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为何事而来?”太子问道。qiuyelou
“回殿下,是太子妃召臣妾入宫的。”段玉苒在太子面前不敢自称为“我”了。
“哦?太子妃召你何事啊?”
“是为了万寿节寿礼的事。”段玉苒如实地道。
太子点点头,倒也没有深问,就让段玉苒离开了。
太子回到书房刚坐下,太子妃就来求见了。
太子妃进来后就将硕王托王妃带的话都告诉了太子!
“这才刚成亲没多久,便不将殿下的事放在心上了。”太子妃神情黯然幽幽地道,“难怪人家都说,娶个好媳妇,家和万事兴!娶个坏媳妇,家无宁日事事败!阿衡已经被这个段氏迷了心窍,不再像以往那样帮护着殿下您了。”
太子听了太子妃的话后陷入沉思,良久才道:“阿衡的话也有道理,孤是父皇的长子,如果一再争风头压制下面的几位皇弟,反而显得孤度量狭小。”
太子妃暗中咬牙,对太子这种“我弟弟说得都对”的心思简直是厌恶和痛恨!
“即使是不必刻意准备,却也不能寒酸了啊。这样反倒容易被皇上误认为殿下献了银矿后便自满骄傲,不将皇上的寿诞放在心上了。”太子妃作出温婉规劝的模样道,“要不殿下写封信给身在兵营的阿衡,确认一下王妃所说是不是真的是他授意?臣妾总觉得那个段氏不太可靠。”
太子想了想,觉得太子妃的话也有些道理,便点头说会写信问问顾衡。
回了硕王府的段玉苒自然不知道东宫那对夫妇私下里的谈话,她自认作好本分就是!
和顾泰年去西大营的事好像没有暴露。段玉暗中派人去打听过,东盛郡王夫妇得知顾泰年跑去兵营和旧日同袍饮酒的事后,并没有责罚儿子,反而还高兴儿子结交了“有用”的人!结果是这样,她也就放心了。
顾衡名下有不少产业,但他都安排了得力的掌柜,所以经营方面的事并不需要段玉苒操心。
琉光阁是段玉苒的陪嫁,自然由她自己打理。虽然是硕王妃了,但段玉苒并不打算让琉光阁罩上王妃嫁妆铺子的光环,所以还是低调经营。
不知不觉又过了半个多月,顾泰年成亲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段玉苒正和管事商量着送贺礼之事,宝珑斋的吴娘子前来求见。
很久没见到吴娘子了,段玉苒再见到她颇感高兴。
“民妇给王妃请安。”吴娘子笑着上前给段玉苒请安行礼。
“吴娘子快起吧。”段玉苒让碧珠上前扶起吴娘子,“快请坐。”
吴娘子福了一下身才坐下,马上有小丫鬟奉上了茶水和点心,待遇与之前段玉苒还是忠勇伯府小姐时无二。
“真是有许久未见到吴娘子你了。”段玉苒笑道,“细细算也有半年多了吧?”
“差不多有半年了。王爷与王妃大婚时,民妇倒是远远望见过王妃。”吴娘子满脸笑容又不失恭敬地道。
二人聊了一会儿别后事,才说到吴娘子求见的原因。
吴娘子听段玉苒问起求见的原因,脸上的笑容一敛恢复正色地道:“王妃应是晓得吧?王爷打理起来的宝珑斋是在太子妃名下的产业。”
段玉苒点了一下头,“这个我晓得。”
明兰县主去宝珑斋找麻烦那天,段玉苒就听说了。
吴娘子叹了口气,然后措词小心地道:“之前,宝珑斋虽是在太子妃名下,但铺子里从上到下都是王爷安排的人在打理,帐目也都是送到王府来给王爷过目。前几日,太子妃娘家的人突然到铺子里走了一圈,并说要安排于家的人来当掌柜,连帐房和伙计也要换上于家的人……”
“太子妃娘家姓于?在京中是什么爵位?”段玉苒听明白了吴娘子想说的话,轻声问道。
“大荣律例,皇子迎娶的正妃不得是掌权重臣之女,太子妃的父亲原是名正五品的知县,太子妃入东宫后封了个正四品的上轻军都尉的勋位,只不过是个虚职而已。”吴娘子道,“这几年于家在京中行事低调,也无什么建树。这次突然来收宝珑斋的掌事权,我等也不知王爷是否知晓,所以……所以才来求见。”
太子妃这是什么意思?是想趁着硕王在兵营不能动弹,就开始抢夺产业的管理权了?
