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镜湖惊涛 > 第三十四章 心在箭之前

镜湖惊涛 第三十四章 心在箭之前

作者:走马刀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守仁当时回答王华的话里,有一些小技巧,他只说了“会读书”,没说不练武。当然尽管如此,宁无书若要教王守仁箭术,也不可能在家中明目张胆地教,于是王守仁借口带宁无书逛逛金陵城出了门,来到城外一处无人的山头上。

宁无书自己也还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女孩,没有教过徒弟,她站在山头上望着王守仁充满期待的目光,竟然不知道怎么开口。沉吟半晌,宁无书说道:“我练武到现在五年多的时间了,能有今天的成就,有天赋,也有运气。弓箭一道,从来没有人教过我,所以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要怎么一步步地去教你,不如这样吧,我呢,先给你讲一个我刚刚练箭不久时候的故事,那一次之后,我的箭术突飞猛进,有了长足的进步,希望也能够给你一些点拨。”

王守仁点点头,认真地说道:“师父,你不要紧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没有关系的。”

宁无书“噗呲”一笑,被徒弟安慰不要太紧张的师父,估计天底下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她定了定神,悠悠地开口道:“那是我练弓箭的第二年。头一年里,因为没有人教,之前也没有练过,所以一直在打基础,只能勉强做到在较远的距离把箭射准,但箭头不稳,我人也不能动,更别说想要像一些战场上的大将那般,一边骑马一边射箭了,甚至连移动的物体,我也没有办法做到完全射准。所以我想办法在附近的林子里,弄来了三只野狼……”

“那时候我武功很弱,别说是狼了,就算是三只恶犬,我见了都得跑。当时我的箭力道也不强,像你表演的两箭连追的手法,我当时为了增强箭上的力道也勉强练了出来,但准心却不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独自面对三只野狼,我很可能就会被撕成碎片。”

“但是不逼自己不行呀,我有必须要变强的理由。所以那天晚上,我让人把饿了几天的三只野狼扔进林子里,我也告诉他们,除非我放出求救信号,否则谁也不准进那林子。那一天晚上,算是我头一次有‘悟道’的感觉……说悟道可能太狂妄了点啦,不过大致意思是差不多的。”

“那一夜,我被那三只野狼包围了。我看不到它们,但是能听见林子里它们奔跑的声音和它们饥饿的嘶吼声,这些声音不停在我周围闪现,不论我往哪里走,都无法摆脱。那种感觉我现在还记得,那比它们直接扑到我面前要来得更加可怕,就如同在等死一般,你知道自己会死,但却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死去。那时我箭筒里已经只剩下不足五支箭,弓弦被我射断过一次又重新绑上,但却只伤到了其中一只狼的后腿,如果想不出办法,当夜我便要死在那片小小的林子里。”

“就在那时候,我突然想明白了。与其在焦躁不安与恐惧中等死,不如放手一搏。就在想明白这一切时,我的心忽然安静了下来,什么生死、什么野狼,我都不知道了,只知道在自己周围有三个目标,我的箭筒里有五支箭,我可以射中它们。当我搭箭上弓时,心中已无外物,所有的一切在我眼中仿佛都有了轨道,风的流转、草的晃动,在我移动自己左手之前,我的心先一步找到了目标。”

说到这时,宁无书脸上浮现出追忆的神往与一丝得意。

“这一切说起来很玄妙,那三只野狼,仿佛是自己撞上了我的箭,当它们死在我面前时,我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从那之后,我开始修炼心箭。在纵横学中,有一种说法,是‘道’与‘术’之分。在我看来,射箭的手法只是术,但心箭却是一种道。心在箭之前,是我悟出来的道。”

“心箭第一要诀,便是静,绝对的静心。当我把弦拉满时,我要求自己的心中不允许有任何杂念,只能有目标,除了会影响箭支去向的风,其他一切都要忘却,哪怕青山崩于前,也不能阻拦我射出这一箭。心箭第二要诀,则是延伸。在我看来,手中的箭并不是射出去便完成了它的任务,当我射出一箭时,我的心念会随着它走,我射出这一箭时,是愤怒、是悲伤、是冲动、是兴奋,这些情绪都会依附在我射出去的箭上,它是我身体的延伸,是我的一部分,与我的手足无异。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方能做到心至箭至。”

王守仁听得入神,随后有些不解地问道:“可是师父,你这个意思,不就是说,心中之所念能决定一切吗?如果将你的心箭练到极致,岂不是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可是,儒家圣人先贤曾说过,‘存天理’才是世间的本理,天道规则才是决定一切的,怎么可能由人心去决定呢?”

