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九十五章 数学家谢尔敦和杨威利

主神图书馆 第九十五章 数学家谢尔敦和杨威利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斯塔克跟这家修道院的修士们很熟悉,便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修士,请他们进去说话。

这家修道院看着不大,但里面的装饰都相当精致高雅,看来是一家传承已久的老修道院。

赵大贵跟老修士行礼,说起话来,发现这位老神父说话风趣幽默,对中国也非常熟悉,比起麦都思等传教士,又是另一种风格。

神父多少听说过有个很有钱的中国人过来,买下很多造船厂的故事,知道赵大贵就是那名肥羊之后,很是打量了赵大贵一阵。

谈了一会儿话,赵大贵还给修道院捐了一百元钱,神父显得很高兴。

三个人说了一会儿话,赵大贵便推崇西方科技文明,说道现在的清朝官员不重视科学,只知道之乎者也,实在不是中国的幸事。

赵大贵这一趟南下,最大的感触就是清国如果想奋发图强,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和科学,发展经济,提高军事实力,还是大有可为的,单是他在澳门收购的几家船厂的工人,用得好了就能大幅提高清军的海军实力。

只可惜,清朝官员上下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在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做出过很多军事技术上的进步,如改进火药制作工艺,生产出丝毫不逊于英国人的火药,威力比之前的火药大了好几倍。

但是,战争后这种技术进步又被清政府弃之如履,道光甚至下令撤职大量做出贡献的学者,甚至勒令部分学者回乡,不得外出,同时还命令当地地方官对这些学者进行软禁和监视。

而且,在战争期间清朝官员们还有跟西方购买新式火枪和火炮的,战后反而没有人做这个事情。

虽然赵大贵数值历史,知道必然是这个局面,亲临其境,还是觉得非常可惜。

“买办先生特别希望往中国引进西方科技和文明,是吗?”神父若有所思地问道。

“是的,只是做起来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在于中国和欧洲之间距离遥远,想获得一些欧洲的科技书籍,极为困难。”赵大贵不由叹了口气。

“那倒也是,不过在这方面,我们修道院多少能帮得上忙。

我们修道院在广东最出名的是什么,您知道吗?”神父问道。

“知道,斯塔克少校跟我说过,您的修道院的朗姆酒是全中国最好的。”赵大贵老实地回答。

听到这句话,老神父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就直接喷出来了。

“斯塔克,你又在败坏我们修道院的名声。”老神父愤怒地向斯塔克晃动着拳头。

赵大贵突然明白过来,自己似乎不大不小地被人坑了一把。

“本修道院最出色的自然不是朗姆酒,好吧,我承认本院的朗姆酒的确不错,但肯定不是最大的强处。

我们最出名的,就是藏书特别丰富,拥有很多欧洲国家传过来的书籍,堪称广东之最。

广州和广东的很多中国绅士,醉心于西学的,经常会到我们修道院借阅书籍。”老神父介绍道。

“还有这等事情,那不知在下能否有幸看贵院的藏书呢?”赵大贵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动起来了。

“自然可以。”神父点头微笑,起来给两个人带路。

西方传教士是早期往中国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的主要力量,明末的徐光启和孙元华等都是从传教士手里得到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籍的,就是到了如今,也有麦都思这样的传教士,甚至带着印刷机器到中国,想翻译和出版西方科技书籍。

这家格林修道院,肯定也是有意引进大量西方科技书籍,以吸引中国的西学派学者,以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影响力的。

三个人一起到修道院的藏书室,发现里面有两个人,还是两名中国人,正聚精会神地读着书。

“谢先生,杨先生,你们两位也在这里啊,我给你们介绍两位很优秀的绅士。”神父客气地跟两个人打招呼。

经过神父介绍,赵大贵才知道这两名中国人,一个叫谢尔敦,据说是当地著名的西学派学者,著有不少数学书籍,在广州的学者圈里非常有名;

另一人姓杨,叫杨威利,也是西学派的学者,知道修道院里藏书丰富后就经常过来看书,后来就帮忙整理藏书室里的书籍什么的,跟修士们熟悉了之后就成为藏书室的管理员,也好在这里多看看书。

修道院图书馆管理员,很强大的隐藏职业啊,赵大贵暗中吐槽。

这两个人都只有二十一二岁而已,跟赵大贵和斯塔克差不多,有年轻人和学者结合的特殊旗帜,很像赵大贵的那些大学同学,跟这时代普通的书生很不一样。

“顺带拐走两名西学派学者也好啊。”赵大贵一瞬间就打定了主意。

赵大贵稍微留意这藏书室里的书籍,发现的确相当丰富,但大部分都是数十上百年的老书,新书相对较少,对一般的西学圈学者可能很新奇,对赵大贵来说意义不大。

比起书籍,反而是两位年轻的中国学者更吸引他的注意力。

等到五个人坐下来聊天,不可避免地谈论到西方科技和数学等话题,聊起西方在学术上的发展,提到微积分等较为高深的问题,谢杨两个人并不怯场,对微积分居然都知道,而且还有不错的理论知识。

赵大贵一时好奇,便搜索自己脑海里的主神图书馆,从“高等数学”这本书上拿出几道比较经典的题目,请两人做,本以为能难住两人,没想到他们两人看到题目就两眼放光,居然都能解得出来。

“这几道题目很有意思,看似简单,但仔细解下去,似乎能延伸出好多有意思的结论。”在旁观看许久的斯塔克,居然也有很高的数学素养,点头评论道。

“我当然知道这几道题有意思,从这些题能引导出好多有用的公式呢。”赵大贵暗自吐槽,心里却越发惊讶。

真是民间有高手啊,一直以为中国接触过微积分这门学科的,只有李心兰和自己等寥寥几名数学家,没想到在一家修道院的图书馆也能遇到两名高手,什么时候高等数学都这么烂大街了。

要是随便什么中国人都会解高等数学题,那我们大清还怎么会被英国按住暴揍,早就打过去了。

“您觉得这些题怎么样?”赵大贵转向老神父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