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三国刀客 > 第四百七十六章 壁画上的真相

三国刀客 第四百七十六章 壁画上的真相

作者:刘后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3 01:18:22 来源:蚂蚁文学

甬道之内出奇的安静,安静到段大虎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地方了。段大虎记得在自己的那个年代,曾经在终南山上捡到过一本《盗墓指南》,那本书中曾经说过,有些大墓之中,会有“粽子”出没,也就是传说中的僵尸。根据时间的推移这些僵尸的厉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来到这里之前,段大虎的心中还是蛮期待的,可是现在呢,发现,甬道之内,除了累累白骨,还是累累白骨什么都能没有,心中竟略微有些失望,不禁叹了一口气,心道:“我就知道,那一定是骗人的。”

终于甬道走到了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上面刻着画的大铜门,约莫一丈来高。段大虎拿火把一招,只见只见一只老虎头栩栩如生的可在青铜门之上,刘备不禁感慨道:“好像的老虎头啊,真是巧夺天工啊。”

公输羽放下自己的背囊,不禁鄙夷的看了一眼刘备道:“这不是老虎,这时传说中的穷奇。”

“啊?”段大虎恍然大悟道:“这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专门惩善扬恶的穷奇?”

“差不多。”公输羽点了点头仔细开始端详几遍那一丈左右高的青铜门。

段大虎自从入川以来,当真是长了见识,先是山海经中的山神计蒙,现在又是山海经之中记载的凶兽计蒙,实在是超出了自己所能认知的范围,不禁感慨道:“原来山海经古籍之中所记载的事情是真的啊。”

公输羽从背囊之中,取出方才自己用得那个黑色的小锤子,开始敲了敲那面青铜门,一面说道:“泱泱华夏,已经存在了有几千年了,这几千年,沧海桑田,几千年前这片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存在过什么,咱们谁都不知道,谁都不好说”

说到这里,公输羽似乎欲言又止,段大虎何等的睿智,听到公输羽这番话,已经知道了,接下来公输羽想要说什么。

同样的道理,几千年后,又有什么人能够记得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事情呢,段大虎想到这里,心中不禁徒增伤感,看了看公输羽纤瘦的背影,不禁暗暗吃惊,这个公输羽这么小的年纪,竟能说出这样,看破红尘的话来。

公输羽又用手轻轻推了一下这个门,不禁垂下了脑袋,苦苦思索半晌,抱歉的对段大虎道:“段大哥,这个青铜门,恐怕我也没法子,打开了。”

“啊?不会吧?”段大虎实在想不出这个世界上除了面前的公输羽,还有谁能够打开着一扇青铜门。

段大虎看了看左右,半条路都没有,不禁对公输羽道:“小羽你在看看,如果连你都打不开折扇大门,难道非要我说,芝麻开门,才能打开着一扇大门吗?”

话音刚落,只见青铜门竟然微微颤动了起来,俄而缓缓上台,竟而自己打开了。

众人惊得面面相觑,对段大虎都投以十分佩服的眼光。

段大虎早已经惊得下巴都合不拢了,不禁道:“难道那个时候,就有声控的大门了?”

“什么控?”公输羽不禁问道。

“奥,没什么。”说着,等了一会,见众人的火把都没有什么异样,不禁放心,段大虎身先士卒,供着身子来到了青铜门的另一边。

借着火把,段大虎看得真切,这里是一间极为宽敞的墓室。火把照映着整个墓室都亮了起来。众人一个个也都进了这间墓室。

“这是?”公输羽不禁看了看这间墓室,竟然是八边形的构造,八条铁索自八个角落中伸到中心,铁索的中心竟然锁着一尊巨大的棺椁。

以棺椁为中心,分列八方,段大虎数了数,共有六十四具,尸骨,这六十四具尸骨,坐姿端正,显然是再次坐化而亡。

“显然是为了棺椁之中的东西。”马超道。

公输羽蹲在地上,从背囊之中取出了一把细小的小铁杵,在身边弟子的帮助之下,撬起地上的一小块青砖。

公输羽又用小铲子,刨下了一快的青砖西面的,泥土,用鼻子轻轻的嗅了嗅,不禁道:“果然是这样。”

“哎,你们过来看,这墙上有画。”只听赵芸喊声,吸引了众人走了过去。

段大虎细细端详,果然见这石壁之上,有壁画,只是时日久了,被灰尘蒙了上去,看得不是很清楚。

公输羽从背囊之中,取出一个小刷子轻轻的刷了刷墙上的灰尘,只一会的功夫,将壁画刷了出来。

“这是九鼎?”段大虎借着火把的光明看得真切,壁画上画着的是九座大鼎,一位身穿华服,头戴王冕的人,身后文武百官,跪在大鼎之前行礼。

“看这衣着,应该是商汤时期的。”公输羽记得墨家杂志之中曾经记载过。

“还有凤凰。难道是凤鸣岐山?”刘备不禁疑惑道。

“还有这个方脸怪,不就是之前那个怪物吗?”赵芸指了指九鼎之上,一处极不起眼的地方,所画的方面三足的怪物。

“这座大墓确实有周代的风格,而且之后,在秦代,又来人翻修了一新。”公输羽根据自己的经验,十分确信的说道。

说着,几位墨家子弟,拿着跟公输羽一模一样的刷子,走上前来,去刷那墙壁之上的灰尘。

约莫半个时辰,整面墙上的壁画都浮现了出来,段大虎用火把一照,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恍如昨日画的一般。

此刻细看,画上还有字迹,只是尽是一些先秦古篆,段大虎看不懂。

公输羽道:“我墨家有些先秦杂志之中用得这样的古篆,我来看看。”

说着细细端详墙上的壁画,又看了看古篆,一边对众人解释。

讲得就是大禹治水,在九顶山上,铸造九鼎,象征着九州大地。后夏桀无道,九鼎落在了商汤的手中,最后商末帝辛无道,九鼎便落到了周文王的手中,时逢岐山山怪计蒙作祟,周文王以自身所学之玄门八卦,辅以九鼎,摆下了“阴阳造化之阵”,降服了计蒙,并将计蒙永远的封印在了九鼎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