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中国公爵 > 第二十五章爱情故事

中国公爵 第二十五章爱情故事

作者:为情封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3 10:06: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辛普森夫人是那个让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的美人。辛普森夫人能在英国史上留名和她得以如此出名,都是因为温莎公爵为她放弃王位,一时间传为佳话的缘故,我们对辛普森夫人的了解,也仅至于此了沃利斯(辛普森夫人)究竟是怎样一位女人?值得温莎公爵为他放弃英国王位?英国知名传记作家查尔斯·斯海厄姆撰写的《辛普森夫人传》详细记叙了她的成长、情感和人生历程,披露了辛普森夫人一生中很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值得一读。

贝西·沃利斯·沃菲尔德是私生女,生于1895年6月19日。那时候美国正从一场灾难性的经济萧条中缓慢地恢复过来。然而,沃利斯一家所在的巴尔的摩那简陋、雅致、偏僻的区域看不到大萧条带来的明显影响。沃利斯的父亲蒂科尔是这个家族中比较另类的一员。他体格虚弱,18岁时得了肺结核。

那时候的结核病患者是禁止与女性同居的。可是在25岁时,蒂科尔堕入情网,他遇到了24岁的艾丽斯·蒙塔古。艾丽斯活泼可爱,一头金发,非常漂亮迷人。

在与结核病人接个吻都被认为是很危险的,甚至会丧命的年代,艾丽斯的确需要年轻人全部的勇气和胆识才能和爱人开始这段浪漫的私情。他们避开家人的监视,在便宜的小旅馆、公园等地共谱爱的夜曲。令人震惊的是,艾丽斯怀孕了。

对于美国新教圣公会教徒的家庭来说,让非婚生子女出生是个灾难。因为这意味着这个家族将名誉扫地,甚至有可能被驱逐出新教。无论是沃菲尔德家还是蒙塔古家都不愿冒此风险,而身处这样的丑闻之中。他们不准孩子在巴尔的摩出生。

1895年年初,这对年轻恋人离开家乡去有名的度假胜地——位于宾夕法尼亚和马里兰州交界处高山之巅的蓝岭峰。

1895年6月19日,艾丽斯的孩子平安降生。这个名叫贝西·沃利斯·沃菲尔德的婴儿不仅是沃菲尔德和蒙塔古家族中唯一没有记录在册的后代,也是沃菲尔德家族中第一个不曾受过洗礼的孩子。家族中新教圣公会的长老们不同意举行洗礼。基于她是私生女这一无可辩驳的原因,巴尔的摩的教会组织也支持这个重大裁决。1910年4月17日,等到巴尔的摩的基督教堂开始接受沃利斯时,为了获得教会的承认,沃菲尔德家伪造了她的洗礼记录。而作为她没有受过洗礼这一事实的后果是:她三次婚姻中有两次按照教义是无效的,其中包括她1937年嫁给温沙公爵。在教会的人看来,沃利斯是个没有受过洗礼的人,终究将饱受永久的惩罚。

沃利斯是个外向、调皮、活泼的小姑娘。艾丽斯爱她,并为她而骄傲。她每周都给沃利斯拍照以记录她的成长。到1900年时,祖母的房间里挂满了300多张沃利斯的照片。艾丽斯参照伦敦艺术画廊的做法,给这些照片取名为“沃利斯童年照”。沃利斯天生是沃菲尔德家的人:派头十足、自命不凡。据克利夫兰·艾默里说,她把她的第一批洋娃娃称呼为阿斯特太太和范德比尔特太太,她俩是当时纽约上流社会的“皇后”。她最早接触到的读物就是有关时尚、歌剧、流行时装,以及有关英国国王和王后的故事。她从小就像王室成员那样举止高贵优雅,她从不叫艾丽斯“妈妈”,而是叫她“妈咪”。

1902年,沃利斯进入艾略特大街2812号,成了艾达·奥唐奈小姐幼儿园里的一名学生。也就在那儿,沃利斯开始显露出她的个性:样样都争第一。七岁那年,有一天奥唐奈小姐问全班:“是谁图谋炸毁伦敦国会大厦的?”一个坐在沃利斯后面的小男孩抢先站起来大声答道:“盖伊·福克斯!”——正好这也是沃利斯想回答的正确答案。盛怒之下,只见她抓起木制的铅笔盒,狠狠地朝那男孩头上打去。

