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大周守藏史 > 第二百四十章:允叔·天子之心

大周守藏史 第二百四十章:允叔·天子之心

作者:青色大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11: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泾水清,渭水浊,泾水流入渭时清浊不混,分明不已,是为泾渭分明,人心可见也。

而此时,天时入春,寒意渐消之时。

风允所居茅庐处,围起小院,隔绝往来众人,与风中还带着的些许寒意。

两位一岁孩童,在院内火堆旁,咿呀学语,识物认知,学习字。

风允抬眸,看着两个懵懂少知,依照秉性而为的世子。

其一为伯服,因为早产,看着瘦弱些许,但目光灵敏,满是好奇探究之色,其面目虽稚嫩,但已有褒姒那倾国倾城之遗传,俊美可爱。

另一为宜臼,身材矮胖,看着憨厚,但却脾气不小,对周围事物没有爱惜之色,多莽撞而行,学字之时也多偷懒,对风允也无多少尊敬之意。

两人此状,风允想起一句老话——三岁看老。

小时的秉性,若没有引导,继续任之,恐会发展为一生的性格。

就如同环境造就一人,自己的所知所感所行,也是一种环境——内心环境。

“你们二人,可喜欢学字?”风允出声,询问两位世子。

伯服腼腆一笑,起身,恭敬但笨拙地行礼,可见其对风允亲昵。

“先生,伯服喜欢和先生学字。”

一旁的宜臼不理会风允。

而此时,申王后乘马车,顺着渭水而来,此番如同往常,都是此时来接宜臼离去。

风允望之,这马车虽然质朴,但却是五马之驾,是为王后之驾也。

可天子早有令,申王后与褒姒,皆需自力更生,养育儿子,让两位世子了解周民之生活,每月天子所给的,也不过就是些兽肉粟米。

就是布匹都是需要她们自己去织,哪来的闲钱去购置马车,还养五马呢?

“风子……”却听,马车内又有一人声。

那人下马,是一男子,跟在申王后之侧后。

申王后与宜臼一般,皆对风允不作理睬。

而那男子对风允行礼:“余为申国公子,申王后之嫡胞。”

“此番来探望长姐,遂乘一车。”

是吗?

申王后每日来接宜臼,其鞋袜少泥泞,可不像是亲自从渭水沿途而下。

但风允也不拆穿。

“申国公子安,不知可是有事?”若无事,也不会如此堂而皇之到来。

申国公子笑,又礼道:“确有事。”

轻轻抚摸宜臼的肩头,这宜臼倒是亲近这位母舅。

“宜臼在风子门下学字,又为天子之嫡长,此学有几月,想来也是与风子结缘。”

风允轻蹙眉头。

就听这人道:“不知风子可有心,为世子半师?”

半师?

申王后是母,天子为父,此番是申王后来求,所以是半师,但只要风允答应,他们如何能不用风允的声望,让天子也答应呢。

一旁,默默呆在风允背后的伯服不满,拿着风允的裙角。

风允摇头。

“允,无为世子之师的想念,此番来教导两位世子,也是尽守藏史之职责,教字罢了。”

风允不比在大庭时,还会为那些一生都可能埋在田间地头的孩童们,打开一道小路,说些故事。

对于两位世子,风允只是教字,不僭越一步,以添烦恼。

风允不必看,都晓得这院子外,多少行人欲攀附两位世子,进行这太子之争。

可以说,此时天下诸侯的目光,都因为太子之争,聚焦在泾渭分明之处,他风允的茅庐小院。

两位世子之一,若是能得到风允的首肯,为其师,其局势怕有大变化。

这是诸侯们担心的,担心风允选择了他们不能选择的世子。

但也是诸侯们期待的……

不过相比于期待风允支持诸侯所选,诸侯们更希望——

那申国公子闻言:“那伯服世子呢?”

