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三国刀客 > 第三百零九章 华容道(2)

三国刀客 第三百零九章 华容道(2)

作者:刘后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3 01:18:22 来源:蚂蚁文学

此时天色又已经昏沉,月光皎洁铺洒了下来。

曹操兵马刚行百米,忽然,前方三声炮响,霎时间曹营众人鸦雀无声。众人顺声音往前观瞧,从山口左右撞出五百校刀手。

这五百兵最大的也就二十四、五岁,最小的十七、八岁,个头一般高,都生得浓眉大眼,各个手持大刀。

刀长五尺,刀头二尺半,刀杆二尺半,是典型的战场上所用的军刀。

五百校刀手左右一分,当中扛出两杆门旗,门旗上写着两行大字,这边是“赤兔马世间少有”,那边是“偃月刀天下绝伦”。当中掌旗官高挑绿锦大旗,被风一刮,行舒就卷,衬铃直响,上面绣着“汉寿亭侯”。

正当中红月光,月光中斗大的一个“关”字。就在大纛旗下,一匹赤兔马,鬃尾乱乍,膘满肉肥,马的颜色跟赤炭似的红。

马上坐着一员虎将,头戴紫金盔,身披紫金大叶甲,内衬绿战袍,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胸前五绺长髯飘洒。手提青龙偃月刀,手捻长髯,微合凤目。这人却是谁都认识,正是关羽关云长!

关羽左边一匹白龙马,马上一员小将,正是关平;右边一匹乌骓马,马上一员大将,黑黑愣愣,掌中一口大铁枪,正是周仓。

这支人马虽然只有区区五百人,但却气势惊人,和十万大军拦在道前一般。

曹操一看,差点儿被惊的背过气去。第一次在乌林碰上赵芸,曹操差点儿落马;第二次在葫芦谷口遇见张飞,曹操魂飞魄散;这回在华容道碰上关羽,曹操就彻底没脾气了。

有时候,得认命。

不光是曹操,这些文官武将一个个亡魂丧胆,面面相觑,不由往后倒退。此时,谁都知道军马虽然还有两百余人,但已经毫无战力,不过是任人宰杀的羔羊。

曹操一咬牙: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既来到此处,只能决一死战,夺路而逃。

当然曹操也知道,甭说关羽动手,就是这五百校刀手往上一冲,连曹操带手下兵将都得死。可现在玩命吧,冲过一个算一个,能活一个就别死一个。

“众军士听令,生死在此一搏,随我杀过去!”曹操抽出宝剑,气势满满。

虽然下了令,可再回头一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兵将个个愁眉不展,低头不语。一名军校靠曹操近些,鼓足勇气轻轻说道:“丞相,末将纵然不怕死,可如今战马已经没有力气了,怎能再上前厮杀?此时冲杀无异于送死啊……”

曹操岂能不知?

他叹息一声:进不能进,往回退却把,关羽指挥兵将往前追,一样全军覆没;更何况,张飞还守在后面的葫芦谷口,这真是上天无路,人地无门,进退两难。

这时,程昱走到曹操面前:“丞相,关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称。当年徐州被破之时,你有恩于他,今天丞相如亲自上前相求,就可脱此大难。”

曹操低头一想: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总不能引颈受戮吧?英雄虽然战场死,可也不能如此窝囊。当年韩信甘受胯下之辱,方才有了大汉天下,如今只要关羽放我过了华容道,回到许都后就可以提兵来报赤壁之仇。

他这人有优点,就是绝不固执。

他听了程昱的话后,抬手要正冠,用手一摸,头上的相貂早没了,头发都披散下来了。曹操也顾不了这么多了,纵马来到关羽面前,在马上抱拳拱手:“云长兄,别来无恙。”

关羽把青龙偃月刀一横,左手扶刀背,微微一欠身,这就算给曹操还礼了。

“丞相,关某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

“关将军,而今我兵败势危,已然无路可走,万望将军以昔日友情为重,放我一条生路。”

“丞相,想当初关某兵败,虽然蒙你厚恩,可我白马坡斩颜良,延津渡诛文丑,已然报答丞相。今日之事,我岂能以私而废公?”说到这里,关羽把脸往下一沉,卧蚕眉倒竖,丹凤眼圆睁。

曹操一惊,打了个冷战:这是要杀人啊!