10岁时,沃利斯进入圣保罗街714号时髦的阿伦德尔女子学校,离她外祖父母家只相隔几座房子。每当有同学因为她母亲接收房客而嘲笑她时,她就用她厚实的鞋底打她们。

卡罗尔小姐是当时阿伦德尔学校的校长。沃利斯常常蔑视她的权威,从而被公认为既粗鲁又傲慢,她的粗话常使老师们目瞪口呆。尽管沃利斯在家里和在学校经常挨打,她还是那么自负、固执而又死不悔改。她发奋地学习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学打篮球、学做针线、学烹饪,学习历史。虽然她并不漂亮而且一旦受到冷落时,常戏剧般地头痛和晕倒,但她的热情、活力、魅力使她很有威望。据她的一个同学说,她骨感而又生机勃发的体形、阳刚气的双肩、“印第安人”似的头发、脸型及外突的下巴,使她在同龄的女孩中与众不同,可以说“很出众”。她总是穿戴干净、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因为她知道任何仪表上的邋遢都会招来木梳子的鞭打或罚洗冷水澡。她的铅笔总是削得尖尖的,衣服和裙子熨烫得笔挺。从未有人看见她嚼口香糖或啃吃剩的半个苹果。

12岁时,沃利斯变得更加叛逆,她的聪慧、伶俐简直让人受不了。她高而尖的嗓门、一串串连珠炮似的问题、大胆又信心十足的神情加上常戏剧性发作的头痛病使她成了公认的难管教的孩子。她顺从而有耐心地参加新教圣公会教徒沃菲尔德家和蒙塔古家的各种宗教活动。尽管她事实上从没受过洗礼,但是两家都确信她已是坚定的信徒了。在那个年代,年轻女孩通常只会缝纫、做饭、准备菜谱,只会把时间花在穿衣打扮、打篮球上,沃利斯却早早地开始追求男孩子了并筹划着自己的未来。她想当医生、科学家或者探险家。

1911年,沃利斯去了弗吉尼亚米德尔堡的勃尔兰德,那是个专门面向富家子弟的夏令营。在那儿沃利斯陷入了初恋。她迷上的人叫劳埃德·塔布。塔布是个有大笔财富可继承的英俊少年,看上去如运动员般充满活力。阿伦德尔和勃尔兰德的其他女孩子们非常妒羡她这位绝顶完美的男朋友。她们相互打听,想知道作为她们中最不漂亮的女孩是如何成功地追到她们公认的帅哥的。

沃利斯成功的秘密在于她认真仔细地研究过她的猎捕对象。尽管对于足球没一点兴趣,她设法了解到塔布在学校足球队踢进的每一个球。她知道他以多少分钟夺得了游泳比赛的冠军,喜欢吃什么冰激凌以及酷爱冬季滑冰。这些得归功于塔布的朋友们。他们悄悄帮助她实现了阴谋俘获塔布的计划。

沃利斯知道如何去奉迎男孩子,如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她大胆地抚摸男孩子壮实的双臂,尽管这种举动被认为有些过分和有失体统。她还懂得如何逗塔布一家人开心、讨他们喜欢。在格利洛纳这座宏伟的、门前有大庭柱的战前华府里常常荡漾着她清脆的咯咯笑声。在那个悠长的夏季,她在那儿度过了许多宝贵的午后。她和劳埃德相互吟诵着法兰西帝国史诗、一起朗读着布思·塔金顿的畅销书《俊友》。俩人常常是你读几段,我读几段。有意思的是,她尤其喜欢那些有关国王、王后的故事,有关平民如何引起皇室的注意、获得他们青睐的描写。

