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乾坤逍遥游 > 第54章 夜探少室山

乾坤逍遥游 第54章 夜探少室山

作者:犀利的哈喇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03 来源:小说旗

初夏时节,日子甚长,怎么等也不见太阳落山。张适之和辞君耐着性子,枯坐在山下集镇的一个茶铺之中,一壶清茶续了数次水,直教这茶水味道淡得如同小二那面无表情的脸一般。

好不容易月上枝头,行人渐稀,千家万户点起了灯。张适之和辞君这才收拾应带之物,转入小道,悄悄向嵩山摸去。

白日暑气略盛,但入了夜却还凉爽。清朗的山风一吹,辅以草间不知名的虫儿鸣叫,再看看这弦月照空谷,别有一番兴致。

行至山门,便远远瞧见两个知客僧正坐在路边打着蒲扇,口中谈着些寺中杂事,不时驱赶着蚊虫。也是,此时此刻谁还会前来拜山呢?

张适之和辞君轻功俱是不弱,想晃过知客僧再容易不过。只见张适之左手轻弹,啪的一声,一颗石子便击入山门左侧小潭之中。那知客僧倒也机灵,连忙去探看是何物,倘若是什么毒蛇之类的反倒不妙。

借此时机,两人身形一晃,便过了山门,几个纵落就到了十余丈外的林木间,隐匿住了身形。徒留那两个知客僧探查后一无所获,兀自回转坐定。

少室山并不甚高,沿着石阶而上并不费事。但难免有值夜僧人巡游,稍不留神便会被发现。两人借月色辨别方位,轻轻游弋,片刻便转入石阶旁的山坳之中。此处甚为隐秘,哪怕是站在石阶上望去,也绝难瞧见有人。

很快两人便沿着山坳而上,来到了一座宏伟寺庙的山墙外。躲在一丛栎树中,仔细观察一番,但见周围巡行武僧不少,各执棍棒,三五成群穿梭不止,的确是戒备森严。

张适之悄悄对辞君道:“今夜少林寺如此戒备,怕真是在做什么要紧之事。看来应当是四大派在此商议珠子归属,正好被咱们赶上。里边高手甚多,不如你且在这寺外接应,我独自进寺,进退出入也更方便些。”

辞君一听,便抓住了他的胳膊,急切道:“不可。你一个人进去太危险,我和你一起进去,也好有个照应。要不然,你就是小看我,嫌我本事低微,成你的累赘了!”

张适之轻轻握住辞君的手,温言道:“这是哪里的话?我绝无此意。今夜咱们以探查为主,并不是为了打架而去。我悄悄地进去,再悄悄地出来,不消一个时辰便了了。你在外面瞧着,万一有什么变故,也可及时示警,这样我才会更安全。”

辞君听他所言的确有理,便不再纠缠,两人当即约定以三声布谷鸟叫为号,遇有险情就呼号示警,以便相互救援接应。

计议已定,张适之便钻出树丛,施展起御风行功法,沿着寺庙外墙棱角处,游墙而上,悄无声息地进了寺内。这一功法甚为精妙,连一丝风声都没有,除非亲眼瞧见,否则绝无暴露之虞。

进得寺内,但见大殿和精舍之内均是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一般。张适之隐住身形,尽挑些树丛或小道而行,是以行进无碍。

他仔细观察,但见正殿大雄宝殿门外周遭僧人集聚最多,便料定今晚议事正在此殿中。于是轻轻一纵,就攀上殿宇飞檐,如灵猫般游走至殿后,沿着巨木椽子接近屋顶与殿墙交界处的气窗。

气窗乃是雕花木窗,因时值夏季,并未用纸糊住。张适之透窗向里看去,只见巨大佛像前端坐着数十人,在上首的是十余名身穿朱紫袈裟的高僧,略略一看,先前见过的多闻禅师等俱在。

高僧左侧是一众道士打扮,十人均着玄青道袍,各执拂尘。为首一人面容瞿瘦,须发花白,却没有见过。右侧则是五六名穿着白色圆领袍服的劲装汉子,头上各戴一顶类似西域胡人的尖帽,有些不伦不类。南面则是一众北国武士打扮,八九个人个个膀大腰圆,穿着紧身胡衣,外面罩着皮毛坎肩,却不知是冷还是热。

