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大周守藏史 > 第一百五十章:神农氏·赭鞭(四千)

大周守藏史 第一百五十章:神农氏·赭鞭(四千)

作者:青色大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11: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风君是没看?”计然不悦,扫向书桌,却是在地上看见了他留下的诗歌。

再去看那周围的书,他了然一笑。

“风君看来是发现了,这里的书与古之黄帝有关系。”

计然也不作气,只是捡起诗歌,递给风允。

风允接过,这才缓缓翻阅。

“《那》《烈祖》《玄鸟》?”

计然为风允解释道:“宋国先君为微子启,乃商汤宗室,姬周伐商后,就将商丘分出,让子启可以祭祀商祖。”

“而这三首商颂诗歌,就是祭祀商祖之言。”

风允微微思索。

“大宰让余观这三颂,是为何意?”

计然面色略显恳切。

“风君啊,你可知晓这扬粤国实为商汤一脉,因周战事而流落于此。”

风允点头,计然见之,暗暗点头。

又道:“这扬粤啊,虽为商汤一脉,但却无宗祭之物,就是这三颂也是余从宋国所带,如今扬粤欲重立商汤之祭,遂希望有主祭之人……”

风允听到这,也清楚是为何事。

原来是想让他主祭。

可…

看见风允的犹豫,计然紧忙道:“风君啊,此事算是余承情以请。”

“大宰是有何事,为何不自己主祭。”

主祭之事,计然也能获得好处才对。

计然摇头。

“余得一书,不日即离,准备前往鲁国去寻找李聃先生请教。”

一书?

风允犹豫再三,但最终应下。

“多谢风君,待余从李聃先生处归来,再来百越感谢风君。”

计然欣喜一礼,紧忙离去,那还得前往扬粤宫,交代后续的事情。

扬粤宫内——

因计然是宋国人,这扬粤王也不因为计然即将离去就为难他。

将炼气士残术交给了计然,计然收好。

“王,风君已经答应代替余举行祭祀。”

“风君乃是大庭风氏,为古之大庭氏一脉,德行高尚,在余越治水,在大庭怒杀不德之君……其能为扬粤主持祭祀,也是展显了扬粤之德,可感风君。”

听着计然的吹嘘,扬粤王哈哈笑着。

“可行,可行。”

说毕商祭之事。

计然拿出了从细作处,得来的楚国情报。

扬粤王面色突变。

“那楚鳖啊,果然没好心,还有这个小国,竟然敢借道!”

扬粤王怒拍案桌……

其中商议,处在典籍宫内的风允却是不知晓。

其《神农本草经》字数并不多,不过半日就抄写完毕。

不过百草经,如今多是字,而非有图,若是能有图为参照,也才能方便后人观看。

对此,却是需要大量的搜寻,后续填补。

至于邹衍,此时还沉浸在抄录《黄帝内经》当中。

风允摘下发髻上的青枝,思索一二。

以青枝为笔,文气为墨。

将早先从巫一处,观炎帝-神农氏之图,得出的农咒写在《神农本草经》之上。

“巫咒,实际就是仓颉未造字之前,各大贤有能之辈,用以记载自己道的方式。”

“这巫咒-农,亦可看作神农氏的象征。”

风允以农咒引神农氏游离在天地间的道韵,纳入自己编辑整合的《神农本草经》当中,再以之祭道。

只见其上道韵在农咒的引导下,化作无数的草药虚影,化作一个个篆文,飞入青枝。

农……五谷亦是草药。

其味甘平,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

久服,轻身不老!

“咚!”

“嗡!”一道璀璨的光芒从青枝之上爆发!

典籍宫大震,而原本灰蒙蒙的扬粤国都上空,此时浮现出赤色红云。

遮天蔽日。

久违的冬阳穿过红云间的缝隙,洒在雪地上,映照一片红晕,整个扬粤城如同火烧之城。

一个个五谷药香四溢延绵。

城中居民纷纷出门观望,嗅之药香,面容红润,冬日疲倦的身心都轻快不少。

而天空中,也隐约有一牛头人身的巨人,隐匿在红云之间。

其一手拿赤色短鞭,一手拿五谷麦穗!

