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鸿运官途 > 第三百九十八章 :九道沟

鸿运官途 第三百九十八章 :九道沟

作者:枯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3 10:26: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九道沟产业园有三千多亩果园,若是全部用上有机肥,可没那么容易。

当然,除了果林,还有南湾农场,若是同样用上有机肥,那么,其价格也会翻倍往上涨。

而能不能完成有机肥的收集和战略储备,这就成了六安镇镇政府头等大事,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最关键指标。

为此,张德柱也曾经想了不少办法,一方面就是派人前往池州县多个乡镇的养殖场与其达成收购合同,看这次路一鸣态度坚决,不得不说道:“陈镇长,若是我们将全龙景市的养殖场的粪便收集过来,恐怕只能完成三分之一的有机肥储备,那剩下的三分之二怎么办?”

路一鸣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弄一点是一点,这东西虽然不是宝贝,可对于路一鸣来说,就是宝贝。

路一鸣打开一包烟,分给张德柱两个人一边吸烟一边思考,想了很久,路一鸣道:“张镇长,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帮我参谋参谋。”路一鸣,似乎有了主意,认真地道。

“陈镇长,你请说。”张德柱先给路一鸣泡了杯茶,又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续点上。

这个项目是路一鸣逼上梁山的想法,看了张德柱一眼,笑道:“张镇长,我想搞个‘勤奋’计划。”

‘勤奋’计划?张德柱听到那几个字时,还是忍不住微微张了张嘴。

“陈镇长,这个项目定具体是啥?”张德柱问。

“我们跟市环卫局联系一下,让他们把粪肥运送到我们六安镇,我们多多少少给他们一点补助,这样的话,我们就能节约一大笔钱,而且还不愁收集有机肥了。”

厨房的下水道与厕所的下水道是不同的两个管道;当城市居民在排泄玩后,由坐便器冲下,进入下水道后通道住宅小区专门修建一个化粪池里。首先所有的住宅(每一栋房子)都配套建设有化粪池,粪便中的固形物沉淀在化粪池中,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使其中大部分有机物得到厌氧降解,同时通过化粪池处理可以使粪便中的大部分寄生虫卵、病菌死亡。那些最后不能被厌氧微生物分解的残渣会定期被环卫部门的抽粪车抽走,一般一年左右一次。

&nb生活污水的一部分,大中型城市一般都建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该废水就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nb接排放到水体中。

污水怎么处理路一鸣没兴趣,那抽粪车处理掉的可都是农业再循环的有机肥,这些废料经过土壤储存,便是土地最上等的废料,就算是再贫瘠的土地也能变成沃土。

“嗯。可是,那么多的粪肥我们怎么处理呢?”张德柱问道。

“当然是老农民的土办法啊!看来你这个负责农业的副镇长真的要下乡考察一下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粪坑,然后把粪肥和土壤按照一定比例掺合掩盖,三四个月之后,就可呕化成上等的肥料,然后对庄稼进行施肥。

张德柱又问道:“可是我们这三千多亩的果园,到哪弄那么大的粪坑啊?”

路一鸣哈哈笑道:“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你忘了,九道沟附近有一个天然的洼地,叫贾平凹。我们就在那里储备粪肥。等果树挂果的季节,再用大型挖掘机全部挖出来施肥,到时候,国内国外狠狠的宣传一下,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天然绿色果实。”

说真的,市场上绿色食品也不少,可真正靠有机肥生长的绿色食品,几乎绝迹。

“嗯,家里的事就由张镇长负责,环卫局那边我和王主任去跑!这个事不能等了,抓紧时间行动。越快越好。”

“镇长怎么指示,我怎么干就是。”张德柱笑道,他知道路一鸣做这个项目的决心很大。

对于有机肥,张德柱并不熟悉,他还是在“听”到路一鸣要上这个‘勤奋’项目后,他才特意去查了这方面的资料。

有机肥俗称农家肥,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张德柱和路一鸣两个人简单的算了一笔账,对投入资金有个详细规划,计划投资二十五万元。只要有机肥储备场建立,它将成为六安镇的聚宝盆,同时还是路一鸣一手创立的。

