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二章 主神图书馆

主神图书馆 第二章 主神图书馆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大贵醒来之后就觉得这家破落无比,而且原主的记忆中刚好没有关于钱财的事情,而且本人还要一直在床上躺着养病,因此懒得过问钱财的事情。

刚才听到霍大牙催债,赵大贵才知道赵家近日又跟霍大牙借了二十两银子,想来是为原主请郎中看病抓药所致了。

二十两银子在这时代是笔不小的钱,霍大牙当初愿意借那么多钱,后面应该有钱家的影子,想借着霍大牙的手,把原主彻底踩下去,使他再没有翻身的可能性。

但是,二十两银子能买两头牛或两三亩地,只是为了养伤抓药,必然花不了太多,必然还剩下不少。

“哥,当初是我不好,一时心急就跟霍大牙借了二十两银子,现在还要连累家里。”赵小虎低着头,似乎很是难受。

赵大贵暗中点头,当时原主被打五十大板,很长时间都昏迷不醒,必然是赵小虎出面做很多事情,那笔钱应该是赵小虎借的,可能原主都不是很清楚。

不过这不是重点,关键还是那些钱啊,这可是宝贵的启动资金啊。

“那笔钱现在还剩多少?”赵大贵问道。

赵小虎翻箱倒柜,从屋里的箱子里找出藏得严严实实的布包来。

当初你从衙门里被抬回来,浑身是血,又昏迷不醒,霍大牙还特意找来说可以借钱给我家,我就借了他二十两银子。

后来,找郎中看病抓药,花了五两多一点,这段时间家里过日子,又花了些钱,所以现在还剩下十三两银子外加八百二十文。”赵小虎把钱数了数,递给赵大贵看。

赵大贵拿起布包往里看,里面有碎银加上铜钱,好大一摞呢,倒是他自己缺乏经验,算不出这些东西应该值多少钱。

装模作样地数了数,赵大贵将钱重新包好,收了起来,心里沉吟不已。

以赵大贵的自信,倒没把这五十两的债看得太重,就算没有自己穿越前获得的大杀器,光靠自己作为现代人的见识,也不难赚出前来。

现在的问题是,这时间点很不凑巧,现在是农历八月初,魔都领事巴富尔乘船到来,也得是农历九月十七号左右,然后在九月二十六日,也就是西元历十一月十七日宣布开埠的。

如果是在英国人到来之后,赵大贵就很容易赚钱,把高利贷的事情支应过去,问题是这高利贷九月初才到期,刚好跟英国人到来有半个月左右的空档。

以霍大牙的所作所为,看来是铁了心要逼债,到时候让他把赵小妹抢走,强行送给钱粮户家,那就很不好了。

如果那样,就算赵大贵以后能赚上大钱,这心里也要愧疚一生的。

如此一算,赵大贵就要在这一个月内赚上一笔钱,至少能把霍大牙的高利贷还上才行。

赵大贵倒是很多能赚钱的法门,但是在几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在贫穷落后的清朝,短短一个月内赚五十两银子的方法,好像也不多。

掂量一下手中十三两多的钱,赵大贵心中倒是有了些计较:就把这当成开启大剧情之前,在新手村的最后试炼吧。

“哥,你可不能把我卖了,我不去给人当丫鬟。”这时候,赵小妹哭着说道,一脸的楚楚可怜。

赵大贵此时心情大好,本来想拿赵小妹开个玩笑,但看她哭得可怜,便把那玩笑话压下,转向旁边紧张不已的赵小虎问道:

“小虎,这钱是你借的,到时候霍大牙上门抓你妹妹,你怎么办?”

