,而诋毁楚辰!

看来,你越是强硬,越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王爷,这个楚辰前些天还刚被处理了呢,丁日昌出于无奈,还在审理中判楚辰罚俸三年,三年不得晋升呢……”

“荒唐!”奕欣消瘦的脸颊上,挂着冷笑,对王文韶说道:“当时只是法庭审判之前的无奈之举,现在庭审结果已出,虽然英国从中作梗,但是从各国反应和庭审情况看,楚辰这是给咱大清争了脸的!”

“那王爷的意思是,要给他升官?他才刚任福州知府不久,再升,合适么?”

王文韶作为军机大臣,属于恭亲王奕欣一伙儿,也是主张洋务运动的人物。

“哈哈哈,文官不好升太快,这楚辰不是还有武职么!既然他和洋人打交道有办法,那就让他组建福建水师!”

福建水师?

王文韶可是知道清廷水师的现状!

李鸿章正在筹划北洋水师,才刚刚开始,只有从英国订购的4艘蚊子炮艇。

沈葆桢的南洋水师,大多是一些小吨位炮艇,主要是在长江及长江出海口的浙江附近。

福建水师顶多也就是船政的几条船,还有很多都被各省协调走了。

“王爷,这水师提督可是从一品,太后那边会答应?”

王文韶的话,让恭亲王奕欣陷入思考,他仔细考虑了半天,终于像是定下了决心。

“文韶,差不多!船政水师和福州船政,说白了就是一套东西。朝廷不需要拨一分银子,就能有一支水师队伍,何乐而不为?现在武职泛滥,那么多记名的提督总兵,手底下就只有几百人,楚辰比他们更有资格。”

奕欣说到这里,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

“至于太后那里,我就不说了,她现在对我有些忌惮。你去说,联合其他军机大臣,就从楚辰对抗洋人的角度去说,太后最痛恨洋人,楚辰又是她同意的船政大臣,从这个角度来说,她肯定愿意!”

王文韶不得不佩服奕欣的心思缜密,特别是对慈禧太后的性格把握。

奕欣当然了解慈禧,从关系上讲,慈禧可是他的四嫂子。

虽然现在对于奕欣有所忌惮,但是搞洋务还得靠他,所以奕欣现在的势力还是很大。

现任军机大臣中,除了首席军机大臣沈桂芬之外,宝鋆、景廉、王文韶,都和奕欣走的很近。

这事儿能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