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现成的竹杠

主神图书馆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现成的竹杠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巴富尔到上海赴任的时候,就带了一份这些资料的抄印本,以便进行参考,赵大贵同样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跟巴富尔借来这些资料后抄写一番,保存在商行里。

(知了注:英国人占领吴淞炮台和上海县城后,李泰国获得相当完整的海关报税资料,出自1847年的“R.M.Martin: China, Political, Commercial, and Social”。

鉴于很多书友抱怨知了的资料过于翔实,有水字数的嫌疑,知了以后尽量简化,只注明其大意和出处,不去过多地引用内容。

知了在分析这些近代史料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快乐,也一心想书友们分享,可惜的是好像起了反效果。)

“你们就用这些资料,分析出洋布生意会崩溃的结论?让我看看你们的推导过程吧。”知道自己被手下掌柜们的无知坑了一把,赵大贵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直到这时候,赵大贵也才意识到自己对手中资料的运用一点都不够,他努力获取这些数据是出于现代人喜欢收藏各种数据的习惯而已,平时除了用来推算其他商行的交易情况外,并没有多少用处。

用这些资料,用数学工具分析和监控上海的交易情况,赵大贵还没想到这一点,就算想到,也没有足够的数学能力做到这一点。

也只有李心兰这样真正的数学家,才有能力也有闲心做这样的事情。

李心兰便拿出一大堆资料,包括各种曲线图和报表等。

“按照我和文强的计算,洋布销售量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就在缓慢下降,到今年三月份达到第一个谷底,然后开始小幅攀升,在四五月份会有个不错的反弹,接着又开始缓慢下降。

然后,到今年九十月份的时候,就会达到某一临界点,开始断崖式下降,在极短的时间内降低到极低的程度。

更为可怕的是,到了那个时候大部分商家的流动资金也会枯竭殆尽,达到极为危险的程度,事情急剧恶化。

也就是说,如果没人理会,到了今年十一月份左右,洋布再也卖不动,然后大量商家开始倒闭,整个行业进入严冬时期。”李心兰拿出几张曲线图介绍道。

赵大贵看完点点头,不知说什么好。

说实话他原先只是从历史资料上知道1845年12月,上海会出现第一次经济危机,大批从事洋布贸易的洋行、买办和中国商行倒闭破产,但并不清楚细节。

看完李心兰算出的洋布生意趋势图,赵大贵才对这次破产潮有了更具体的感觉,知道洋布生意的停滞并不是直线式一直下降的,而是中间还有多次反弹,就跟股市一样,一点点勾引商人们投入,降低警惕性,到了最后关头才出现断崖式下降。

到时候,就算有人见机不妙想抽身都做不到的。

有了李心兰算出的这些资料,赵大贵相当于获得此次经济危机的攻略图了。

“这些资料很有意思,也很重要,但也有很多危险。

这样,这些资料先放到我那边去,我再好好算算。

另外,我还要跟您约定一下,有关这些资料和洋布生意要崩溃的判断,您跟谁也不能透露,决不能说出去,不然会有天大的麻烦的。”赵大贵不动声色地将资料从李心兰手中拿走,又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同意绝不将这些秘密泄露出去。

李心兰有些迟疑,不明白这些数学统计资料有多大的重要性,但耐不住赵大贵不断请求,最后同意绝不将这些统计资料和统计结论透露给其他人知道。

“这李心兰和谢尔敦都是一样的问题啊,智商高超,但情商为零,根本就不明白自己干的事情有多惊世骇俗。

他闲着没事都能分析出这么多东西来,却不知道其重要性,怪不得曹操看到杨修就想杀。

不过,我这次也算是因祸得福,对洋布生意的崩溃有了更清晰的预见能力,可以借此机会,将整个上海的洋行买办全部一网打尽了。

唔,对了,那个徐文强还要好好处理,不能让他出去乱说话。”

赵大贵跟李心兰告辞出门,心里一时间烦乱无比,什么想法都有。

接下来,大贵商行有了小小的人事变动。

数学家李心兰的弟子徐文强被赵大贵接见,两个人关着门秘密商谈五六个小时,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共识。

最后,赵大贵召见手下的掌柜伙计们,将建立“秘书室”,协助自己处理商行的各项事务,“秘书室”的第一任室长则由徐文强担任。

“这不就是高官们用的师爷或幕僚吗,还要起一个秘书室这样古怪的名字。”掌柜们知道秘书室和秘术的具体职责后,心中觉得有些腹诽,但也没什么可说的,以后好好跟这个新部门打交道就是了。

秘书室看着不起眼,其实是最亲近最终决策者的部门,掌柜们都打定主意,先把这秘书室好好供着,除非不得以,不要跳出来与其叫板。

徐文强原先还是东方学院的数学讲师,就此脱离学院,进入商行,成为上海滩位高权重的实权人物之一。

“别的没什么,我招的第一个秘书却是个男秘书,有人算过我的心理阴影面积多大吗。”赵大贵笼络和安抚住徐文强,解决了隐藏的风险,还获得了有用的助力,但心里也是吐槽不已的。

徐文强被提拔几天后,就有一位客人到访,却是来自广州的老牌买办吴健彰。

赵大贵和吴健彰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复杂性,一起结成价格同盟,让洋人掏更多的钱方面,两人算是同盟战友;但在争夺上海的生意市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方面,两人就又是竞争关系了。

吴健彰此次到来,却是过来送钱的,原来赵大贵几乎垄断了上海县城以北的所有土地,吴健彰和旗昌洋行想在黄浦江滩买地建商行和码头,就要给赵大贵支付一大笔可观的租地费用。

“这个现成的竹杠,不敲白不敲。”赵大贵在专门的会客室里,喜滋滋地招待吴健彰。

这一次会面,吴健彰带着自己的管家过来,赵大贵则带着新晋的秘书室室长徐文强。

四个人互相寒暄施礼,吴健彰好奇地多看徐文强两眼。

赵大贵作为上海买办界的重要人物,一举一动都受到极大关注,很多人都知道赵大贵身边多了一位受信任的心腹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