“我,我不知道怎么做,大不了跟他拼命就是了,总不能让他把妹妹带走。”赵小虎挥着小拳头说道。

“呵呵,还是我们小虎勇敢,有你这句话,就没人敢欺负我们家妹妹的。”赵大贵笑了笑,夸了赵小虎一句。

在清朝这个时期,穷苦人家麦田买地卖儿女都是常有的事情,就是民国时期也不少,但凡看过电视剧版“红高粱”的人,就会明白赵小虎的这番表态有多难能可贵了。

“不过,这事情也不能由着霍大牙找上门来。

这样,我一会儿到县城里,找我一个同学想办法,你们在家里买点米和肉,晚上我们吃点好的。”赵大贵想了想,决定到魔都县城找人帮忙,又给弟弟妹妹留下二百文钱,以便买点吃的。

赵大贵向来是两个小孩的主心骨,看到哥哥要出去奔走,两个小孩放心了些,便齐声说好。

赵大贵将钱全部带上,又回自己屋里,关上门,坐到自己床上。

到魔都县城里找赚钱的路子,是赵大贵之前就想好的,可以说是从苏醒过来以后就在谋划着这件事情。

本来赵大贵还想着卖田或房,或者去找人借钱,以筹备启动资金,但既然家里有现钱,就省了一层麻烦了。

不过,在那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确认。

“进主神图书馆。”赵大贵坐在床上,心里暗中默念,便觉得一阵心神倒转,从所坐的房屋直接降临到一个神秘的空间。

他在21世纪到泰山游玩,却误入神秘空间,到达一处五色祭坛,最后却是获得祭坛上的一枚金属小球后才穿越到这个世界的。

这个金色小球却不是凡物,而是一位强大的主神陨落后留下的最后遗蜕,或者说是其神格碎片,被赵大贵拿到后就融进其身体里,到达其识海安家,自成一个空间。

等到赵大贵心神降临这个空间,就见这是一个十亩左右的陆块,上面耸立着一座黑色的石屋,上面写着“主神图书馆”五个大字。

在陆地和石屋上方,则是一片灰蒙蒙的雾气,有时会幻化出牛、马、龙、虎以及不知名奇兽的形象来,赵大贵修为浅薄,还无法探知这灰雾的虚实。

再说到这“主神图书馆”,其实就是主神陨落后留下的唯一的神性建筑,也是赵大贵从前任手上获得的最大遗产,有了这座建筑,赵大贵就相当于继承前任主神的遗产和身份,晋升为新的主神。

当然,目前的赵大贵还很弱小,就是“主神图书馆”也处于最低级的“莽荒时代”,所谓的主神身份并没有多大意义就是了。

赵大贵降临到这片陆地上,却是CS那样的第一人称视角,一到图书馆跟前,大门就自动打开,让主神可以直接进去。

这“主神图书馆”里,从墙边到房屋中央,都摆放着大量书架,按照其规模,至少能放数十万本书籍,不过目前只有上万本书在书架上。

赵大贵从书架上随便拿了两本书,分别是“高等数学”和“神秘岛”,却是当年上大学时让赵大贵等一干学生欲仙欲死的高等数学教材和小时候看过的科幻小说。

原来,这主神图书馆的功能之一是将赵大贵从小到大看过的所有凡间书籍具现出来,以书籍的形式投影到书架上,甚至很多赵大贵只看过一两眼,如今忘得差不多的书籍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

一个现代人一生看到的书籍数量极为庞大,光是小学到大学的教材数量就达到数百本,而且都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正是赵大贵在清朝立足的底蕴之一。

另外,赵大贵特别喜欢看网络小说,还写过上百万字的清穿类小说,为此翻阅过数量庞大的资料,虽然没弄出什么名堂,但这些资料如今也以书籍的形势出现在书架上,对他在这个时代经营发展是具有莫大好处的。

在图书馆的最中央,是一个看起来就金光灿灿的书架,上面放着一本书和十二张设计图,或许是整个图书馆里最有价值的物品。

原来,那本书叫“主神守则”,讲述主神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和升级途径等,算是这主神图书馆自带的用户说明书;

那十二张设计图却非常了得,是主神当年拥有的十二个神性建筑的设计图,分别为轮回殿、交易所、酒吧、铁匠坊、化神池、信仰殿、无敌城堡和五行宫(五行宫为五个建筑)。

前任主神当年拥有的各种神性建筑,在其陨落过程中全部破损,只剩下最关键的主神图书馆幸免于难,但只要有了这些设计图,再加上适当的资源,赵大贵就能依次建造出这些神性建筑,获得其不同的功能,重现前任主神所在时的辉煌。

