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四十二章 大战前戏

主神图书馆 第四十二章 大战前戏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大贵等所坐的楼船,因为人多,又有货物,因此跑得并不快。

后面追过来的三艘船,仗着夜黑从后面包围上来,更有两艘船从左右将楼船夹住。

就在这两艘船里的人站起来,想动手的时候,有个高大的黑影突然站起来,哈哈一笑喊道。

“这边不知道是哪位好汉当面,福威镖局有礼了。

我福威镖局一向跟水路上的几位好汉交好,逢年过节从没短过礼数,诸位好汉就此退去如何?

过后,我们福威镖局必有厚礼送上。”

张猛这一嗓子喊上,那三艘船上本来要动手的人都顿了一顿,似乎没料到福威镖局这边早有准备。

只是,没过多久就有弓箭、飞镖之类的东西倾泻而来,更有水上接舷战专用的木梯子搭到这边来,牢牢把住船舷,然后有数十名水匪试图从梯子那边攻过来。

张猛躲到船舷后头,躲过弓箭和飞镖等,然后果断下令:“兄弟们,给我打。”

镖局属于清朝官方唯一允许使用和佩带武器的民间机构,福威镖局的镖师们训练有素,武器也比一般水匪强了很多,此时便有飞镖、弓箭和战矛等远程武器扔过去,一下子就击倒一大片人。

赵大贵不敢点灯,从窗户缝隙看着战况,暗中却摇了摇头,张猛那一嗓子真是多余,一直藏着,等到敌人不明就里登船而来的时候再出手,第一波攻击的效果肯定比现在好很多。

人家都带着三艘船上百人马杀过来了,难道你还想凭着区区一个镖局的虚名,让人退回去不成?

“他喵的还挺难啃(为了不被封,得注意文明用词),上火罐。”水匪船上,一个大汉喊了起来,立刻就有数十个拳头大的东西扔到楼船这边来,一落到船甲板上就烧了起来。

“快灭火。”楼船上准备也很充分,立即有人拿事先准备好的沙子和水将火扑灭,但还是有些地方着火。

这点火倒不至于给船造成什么重大损伤,但这火一亮起来,楼船上的情景就都暴露在火光之下,再没有之前在黑暗中袭击敌人的爽利了。

所谓火罐,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古代的手榴弹,据说是明末郑成功时期发明的,说白了就是小型陶罐里面装满油,再用干草或麻布堵住,用火点燃后扔出去,到哪儿就烧到哪里,算是这时代海战常用的武器之一。

当然,鸦片战争期间清军也用这种火罐攻击过英国的武装商船和军舰,具体效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

这时候,趁着楼船上火光明亮,人们陷入短暂的慌乱,水费们一个个嗷嗷叫着冲过来,好几个都到这边船上,跟镖师们展开近身肉搏。

赵大贵此时在楼船二楼的一个不起眼的房间里,哆哆嗦嗦地打开伙计们从自己房间搬过来的木箱子,拿出一把手枪来。

此次到湖州来,赵大贵跟上次一样还是带着手枪的,而且仗着前次赚钱多,可以挥霍,拿的是穷凶极恶的两大箱子五十把左轮手枪。

美国本地的柯尔特左轮手枪出厂价也就三十五到四十元(比滑膛枪贵),一到中国这价格就要翻倍,这五十把手枪就近四千元左右,还好赵主神有钱,很是用得起来。

至于子弹,这时代的子弹异乎寻常得便宜,一万发子弹也就十元而已,还是到中国的出售价格;到了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一千发子弹就要花十元到十五元;到了七八十年代,李鸿章跟外国人买铜皮子弹,都要八分到一角银元买一发子弹。

考虑到如今的子弹只是铅弹加黑火药,之后的子弹是铜壳铜弹加无烟火药,这价格勉强可以接受,但李中堂被人狠宰一顿是肯定的。

赵大贵因为担心出现意外情况,因此在上船之前就把所有枪的子弹都装好了,然后上了保险,这样有事的时候就能直接用上。

这也是必须的,这时代的手枪装弹非常麻烦,一把枪六发子弹装好,可能要花一分钟时间,不提前准备就麻烦了。

掌柜、伙计包括镖师们都不知道赵大贵随身的两大木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只以为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此时才知道里面装的竟是这么多违禁品,有一种惊骇莫名的感觉。

赵大贵以前也没经历过真正厮杀的场景,心里也害怕,哆哆嗦嗦地用手枪瞄准楼外的水匪,有心攻击跑到船上来的水匪,又担心以自己只跟英国用枪高手练过三四天手枪的功夫,没伤着水匪,打伤自己人就不好了,便调转枪口,瞄准那夹击的两艘船上的水匪。

左轮手枪本来可以单手发射,然后转轮自动旋转,然而那样一来射速就未免会慢了许多,赵大贵便按照英国人教的方法,右手持枪左手波动转轮,瞄着旁边那条船影影绰绰的水匪,瞬间就发射六发子弹,就立刻躲到窗户底下的木板后面,将没用的手枪扔到一边,然后又从木箱子里拿出另一支。

从楼船上突然发射火枪来,虽然没有造成什么实际的损伤,但也让水匪们吓了一跳。

“他喵的镖局有火铳,就不怕被官府封禁吗?”

“快,快点躲起来,别让火铳打着。”

水费们陷入短暂的慌乱中。

趁着这个机会,赵大贵又匍匐到另一个窗口,然后往旁边船又是一梭子六发子弹,然后照旧藏起来。

清廷对火器一向严厉禁止,而且因为清朝的火器制造水平低劣,容易炸膛,因此就是官军中专门的火铳兵也将使用火铳视为苦差事,非不得已就绝不碰。

这一方面吗使得官军的射击水平非常低下,也使得民间很少能见到火铳,即使有也是一些两人抬的抬枪,小规模战斗中就非常少见了。

这也是水匪和镖局打了许久,但只有弓箭、飞镖和飞矛等原始武器,却没有人用上火铳的原因。

也因为这个原因,民间对火器害怕和恐惧,甚至火器的巨大声响对士气造成的影响,都远高于其拙劣的杀伤能力。

在三四十年代,英国和其他国家的人曾试图培训中国人,建立火枪队,结果被选中的中国人都非常害怕火器,不管多给钱还是殴打都不愿意触碰火器,最后只能到马尼拉招募当地水手培训,还嘲笑说中国人不适合操纵火器。

这种记载固然有颇多偏见,但也说明这时代的中国人对火器非常敬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