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八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主神图书馆 第八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抽个空,赵大贵还跑到县城的一家钱庄,用二百两银子兑换出二十两黄金,然后才回到新手村,哦,不对,是三里浦村。

夜深人静的时候,赵大贵拿出二十两黄金,在手里捧着看,脸色变得非常复杂。

“以后吃肉还是喝粥,就看这一把了,转化灵金。”赵大贵轻声默念,手上便有一道光出现,照到黄金上。

在光芒的照耀下,黄金发生奇异的变化,从原来的固体状变成果冻似的半胶状物质,赵大贵用手一捏,就能随意捏出任意形状来,就跟用泥捏泥人似的。

赵大贵心念一动,这块二十两重的黄金,或者是其变成的灵金,就融入赵大贵身体里,然后又顺着经脉到达印堂穴识海,进入主神空间,然后融合到主神图书馆去。

等到赵大贵进入主神空间一看,原本石屋状的图书馆大门上多了一抹金色,而且图书馆建筑上多了一道进度条,仔细一看,却是写着“升级到黄金时代,进度:20/10000”。

“原来这图书馆升级到黄金时代,要献祭一万两灵金,也就是需要一万两黄金。”赵大贵终于弄清楚主神图书馆升级需要的资金量,不由失声叫了起来。

原来,赵大贵获得的主神图书馆,经历了前任主神的陨落,本来很高的等级一路下跌,目前处于最低级的“莽荒时代”。

按照前任留下的信息,主神图书馆在不同级别的名称分别为:

“0级:莽荒时代;1级:黄金时代;2级:白银时代;3级:青铜时代;4级:钢铁时代;5级:大劫时代”

主神图书馆作为高维建筑,升级需要多种高维材料,其中从莽荒时代升级到黄金时代,需要从黄金转化成的灵金;升级到白银时代,需要白银转化成的秘银;升级到青铜时代,需要青铜转化成的母铜;升级到钢铁时代,需要钢铁转化成的精钢。

至于升级到大劫时代,需要很特殊的劫材,赵大贵修为低微,见识不足,还不知道是什么,怎么获得。

这种晋升途径本来就蕴含很多奥秘,比如人类学会使用金属,就是先学会用黄金,接着用白银,之后用铜,然后学会制造青铜,最后才是钢铁的,这其中必然有很多关联。

主神图书馆本身就有将黄金转化成灵金的能力,算是一种天赋神通,赵大贵本来就知道要将主神图书馆升级,获得更多功能,就需要用到黄金,只是穿越后一直穷困,没机会获得黄金,一直耽误到现在。

这还是他第一次将黄金转化为灵金献祭,根据进度条才知道要将图书馆升级到黄金时代,需要一万两黄金,这是一笔极为庞大的资产。

清朝初期的金银兑换比例为八比一,到如今就根据其成色在九比一到十一比一之间浮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十比一。

这么一算,主神图书馆要升级,就需要十万两白银,近十六万银元,赵大贵突然觉得压力很大。

要知道,只是为了赚五百两白银,已经让他辛苦了整整一个月,要想尽快赚十万两白银,其中困难重重啊。

“只能等到英国人到来,魔都开埠了。”赵大贵叹了口气,心里想着。

接下来的几天,赵大贵开始忙起一件大事,就是在县城里找个房子租住,以后赵家三兄妹都要搬进城里生活。

此时已然是九月份,英国人就要过来开埠,中华大地的大剧情就要展开,赵大贵可不想憋在浦东错过这场轰轰烈烈的场面。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赵家所在的三里浦村最多算是新手村,初期用来熟悉剧情的,真正的大发展还是在县城里,或者是几年后才会发展出来的租界里。

有一个烦心事就是霍大牙找不着了。

赵大贵有钱之后本来是想立即还了霍大牙的高利贷,免得以后再生事,没想到此时却发现霍大牙不见踪影了。

细一打听,据说这霍大牙被人窜动,跑到定海去做生意,估计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这霍大牙本就是个混混,走之前将放贷的契约等都找地方藏了起来,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下只能等霍大牙回来,才能把钱还上。

这世上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自己借了高利贷,还拼死拼活赚到钱准备还了,债主却失踪不见,赵大贵心里很是呲牙了一阵,却也无法可想。

赵大贵到魔都县城,特意跑到大东门西姚家弄,一家姓顾的大户人家院落旁边租了个两进的房子,干净整洁自带水井,还有个临街的铺面可用,比在村里的时候是天上地下了。

按照历史记载,英国人到魔都后是在大东门西姚家弄的顾家大院租房子,作为英国领事馆的,赵大贵觉得跟领事馆离得近,以后做生意肯定更方便一些。

魔都这时的房价很便宜,最近更是低廉,赵大贵租的这套院落,有两间铺面,七八间平方,一栋两层小楼,再加一口水井和石磨,年租金也就五十元,非常合算。

按照历史记载,英国人租顾家大院做领事馆,里面有五六十间房子,还有四栋二层小楼,自带水井和厕所等,年租金也就六百四十两左右,让英国领事巴富尔和同去的洋行职员们都大为满意。