炎帝-神农氏!

扬粤国人纷纷惊呼炎帝神迹,跪拜不起。

本在大殿内相谈楚国之事的计然与扬粤王也被外界的异常所打断。

“这是怎么了!”

内侍紧忙来报,将外界的异相说出。

计然与王来到殿外,蹙眉观望着一片红霞,和那炎帝之像。

商祖-契,是帝喾子孙,帝喾为黄帝玄孙。

而炎帝意义上为黄帝之败者,虽是和平融一,但在那个姓氏分明,部族各一的时代,加之炎帝有十四位,各有各的政绩,其中神农氏更是为大,比之黄帝也不输分毫。

遂至今不少人都以炎帝之后为名。

扬粤王对炎帝-神农氏也尊敬不已,可他为黄帝之后,不可如同其余国民那般下拜。

他偏转目光,望向着计然,而计然蹙眉,其眼中浮现出一抹白光。

望气!

这计然也会望气之术。

很快计然就将目光注视在城内的典籍宫上。

“是异宝,风君成就了异宝……还是……”

这股气息,不似文道。

在扬粤国如此久,也观过典籍宫中的医药之书,他自然有对医道的了解。

“是何道?”扬粤王略慌乱。

若是别人的异宝异相也就罢了。

但这是风允啊。

这段时间风君结四国相印,出现女娲伏羲异相的事情,扬粤王可是清楚得很。

那彭蠡泽四国联盟,其盟约牢固,可以说是直接堵住了他向东扩张的步伐。

若是硬战,他也毫无胜算。

不然他也不会如此爽快地答应结盟,互不相侵。

现在这异相,遮天蔽日,容纳了整个扬粤城,他生怕风允又弄出什么事情来,影响他在扬粤国的决策。

扬粤王叹道:“幸好是神农氏……”

另一边,计然愕然。

“……是医道。”

“风君怎会成就医道异宝?”

还是如此声势浩大的异宝异相。

医道,不似文道,比之文道成就异宝,对实践、获得认可之事,要容易得多。

但学习医道者,少之又少,其多需积累,有时一个疑难之症,都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来研究,方能破解。

遂这也是计然疑惑的缘故。

为何风允能成就医道异宝?

然而,计然却是不知,风允并非直接去行医,而是记录整合草药,将无数人的草药知识合一,又以蚩尤法祭道,成就的异宝。

药医之道——药理与药方也!

而《神农本草经》就是药理之书,何为药理,曰:用之草药,于人体所表之性也。

同时,也可将《神农本草经》看作是最原始的药方。

“夫子?”

原本正在抄写《黄帝内经》的邹衍惊慌地抬头,此时典籍宫震动,他还以为是地龙翻身。

但在看见风允身前的赤鞭后,咽了咽唾沫。

如今风允的青枝化作了一柄赤色短鞭,纹路古朴,与神农氏虚影手中的短鞭一模一样。

赭鞭!

此鞭虽非杀伐之器,但却意义非凡。

相传神农氏以赭鞭来鞭挞百草,可知其药性,是神农定义医药之道的重器,是为炎帝神农氏的赤帝象征,其对人族的意义而言,比之大禹九鼎也丝毫不差。

当然,此鞭只是祭道而成,并非原物。

但动用其中的道韵,却是可以。

“行草药医道者,若是得此异宝,却是如虎添翼。”

邹衍不确定道:“夫子,您又有新的收获吗?”

风允等赭鞭之上的神异缓缓消去,这才收起赭鞭,重新化作青枝,插入发髻。

也是同一时间,天空的赤色红云消退,典籍宫也不再震动。

他只是记录整合,就能成异宝,可见这《神农本草经》的道之浓厚。

当然,这也有着农咒的帮助。

或许他有能力,也应该像整合《山海经》一般,整合出一本相对完整的《神农本草经》,这不管对此时的百越,或是他自己的玄道,再或是后世之人都有帮助。

“略有想法罢了。”风允思索此事时,也随便回答了邹衍。

拿起一本没有多少道韵的《神农本草经》。

风允又道:“继续抄录吧。”

闻声,邹衍点头。

见到风允手中《神农本草经》的厉害后,他对手中的《黄帝内经》更加期待。

而风允起身。

此时计然也匆匆而来。

“风君安……方才是?”