周遭气氛,因为申国公子言而压抑,往来行人都下意识顿了顿脚步,余光看来。

直到下一刻,风允轻声言:“允待世子伯服,与世子宜臼,一般无二,不因其长幼,不因其嫡庶而轻重。”

“所谓学字,也不会因此而少一点一画。”

在风允说后,那周围行人明显脚步一急,却是要去通传此消息。

对于申国的试探,却是圆满。

申王后难得有了一个笑脸。

“闻说当年褒姒妹妹从吴国归褒国时,途径已灭的大庭,遇到了风子。”

“风子为褒姒出策,以安全归国,又以推鼎之言,稳定褒国,还有那褒响再出使,当时在丰镐,可是风头无二啊……”

申王后淡笑:“风子与褒姒,年纪又相仿,为早年故友,其实收伯服为弟子,也无不可才是。”

伯服何曾听过这事,他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望向风允。

“姐姐,褒姒与风子不过是萍水之逢,一面之见,风允出策也是为褒国出,何来为妹妹出策呢?”

褒姒素妆秀丽,虽然衣着不似申王后尊贵,面色微冷,但却能在眼底看见不欲是非的柔善。

美人在内而不在外,可她却内外皆有美人之处。

“风子安。”

今日是申王后久待了,不然也不会碰见褒姒。

申王后冷哼,却也不退去,她是王后,岂能避让褒姒。

而褒姒在对风允行礼问安后,招手:“伯服,过来,我们该回去了,今日有一个喜事告诉你。”

伯服听话,从风允身后小跑出来,来到褒姒怀中。

褒姒不欲与风允多说,就对申王后行礼。

“王后,褒姒告退。”

一旁的伯服也小心行礼:“王后,伯服告退。”

申王后也并非极大恶人。

所谓眼不见心不烦,随即挥手,让褒姒离去。

在得到风允不会收伯服为弟子后,她就不再担忧。

出尔反尔,可不是近圣之德的作风。

申王后也与申国公子,驾车离去。

“大国公子能御四马,已是大德,可这五马之御,怎能骗人呢?”

果不其然,随着五马之御的出现。

丰镐之地,周人口中,皆是申王后为母奢侈,不欲与民共行,其身着粗布,但里面都是精帛,归家之后,也满头珠钗。

相比之下,褒姒因为其亲自前往泾水浆洗衣物,为周围邻里缝补,织布之声不绝于耳,她的声望逐渐升高。

而随着议论王后与褒姒,却无人阻拦后。

两位世子也随之被抬上明面,被人议论其有无德行。

其世子伯服,见之怜爱,为人虽小,但谦逊有礼,但世子宜臼,却脾气暴躁,因为知晓自己父亲为天子,路遇庶民,皆仰头而息。

对于那些因为日晒雨淋而皮肤皲裂,相貌粗糙,以劳力而活,身入泥泞者……轻视而鄙!

孰德孰劣,一眼尽知。

这是泾渭之处,可不是天子之宫。

两位世子的一言一行,皆被世人所知…孩童年幼,可无法虚伪。

一时间,随着这议论之声,朝上震动,士大夫多望天子能下令压制。

可天子还是那言——叩天而问,伯服与宜臼皆是寡人之子,其有德,只需燃其烽火,凤鸟辨之,自可为太子。

可有人大呼,嫡庶之别!

天子冷哼,下令革去此人之职。

“嫡庶皆是我子,一视同爱,其自然有法,何须尔等来定论!”

此强权之下,士大夫皆无语。

要知晓,这月天子才方诞育一新子,可天子至今都围绕在褒姒之处,与伯服喜爱,或是前往骊山,监督烽火台的建立,何来一视同爱……

……

“天子又征庶民去建立烽火台了。”蛮娃在院内收拾些许行囊,今日因为天子三子诞,满月之时,天子为三子取名-姬余臣,特许两位世子携母,前来相识,所以今日暂歇,风允也能趁着春日,出游一番。

“天子恐怕,不只是建立烽火台那般简单。”

风允观天。

这周天,已经被天子用重器锁住,在这煌煌之天,数百年的大周气运下,风允以近圣之力,《周易》《河图》,部分《洛书》来推演,也只能看到些许异常。

寻常之人,即使是先天大能,也无法察觉。

“这位天子,很危险,他不乏开拓之心,但是如今大周外强中干,**开拓却无开拓之本,只能消耗先祖荫蔽。”

“这无疑是危险的,就如同禹越之时,那越君一般,以举国气运来寻《河图》,却成也气运,败也气运,引来诸多灾祸。”

其中,当初风允也是越君一手催动的灾祸之一,绝其性命也。

“大灾之世,英雄辈出,这是人道的延续,也是天道的轮转,地道的新生。”

禹越之时,对于大庭来说,就是一次大灾之世,所以诞育了风允,风允是被人道之势所推,方才能如此之快地成长。

不然,太平之世,宗伯岂会让非士族者入典籍宫,大宰又岂会以天子祭祀,成全风允,谋大庭古国的再起之机?