宁无书笑了笑,说道:“要论道,你师父我是真的不行,所以什么‘存天理’,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辩驳它,但是我知道,古代亦有百家争鸣,儒家先贤之说,也未必是至理呀,你看,我修炼心箭,确是有所成的,当初如果不是这心箭,我早就被饿狼给撕成碎片了呢。所以,就像当年一个长辈教过我的,不要被前人的说法所束缚了,那些只不过是你寻求自己道路上的参考,自己的处世之道,要靠自己来找。即便是我教你的东西,也未必是全对的,最终还要你自己去明白。”

王守仁听得非常认真,时而沉思、时而点头,最终郑重地说道:“师父,我王守仁自幼博览群书,不论学什么都是一学即会,我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今日与师父一席话,却胜过十年苦读,我明白了,古人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原来是这个意思。师父,当年教您的长辈,应该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吧?”

宁无书抿着嘴,脑海中浮现出云飞玉那张随时挂着老子天下第一的表情的脸,不禁莞尔。她轻轻说道:“那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长辈,称得上‘贤者’二字。”说完,自己却忍不住笑了起来,随后,连忙掩饰住这种略带调侃的笑容,对王守仁说道:“我说了这么多,你不如先来练一练这个‘静’?”

王守仁笑道:“师父,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徒儿我从小就学习这个‘静’,读书要静、画画要静、写书法也要静,这种静气凝神的功夫,很早父亲就教过我了呢。”

“是吗?”宁无书眯起眼,哼了一声,问道:“那你能做到这样么?”

话音落下,宁无书的气质突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刚还丰富灵动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变为面无表情。她直视王守仁的双眼中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牢牢扣住了王守仁的灵魂,王守仁一惊,突然发现自己怎么也移不开双眼了,望向宁无书的眼睛,心中猛地静了下来,他目瞪口呆,却又平静无比,除了小山头上淡淡的风声,其余的一切仿佛都离他远去。一时间,王守仁只觉得格外地舒畅,头脑格外冷静,似乎进入到了一种玄妙的状态之中。

下一瞬间,这种感觉潮水般褪去,烦杂的俗世又重新回来了。王守仁呆呆地盯着笑嘻嘻的宁无书,结结巴巴地问道:“师、师父,这、这是……”

“方才我用了点内功,所以你的感觉会特别明显。”宁无书得意地说道:“你知道吗?心境是会传染的,你自己的心境越强,感染的能力就越强大,传说江湖中有过一些神秘的高手,他们的武功普普通通,但心境修为却极为强大,一个眼神便能让人陷入疯狂。这样说来或许有些夸张,但是你想一想,如果你到王叔叔的书房里,他在很严肃很安静地处理公务,你会不会不敢说话、连动作都变小了?如果你到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去,大家都在玩在笑,你会不会跟着一起兴奋起来?”

宁无书往前走了一步,伸出手指指着王守仁的心口,说道:“你方才说的静,只是你自己做事时的一种状态,你强行排除了一些杂念,让自己专注。但实际上,你并不是真正的专注,试想一下,如果你画画的时候砚台打翻在了画纸上,你还能继续画下去吗?如果你看书的时候,一只蝴蝶落到了书上,你还能继续看下去吗?真正的静、专注,要求你要像刚才那样,心中再无外物,甚至连你周围的人都能感觉到你的‘静’,要让他们在你安静下来时,便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这才是我要求的境界。”

“心中再无外物吗?”王守仁被深深地震撼了,在今天之前,他所理解的武,是怒发冲冠、力敌万均的勇武,未曾想到,眼前这个仅仅比自己大不了两岁的师父,却能说出一番令自幼被称为天才的他无比汗颜的话。初见之时,宁无书只不过是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大家闺秀,后来,王守仁知道了她是个武道高手,于是心甘情愿拜她为师,希望她能够教导自己弓箭之道,但内心中,还是觉得,宁无书也就是一个姐姐辈的人。

谁知道,仅仅是第一门课,宁无书便说出了这么多的大道之理以及修行心得,而这些,大多是她自己领悟的!自己拜的这个师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啊?王守仁突然觉得,他将来从宁无书这里学到的,绝不会仅仅是使用弓箭,也不会是把武功练到多么高深的境界,而是一些要深刻得多、有用得多的东西,她是真正在履行为人师者的任务!

这一刻在这小小的山头上,王守仁完全被宁无书折服了,他低下头,恭敬地答道:“明白了,师父,徒儿会认真去思考的。”

王守仁不知道,今天这一决定,将会促成未来很多很多年后的某一天,一个真正圣人与一门千古学派的诞生。而在此事中举足轻重的宁无书,此时偷偷背过身,擦了一把汗,长出一口气,轻声感慨道:“做人师父,还真是不容易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