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八十三章 潜伏的大能

主神图书馆 第八十三章 潜伏的大能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果然,你是潜伏的...不对,这题出得不好,换一个。

南极不会飞的那只鸟的号,你有吗?”赵大贵刚想叫起来,又觉得不对,赶忙换一个问题。

“南极,南极在哪里?”李心兰莫名其妙地看着赵大贵。

赵大贵盯着李心兰看,确定对方的确不是装样,才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看来还是我想差了,咱们还是说正题吧。

对了,这微积分您有所涉猎,也懂一些,是吧?”

“会一些。”李心兰谨慎地回答。

赵大贵的图书馆里书籍极为丰富,而且凡是他以前看过的书籍都收录在其中,当初将他弄得欲仙欲死的“高等数学”,自然也在里面。

赵大贵便从教科书中找出几道题,请李心兰解答看看,没想到对方功底很扎实,不怎么费力就解了下来。

李心兰以为赵大贵这是要互相考教,便也提出几道自己做过的题,让赵大贵解一下试试,算是互相切磋了。

武林高手见面要互相比试拳脚,数学家见面,就要互相考题了。

赵大贵很久没碰过高等数学的题,见状不由苦起了脸,但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去。

好在李心兰出的题不难,赵大贵借着有正宗教材做后盾的便利,解了大部分,但还有不少是死活不知道怎么解的。

(数学老师:我冤啊,教出来的学生连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都比不过。)

李心兰的数学造诣极为精深,又是国内最早接触西方微积分的数学家,看完之后暗中点了点头,这赵大贵果然是懂得微积分的,虽然不见得比自己强,但已经是自己见识过的数学家中数一数二的了。

很多穿越者认为,经历过现代的十几年系统教育,又有大学四年的高等数学等蹂躏,回到古代必然成为一等一的数学家,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按照普通理科本科生的数学功底,只要不是专门的数学专业,学到的那点高等数学也就在十七世纪水平,就连牛顿都比不过,十八世纪那些数学教授每一个都能把他们灭得欲仙欲死。

数学就是最讲天赋的学科,高考的时候就是拿着教科书进去,都不见得能给考生多添多少分,与其他任何科目都不一样。

李心兰实是这时代清国最出色的数学家,智商上完全碾压赵大贵这样的普通人,虽然只是看过几本有关微积分的西方著作,但人家是真正的数学家,潜心研究一年,就比赵大贵这样的二刀子精深了许多。

事实上,普通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单以深度而言,比十八世纪的西方大学数学专业教材的水平,是要差一些的,最多多了几样无关痛痒的新奇公式而已。

李心兰本身把中国传统的数学推到很高的境界,又在因缘际会下阅读过很多当代的西方专业数学著作,以阅读过的数学著作水平和平时的研究而言,都不是赵大贵这样的二把刀可比的。

赵大贵意识到这一点,不由得嘴角抽搐,数学老师,您还真是冤啊。

“赵买办竟懂得微积分。”麦都思在一旁不断感慨。

麦都思也算是有学识的人,但只论数学,并不怎么好,而且这时代的微积分也不是大学生必学的科目。

以整体水平而言,麦都思得到的数学教育也就相当于现代的初中水平,用一元二次平方和三角函数之类的碾压王韬这样的文科生容易,但真论起数学功底,题海作战打出来的赵大贵都要比他强上很多,更不要提李心兰这样的大拿了。

只是,赵大贵这个以前只以为是靠运气发达的暴发户,居然是个不错的数学家,至少比自己强很多,麦都思也不禁怀疑起人生,上帝啊,您对最忠诚仆人的考验竟是无止境的吗。

“哦,我以前说过跟一位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传教士学过西方科技知识,这微积分也顺带学过的。”

“微积分那么难,你跟那位传教士也就待过几个月,居然能学会?”麦都思依然有些怀疑。

“自然是他教我一些基础的部分,然后送我有关微积分的专著,我回来后自己自学的。”赵大贵脸色不变地说谎。

“倒跟我当年差不多。我当初也是得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六本,每日自学,才迷上数学的。”李心兰在旁点头,颇有英雄相惜的味道。

哪能跟您比,您是大拿,我们都是凡人,赵大贵心中狂呼,表面上还要微笑点头应和。

四个人接下来便一起坐下来聊天,谈论数学,谈论西方的科技文明,谈论中西方的差距,谈得一时兴起,就把圈定土地的事情都忘到一边。

赵大贵跟李心兰一番谈话才知道自己一向小看这时代的中国学者了,固然大部分读书人奔着当官去,就是王韬这样的学者也多偏向于文科,但民间还有很多数学家,其中不少人有很深的造诣,数学水平很是不错。

这些数学家大多无心官场(真想当官,就不会摆弄跟科举无关的数学了),钻研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只依靠好不容易引进的少量知识,也能研究出不少有用的东西。

李心兰的尖锥术和垛积术,还带着浓厚的传统数学色彩,但其中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拿到西方数学界,也能拿得出手,至少能弄出很多以他名字冠名的数学公式。

赵大贵以为这时代的数学家连阿拉伯数字都不知道,基础的数学符号都不会运用,却是小看天下英才了,这世上还有极少数的中国学者,具备相当水平的数学研究能力。

得知中国还有吴兆圻、顾观光、张文虎、汪曰桢、戴煦、罗士琳、徐有壬等数学家,民间研究数学的传统一直不断,赵大贵在感动的同时,不由若有所思。

对于李心兰、王韬、麦都思等人而言,赵大贵也足够传奇了,完全靠着以为西方传教士的传授,靠着自己拿着书本自学,竟然也到达极为高深的程度,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

特别是麦都思,一直以为靠自己在神学院学的数学知识,至少在中国能横着走,一下子跳出两个人都比他高明很多,不由觉得自己必须重新审视这个古老文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