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九十三章 可以兼并澳门造船厂

主神图书馆 第九十三章 可以兼并澳门造船厂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唔,什么样的消息能值一万元,少校先生可不要忽悠我。”赵大贵不以为然地问道。

“你想买造船厂的设备,又招募技术工人,在北部港口办修船厂,是吧?

咱们香港的这些造船厂,经营得很好,都赚着钱呢,你就不用想了,最多我介绍一家可靠的船厂,以后你们家的船到香港,可以去那里维修。

你要自己建修船厂或造船厂,其实得去澳门。

那边以前是唯一的西方人寄居地,有很多不错的船厂,技术人员和工人也有一些。

但是现在,往来商船都在香港修补,那边船厂好多都经营不下去,还有破产的。

你要有兴趣,我可以介绍你去看看,在办船厂方面省钱,岂不比在这里为区区一万元争来争去,强上很多?”

“这个,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西方就没有这样的谚语吗?”赵大贵反问。

不过,斯塔克的极限看来就是二十万元,赵大贵也知道没法再压价,最后只能同意以二十万元的价格成交。

接着,赵大贵还通过斯塔克购买一艘小型蒸汽船和一艘千吨级帆船,虽然是二手船,但皆坚固耐用,还能用很长时间,价格分别是三万五千元和四万两千元,还算合理。

最后,赵大贵还在港口附近圈定八百亩土地,在离总督府不远的市区圈定五百亩土地,又在较远的郊区也买下上千亩土地。

斯塔克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赵大贵如此看重土地,实在没有必要,但无意说什么,帮赵大贵走手续,快速拿到这些土地的产权证,还说如果赵大贵还想买土地,可以直接找他,肯定既快又好。

在船的事情上斯塔克自觉占了些便宜,便很愿意在土地这种能慷女皇之慨的问题上予以补偿。

此外,招募人员之类的事情,斯塔克也拍胸脯揽下,以他海军少校和德庇时跟前红人的身份,这些都是小事情,赵大贵全部委托给他就行,就是他家亲戚开的斯塔克公司也能帮很多忙。

赵大贵自离开上海后花了差不多二十九万元,在定海圈住数千亩地,香港圈住两千多亩地,还有三艘西洋船,自觉这钱花得很值。

如果再加上上海的土地,赵大贵手上有将近一万亩地,还都是最容易升值的土地,算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大贵商行的职员、福威镖局的伙计和东方学生的教职工们,知道赵大贵买了三艘西洋船,都是一脸的震惊。

别的人也还罢了,东方学院的西学派学者们,上那艘一千多吨的铁壳蒸汽船上,到处摸摸,简直是爱不释手。

“这艘船,以后就叫东方号吧。”赵大贵心情很好,大手一挥说道。

“好。”一位学者拍手称赞,又可惜地说道:“洋人都能造出这么好的船,我华夏的造船技术实不如西方多矣。”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实在可怖又可叹。”另一名学者脸色沉静地附和。

“面包会有的,大船也会有的。我跟洋人约好购买造船设备,建造船厂,相信不久后我们也能自己制造这样的铁船。”赵大贵给众人鼓劲道。

“若真是如此,天下幸甚。我以后就改行学造船之术,务必为华夏造出这样的好船。”最先说话的学者大喜说道。

赵大贵心里暗中点头,以后的华夏百年沉沦,就看这些西学派学者能否力挽狂澜了。

“诸位在广州和香港有亲朋故友的,还请多多请过来,我们东方学院现在就缺潜心研究实学的学者,有多少都不够用。

还请诸位多多帮忙,以后我华夏能否重返天下文明之巅,实赖诸位甚多。”赵大贵向大家说道。

“校长言重了,我们比尽全力就是了。”学者们表情沉重地回答。

因为历史缘故,此时的西学派学者分布最多的还是最早开埠的广州,因为西学这个圈子小而精,这些来自江浙一带的学者跟这些广州学者多有认识或互通书信的,像李心兰这样的大拿更是在广州西学圈也享有很高的名声。

赵大贵便给学者们提供一笔资金,让他们自己到广州和广东的其他地方,拜访这里的学者,尽量把西学派学者及其学生们,往上海那边引进。

以东方学院的待遇和学术水平,盛情力邀下,相信很多人感兴趣。

接着,将新买的三艘船都留在香港,委托船厂做一些必要的改进和修补,赵大贵本人就跟斯塔克一起赶奔澳门。

斯塔克少校出身名门望族,其家族在英国的实力和影响力,甚至比璞鼎查和德庇时还要强盛许多。

这使得斯塔克接受极为良好的教育,本人又是个极聪明的人,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在军事和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当然,这也解释了他一身的纨绔气质。

这样一个人,应该是在英国上流社交圈里的明星,不知道为什么会跑到香港来,仅仅以冒险开拓精神解释,恐怕勉强吧。

不过,这些跟赵大贵没多大关系,两个人交往的时间很短,但建立了相当不错的交情,颇有惺惺相惜之意,从香港一路到达澳门,赶奔当地的几家造船厂。

斯塔克跟澳门的葡萄牙船厂主们很熟悉,带着赵大贵转了好几家船厂,受到船厂主们热情接待。

澳门的军工业和造船业一度极为发达,在十八世纪末还号称亚洲最先进,但到了如今有些没落了。

澳门以前还有几家军工厂,枪炮制造技术相当先进,在明末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后来虽然逐渐比欧洲落后,但也有一定实力。

到了十八世纪末期,最后一家澳门军工厂倒闭,不再经营,因此如今澳门城内是没有军工厂的,这让赵大贵颇为可惜。

造船业的技术虽然不如欧洲,但比起中国本地造船厂还要强上许多,至少在鸦片战争前,来华的所有外国商船都要在澳门进行维修和修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