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六十八章 库存过多,破产潮的征兆

主神图书馆 第六十八章 库存过多,破产潮的征兆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们商行这几个月赚了不少钱,只是赚的都是洋布洋棉等洋货,储存在库房或货栈而已。

总体而言,商行手里如今有价值九十万元的洋货,这是按照从洋商那里收购的价格算的,其中八成以上是洋布;

另外,本行也有些货款要支付,前段时间资金紧张的时候还跟钱庄借过钱,这笔钱约有四十万元,但不需要一次性付清,而是要分几个月陆续支付的。

如今,我们账上的现金少了一些,本来有三万元左右,今天还给出去两万五千元左右,但委托苏州和本地货栈出售的洋货费用这几天也会陆续送来,应该能把这窟窿补上。

总的而言,商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纯赚五十万元以上的利润,就算这段时间周转有些紧张,也完全能应付过去。”陆掌柜总结地说道,不无自豪之意。

事实上,陈掌柜一直跟资金打交道,对大贵商行三月到八月的发展可谓是惊讶莫名的,不到半年时间就至少赚五十万元以上的银元,好吧,更准确说是价值五十万元的洋布,这在整个魔都商业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虽说魔都商业发达,每年通过魔都交易的货物价值五千万元以上,但单单一个商行在半年内就赚五十万元以上,也是从没有听说过的。

因为这个原因,陆掌柜这段时间一直干气十足,走路都比以前挺拔不少的。

“是啊,如此说来,我大贵商行倒是发展得很快。”赵大贵表面上神色不变,心里却掀起一股惊涛骇浪,这事情要不好好处理一下,就有可能出现大问题,甚至导致大贵商行倒闭。

“不过,你也说这几天周转不灵,还有几万元欠账要支付,你想怎么解决?”赵大贵把记录账簿信息的纸张放下,不动声色地问道。

“也没什么困难的,催货栈那边尽快结账,或者找钱庄拆借一下资金,都可以。

只是,找钱庄拆借,还要支付不低的利息,有点可惜。”陆掌柜想说什么,最后却欲言又止。

赵大贵这段时间也历练出来了,听明白陆掌柜的意思。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一点小账,我这边出点钱,先顶住就是了,不用每次都麻烦钱庄。

这样会,你一会儿派几个伙计到我房间去,拿点钱,把这几天的账先对付过去吧。”赵大贵说道。

“那就有劳东家费心了。”陆掌柜呵呵一笑说道。

赵大贵便神色如常地回到自己起居的房间,过得一会儿,陆掌柜果然带着几名伙计过来敲门。

赵大贵让他们进来,然后指着床上的一堆黄灿灿的东西说道:“这是三千两黄金,约值五万元银元,对付一下这几天的账,应该没问题。”

“那肯定没问题。”陆掌柜笑得跟一朵老花似的。

大贵商行里一直有传闻,说自家老板喜欢黄金,每次赚点钱就兑换成黄金,找高手匠人铸造成极为漂亮的金条,然后就藏在睡觉的床板底下的暗箱里。

按照传言,这批黄金的数量达到四万、五万,甚至有说达到十万两以上的。

陆掌柜随手拿起一块金条看,跟这时代常用的金元宝或长方体的金砖不一样,是做成梯形的金条,不知以什么工艺做的,上面流光溢彩极为漂亮,还有个莲花花纹和“大贵商行监制”等字样。

大贵商行的金条从不往外出售,只有寥寥几次拿出来做抵押物,跟钱庄借过钱,等到还上钱之后又会急急忙忙拿回去,从不往外送出。

凡是见过大贵商行金条的钱庄人士,都对金条的制作工艺赞不绝口,觉得光泽、颜色和形制,都是一辈子见过的金条中最精致的,甚至有人愿意贴水一成加价购买金条,只是赵大贵从不答应。

“这金条肯定没问题,别的商家肯定乐意接受。”陆掌柜喜滋滋地说道,没想到他这一说话,赵大贵就立即改了主意。

“嗯,别家一定会乐意接受,只是如此漂亮的金条,让那些不懂欣赏的俗人拿去,有些暴殄天物了。

这样,你还是将这金条拿到钱庄去,作为抵押物借钱出来,只是要说好,我大贵商行的金条决不能落入外人之手,以后还要原样送回来。”

“可是,那样一来,必然有利息...”掌柜不由得有些犹豫。

“些许利息不算什么,就按这个办吧,直接抵押吧。”赵大贵挥了挥手,一副就这样了的样子。

陆掌柜多年经商,知道决不能跟自己东家顶着来,虽然觉得东家有些恋金癖,但觉得这不是自己该管的事情,便急忙点头答应,一会儿就指挥着伙计们找个好箱子装上这些金条,到熟悉的钱庄抵押借钱去了。

等到所有人都出去后,赵大贵才坐到床上,浑身冷汗涔涔。

“这一下玩大了,做生意做到快破产,这次算是麻烦大了。”赵大贵不由得喃喃自语。

大贵商行忙活了半年,收获是价值九十万元的货物和四十万元的外债,别人对此不会有什么想法,只会称赞大贵商行赚钱赚得多,但赵大贵本人却绝不会这么想。

货物不管多畅销,多么值钱,终归是货物,随时都有滞销无法套现的危险。

一旦洋货太多,各家货栈都滞销卖不出去,那就有可能全砸在手里,到时候一旦有人拿着债务逼债,所有货物都得低价清仓,原来九十万的货物,能卖出二三十万就不错了,然后还有四十万的债务,那还得倒过来欠钱,非破产不可。

别以为这耸人听闻,但这就是魔都这段时期发生的真实故事。

魔都开埠后出现过多长惨烈的破产狂潮,其中的第一次就是1845年的年底,因为之前洋布畅销,洋商高兴之下进口太多洋布,导致洋布大规模滞销,卖不出钱来,在货栈里堆积如山,折价都无人买。

而之前花大价钱订购这些洋布的中国买办和英国洋行,都有大量的外债无法偿清,便在债主的逼迫下,一个个破产,关门大吉。

这场破产潮极为惨烈,最开始是从广州和香港的贸易商开始,然后逐步北移,传递到上海,无数洋行和买办倒闭,原来想在中国开办分店销售布匹的英国曼彻斯特的纺织业巨头们,也遭遇惨重的损失,一个个灰溜溜地回到英国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