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领导 > 第430章 官法如炉

领导 第430章 官法如炉

作者:大司空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1:5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30章官法如炉

金有工原本打算见见王学平,却没想到,第二天刚上班,近万名上访的失地农民就聚集到了市委、市政府门口,静坐示威。

这么一来,金有工忙于处理上访群众的要求,也就没空和王学平见面了。

王学平心想,这样也好,免得见了面,不知道该说些啥。

换车赶到“兰州”别墅,王学平刚进一进门,就见等了一夜的孟秋兰旋风一样扑了上来。

两人亲热了一番之后,王学平就把严明高面临的困境完整地讲了一遍。

末了,王学平搂住孟秋兰,在她的粉唇上轻轻一吻,将她抱坐到腿上,说:“兰,严叔和我情同父子,你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帮他脱离云州这个是非之地。”

孟秋兰凝眸一笑,说:“说来还真是巧了,前些日子伯父还和我提起过一件事。省财政厅的常务副厅长突发脑溢血,住院治疗了一年多,据说现在的情况很糟糕,那位厅官已经成了植物人,省里也一直在暗中酝酿新的人选。伯父很早就希望我能够回到他的身边,你现在也在省城,我当然很想回去了。只可惜,我担任县委书记的时间太短,资历不够,伯父也就没有再提此事。平平,你知道的,这个位置可是不一般哦,动心思的人太多了,大家你争无我夺,来头都不小,有人甚至动用了中央的关系给省领导打招呼,闹得不可开交,我大伯他正为这事头疼呢。要不,我今天就进省城,和他好好的说说?”

王学平凝神想了想,问孟秋兰:“有把握么?”孟昭雄这种老狐狸,可不容易对付。

“呵呵,这么要害的位置,就算是省委吴书记现在都很为难,谁敢打包票?”孟秋兰发觉王学平有点走神,眼珠儿一转,将小嘴凑过去,一口咬住了他的耳垂,嗔道,“想什么呢?大美人在怀,还想别的女人,姑奶奶我可不答应。”

王学平紧紧地将孟秋兰搂在怀里,故意露出一副猪哥样,一通狂吻,逗得孟秋兰咯咯直笑,喘气如牛。

闹了好一会儿,王学平才略微松了松双臂,笑着问孟秋兰:“要是你伯父问起来其中的渊源,你怎么解释?”

孟秋兰得意地一笑,说:“这还不简单?你也不想想,我当年是先接的县长,后接的县委书记,前任都是你那位严叔。我只要好好地朝伯父耳里灌灌风,给你严叔摆大功卖大好,以我大伯从不欠人情的性格,即使无法安排去省财政厅,也一定会想办法找个好地方。”

听孟秋兰这么一说,王学平心中安稳了许多,枕边人的性格,他岂能不知?

孟昭雄膝下没有子女,孟秋兰父母早亡,她这个流淌着孟家血脉的侄女,从小就跟着孟昭雄一起长大。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么些年下来,孟昭雄和孟秋兰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过了一般的子女。

王学平想想也是,孟昭雄是堂堂的省委党群副书记,只要对严明高调动这事,真的上了心,帮老严安排一个好地方,简直是易如反掌。

中午陪着孟秋兰吃了顿丰盛的午餐,酒足饭饱之后,王学平驱车赶往云州市武警支队的所属的训练基地。

熊卫红早早地就到了基地,而且就坐在值班的哨位里边,泡了两杯浓茶,一边吸烟,一边等着王学平。

王学平的车驶到基地门口,听了哨兵汇报的熊卫红,笑吟吟地出了哨位,手扶着栏杆,笑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从车里钻出来的王学平笑了笑,冲着柳畅微一颔首,柳畅当即从公爵王的后备箱里拿出了两瓶五星老茅台。

地地道道的老茅台酒,外包装土得掉渣,一点也起眼。

熊卫红眼尖,一眼就看清楚了酒瓶上的五星商标,他闷声一笑,故意问王学平:“不会是送给我的吧?”

“呵呵,不是送你的,送谁的?这是54度的老茅台,送你留作纪念,千万别喝了,否则,再过十年,你一定会后悔滴。”在这个时代,只有王学平知道这种极为稀少的54度茅台的珍贵性,一瓶就值数百万,何况是一对呢?

