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有扇通往地下城的门 > 第三百五十五章 论经济(上)

有人曾经用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来形容女性在争吵或是陷入精神亢奋时发出的声音,还有人说当两个女人凑在一起就能让一个人彻底疯掉。

陆离一直以为这只不过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但今天终于领悟到这绝对不是什么夸张,而是再朴实不过的描述。

他此刻正在接受两千只鸭子的狂轰滥炸,各种各样诡异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很多不乏让人极度尴尬的话题,比如说亚洲人下半身的尺寸、耐久力,对于异性肤色和身材的喜好。

这些高中女生开放的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难怪有数字统计,美国每年有七十五万个十五岁到十九岁的怀孕少女,平均每一千个当中就有四十二个会在成年之前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或许正是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导致了欧美社会早孕现象泛滥,就连学校老师知道了最多也不过是给当事人发几个套套。

其中一名女孩还试图通过炫耀睡过三位数的男人,来彰显自己在某方面的技巧,以及出色的个人魅力,如同有些肤浅的男人总喜欢展示自己睡过多少女人一样……

就在话题开始朝着越来越不着调方向发展的时候,救世主终于出现了。

只见安吉拉穿着校裙从楼梯上走下来,脸上挂着迷人的微笑,调侃道:“你们谈什么谈的这么起劲?!我原本还准备给互相介绍一下,看来现在似乎不用了。”

“没什么,随便聊几句而已。既然你来了,那我们还是快点进入正题吧,要知道现在已经是十二点了多了。”急于摆脱纠缠的陆离,赶忙将话题转移开。

毕竟他虽然算不上保守,可也远没有开放到能与一群首次见面的女孩聊这种话题。

“别担心,我们只需要你以华人的角度发表一下自己观点,用不了多少时间。”说着,安吉拉一屁股坐在另外四名女孩身边,然后把手上的课本扔在桌子上。“拿去看看吧,这就是我们该死的家庭作业。”

陆离翻开大概扫了一眼,立刻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有意思!能告诉我你们这位老师的名字吗?作为一个美国人,他的观点还真是与众不同。”

艾米丽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拜托!亿万富翁先生,别说风凉话好不好,我们都快被作业搞疯了!”

陆离笑着摆了摆手:“不,不,不,姑娘,我没说风凉话,你们老师的观点真的很有趣。

想想看,在一个不断宣扬*****的国家,竟然有人试图通过历史和文化来解读经济崛起,你难道不认为很有意思吗?

不得不说,他相当有创意,而且也确实切中了要点。

你们知道吗,从二战结束后新的世界秩序建立,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创造过经济发展的奇迹,比如说美国、苏联、日本、德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等。

但却从未有一个能够从无到有,在短短几十年时间,让自身经济总量增长一百七十五倍。

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把这归功于人口红利和私有制的出现,但他们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同样拥有大量人口的印度和非洲,为什么没能创造出同样的经济奇迹?

答案很简单,是历史和文化造就了这一切,确切的说是文明向心力。”

“文化向心力?”安吉拉似乎不太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下意识皱起眉头。

“没错!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文化向心力,比如说美国的文化向心力就是融合了基督教的自(由)与民(主),美国人相信自己是天选之民,是照亮全世界的灯塔。你要明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文化向心力,那么它一旦内部出现问题,马上就会导致分裂,前苏联解体就是最好的例子。”陆离简单的作出解释。

事实上,文化向心力是个很复杂东西,包括历史、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根本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得清的。

但考虑到眼前这些美国高中女生的理解能力,他明显不能讲的太复杂,不然对方百分之百听不懂。

安吉拉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紧接着又问:“那中国的文化向心力是什么?”

陆离笑着回答道:“中国的文化向心力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从秦朝一统六国后长达两千多年时间形成的文明认同。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中国曾经多次分裂,有些时候甚至长达上百年之久,但最终都重新被统一起来,但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后,便再也没有被统一。”

“可这根经济有什么关系?”艾米丽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

“关系很大,文化向心力决定了一个国家人民的特性。

拿美国来说,这里的人民崇尚独立、自由、个性,你们把政府当做为自己服务的工具,稍有不如意就会到街上游行,大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然而华人却恰恰相反,崇尚个人服从集体、遵守秩序、为国家奉献一切。

当然,最后一条正在不断消失,但在老一辈人身上还是有所体现的。

我们把政府视为文明的实施者与守护者,除非到了真正无可救药的地步,否则不会去推翻它。

西方世界一致认为,当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在体制方面就会越接近它们,所以只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内部一定会出现问题,甚至是彻底崩溃,就如同前苏联一样出现颜色革命。

但实际上他们错的很离谱,体制恰恰是最不重要的部分。

大部分底层民众并不太关心政治,他们关心的是生活水平是否在提高,关心的是自己能赚到多少钱。

就像有位经济学家提到的那样,当一个人还在忍受贫穷,那么哪怕你给他再多的自(由)和民(主),也比不上一顿丰盛的饭菜更有诱惑力……”

陆离一边发表者自己的看法,一边翻看笔记本上的记录。

从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意思,他能清晰的感觉到这位老师绝对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尤其是对于国内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研究,无论是有点也好、缺点也罢,都能直击要害,远比不少西方政府首脑们深刻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