他应变极快,心道:“如今有死无生,要么鱼死,要么网破。”

曹操毫不畏惧,一抬头二次在马上拱手道:“关将军,想当初徐州城外土山上约定三事,曹某并未失信,可将军你过五关斩六将,连杀我军将领。可我是如何对你的?我力排众议,派人连送三道大令,甚至派张文远到黄河渡口传我的口谕,让你平平安安到河北寻兄。又有哪点亏待了你?关将军,当日汝南城一见,你和段大虎一战,我就有爱才之心。可只恨我曹操福分浅薄,不能跟将军同舟共济,共享荣华富贵,但大丈夫生在天地间,以信义为重,岂能负你?何况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曹操说完这句话,抬头再看,忽然发现关羽停顿了一下,眉毛往上一动。就轻轻这么一动,曹操察言观色,心道:这回我可算有救了。

曹操这个例子举得好。

《春秋》是历代儒家最推崇的一部书,也是关羽最爱读的一部书,不仅是他的立世准则,更是他的武道根本。

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是春秋时发生在魏国的一个故事。庾公之斯的师父是尹公之他,尹公之他的师父是子濯孺子,学的是射箭。那时打仗是车战,在战车上打仗主要的兵器就是弓箭,庾公之斯跟子濯孺子当中还接着一辈儿,就是尹公之他。有一回卫国的国君派庾公之斯去追子涩孺子,子濯孺子老了,没有力气拿起弓箭应战了。倘若庾公之斯不讲义气,射出一箭就可以把子濯孺子射死,可庾公之斯没这么做。庾公之斯说:“你放心,我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又跟你学的射箭,我怎能忍心用你的射箭技术来伤害你呢?”

说完,庾公之斯就把雕翎箭的箭头敲下来了,只剩下箭杆。他用四支箭杆,射了子濯孺子四次。这箭射到子濯孺子身上,当然没伤着他,等于把子涩孺子放了。从此就留下这个信义为重的典故。

曹操接着说:“云长,当初你封金挂印,不辞而别,我到灞陵桥给你饯行。你千里走单骑,保护两位皇嫂一路艰难,我并未派兵追杀于你,而是派使臣晓谕沿途,给将军放行。关将军,我可没干出乘人之危的不义之事,这段情意不知将军记得否?我并非施恩望报,我相信将军素讲信义,久已著名,定会名不虚传。今天,曹操苦苦相求,关将军就忍心见死不救吗?”

他说到这儿,确实感到很委屈,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流出来。众文武听见曹操这片哀告之语,一个个伤心落泪,悲悲切切。

听了曹操这席话,关羽猛然想起:当初徐州失散,自己到了曹营后,曹操确实对我恩重如山;我斩颜良,诛文丑,平定汝南,报答了曹操的恩德。可我临走时留下一封信,信中写得很清楚:“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

大丈夫立在人世间堂堂正正,岂能有恩不报,忘恩负义?

关羽心马上软了,他把头一低,大刀轻轻一举。曹操吓得一哆嗦,以为关羽拿刀要杀他呢。云长把马头往回一勒,往下传令:“人马闪开。”

这分明是要放曹操。

曹操大喜,正要说:“多谢云长!”

却忽然,一支黑色利箭疾射而至。这支箭,并不是伤心小箭,因为它没有小箭那样光明正大、灿若流星,但却一样声势惊人,去势如奔雷!

就如关羽之武功,依然来不及挡下。曹操应箭而倒,曹营诸人大惊叫道:“丞相!”纷纷抢上。

关羽打马持刀护在曹操身前,朝着西北方大喝道:“什么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