计然眼中的望气之术还未消退。

风允也会望气之术,能察觉到计然眼中的庚辛之金气。

庚辛为天干,金为五行。

不过在计然注意到风允的注视后,就收敛了眼中的望气之术。

风允也不欲探究其望气的来由。

而是解释方才之事。

遂先递出《神农本草经》,再解释道:“大宰也看过这典籍宫中的书,而这《神农本草经》,就是从中整合而得。”

“扬粤的典籍宫?”

计然不相信。

“风君莫说笑,这典籍宫内的书,我都看过,怎不见……”

计然说着,也在翻阅风允的编撰的《神农本草经》,口中的话戛然而止。

这些内容确实是扬粤典籍宫中的记载……

但,为何风允能以此成医道之异宝?

“不对,为何呢?”

计然百思不得其解。

若是能如此轻易获得异宝,这世间的异人也不会为自己的道而苦恼了。

“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书能获得神农帝的认可?”

越加翻阅,计然似乎有了些明悟。

“原是如此!”

“分门别类,又表其性,这是草药之本啊!”

计然顿悟,他面上犹豫,但还是对风允一拜道:“风君啊,可否让余抄录一份,余有大用。”

为何大用。

他所得的炼气士之术中,亦有医道,其炼气之学多寄身其上。

这《神农本草经》,自然有大用。

对此,风允道:“余知晓大宰将离扬粤,此书就是赠与大宰,以做别礼之一。”

风允清楚,能在扬粤如此顺利,都是因为这计然之功,投桃报李,风允也不相欠。

计然一乐。

但又道:“别礼之一?”

风允点头。

“过几日大宰即知。”

如今风允所集的本草,不过是六十二种草药,两千余字,所需半日抄录。

邹衍要抄录出内经,怕是需要三日。

“这……余盼之!”

本经为药理。

内经……包含甚多,风允如今所记的《运气七篇》与《养生二篇》,多为医理,但又隐约可见人之生理,病理,十分玄奥。

医理:人之伤病,医治之缘故。

病理:人之体魄,衰败之由来。

生理:人之生养,运行之规律。

相比于本经,这内经是风允以,他从女娲传承中所学的天干地支、五行阴阳、巫医祝由术等等,补全而得,方才是他对医道的理解。

……

与计然又说几句,表明留之备份于扬粤,就送计然离去,计然也还需去告知扬粤王。

如此。

翌日一早。

风允就支身,在计然的带领下,前往了扬粤王宫。

“扬粤王安。”

有了昨日之事,扬粤王也不敢在风允面前托大。

但毕竟在王位上多年,此时他也不露怯色。

恭敬虽有,但还不到礼贤下士的程度。

可见其还在气恼风允结盟四国,让扬粤少了一个扩展方向。

“风君请坐。”

扬粤王指了指一旁,位于左上首的案桌。

风允亦言而跪坐。

而计然微微蹙眉,但还是坐向了右首。

“来人,将盟约拿上来。”

只有盟约,而无相印,毕竟扬粤王只不过是想结一个薄弱的盟友,互不侵犯罢了,无须相位来拉拢风允。

风允也清楚这一点。

他看着扬粤王在盟友之上盖下了君印,又递来风允桌前。

细细观之,其上最为核心的一句就为——吾扬粤国,与彭蠡泽四国-百越、邗国、桐国、英方结契,互不侵扰,各自……

暗暗点头。

风允随即拿出四国相印,一一相盖!

同时,允咒与中孚卦——以诺天地之术,相互交应。

“轰!”

女娲伏羲手持规矩之像冲天而起,惊得那台上的扬粤王一抖。

“嘶!”

随着风允手持盟契起身,一道巨大的声音,响彻扬粤国土,向着彭蠡泽四国而去。

“今,娲皇羲皇在上,彭蠡泽五国…,在此结契,互不相侵……违者,天地罚之!”

浩浩荡荡之声,传遍彭蠡泽周遭。

与此同时,五国之民也都探出门窗来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