这年头,不管再好的老关系,都需要经常性的走动,时不时的来点“润滑剂”,才能不断地增进彼此的友谊。

云州市是王学平起家的地方,也是他苦心经营过的地方。这次,熊卫红一接到王学平的电话,满口就答应了下来,同意把抓来的洪家帮关进训练基地。

虽然事情不大,可是,熊卫红交好的心思非常明显,王学平又不是那种不通世情的木头,礼尚往来,乃是人之常情也。

熊卫红接过两瓶54度的老茅台,随手交到了站在身旁的干事手中,全然不知道,若是不小心摔了一瓶,或是喝下了肚内,就等于是损失了好几百万。

王学平懒得说破其中的奥妙,即使他说了这两瓶老茅台未来的价值,熊卫红也不见得相信,至于这两瓶酒的命运,就看其未来的缘法了。

走到阴森的训练基地大楼门口,王学平的心里有些纳闷,这究竟是训练基地,还是看守所?

这是一栋六层新楼,占地极广,所有的窗户都安装了粗如儿臂的铁栅栏,正门口站了六名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无论进出,都需要验看证件,盘查可谓森严。

走进楼门,过道之上,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满了手拿电棍的武警战士。

可能是看出了王学平心有疑惑,熊卫红主动介绍说:“修这栋大楼,支队没花一分钱,由云州市政府出资一千多万修建而成。唉,这几年,云州市的征地工作如火如荼,失地的农民经常来市里闹事,甚至把越级上访当作了家常便饭。市里的领导们非常恼火,就拨款了修了这么一座现代化的基地。按照市里的规定,凡是越级上访超过两次,屡教不改的刁民,都要送到我这里来,接受思想政治再改造。只有签了悔过书,承诺再不上访告状,才能从这里出去。”

见王学平一直闷头不吭声,熊卫红叹了口气,说:“咱虽然是个土丘八,却也知道,这事啊,市里办得不地道。可是,咱也得考虑支队干部转业的安置问题啊。”言语间,很是无奈。

王学平心里有数,目前的状况仅仅是个开端而已,自从实行了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源日益枯竭,可是,所承担的事务却一点也没有减轻。

事权和财权严重不匹配,其结果是,结出了罪恶之花,掌握着公权力的地方政府,只能依靠卖地的收入来维持党政机关的正常运作。

再加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三公消费,在地方上,就形成了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中央拿了绝大部分税收,负责的事务却不多,以至于,各地需要跑部钱进。而地方政府负责大部分事务,却手里没钱,岂能不想方设法的捞钱。于是,巧立名目收取的各种杂费,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茁壮成长,发芽生根,笼罩在了各地老百姓的头上。

由于官场上的风气日坏,接待的规格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财政部、计委等手握实权的中央部委,随便下来一个小干部,地方上的领导必须像供菩萨一样,满招待不说,还得全程陪同。

王学平曾经亲眼见过,本省的某位副省长,去国家计委拜见人家一个小小的处长,不仅没有座位,甚至连门都进不去。

由此可见,跑部钱进的根源,不在下面,就在上层。

王学平身为体制中人,从个人利害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其实,他也很理解各地方政府的难处。手里没钱搞建设,上边提拔干部却始终以gdp为纲,不仅如此,上头还经常闭门造车,坐在办公室里,拍拍脑袋,就整出另一种新鲜的“一票否决”的戏码,这不是逼良为娼,又是什么呢?

新三座大山压得草民们喘不过气来,肇始于分税制实行的那一年,之前的房价其实是相对合理的,普通家庭供养一名学生的压力并不大,只要单位效益好,看病也可以有机会报销。

看不起病、买不起房、读不起书,其中尤以教育产业化对后代的毒害效果最深。

患重病看不起的,终究是少数人;买不起房,还可以选择租房;可是,教育一搞产业化,就等于堵住了贫民的孩子们,靠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上升之路。

这么一瞎搞,就会使穷者益穷,富者恒富,已有的阶级日益凝固化,社会底层的人们越来越难出头。

现在的大学里面,很多来自于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女大学生,只能靠着出卖自己的**,来换取可以改变命运的一纸毕业证书。当然了,那些好逸恶劳的女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自甘堕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ps:兄弟们别走开,至少还有一更,如果月票突破了60张,司空就算是累吐血,也一定加更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