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用来挖坑的期货

主神图书馆 第一百三十一章 用来挖坑的期货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赵大贵宣布低价出售洋布后,上海的洋布生意一时进入冰冻状态,只有大贵商行能依靠低价出货,其他商行因为价格高,根本没法卖出洋布。

本来,大家还指望大贵商行的库存不多,把存货出清后这事也就停下了,想来赵大贵也不会为了置气,继续两块五买布,再以两块四的价格卖出去。

可是没想到大贵商行的洋布似乎绵绵不绝,丝毫没有枯竭的样子,商人们想尽办法打听里面的门道,就知道这事情要坏了。

原来,赵大贵买了好多艘船开办到香港和广州的定期邮轮,每次坐船的旅客也就三四十人,不足定额的三成,大家觉得赵大贵聪明人办糊涂事,这邮轮生意恐怕是要赔钱的。

没想到,现在的麻烦事情都出在蒸汽邮轮上。

原来,一段时间前,赵大贵新任秘书徐文强,拿着一批厂丝和茶叶,到香港和广州走动一番,跟当地的商人们协商,能否用丝茶换取他们手中的洋布。

这时候,洋布滞销已经出现端倪,香港和广州商人们手中都积压了大量洋布,有些甚至库存了一年以上的洋布,正愁着怎么处理库存呢,见状不由大喜过望,几乎是倒贴着过来。

上海的生丝和茶叶价格比广州便宜两成以上,广东因为是欧美商人到达的第一口岸,获得的洋布价格比上海便宜很多,赵大贵这么一番操作,获得洋布的成本远低于上海商人的洋布均价,也就每匹两块四左右。

不过,赵大贵这么弄,加上运费和交易成本,其实赚不了多少钱,但问题是也不会赔钱,至少不会压货。

也就是说,只要赵大贵铁了心给商行的洋行买办们一个好看,就能把这事情一直做下去,就算自己赚不了钱,也要把其他洋布商人挤兑死再说。

现在,赵大贵的心腹徐文强每个月都要坐游轮南下两次,每次都带去价值数万的丝茶,然后带回大量洋布,还跟广州和香港的商人们结下很好的生意关系。

“还有这种操作?”打听到这个消息的洋行买办们,有一种懵逼的感觉,合着他们想出钱把赵大贵手中的货全部买断,也做不到啊。

关键在于,赵大贵其实主要靠丝茶赚钱,洋布生意对他没意义,也没多少库存,但别的商人却刚好是相反,像义升行手里有上百万的洋布,怡和和旗昌也不少,只能被他死死克制。

如此说来,继续跟赵大贵斗下去,就是上海的商人合力跟广州的商人们的库存较劲,不管双方谁胜谁负,于赵大贵都丝毫无损,还能扩大人脉,也就是所谓的不赚钱,只赚吆喝。

六月底的时候,洋行买办们终于妥协,一起找赵大贵说情,说前几个月商品价格紊乱,是一帮不懂规矩的小商人做的,实在不是大家的本意,又给大贵商行许了很多好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以后还是一起合作,重新订立价格同盟为好。

找赵大贵说话的有怡和、宝顺、太初、旗昌等大洋行,又有吴健彰、林阿钦等有实力的买办,甚至领事巴富尔都却不过面子,劝了赵大贵两句。

最后,赵大贵趁机将自己商行的生丝、茶叶、洋布等货物卖出一批,回笼一笔资金,赚了一笔钱,才点头同意跟大家一起合作,继续维持洋布两块五进价,三块钱出货的一套价格体系。

乱了好几个月的洋货生意圈总算平静下来,大家开始照常做生意,互相之间也重新变得和和气气,少了很多剑拔弩张。

不过,不管赵大贵还是其他商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大家因为打不下去才暂时停战而已,一场更大规模的商战,随时有可能爆发。

到了七月份以后,似乎因为大家不再扰乱市场,不再内斗,洋布生意似乎变得顺畅起来。

前一段时间,洋布零售的速度忽快忽慢,但总体来讲一直在缓慢下降,但到了七月份以后,可能因为大家都在认真做生意,零售速度小幅提高了一些,也让很多经营洋布的商人常出了一口气。

如果洋布零售一直那样半死不活,大家都要考虑滞销的问题了。

不过,赵大贵看得很清楚,李心兰和徐文强制作的洋布销售趋势图中,就点出过洋布销售会起落几次后断崖式下跌,如今的好转只是季节周期性因素导致的临时提升。

七月初的时候,大贵商行又有了新动作,就是开始出售丝茶和洋布订单。

吴淞江南部、洋泾浜以北,靠近黄浦江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很多洋行和商铺都扎堆建立,就是赵大贵也看重这一点,在这个地方建造很大的西式商铺,青砖打造,外观精致。

本来,这个称作“大贵商行一号铺子”的商铺,是对外出售丝茶和洋货等商品的地方,每个月的交易量都挺不少,但也都是可以看见的实物,但从七月初开始,商铺里开始推出一项新商品,也就是货物订单,更准确说是提货单。

以其中最受欢迎的厂丝订单为例,别人在大贵商行以一包六十元的价格购买厂丝提货订单,就能以此订单为凭证,在三个月内可以从大贵商行,以每包六百元的价格获得生丝;

大贵商行以自己信誉对订单做出担保,如果不能按时供货,就要缴纳不菲的赔偿金。

厂丝是这段时间最受欢迎的商品,只是因为缫丝厂建立不久,生产能力较为有限,所以能提供的产品量不多而已。

赵大贵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上海最著名的是信用卓著,从不违背承诺,所以没人认为赵大贵会拒绝兑付承诺。

所以,这种厂丝订单一经提出,就受到很多人的欢迎,认为这是拿到厂丝的最好途径,有很多商人愿意到大贵商行,购买这种三月以内的提货单,交易量还很是不少。

大贵商行似乎受到这项业务的鼓励,接着还推出土丝、茶叶、洋布和其他货物的提货单,商人们买下这些提货单,缴纳相当于货物总价百分之十的定金,就能在三个月内获得商品实物,到时候补齐差价就行。

这项制度,受到很多商人的欢迎,然后不久就让机灵的商人们嗅到其中的商机了。

以厂丝提货单为例,缴纳六十元获得一包厂丝的提货单,缫丝厂三个月内生产出成品,只要补齐五百四十元,就能提走一包厂丝。

可是,厂丝如此畅销,有些人是甚至愿意以六百五十元的价格得到这些厂丝的,那么可不可以跟提前获得提货单的人商量,加价三十元、四十元甚至五十元,获得这份提货单呢?

很快,便有人开始加价收购提前一步获得提货单的商人们手中的订单,然后就开始出现一些黄牛党,试图垄断提货单的供应,接着又有人开始专门倒买倒卖这种提货单。

有些人花高价买了这种提货单,觉得有些亏的,也可以较低价格出售,减少自己的损失。

很快,不少人发现这其中的乐趣,不用辛苦工作,只要在大贵商行的门前空地搬个凳子坐下,然后低买高卖这种提货单,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比自己辛苦扛活强多了,甚至比经商卖布来钱还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