不过,赵大贵仔细打听价格,就知道英国人其实是多付了好多钱,如果是本地人租住,估计三百两左右就能把那顾家大院租下。

赵小虎和赵小妹到新家看过一次,然后就觉得很是满意,比三里浦的旧房子强了无数倍。

租下房子后,赵大贵并没有急着搬家,而是请人把屋子里外打扫干净了,又用新鲜秸秆烧出草木灰,放入水里蒸煮,然后用这草木灰水又重新擦洗一遍,算是消毒了。

草木灰水溶液在古代是最容易得到的强效消毒水,不过只有新鲜的秸秆烧出来的草木灰有这作用,建议穿越到古代的主角们都要这么消毒一下,免得疾病滋生。

在这之后,就发生了一连串大事,每一个都意义重大,对后世有深远的意义,使得后来的学者们非常喜欢考证这段时间历史。

在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五日,也就是1843年11月6日(同时用清历太麻烦,以后开始采用西元历,特此通告),赵家三兄妹正式搬家,从三里浦村的赵氏老家到魔都县城大东门西姚家弄的顾家大院旁的一处院落,这地方后来就被称为赵家小院。

为了给三兄妹做饭,赵大贵特意雇佣了一位阮姓厨娘,也是赵大贵一生中雇佣的第一位员工;不过这位阮厨娘好吃懒做,做菜随便,买菜也不看价格,让三兄妹深受其苦。

接着,1843年11月8日晚上,香港总督璞鼎查指定的英国驻魔都领事巴富尔,乘坐明轮蒸汽船“麦都萨”号来到魔都,在县城外的十六铺大关码头停泊过夜。

按照主流学者记载,巴富尔是在香港坐“威克森(Vixen)”号到达定海,然后转乘从军舰改装为商用船的“麦都萨(Medusa)”号到达魔都的。

当然,也有学者考证说巴富尔乘坐麦都萨号只到吴淞,然后转乘小蒸汽火轮船火河号到达魔都的,这就见仁见智吧。

在1843年11月9日,巴富尔带着翻译麦华陀、外科医生兼领事助手海尔以及领事馆职员斯特拉钦上岸,拜访清朝魔都道台宫慕久,商谈开埠事宜。

双方达成一系列约定,其中很多内容都对后世影响深远,宫慕久后来被英国人称赞为开明而儒雅。

但是,巴富尔请求在魔都县城里租房子,作为领事馆,却被宫慕久所拒绝,原因是担心华洋混居,生出大量的是非来。

商谈结束后,巴富尔心中烦闷,带着人在魔都县城内溜达,遇到一位叫姚书平的中国商人拦住说话。

这位姚老爷先提出经商的建议,希望以后英国人带到本埠的货物,全部由他代理(知了注:威武啊,姚大爷),巴富尔领事义正辞严地拒绝;

被拒绝后,姚老爷也不生气,提出第二项商业建议,就是他在魔都县东门和西门之间的路段,有一幢很大的住宅,可以借给英国人租住。

巴富尔很高兴地接受这项提议,在当天给璞鼎查的信中写道:“我已在魔都城内租到一所房屋,地段适中,每年租金400元,如果做好设立领事馆的准备,我打算明天就搬进去。”

宫慕久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怏怏不乐,但无可奈何,最后只能捏着鼻子同意英国人在县城内租房子住。

1843年11月10日,魔都道台宫慕久到麦都萨号进行礼节性回访,还特意登上麦都萨号,受到英国人的好评。

1843年11月11日,这是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蓄意已久的赵大贵到姚家大院,访问刚到此地安顿下来的巴富尔领事一行。

这一天,赵大贵与巴富尔领事长谈很长时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才满意而去。

1843年11月14日,巴富尔向当时在魔都的二十五位英国人(包括商人、传教士和领事馆随员)发出告示,英国领事馆顺利成立,同时宣布本埠从11月17日开始正式开放,英国人可以跟中国人自由贸易。

只是,巴富尔等英国人搬进姚家安顿下来后,才发现自己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原来,姚家的院子相对局促一些,还要跟姚家上下数十口人一起居住,跟巴富尔一起上岸的有传教士和洋行商人等二十多人,居住起来难言舒畅。

这还是其次,没过多久这些英国人就发现天天都有大量中国人到姚家来,看着他们洗漱吃饭,看着他们办公做事,甚至看着他们上茅房,其中有些胆大的,甚至伸出手来摸这些洋人的膝盖,想知道洋人的膝盖是不是天生就有毛病,不能弯下来,所以不能跪下来磕头。

在偶然的机会,可敬的英国领事先生还发现姚家的下人们偷偷收取外人的门票钱,让其他中国人可以花钱进来看洋人。

这一行径终于惹怒了包括领事在内的所有英国人,过不多久,大约在1844年二月的时候,他们就在魔都大东门西的姚家弄,以每年六百块大洋的高价租住一家姓顾的大户出租的单独的院子,然后就搬过去,不愿意再跟姚家来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