却听那西侧正中一人道:“诸位,咱们在此连连议了两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还是按我说的,将那珠子化为齑粉,分为四份,咱们四大派各分一份,童叟无欺,最好不过。”

南侧正中一武士嘿嘿一笑,瓮声瓮气地道:“姚大侠说得看似公正,实则最贪婪。本来这一次昆仑派只不过是凑了些人头、站了下场子,出力最小,若按论功行赏,恐怕只能得到些边角料而已。”

那姚大侠不忿道:“呸!程百年,你们燕云帮就是瞧不上我们昆仑派,总觉得我们地处西域蛮荒,算不得大唐中原武林的大派。须知,你们燕云帮长年在北疆活动,与什么契丹、回纥纠缠不清,又怎会算得中原名门啦!倘如是,我姚自雄第一个不服!”

程百年还想嘲讽一番,却听一人高诵佛号“阿弥陀佛”,正是多闻方丈。只听方丈道:“姚施主和程施主且稍安勿躁,再听贫僧说上几句。”想那少林方丈是何等人物,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顿时寂寥无声。

多闻方丈续道:“前些日,敝寺得到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示警,称守捉英雄会与幽冥魔教火并,夺得至宝混沌遗珠,不日即将路过嵩山旁的落虎岗。盖因此人一向为敝寺所敬服,又加之言辞恳切,消息确凿,是以贫僧和师兄弟们商议一番,便飞鸽传书,请终南、昆仑两派和燕云帮共遣高手,一同将珠子夺下来。这便是前因。”

姚自雄禁不住插嘴道:“幸亏咱们昆仑派眼下正在中原这边公干,才及时得到消息,否则待那信鸽飞到,黄花菜都凉了!大师不必啰嗦,这些事咱们都知道。”

程百年听了却撇撇嘴,讥讽道:“咱们燕云帮也离得不近,远在范阳,接到信鸽示警后,便向安大帅借了雄健军马,一天一夜换马不换人,几乎和终南派烈阳道长一起赶到。呶,这便是咱们燕云帮的实力!”

久未开口的终南派座中却有一人发声道:“两位何必在这上面争高低?看在贫道面上,咱们且听多闻方丈高论便可。”

多闻方丈微微一笑,道:“多谢烈阳真人。高论是不敢当的,只不过是再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这前因后果。这珠子如今就在咱们四大派手中,究竟如何处置?咱们之所以拼尽全力,从守捉英雄会手中夺了来,就是听那位德高望众之人讲,这珠子十分神异,以此炼丹可得十枚丹药,一枚便可增加真力三十年,且寿过百岁。因此,一旦落入邪魔外道之手,必将是武林浩劫。”

张适之听了这话,却不以为然,心道:你们说得大义凛然,说到底不还是贪恋这三十年真力和百岁寿命么?再说,你们都自诩武林正道,那守捉英雄会一贯行侠仗义,又如何能算得上邪魔外道?忒也不知羞耻!

多闻方丈顿了顿,又道:“当然,不少武林人士会觉得守捉英雄会向来低调隐秘,据说行侠仗义之事也做了不少,珠子落入他手,算不得什么。但咱们是再明白不过的,那守捉人不过是些嗜血杀生的老卒,最为冷血,而且他们对朝廷早已不满,一旦得势,难保会唤起会众数十万。如此,便不只是武林浩劫,恐怕要乾坤倒转、天下丧乱了。”

昆仑派姚自雄击节赞道:“方丈大师说到了要害之处。不错,守捉英雄会一向居心叵测,不仅觊觎独霸武林,恐怕还有不臣之心。这远比那些装神弄鬼、偷盗抢劫的幽冥魔教更为可恶、可怕。哎呀呀,当时真应该听我的,一剑斩了那葛步青!”

多闻方丈听了这话,高声诵道:“阿弥陀佛!姚施主何须再提此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必非要致人死命?今日,商议这珠子归属倒还在其次,只怕已经有人要上山问罪来了。梁上君子,何不现身一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