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河胥 > 第二十一章 设监查阁

山河胥 第二十一章 设监查阁

作者:顾平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望,左贤自然懂。

故而前迈一步,躬身道:“臣有话说。”

“相父请讲。”杨旭面上有喜。

“臣以为刑祯,满口尽是胡言。”

这话一出,百官立时呆愣。

乃至汤睿、督公都在发怔。

刑祯自废下肢,口中有血。此刻目光痛苦,他望向左贤的背影。

因为这状纸,便是他吩咐自己写的。

眼前这人更曾是他最尊敬的老师。

他也是他最看好的学生。

所以刑祯一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明皇也自有些呆怔,尚未反应过来,左贤再开口。

“六部是受八寺监查,却大理寺三堂尚未定夺,一个寺卿也能状告当国大司农?此者若传出皇庭,岂不可笑?”

此话一出,颇有评据。

因为官不可越两级而告。

“臣以为右相所言甚是有理。陛下日理万机,何能事事躬亲?小小寺卿,状告尚书,本已触犯法规。倘若大司农真犯法度,那自有大理寺三堂审理。”御史大丞道。

汤睿目光望向尹青,自是感激之至。

因为平日间,他两人关系最密。

“尹爱卿所言正合朕意。刑祯,朕令你先将状纸递交于三堂。若果有其事,朕定不轻饶!”杨旭姿态做的很足。

“臣还有话说。”却这时,左贤持长笏再上前一步。

百官目光望来。

正戏方才开场。

“臣请陛下恩准,设立监查阁。”左贤跪地。

这一跪,百官乃至明皇都是一怔。

“相父这是做何?”杨旭问道。

“禀陛下!百官有臣与左相监查;宫廷有督公;后宫有九卿;六部有八寺;五署有御史大丞;却天下何人监视我等?我等如若触罪,又谁能督办?明皇犯法,尚可与百姓同罪。我等有过,却无人能治,堂堂大明亿万山河,岂不可笑?”

这话一出,却有道理,亦发人深思。

明皇将百官的表情尽收眼底,一刻明悟,原知这才是左贤真正的局。

故而望向汤睿,平和道:“大司农意下如何?”

汤睿出列来,他的神色有变。尚不谈督公、左相的利益,现在他必须做的是自保。

在这场诡辩的风云中,谁为弃子都有可能。

即便他身居尚书,一步走错,亦将万劫不复。

所以他望向左贤,只出六字,“右相所言有理。”

这六字不是认可,不是屈服,也不是惧左贤手上的把柄。

而是还礼,以及态度。

左贤帮他一语,他还之一句,两不相欠。

至于态度,这话一出,则表明他不再参与政权之争。

杨旭心中蓦然畅快,抬首望向另一人,“不知尹爱卿觉得呢?”

这话无疑是将御史大丞架在了火上烤。

两相争权,中间人最难做。

是否设立新阁,对他影响不大,他本就是谁势大叠倚谁。

却如今两权不分伯仲,他额间有汗。

即便官至大丞,有时也不由己。

他望了望左相,又望了望地上的右相。自是知道新阁必然是要设的。

因为右相和明皇站一方。

所以尹青送明皇一个面节,他执笏道:“右相所言在理。”

杨旭心中越发畅快,问向工部尚书,“不知大司空可有意见?”

工部尚书是以右相旧部。

故一微胖中年男子出列,立时朗声大赞道:“臣亦觉得右相所言有理。设立新阁,两向监督,既得彰显法度,又能统筹做事,可谓国之大幸!”

“好!既然众爱卿都无异言,那朕便批准成立监查阁。”

这话一出,左贤伏首,“明皇万岁!”

“相父快快请起。”杨旭道。

左贤起身,立于原处。神情不变,与上朝前一样从然。

黑玉短椅上,督公一话未说,颇显自在。

而另一侧的左相,眼睛眯成缝,依然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监查阁是掣肘,却与他们多年的经营相比,也大无不可。

因为在他们眼中,真正的较量还没开始。

一旦轮到他们出手,绝然不会简单。

“诸卿可还有进言?”明皇问道。

下方皱然安静。

片刻后,殿前公公拉长声音,“无事退朝!”