和当时成千上万的所有年轻女孩一样,沃利斯迷恋上了传说中的英国皇位继承人——长着一头金发、年方十七的威尔士王子。她的房间里挂了几十张王子的照片,她还剪辑出所有有关王子的报道,时刻关注着王子的一举一动。1914年,沃利斯从奥德菲尔德兹毕业了。已经是十八岁的沃利斯,按照传统习俗到了该公开出席一些社交活动的时候了。机遇来临了:那是对于所有巴尔的摩年轻女孩来说一年中最重大的事件。单身四对舞会是当时最高档次的社交聚会——女孩子能参加这个舞会,是对她社会地位的一种保障。五百个女孩子中只有四十九人能够幸运地受到邀请。这个盛大、隆重的舞会按惯例将在12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在抒情大剧院举行。夹杂着兴奋、担忧、沮丧的复杂心理,沃利斯心情亢奋难以入睡,心中只徘徊着一个问题:她会是那49个幸运儿中的一个吗?

终于,决定命运的早晨来到了,她急忙撕开信封。那里面有那张无比珍贵的请柬!她眼下要做的全部事情是设法置办服装、请一位家庭成员作陪伴、准备服饰上的装饰花。

沃利斯只有用甜言蜜语去打动所罗门大舅舅,说服他最大限度地支持她。最终舅舅给了她20美元——这至少足够买30件衣服,真是难以想象的一大笔钱。沃利斯把这笔钱全部用来定做一件礼服,只有一件。

这是一件白色缎子晚礼服,和著名交际舞蹈家埃琳·卡斯尔身穿的在巴黎缝制的沃思女礼服一模一样。她又花了更长的时间来学习一步舞和刚刚兴起的探戈舞。她还大大提升了她的华尔兹舞技。

舞会上,沃利斯连续几个小时一刻不停地跳着舞,差点跳断了腿。每当一个新舞伴过来,她都把全部的关注集中在对方,从不谈论她自己。于是,年轻人会一次又一次回到她身边。尽管在那天的女孩子当中,她可能属于最不漂亮的一个,但是她聪明、有魅力,她很清楚这一点。

自从那个美妙而又让人感到荣耀的夜晚之后,沃利斯开始把自己看作女人。沃利斯真是个男人迷:她甚至不怕会被人家说三道四,开始了她一系列令人费解又眼花缭乱的浪漫情史。1914年1月,她随表姐到新组建的海军航空中心基地散心,邂逅了英俊的军官厄尔·温菲尔德·斯潘塞,这个人成了她的第一任丈夫。

1920年4月7日发生了一件大事。威尔士王子与表兄路易斯·蒙巴顿在乘名望号巡洋舰去澳大利亚途中来到圣地亚哥。年轻的王子纤瘦、矮小、一头的金发,显得迷人又随和,很快便征服了整个圣地亚哥。下午2点30分,他与蒙巴顿来到海边,和战场上归来的退伍老兵们握手,然后在礼堂内向大约2.5万人发表了演说。

沃利斯一定对没有被邀请出席在新墨西哥号战舰甲板上为欢迎王子举行的盛大午宴,以及随后在阿鲁斯图克号和皇家海军舰艇名望号上接受王子的接见之事而愤懑不平。很可能是温菲尔德的酗酒和不检点的行为以及与上司的冲突最终带来了这个严酷的社交惩罚。

那天晚上沃利斯和温菲尔德一起出席在科罗纳多饭店的市长舞会。可是她的自尊心又一次受到了打击,晚宴的来宾名单中没有她的名字。沃利斯只是远远地看见身穿皇家海军夏季白色制服的王子与数不清的人握手。王子很早就离开了。

虽然沃利斯见到她少女时代的偶像时一定非常激动,但是这段令人兴奋的经历立即被婚姻的阴影所吞噬。

5月份,艾丽斯来看望沃利斯,发现她很伤心。温菲尔德几乎彻夜不归,偶尔在家时,不是拍桌子就是砸家具。他说他打算回佛罗里达,他爱上了那儿的一个姑娘。

转眼到了1921年的春天,沃利斯和温菲尔德搬进了加利福尼亚大道上的布赖顿酒店公寓。她很快就后悔作了这个决定。温菲尔德歇斯底里的喊叫经常在半夜把全酒店的人吵醒。温菲尔德把她锁进浴室,一关就是几个小时。他经常烂醉如泥,并且和别的女人有染,也许还有男人。最后,沃利斯只有选择离婚。

