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荒沙主宰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治民之约

荒沙主宰 第三百六十二章 治民之约

作者:黄火青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九月十九到九月二十二,端丽城的大雨下了足足四日,洁净两军的遗体,弥合战争的疮痍。

直到城外一座座墓碑打下,将死者们永久钉入另一个世界。

九月二十三的黎明,雨势走到了尾声。

端丽内城的一座小院中,洪范盘膝床榻独自入定。

龙魂树下迷雾般的生机已经满溢,可惜迟迟无法转化成修为。

静谧的白噪声中,洪范一次次回想白雷神引爆的那一瞬,描摹彼时的感受——须臾间,火行灵气的狂乱冲刷,燃烧之欢愉、毁灭之庄严全然覆盖魂魄。

他隐约觉得境界有所松动,但还差了火候。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洪范退出内视。

耳边淅淅沥沥的雨声骤然鲜明,磨砂的窗玻璃已然微亮。

洪范下床推窗,入眼是自屋檐滴落、珠串般剔透的雨帘。

湿气骤入,掠走屋内三分暖意。

一场秋雨一场寒。

相比三四日前,端丽大约冷了有十摄氏度。

洪范瞥了眼泛白天光,开门入院,打起筑基拳。

高速流转的炎流真气蒸干了每一滴雨。

拳过五趟,有人叩门。

此时是辰时(早上七点)。

来人面目方正、身材高壮,是中军连山营副都尉,名为逢庆,最早在龙湫镇就曾与洪范见过。

“洪少侠,还是前两日那些事……”

逢庆身着蓑衣,礼数依然周全。

“这回是西城那边的三个大户,按我们搜集到的情报肯定是有挖私窖,但他们就是不认。”

“末将一时苦手,只能来寻您了!”

他说着又一拱手,语态恭敬。

“分内事,带路吧。”

洪范回道。

他以沙流摄来檐下一顶斗笠,戴上便出门。

端丽一战,洪范立功颇多,不止于填平城壕、埋设炸药,还有几度搏杀以及最后的先登之功。

考虑到他并非百胜军隶属,无所谓升迁,最后的奖赏都落在实物。

共千两白银,两千匹布。

这笔财物不多不少,对洪范而言颇为鸡肋——当初他入淮阳国,为的首先是许龟年承诺的三倍武勋。

所以他最后一分不取,将赏格的三成抚恤给首战战死身侧的左军军侯浦坚家人,剩下七成散给终战随他冲锋的重甲士。

这让赤沙在百胜军内声名再高一筹,逢庆的恭敬也与此相关。

出了院子,后者当先领路。

小巷颇长,两侧楼高,顶上一线青天,辨不出云雨。

“降兵处理得如何了?”

洪范问道。

“快刀斩乱麻,昨日便差不多了。”

逢庆回道。

“破城后收降的天风军共千余人,城防司差不多两千,各自抽杀了一部分,剩下的大部打散并入军中,小部发往后方屯田。”

洪范点了点头,再问:“抄家呢?”

“最上头的七家除了唐家都抄了,冒雨连干两天两夜,末将方才出门的时候恰见到同僚回营。”

逢庆性格开朗,开了话匣子就自顾自往下说。

“战利还是按老规矩三分;一份算公家,一份算各部集体,一份算个人。”

两人闲聊着拐出巷子,汇入街道。

空间一开阔,便显得雨声稀疏。

相比昨日,街上往来行人渐多,除士卒外竟然已有不少步履匆匆的百姓。

这侧面说明了百胜军的军纪。

以洪范对中古时代战争的了解,这近乎于奇迹了。

“都说兵灾凶残;只从破城后秋毫无犯来看,百胜军便当得起一个‘义’字了。”

他出声赞道。

逢庆闻言却笑。

“洪少侠谬赞,末将自家人知自家事。”

他见对方望来,进一步解释道。

“单凭军纪刑罚,再森严也压不住烈战后的凶兵;能有这個样子,还得是靠这个……”

逢庆用拇指朝上一指。

“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此时的淮阳国还有没有神仙末将不知,但有铁掌公坐镇端丽,说句‘监听数里、瞬息即至’,可是恰如其分。”

“兵灾再凶,又哪里凶得过元磁宗师?”

他说得理所当然、不假思索。

洪范琢磨片刻,默然颔首。

两人步子轻快,沿着街道一路往北,行至条窄河前。

此河名为“贤淑泾”,与护城水系相连,这几日受填濠沙土影响贤淑不再、格外浑浊。

贤淑泾上坐着道石拱桥。

洪范走上桥心,视野渐高,能越过披着水雾的重叠黑瓦,见到二里地外的北城墙。

今日虽只是破城后的第四日,已然有许多军士披蓑冒雨修补,唯有那被白雷神炸开的口子暂未处理,整个豁开,像是牙床上缺了的门齿。

“大战得胜,大伙仍不得闲啊。”

洪范叹了一声。

“何止,比攻城时还要忙了!”

逢庆接口道。

“军务方面,后军围绕端丽城搜捕乱军,左右两军则散出多股队伍清缴周围县镇;骑兵营那边,前锋今明日应当能前抵瑶河,与王庭的游骑哨探交上手了。”

“军务之外,医治伤兵、军驿寄送,还有我们中军负责的抄查钱粮的差事,都是忙得焦头烂额。”

两人边说边聊,不多时到了城西第一处目的地。

一座挂着“常氏宅邸”匾额的大宅,规模不小但装饰不显豪奢,大约是端丽城二三等的大户。

此时常宅前已有一队士卒站岗,里头还传出争执声。

事情经过无甚可说。

豪强大族本就是百胜军主要的军需来源,其中参与城防的要抄,次一等要“捐”。

按理说大军压境,能花钱保平安已是万幸,但总有些聪明人自以为把握到段天南的“柔软性情”,藏私抗捐——常家人此刻便是如此,甚至以裘元魁入城后所发的安民告示相压。

直到洪范接手。

他只是进去走了一圈,以沙世界轻易定位了宅邸内一大二小两个地下暗窖,待随手指出之后,常家几位家主家老便汗如雨下,瘫倒在地了。

几桩琐事跑完,还未到午饭时辰,洪范又被请去转作百胜军中枢的端丽城守府,正撞见古意新坐在屋檐下端碗扒饭,其衣衫发髻半湿,长枪靠在廊柱,枪刃有新沾的血迹。

后者这两日伴随左右二军行动,负责肃清周遭,大约是刚赶回。

两人一同入内。

“治民之约”四字匾额高挂,其下,百胜军众高层正汇总数据。

“诸公,忙活三日,所获种种已有数字。”

行军司马陈彦手持文书,清了清嗓子。

“存粮方面共二十五万石,后续或还能上浮一成;金银绢布合计二百余万两白银,扣除奖惩抚恤,结余六十余万两!”

读到最后他的声音微微颤抖。

“到底是百年结余之大城!”

刚从后方赶来的常逸民嗟叹连连,脸上笑容甚至有些飘忽。

“如此收获,可该如何处置?”

他口中念叨,倒不是真的发问。

段天南面色却认真。

“古老弟,你这几日兜转所见如何?”

大汉转过身来,面容比平日越发沉静严肃。

“村舍荒乱,多有饥民;黄狗瘦可见肋。”

古意新回道。

段天南闻言有了决意。

“留下足够的军粮,就定为十万石;剩下的放给百姓。”

他回头说道。

裘元魁出言补充:“秋收刚过,一次上粮太多容易跌价……”

但他立被打断。

“不。”

段天南抬眼蔑视梁上金匾。

“不是卖,是放。”

堂下一时没了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