“明皇万岁万万岁!”百官行礼,出朝殿。

刑祯的双膝已经震碎,地上一滩血渍,他不法起身。

但从始至终也无一人投来同情的目光。

此刻一一敬而远之。

因为这场权势之争,牵涉两相,波及太大。

待所有人离开后,刑祯拖着废腿,爬出金銮殿。

却出皇城那么远,他爬不出去。

殿前有少监,然无人敢近前来扶。

直至后来,守殿统领原委告知教使,柳胥过来亲自将人扶起。随之派遣守卫亲送寺卿回府。

全过程,刑祯只做看了柳胥一眼,谢字都不曾说。

他一脸疲驰,心境无人知。

柳胥折返。

见这偌大皇庭,宫殿群起,景色万状,花草初盛。

却独独人心冷淡。

转眼间,三日消逝。

过了今晚,柳胥便将赴宫外任职。

是夜,天色黑暗,他走了出去。

一袭白衣,只身一人,向深宫行。

后宫把守的侍卫很多,柳胥收敛气息,真元衍化,虚空踏步。

他已入武王,空中行走,如履平地。

且夜这般深,即便不时有巡逻走过,也发现不了他。

因为他对这明皇庭最为熟悉。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躲过所有的守卫,柳胥脚掌轻踩,落在了未央宫殿前。

纵身一跃,翻身跳入深墙内,已物移星转。

殿内有烛光,映照的殿外景状都入柳胥眼,却他一点都不认识。

这蒿草这般深;这枝条这般乱;这庭院这般荒。

姨娘本是勤快的人,最爱干净。

柳胥的心有些酸楚,迈开步子接近有光的地方。

他站在最有记忆的殿门前。

却不敢叩。

曾叫杨玄卿时,他每季末都还来一次。如今他叫梅青寒,近一年已不见。

她必然已知自己遇难事。

她曾经该为自己难受成什么样子,柳胥只想着,便心酸。

下一刻,柳胥扬手,终是轻轻叩了一下门。

殿内的人似乎有听到,烛光下的影子透过窗户去看,在逐度拉长。

嘎吱。

门被打开,两人对望,女子甚惊。

柳胥向殿内迈。

女子一袭白衣,怔在原处不动。

片刻恍惚后,方才讶声道:“你是何人?”

声音未变,无论何时,极尽温柔。

咚!

一声咚音从地板上发出。

柳胥犹若失了神,失了魂般,上身直挺挺,两膝已着地。

那美妇极美,此际更惊,不知所为。

柳胥的眼睛上扬,望向美妇。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柳胥不说话,只背诵。

有泪珠滚滚坠落,连成串儿,十分晶莹。

柳胥的眼睛在烛光下越发模糊。

白衣女子的身体突然开始颤抖。

十二年前他三岁,尚还是牙牙学语的幼童。烛火下,姨娘初教他背千字文。

十二年后他十五岁,长成了她不认识的模样。烛火下,她要告诉姨娘,他是柳胥。

虽容貌变了,但心不敢。

不敢忘旧人,不敢忘旧恩。

“胥儿!”女子一下子扑了过来。

泪水比柳胥还要汹涌。

两个人,一根玉烛,两个光影,紧紧相拥,哭声不止。

“姨娘!”柳胥唤了一声。

虽曾隔过生死,声音有些遥远,却还是有熟悉感。

女子拉着柳胥起身来。

“告诉姨娘,都吃了什么样子的苦?”女子话已不成声。

既有喜悦,亦有痛楚。

“胥儿没吃苦,是胥儿让姨娘担惊吃苦了。”柳胥温和道。

青色的烛火下,女子晶莹的眸,端详着。

她右手曲伸,试着摸向柳胥这张陌生的脸。

柳胥贴近,脸庞不动,像个孩子。

终是颤抖着,那手落在了柳胥的脸上。

这一触,柳胥的脸温暖,女子的心动颤。

“告诉姨娘,姨娘想知道。”那女子道。

柳胥不隐瞒,如是相告。

今生他欠的人不多,唯一最欠的,便是眼前这人。

活着一日,多欠一日的思念。

一日不活,欠下一生的养育。

......

翌日。

柳胥与叶羽三人,前赴刑部隶令司上任。

皇庭发生大事件。

当朝左相蔡勋持相国金印,直调三千禁卫军出了皇城。

禁兵指挥使偷传话于大统领,卓青急奔去见杨旭。

但却晚了一步。

当朝督公把持了御书房。

御书房外五十米,跪着重臣四十人。

至于里面还跪多少,没人知道。

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此刻督公站着,一身黑色蟒袍,亲守在殿外。

卓青匆匆来至,报告要见明皇。

沈剑以明皇正处置要事为由,给挡了回去。

前者不甘心,思计后,遣一少监给明皇送甜糕。然督公将人拦下,亲接过提篮,迈步去送。

自此明皇被困封在了御书房。

外人不得进,内人也不得出。

殿外的天,愁云惨淡,空气越发压抑。

轰隆隆...

突然雷声渐起,风云交际。

不过多时,滂沱大雨,倾盆而至。

那雨初始很大,且骤急。看着便下不久,然一直淅沥着不停下。

春雨乍寒最凉心,殿外初绽的花草尽数被摧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