“张镇长,现在贾平凹有机肥储备场建立后,你要挑选一个肯吃苦的干部当场长,我看你暂时兼任,等以后你在选个合适的干部来接替你。”路一鸣说道,这也是他今天来的目的,储备场需要一个负责的人来当场长,路一鸣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临时交给了张德柱。

“好,我一定尽力而为。”张德柱重重的点了点头,应承了下来。虽然他对储备有机肥不熟悉,但路一鸣亲口相询,他不能不答应下来。况且,六安镇别的人才找不到,要想找到动储备有机肥的老农民,可有的是。这点张德柱并不担心。

“这个有机肥储备场对我对你都很重要,一定要投入全部精力,把场子搞好。这可关系到我们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

见张德柱痛快的答应下来,路一鸣也很高兴,对张德柱说出了他的一些心里话。张德柱这才知道路一鸣的意思,他要政绩,要拿出成绩才能让省委领导帮他要政策。而且这一步一定要跑在前面,东江省不仅仅是六安镇一个试点,其他试点的发展并不忙,而有些试点甚至为了城改政绩搞出很多特色经济。

张德柱满口答应,路一鸣之后又打了一个电话给农业科技局的梁儒生,请他帮忙安排一些技术人员指导,确保万无一失。梁儒生一直对路一鸣这个乡镇镇长很喜欢,便欣然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谢文东开着车,路一鸣和王平坐在后面,前往市环卫局洽谈。一大早就到了环卫局办公楼,结果快到中午了才见到一个接待的部门主任,说明来意之后,对方仅仅是呵呵笑笑,便婉言谢绝。

这倒让路一鸣和王平纳闷,表面这个衙门够势力的,压根就看不起这个所谓的镇长。当天,事没办成,路一鸣和王平各自回家。之后,一连找了三天,也没见到那个管事的局长。

可能是见路一鸣他们很执着,环卫局一个姓李的副局接待了路一鸣和王平,一开口,人家就说了,对于粪便的处理,他们有固定的处理中心,不会运送到相隔一百多公里的六安镇。

其实这位李局长说的倒是有道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当然,路一鸣也提出给予环卫局经济补偿,可这些粪便本事并不值钱,路一鸣的补助根本不能吸引他们的关注。

除非一点,那就是六安镇投资购买抽粪车,他们享受渔翁之利。

问题就在于,路一鸣不可能投资那么大,靠一辆二辆根本不够用,最少要购买三十辆,而且,抽粪车是专门运送工具,在环卫局可以长年使用,可六安镇不可能用过一段时间后,将其闲置起来。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说来说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环保局联合,他们出车出人,路一鸣出部分补助资金,两全其美。方案不错,却是路一鸣一厢情愿,对方,毫不感兴趣。这件事环卫局局长不同意,合作很难成功。

“找个地方坐会坐吧。”路一鸣微微叹了口气,如今事已出了,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虽然环卫局没有缓和的余地,至少还有时间想办法,如果等到几个月后,可就骑虎难下。一想到那时没有有机肥的后果,路一鸣就不寒而栗,现在他的心已乱。

两人来到瑶海山庄,点了间包厢,此时已到用餐的时候,点好酒菜之后,王平给路一鸣倒了杯酒,耗牛岭酒。

“思成,你看这件事该如何办才好,有机肥储备场办还是不办了?”王平轻轻问道。

“办,当然得办。”路一鸣重重的说道,在有机肥储备场这件事上,他已经没有退路,现在停办,就是承认自己的失策,出师未捷身先死,不但别人会笑话自己,就连他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

“如果环保局领导不同意,那我们咋办,实在不行就投资买抽粪车?”王平担忧的问,有机肥储备场没办成,固然路一鸣承担责任,可是有机肥储备场如果不能保证果园的施肥,照样会给六安镇的农业经济带来冲击,现在是两难境地。

“买车这笔投资太大了,不是上策啊!”路一鸣摆摆手笑笑说道。路一鸣一贯是小投资大回报,六安镇底子薄,现如今六安花园已经动工,路一鸣每笔钱都是精打细算。

(不知道怎么弄的,稿子乱了,这个月底完本。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乱七八糟,我看还有十几个读者在跟读,真的对不起了。等我写下本书吧,这本实在没法写下去了,乱套了,别跟读了,浪费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