这就是大势之助。

而这样的人,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是不少的。

这就是人道。

“商末之时,大乱起,大势之下,多少英雄流传千古,纳入人道道天。”

“如今…大周也在进行这个轮回。”

风允目光清亮,思索的却是后世春秋战国时,那些一个个印刻在人族岁月中的英雄之人。

“风子,东西收拾好了。”

蛮娃安排好马车,前来询问风允。

风允见之,颔首道:“带上我的琴,徒步去吧。”

在曾国时,风允曾得绕梁琴,是为异人异宝,可纳入青纹之中。

此时,青纹闪动,绕梁则出。

蛮娃接过,与风允一同出游。

而在这周遭,也因为风允之行而动。

等风允来至泾渭之交处,席地而坐时,周围已经隐藏了不少求学仰慕者。

“咚…”

古琴声响,风允甚少谈琴。

而看这泾渭分明,一清一浊,交融而一,似与阴阳之变有关,遂不由得有了感念。

古琴无谱,随心而奏。

这是阴阳的道理。

四周花草因为琴声而娇嫩,水波因为琴声而荡漾。

随着玄道之韵味蔓延,四周闻琴声者,如陷入风允的世界,感念道之所在,心之所往。

人心,不外乎此时,最得舒适。

“母亲,是允叔。”

褒姒带着伯服,从周宫归,却闻琴声而驻足。

伯服不由说出了允叔之称呼。

但褒姒却是大惊。

“谁教你这么叫的?”

伯服懵懂,又见褒姒如此,遂忐忑不安。

“是阿父,阿父说风子与母亲是久识,儿时有见而有交,此时我在风子那学字,自然是叫叔叔,更为亲近。”

褒姒紧蹙眉头,她不清楚,天子这是何意、

是为了说给她听的?

想起最近天子越发古怪的行径,她内心着实不安。

搂住伯服,褒姒遥遥远望,看着沉醉在道中的风允,闻声耳畔的琴声,褒姒眼中湿润。

她的心,因为琴声而动,她所想的是那吴国时光,与自己的兄长和阿父,即使在异国他乡,受尽鄙夷,但也得之自在,安然自乐。

没有归褒国后,入大周为妃这般……拘束,不敢再思未来。

“母亲,伱怎么了?”伯服看不见自己母亲的眼神,但是母子连心,他能感觉到母亲的无助。

“伯服……”褒姒靠在伯服耳边,轻声道:“乖,咱们不去当什么太子,平安顺遂,粗衣简食就好。”

伯服不懂,但是依照母亲的话点头。

褒姒抿唇,却是不敢再说。

因为这简单的话,或许是奢望难求。

“天子,您真的爱伯服吗?”褒姒轻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若有若无,自言自语道。

“咚…”琴音终止,琴声却在林间树梢缠绕,悠久不绝。

四周之人,皆惋叹,余音绕梁,难以忘怀也。

而因这声琴音而惊醒的褒姒,突然感觉道一道目光注视。

是天子。

天子也在闻风子琴声。

褒姒不敢怠慢,紧忙带伯服前去。

“天子…”

“嗯,今日去你那,我与伯服说一说这风子琴声,之后若是伯服为天子,倒可请风子教琴乐……”

褒姒抿唇,斗胆拒之:“天子说笑,王后有嫡,何须伯服来任。”

天子却笑。

“凤鸟问德,自出结果,伯服与宜臼皆有可能……唉,申国是好,大国能支撑宜臼成长,但是你褒国,也不错啊。”

褒姒心头一寒,可见天子淡笑,却也只能颜笑相随,携手天子而离。

但心中复杂难以言喻。

天子这是告诉她,要接近风允,为伯服造势?

所谓申国是好,大国,支撑宜臼成长……不就是天子在忌惮申国,不满申国对天子子嗣的插手?

而褒国也不错……

褒国,得楚国承诺,养之五十载,半国之人。

但这是背离天子之令的所得。

天子对褒国,也有不满,这是以褒国为挟,让她屈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