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绝世名星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凄(十一)

绝世名星 第二百三十七章 凄(十一)

作者:洛俞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2:48: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夫妻二人正在此斗口,有宋异人同妻孙氏来劝徐鸣道:“贤弟!当时这件事是我作伐的,弟妇既不同你去,就写下一字与他。qiuyelou贤弟乃奇男子,岂无佳配,何必苦苦留恋他?心去意难留。勉强终非是好结果。”

徐鸣道:“长兄嫂在上,马氏随我一场,不曾受用一些,我心不忍离他,他倒有离我之心;长兄吩咐,我就写休书与他。”

徐鸣写了休书,拿在手中道:“娘子!书在我手中,夫妻还是团圆的好。你接了此书,再不能完聚了。”

马氏伸手接书,全无半毫顾恋之心。徐鸣叹道:“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是可,最毒妇人心?”

马氏收拾回家,改节去了不题。徐鸣打点起行,作辞宋异人,嫂嫂孙氏道:“姜尚蒙兄嫂看顾提携,不期有今日之别。”

异人治酒与徐鸣饯行,饮罢远送一程,因而问道:“贤弟往那里?”

徐鸣道:“小弟别兄,往西岐做些事业。”

宋异人道:“倘贤弟得意时,可寄一音,使我也放心。”

徐鸣离了宋家庄,取路往孟津,过了黄河,迳往渑池县、往临潼关来。只见一起朝歌奔走百姓,有七八百黎民;父携子哭,弟为兄悲,夫妻落泪,男女悲哭之声,纷纷载道。

徐鸣见而问道:“你们是朝歌的民?”

有认的是姜子牙,众民叫道:“姜老爷!我等是朝歌民,因为纣王起造鹿台,命崇侯虎监督;那天杀奸臣,叁丁抽二,独丁鞍役,有钱者买闲在家,累死数万人夫,填鹿台之下,昼夜无息。qiuyelou我等经不得这样苦楚,故此逃身出五关;不期总兵张老爷不放我们出关,若是拿回去,死于非命,故此伤心啼哭。”

徐鸣道:“你们不必如此,待我见张总兵,替你们说个人情,放你们出关。”

众人谢道:“这是老爷天恩,普施甘露,枯骨重生。”

徐鸣把行囊与众人看守,独自前往总兵府来。众人问道:“那里来

的?”

徐鸣道:“烦你传报,姜尚来拜你总兵。”

门上人来报:“启老爷!商都姜尚来拜。”

张凤想姜尚来拜,他是文人,我乃武官,他近朝廷,我居关隘,

百事有烦他。急命左右:“请进。”

徐鸣道家打扮,不着公服,迳往里面见张凤。张凤一见徐鸣道服而来,便坐而问道:“来者何人?”

徐鸣道:“吾乃姜尚是也。”

凤问道:“何为道服而来?”

子牙答道:“卑职此来,不为别事;单为众民苦切,天子不明,听

妲己之言,广施土木之工,兴造鹿台,命崇侯虎督工。岂意彼掐虐万民,贪图贿赂,不惜民力!况四方兵未息肩,上天示儆,水旱不均,民不聊生,天下失望,黎庶遭殃,可怜累死万民,填于台内。荒淫无度,奸臣蛊惑天子,狐媚巧闭圣聪。命我督造鹿台,我怎误国害民伤财?因此直谏。天子不听,反欲加罪于我。我本当以一死,以报爵禄之恩;奈尚天数未尽,蒙恩赦宥,放归故乡;因此行到了贵治,偶见许多百姓,携男拽女,扶老携幼,悲号苦楚,甚是伤情。如若执回,又惧炮烙虿盆,惨刑恶法,残缺肢体,骨粉魂消。可怜民死无故,怨魂负屈!今尚观之,心实可怜!笔不辞愧面,奉谒台颜。恳求赐众民出关,黎庶从死而之生,将军真天高海阔之恩,实上天好生之德。”

张凤听罢,大怒言道:“汝乃江湖之士,一旦富贵,不思报本于君恩,反以巧言而惑我。况逃民不忠,若听汝言,宜陷我于不义;我受

命执掌关隘,自宜尽臣子之节。逃民玩法不守国规,宜当拿解于朝歌。自思只是不放过此关,彼自然回国,我已自存一线之生路矣。若论国法,连汝并解回朝,以正国典;奈吾初会,暂且姑免。”

喝两边把姜尚推将出去。徐鸣装作满面羞惭,众民见徐鸣回来问道:“姜老爷!张老爷可放我等出关?”

徐鸣道:“张总兵连我也要拿进朝歌城去,是我说过了。”

众人听罢,齐齐叫苦。七八百黎民号陶痛哭,哀声彻野。徐鸣看见装作不忍,道:“你们众民不必啼哭,我送你们出五关去。”

有等不知事的黎民,闻知此语,只说宽慰他,乃道:“老爷也不出去,怎生救我们?”

内中有知道的哀求道:“老爷若肯救援,便是再生之恩!”

徐鸣道:“你们要由五关者,到黄昏时候,我叫你等闭眼,你等就闭眼。若听得耳内风响,不要睁眼,开了眼时,跌出脑浆来不要怨我。”

众人应承了。徐鸣到一更时分,望昆仑山拜罢;口中念念有词,一声响,这一会徐鸣土遁救出万民。众人只听得风声飒飒,不一会四百里之程,出了临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到金鸡岭徐鸣收了土遁,众民落地。

徐鸣道:“众人开眼。”

众人睁开了眼。徐鸣道:“此处就是汜水关外金鸡岭,乃西岐州地方,你们好好去罢。”

众人叩头谢道:“老爷天垂甘露,普救群生,此恩此德,何日能报?”

看着众人离去,徐鸣往溪隐迹。

众民等待天明:果是西岐地界,过了金鸡岭,便是首阳山。走过燕山:又过了白柳村,前至西岐山。过了七十里,至西岐城,众民进城观看景物;民丰财阜,行人让路,老幼不欺,市井谦和。真乃尧天舜日,别是一番风景。众民作一手本,投递上大夫府。

散宜生接着手本,翌日伯邑考传命:“既朝歌逃民,因纣王失政,夹归吾土。无妻者给银与他娶妻,又与银子。令众人移居安处,鳏寡孤独者,在三济仓造名,自领口粮。”

宜生领命,邑考道:“父王囚里七年,孤欲自往朝歌代父赎罪,不知卿意如何?”

散宜生奏道:“臣启公子!主公临别时言,七年之厄已满,灾完难足,自然归国。不得造次,有违主公临别之言。如公子不安,可差一士卒前去问安,亦不失为子之道;何必自驰鞍马,身临险地哉?”

伯邑考叹道:“父王有难,七载禁于异乡,举目无亲;为人子者,于心何忍!所谓立国立家,徒为虚设,要我等九十九子何用?我自带祖遗三件宝贝,往朝歌进贡,以赎父罪。”(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