不管对蒙塔古家族还是对沃菲尔德家族来说,离婚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丑事。艾丽斯和贝西姨妈设法劝说她打消这个念头。此后,她的丈夫去中国服役,而中国对于一个年轻女子来说显然是个不太合适的地方,这使得她的行为比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更容易被接受。她又开始频频约见很多老朋友。

在意大利大使馆举办的一次招待会上,沃利斯向迷人的意大利大使频送秋波,她达到了目的。随后,沃利斯又开始注意上了阿根廷大使馆一等秘书、35岁的费利珀·埃斯皮尔。沃利斯得加紧行动,不能错过任何机会。她设法让自己受到邀请参加埃斯皮尔也会出席的晚会。这只丑小鸭拿出当年威灵顿谋划滑铁卢战役的全部勇气和决心开始筹划如何引诱费利珀·埃斯皮尔上床。用她老一套会奉承的伎俩,沃利斯果然从追逐他的华盛顿社交名媛手中把他俘获过来。他们的私情成为了华盛顿的一桩头号丑闻。

1926年的圣诞节,沃利斯接受了老朋友玛丽·拉夫雷的邀请,去纽约过圣诞节。她去纽约的决定导致了一次偶遇,使她变成了辛普森夫人。

在沃利斯的面前,人生没有捷径。父亲早逝,只有妈妈的她度过了贫苦而动荡的童年。她知道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在青春绽放之时,她精心经营,嫁给了海军部的斯潘塞。运气着实很差的她在婚后发现,她的丈夫不仅是个酒鬼,还与其它女人有染,在军队里放浪不羁,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在尽力弥合之后,她的第一段婚姻仍以离婚收场。她不再是斯潘塞太太,也不再是一个可以憧憬婚姻改变命运的少女,她又做回了沃利斯,一个离过婚的可怜女人。

在人生的低潮期,沃利斯积极拓宽社交面。机会又来了,她闯入了一个已婚男人的生活,摇身一变成了中产阶级,被大家称为辛普森夫人。她的侵略固然是不体面的,但是在英语中“ambition”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进取心,另一个是野心。沃利斯的野心被唤醒了,她怎么可能满足于做辛普森夫人。顶着这个身份,借由辛普森的社交关系,她终于来到了王子爱德华的面前。

一个经历过两次婚姻的女人,凭借什么征服了英国最有地位的男人——爱德华八世?论长相,她没有通常意义的美貌。论身材,她瘦骨嶙峋,那时也不流行骨感美。更何况爱德华从王子时期开始,就已经被各式情人包围。王子的情人绝非等闲之辈。她们美貌娇媚如塞尔玛,个性十足如驾驶飞机的女飞行员贝丽尔,热情痴心如达得利夫人……除了这些没有社交地位的情人,还有一堆身份高贵的公主企盼与国王结成连理。

沃利斯却打败了她们,以她无可比拟的魅力收服了爱德华漂浮不定的心。她广泛的兴趣使他俩兴味相投;她诙谐的段子和智慧的评论使他刮目相看;她品位不凡的着装让他惊艳不已,再加上她精明的手段最终让国王俯首帖耳,她就这样俘虏了英国未来的国王。但爱情之外的现实是:一个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是不可能被英国王室所接受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国王毅然放弃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投奔了爱情。

这与其说是一本人物传记,不如说是一本“女性自救书”。辛普森夫人简直是一个最“才华横溢”的编剧,她把自己的人生撰写得跌宕起伏,常常挽狂澜于即倾,于平淡中见华彩。至于最终她还是距王位仅一步之遥,调侃地说,她只是一个编剧,结局要由制片人和导演说了算;正襟危坐地说,那就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命中七寸,难求一尺。”但经历了这样的生命历程,能够生存下来并保有国王毕生的爱,她至少也是一个传奇.