赵大贵在图书馆里扫视了一下,就到墙边的一个书架旁,拿起一本叫“清代糖业发展史”的书,然后仔细翻看起来。

这其实是当初赵大贵为写小说翻看的杂书,上面记载着清代制糖业的发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等。

赵大贵现在所处的时间为清朝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份,这时代的欧洲已经发展出相当完善的制糖技术来,单以产品质量而言跟后世超市里卖的产品没什么区别,甚至用甜菜等植物榨取白糖的技术也很成熟。

与之相比,清朝的白糖只能用甘蔗生产,采用的是用黄泥水淋的相当原始的生产方式,最后的产品质量相当可疑。

具体而言,清朝这时代的白糖生产方法是将两个石磨并排竖起来,然后将未经切割的甘蔗整个放入石磨中间,进行榨汁;

然后将榨出来的甘蔗汁,用石灰等澄清,然后用大锅熬煮,使得甘蔗汁里面的糖变成结晶体析出来,这样获得的是黑色或红色的沙糖,也就是土糖;

土糖要制作成白糖,就要放入上宽下窄的大型漏斗状陶器,也就是叫瓦溜的陶器,然后在上面淋上黄泥水;

黄泥水从上往下流的过程中,就会带走黑红色土糖里的杂质,使得土糖变成白糖,价格会提高不少。

这种白糖生产方法,流程、工序到涉及的器皿都简单到令人发指,不需要对制糖工艺有多么深刻的了解,只要接受过初中甚至小学以上教育的现代人,都能指出其中的很多问题,找出数倍提高其产量和质量的方法来。

不说别的,不把甘蔗整个放入石磨里榨汁,而是切成巴掌大小的小片再进行榨汁,就能显著降低推动石磨的难度,还能将从甘蔗到糖的出产率提高五六倍。

据记载,按照上述生产方法,一百斤甘蔗只能生产出三斤左右的糖,析出率只有百分之三,未免太低了些;采用切成片后榨汁的方式,就能获得十五斤以上的糖,析出率达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其优势是非常可观的。

不过,百分之十五其实还很低了,在现在制糖工厂里,糖的析出率一般有甘蔗重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愿意多花成本,让鉄辊多转几下,析出率还能提高更多。

考虑到明初到明末还用荔枝木做成的木磨压榨甘蔗,直到清朝才改用石磨,但一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还没有进化到铁磨;再考虑到明末为止中国制糖业还没学会用黄泥水淋土糖的方法,直到清朝才学会大量生产出白糖,生产技术的进步之缓慢,可见一斑了。

再者,用黄泥水淋黑红色土糖,以此生产白糖,这也实在很落后了,这样生产出的白糖,只有漏斗状瓦溜最上方的一部分才算是白糖,而且还不是现代超市里的纯白色结晶体白糖,而是颜色略微偏黄的糖,所谓的白只是跟黑红色糖比较而说的。

黄泥水淋的,不留点黄色才怪呢。

而且,更要命的是,这样淋黄泥水的时候,漏斗瓦溜上方的糖倒是相对变白了,但下方的糖因为所有杂质都汇聚到这里,所以反而会成为更黑,看起来质量更差的土糖。

再说到这时代的经济格局,虽说后世人都喜欢将开埠前的魔都比喻成荒僻的小渔村,其实此时的魔都并不荒僻,每年有七千艘以上的江船和五千艘以上的海船,分别从内陆和海上访问魔都,实为长江流域货物运输的中转点。

英国人在三十年代评价魔都,说它是中国北部(相对于广州)最大的贸易港口,其贸易量只在广州之上,不在广州之下,每年的贸易量达到五千万两白银以上,对英国人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这也是江宁条约签署时,魔都成为通商五口之一的背景。

这其中,每年通过魔都运输集散的土糖数量极为可观,每年平均五千万斤以上,也就是五十万担左右,价值一百五十万银元到二百万银元左右。

赵大贵翻阅书籍,将这些内容反复阅读几遍,怎么在最短时间内赚钱,解决赵家危机,逐渐了然于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