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三国刀客 >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七星坛祭风

三国刀客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七星坛祭风

作者:刘后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3 01:18:22 来源:蚂蚁文学

诸葛亮和鲁肃来到南屏山,俯瞰整个江东,只见大江东去,白浪滔天。江面上船只林立,桅杆密密麻麻,像是在江中的树林。

诸葛亮手指一块平坦之地说道:“子敬,就在这里建筑七星坛吧。”

鲁肃道:“一切但请先生吩咐。”

“建筑七星坛必须用赤土,就是红色的土,还必须从东南方取来,意思就是要借东南风。”诸葛亮说着,拿出了一张七星坛的草图来,鲁肃看去,只见这座七星坛一共三层,每层高三尺,方圆一共二十四丈,在下面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是七面青旗,按东方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总名叫苍龙,布出苍龙之形;北方是七面皂旗,按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总名叫玄武,有的说是龟,有的说是蛇,还有一种说法是龟蛇合体,是北方的神,所以布出玄武之势;西方是七面白旗,按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总名叫白虎;南方是七面红旗,按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布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八八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

上边一层用的是四个人,这四个人头戴束发冠,身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方左边这个人,手里拿着长竿,长竿的尖上用鸡羽为葆,就是扎上鸡毛,以观察风的动静;后方左边立着一个人,捧着宝剑;前方右边立着一个人,手里也挑着长竿,竿上系着一条七星号带,以表示风的方向和强弱;后方右边站的人手里捧着香炉。七星坛下还有二十四个兵士,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在四周环绕。

诸葛亮详细为鲁肃解释一遍,鲁肃佩服不已:“诸葛先生,我本以为借东风只是妄谈,但此番看了图纸,又听了先生一番解释,真是大开眼界。奇门遁甲之术果然玄妙异常。你放心,我一定安排好士卒,听从先生调遣。”

鲁肃很快便令人去准备一应物事,并调用了五百士卒建造七星坛,不过短短三日功夫,七星坛便已建好。

十一月二十日甲子辰时,

诸葛亮换上道袍,说道:“子敬,我今日便借东风。请你立即回营,让大都督调兵遣将,东南风起时便是大破曹兵之时,万万不可有误!”

“孔明先生,能否破曹在此一举,就拜托你了。”鲁肃深深一躬。

“嗯,”诸葛亮道,“子敬请回,这里交给我了。”

鲁肃辞别诸葛亮,回去面见周瑜。这边诸葛亮传令,让这一百二十名军校换好衣服,每人按照自己的方位站好。

诸葛亮沐浴斋戒,身披道衣,光着脚,披散着头发,走到七星坛前。诸葛亮传令:“所有的将士听着,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大惊小怪。谁要违反了我的命令,借不来东南风,可别怪我手下无情,定斩不赦!”

一百二十名军校齐声喊道:“谨遵先生之命!”

一切安排妥当,诸葛亮缓步登坛,然后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念念有词。旁边士卒听着,觉得诸葛亮话语奇怪,可谁也听不出来他嘴中念的到底什么意思。

其实,连诸葛亮自己都不知道念的是什么,反正嘟噜了半天,旁边的兵士以为自己跟苍天祈求东南风呢。诸葛亮随后慢慢走下七星坛,到帐中休息一会儿,让一百二十名军士倒班儿吃饭。这些士卒知道此事关乎东吴安慰,连个喷嚏都不敢打,精神高度紧张,就盼着东南风起。可诸葛亮一天上坛三次,下坛三次,不见风起,这些兵士全都着急。

再说鲁肃回到大营,周瑜和程普早已升起大帐点将,三江口全体将士严阵以待,就等着东南风起。鲁肃先将诸葛亮设七星坛借风之事情禀报给了周瑜。周瑜立刻命黄盖准备二十只火船,船上装满芦苇、干柴,里边灌满鱼油,在上边铺上硫磺焰硝引火之物,然后蒙上青布,这些青布都用油浸了,即使经历了风浪,见火就可燃烧起来。

船头上插着青龙牙旗,这是事先跟曹操联络的暗号。

黄盖这船并非是一般船只,而是依照公输羽送来的图纸重新打造而成。船头都有一颗大钉,钉子前头有尖儿,尖儿上还带着钩。这些船去撞曹操的船时,只要撞上,船头这些特制的大钉子扎到曹操的船上,再一钩,曹操的连环战船就无路可逃了。

在每只火船的后边,还拴着一只快船“走舸”,船体轻灵,用来运输士卒。一旦烧起了曹操大船,“走舸”便能脱离大船及时加入战斗。

另一方面,让甘宁和阚泽严密监视蔡中、蔡和,防备他们给曹操通风报信。

东吴精锐尽出,长江南岸布满战船。整个水寨、旱寨,上至都督,下至士卒,各守其位,谁也不许乱走乱动,气氛紧张。

周瑜犹自不放心,还下令众军备好干粮水袋,不许造饭,一旦东南风起,便马上出击。整个江东大营磨刀擦枪,杀气阵阵。天地肃杀,所有人眼睁睁地仰望天空,看着身旁的旗号,等着东南风。

“报!”探马到中军大帐,跪地报道:“主公已经亲率大军,在三江口之南扎营,以待大都督佳音。”

周瑜点头道:“好,知道了。”

接着又有人报:“陆逊率领精兵一万,离三江口八十五里已扎下水师大营,准备随时接应。”

周瑜再次说道“知道了”。

周瑜毕竟是三军统帅,尽管此时没有丝毫东南风的征兆,但依然镇定自若,站在帅字旗下,盯着眼前的旗号,就盼着旗角和飘带飘起来,刮起东南风。

可旗角跟飘带纹丝不动,就是稍微一动,也是西北风,不见东南风。江东的三军从初更盼到二更,二更盼到三更,没有动静。周瑜全身披挂,躺也没法躺,坐也没法坐。周瑜急了。拉着鲁肃走进帐中。

“子敬,诸葛亮是不是骗人呢?”

“不会吧。据我观察,诸葛亮此人虽然看上去不太靠谱,但没把握的话,他绝对不说;没把握的事,他也绝对不做。”

“子敬,你也太相信诸葛亮了。这隆冬季节只有西北风,哪儿来的东南风?”周瑜叹息道。

“大都督,切莫要着急,等等再看。”

两人正说之间,忽然大营外衬铃一响,风来了。

周瑜慌忙起身奔向帐外,只见帅旗在猛烈的寒风中嚯嚯作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