1931年6月,王储心血来潮,又玩起搁置已久的老把戏,换上便装,一身普通佣工打扮,登上一列便车,只身出外游玩。火车空空荡荡,偌大一个包厢,除王储外,只有一个单身女人。那女人金发蓝眼,皓齿厚唇,体态丰盈,秀色可餐。言谈间风情千种,移步时仪态万方。王储偷窥良久,怦然心动,不禁打破在女人面前冷若冰霜的冷面郎君习惯,主动与那独身女子攀谈。二人天南海北闲扯,从伦敦的雾天到大西洋的风,从法国的白兰地到西班牙的古城堡,话越说越多,一发不可收拾。年届37岁的王储第一次彻底投入,感到身心愉悦的快活。这个女人来自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也就是促成英王退位奇闻的辛普森夫人。到这时为止,辛普森夫人仍不知王储的真实身份,仍把这位与她主动攀谈的英国男人当作一个普通劳动者。

列车邂返以后,王储和辛普森夫人一见钟情,成为知交。两人频频约会,形影不离,双双出没于上流舞场,下等酒吧。泰晤士河游艇上,维也纳多瑙河岸,意大利比萨斜塔,到处留下王储的开怀笑声和辛普森夫人的莺啼软语。二人一个风流倜傥,一个绝色倾城,一时成为新闻焦点和人们街头巷议的对象。有人大谈辛普森夫人被立为英国王妃的可能性,但这一猜测立即被洞悉英国王室继位惯例的人们否定。辛普森夫人虽有沉鱼落雁之色,浑身上下确实透露出雍荣华贵之气,但她年长王储好几岁,有过婚史,出身于贫贱人家。不仅如此,辛普森夫人还是美国公民。一向高傲无比的英国人绝不会接受一个已婚的美国妇女为自己国家未来的王后。这有损于大英帝国的赫赫威名!王储钟情于辛普森夫人大概是逢场作戏,一场闹剧而已。

英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皇后共有6个孩子,威尔士亲王是长子,继承王位后为爱德华八世,被迫放弃王位后被封温莎公爵,辛普森夫人则一直称他大卫。

威尔士亲王就读于皇家海军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掷弹兵卫队服役。这位“受人欢迎的亲王”,还是一个风度翩翩、富有人情味的绅士。他有一张文弱年轻的面孔,眸子忧郁深邃,高鼻梁,一头金发。这样的外貌,加之皇室无上的尊贵,他成了女人心中梦一样的人物。22岁那年,亲王与公爵的女儿罗丝玛丽一见钟情,但被国王夫妇强行拆散,王室根本不能接受自由恋爱。王室为他从欧洲各国王室物色了18位妙龄公主,也惨遭亲王拒绝。亲王完全按照自己的口味,自由地和一些女人交往着,其中长久保持亲密关系的就有两位。

英国王室一直关注着亲王的举动。亲王当然不会知道,他的不受干扰的热恋只有5年。而后,爱情将“演变成一个可怕的结局。”这一点却被老国王乔治五世预见到了。老国王说:我死后,这个孩子不出12个月就会毁掉自己。

1936年真算得上是英国的灾年。1月28日,乔治五世去世,亲王继承王位。即位典礼后,新国王就对辛普森夫人说:任何事情都不能改变我对你的感情。然后笑笑,走了。5

月,沃丽斯开始办理离婚手续。8

月,新国王带着心爱的女人去地中海度假,起初一切都非常美好。在南斯拉夫的马夏,当地人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围着国王和沃丽斯欢呼。在阿尔巴尼亚小渔港的夜晚,沉积的高山突然燃起火炬阵,成千上万的农民用火把和歌声欢迎国王。国王开玩笑地说,这全是为了沃丽斯,因为他们知道国王爱上了她……不过很快,快乐退潮,美国各大报连篇累牍惊爆英国国王恋情,消息像病毒一样反馈到英伦三岛。11月,国王正式通知俗称“约翰牛”的首相鲍尔温,要与沃丽斯结婚。鲍尔温则以内阁总辞职的执政危机率部向国王发难。英国媒体也将披露丑闻。王室因此蒙羞。他们为国王划定一条路线:辛普森夫人必须立刻离开英国。后来变成两条:或者女人离开;或者国王逊位。12月11日,国王发表了告别广播讲话,宣布为了能和心爱的女人结婚,他将放弃王位。温莎公爵只做了325天国王,连加冕典礼都没来得及举行,就为爱情逊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