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一百二十章 机械计算机的构想

主神图书馆 第一百二十章 机械计算机的构想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过了好一会儿,大家都沉寂下来,继续逛街,但心里都各自多了不少心思。

程阿牛看到路旁有卖纸笔的,就停下来想看看,结果那位最年长的工人到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东家既然要教书,这纸笔什么的肯定会送我们,你就不用花那冤枉钱,先看东家怎么做才说。”

程阿牛想了想,觉得这句话在理,就把刚拿起来的纸笔又放下,让那位摆摊的小老板很是一阵不愉快。

就在学者和工人们以各种方式度过周日的时候,赵大贵自己则拿着一盒糕点,再提着一堆资料去拜访一位学者,也就是如今整个大清朝最厉害的数学家李心兰。

李心兰最近日子过得很滋润,不需要为生活奔波,还有大量西方书籍可看,终于有机会一窥这时代前沿数学的一角。

以前的时候,李心兰虽然天赋很好,但因为见识所限,只能用最原始的数学工具追求西方数学家们的足迹,要不然也不会创出尖锥术这种数学工具,用以发展类似微积分的数学理论。

尖锥术本身的创新性和理论价值都是很高的,但是在牛顿和莱布尼茨创造微积分体系前做这样的工作,算是划时代的,如今就有些重复前人的工作了,也浪费了李心兰的天才。

赵大贵很想在机械设计等事情中借用李心兰的数学能力,但知道理论数学的重要性,才会一直强忍着压住让李心兰到缫丝设备项目组的冲动。

“壬叔兄悠闲得很哪。”赵大贵见到李心兰的时候,就看见他坐在图书馆的一角里,正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哪比得上赵兄,身价百万,做什么都有一大堆人跟着。”李心兰打趣地说道。

赵大贵在租界建造的建筑中,这所占地上千平米,分为三层楼的图书馆算是最豪华最费钱的了,请了英国工程师设计和督造,外边全部用优质青砖,墙上安装硕大明亮的玻璃,外面看起来是精致的哥特式建筑,里面布置也很优雅。

这样的图书馆,除了没有电灯之类现代设备外,单凭装修的精美程度,不输给现代社会欧美名校的图书馆。

当然,图书馆里最有价值的还是里面的藏书,整整一万三千五百多本西方科技书籍,大量模型,还有数千本中文书籍,在整个清朝,乃至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

“星期天大家都休息,不知道壬叔兄看什么书呢?”赵大贵看着李心兰手上的书,好奇地问道。

“是一本美国人的炮兵培训教材。”李心兰将书的封面亮给赵大贵看,“想不到啊,西方人的数学水平竟高到这个程度。

只是普通炮兵的培训而已,就已经涉及到大量微积分知识的运用,要不是前段时间恶补了一段微积分,恐怕看都看不明白。

洋人以具备如此高深知识的人才做普通炮兵,怪不得军事实力那么强大。”

“也不算普通炮兵吧,能接受这种培训的人,毕业了就得是少尉以上军衔,以后还有很大机会做校官。

不过,我明白壬叔兄的意思,如此程度,已经称得上是可谓可怖了。”赵大贵点点头,认可了李心兰的话。

很多人以为现代人穿越到数百年前,就能依靠庞大的知识储备称王称霸,为所欲为,但这是天大的笑话,除了熟知历史的bug性优势外,绝大多数穿越者的知识和能力并不比蒸汽时代的普通精英强多少,遑论那些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真正科学家了。

就以数学水平而言,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炮兵学院就要教授微积分,程度还非常精深,超过二十一世纪理工科一本大学的高等数学范畴。

赵大贵自己也看过一本炮兵训练教材,发现其中很多微积分题对自己也是很有难度的,才明白这时代的正规炮兵军官,单以数学基础和智商而言,不会比二十一世纪的一流大学理科生差。

如此说来,一般穿越者到了十九世纪,除了抢注别人的专利,掠夺本应该属于别人的风采外,单凭自身能力,其实没有多少可称道之处。

这一点,也让赵大贵一直深以为戒。

另外,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被打得那么惨,也是可以理解的,那是真正的一个时代的差距。

“我知道壬叔兄爱吃桃酥饼,来的时候带了一些。”赵大贵拿出带来的点心,放到李心兰跟前的桌子上。

“那就多谢了。”李心兰欣然拿起点心品尝。

“对了,我看了壬叔兄最近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和微积分学书籍,做得很好,只是将译者的名字改为李善兰,不知道是为什么呢?”赵大贵想起一件事情问道。

“哦,最近我跟王韬兄等聊天,觉得出门在外,有个笔名更好一些,就把名字改成李善兰了。

怎么,这名字没问题吧?”

“没问题是没问题,反正改不改别人都知道是你。”赵大贵点点头,心里却在咆哮,你要改名字早几个月就改啊,要那样去年九月份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就能认出是你。

中国最早的“几何原本”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的时候带来的十五卷本,后来徐光启跟利玛窦一起翻译这本书,但只是翻译前六本而已;

后面的九本,还是等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李善兰跟英国人伟烈亚历一起翻译的。

后来,李善兰与艾约瑟合译《重学》20卷;与伟烈亚力合译《谈天》18卷、《代数学》13卷、《代微积拾级》18卷等,是中国第一部微积分著作的译者。

可以这么说,李善兰就是中国近代第一数学家,甚至是1900年前数学界唯一的脸面,数学界泰斗,其学术成就,在清朝被推翻之前都是最为杰出的。

“我今天过来,是有一些事情想请壬叔兄帮忙。

还要问一下,以前莱布尼茨和帕斯卡等人发明过能进行加减乘除的机械计算机,1833年,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还提出过分析机的的理论和设计方案。

不知道壬叔兄对这些有多少了解呢?”

“哦,莱布尼茨和帕斯卡的那种计算机我听说过,但未曾听说过什么分析机。

赵兄提起这些事情,不知有何见教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