也是,不握在自己手心里的东西就不属于自己!虽然产业记在太子妃名下,可管理的人都是硕王的,太子妃怎么能安心呢!
但突然这么做总得有原因吧?段玉苒却想不透了!
太子妃这样做,明显就是与硕王撕破脸!难道太子也允许太子妃这么做了?兄弟之间真的出了什么状况?
“王妃,您看这件事该怎么办?王爷现在不在京中,于家的人过两天就要来接管宝珑斋了。”吴娘子见段玉苒沉默,不禁焦灼地问道。
段玉苒想到再派人去兵营找顾衡,但顾衡也说过,王府有什么事她可以拿主意!
宝珑斋应该不算是硕王府的产业,只是硕王派人帮着打理而已。连每期收上来的帐目、银钱,也都是如数送进东宫去,硕王从不要一文钱!
“既然太子妃想派自己人打理宝珑斋,那你们便都撤出来吧。”段玉苒深吸一口气后沉声道,“虽说宝珑斋是王爷一手创立起来的铺子,但毕竟是归在太子妃名下,人家派自己人打理也在情理之中。你们一定要做好交接,不可疏漏!免得被人说王爷有什么别的心思。”
吴娘子一愣,但看段玉苒沉凝的表情,便垂下眼帘低声道:“是。”
“我会给王爷去信询问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还有你们这些在宝珑斋当差的人何去何从。”段玉苒安慰吴娘子道,“这件事你回去后要好好和大家说,若我们不放手,恐怕就要落个弟弟霸占嫂子产业的难听闲话!放在普通人家里,顶多被嚼嚼舌根,但太子与王爷都是是身份不俗之人,之前所有人又都知道他们兄弟感情深厚,若为了一间铺子闹得不愉快,倒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开心快活了。”
吴娘子被段玉苒细心的解释感动,站起来福下身子道:“王妃请放心,民妇回去一定向大家说清楚。不会给王爷和王妃的名声抹黑!”
段玉苒点点头,就让人送吴娘子离开了。
事后,顾衡的回信中称赞段玉苒此事处理得非常好,并让其将原宝珑斋的人交给管外事的管事负责安排去处即可。
段玉苒就召吴娘子过来,将顾衡的回信给她看了,吴娘子看了一遍信后才放下心来。
处理完宝珑斋的事,段玉苒便开始考虑万寿节寿礼的事。她又叫来了许德令帮忙出主意。
许德令得知硕王的想法后,便道:“今年王爷不能帮着东宫备礼了,小人以为,咱们王爷要献的寿礼不能比东宫的寿礼出彩儿才行。所以,得等东宫透出信儿来了,王妃才好比照着准备。”
段玉苒一听,就觉得头疼!
如果太子妃是个好相处的,也愿意和自己好好做妯娌,许德令说的法子就简单了!她们妯娌二人一商量,你高我低就完事了!
但太子妃可是放了话,说要“借鉴”硕王的寿礼呢!那硕王府就别指望着能借鉴东宫的寿礼了!
头疼啊,头疼!
“王妃不必烦心。”许德令躬身道,“小人觉得,不如您先备着您心中高、中、低三种层次的寿礼,待万寿节那天都带了去。东宫献礼必然在前,到时候您和王爷挑选一样献上就是。”
段玉苒眼睛一亮,看许德令的目光就不一样了!
这个宫中出来的总管事果然不一样!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太子妃是怎么样一个人,却也因身份卑微不敢言明。却在出主意时隐讳带出太子妃不会让硕王府知道东宫献什么寿礼的猜测,又给了一个不错的建议!
“许总管说得有道理。”段玉苒露出笑颜道,“还有一件事,我想请许总管帮忙出出主意。”
“不敢,王妃尽管吩咐。”许德令的腰弯得更低了。
“许总管也知道我的真实身份是忠勇伯府和离大归的四小姐,之前虽认范大学士为义父,却也难掩真相大白。若是过去,我自是不将外人对我的评价放在心上,大不了不与其往来就是!但如今我是硕王妃,自知不可能永不与外界往来,不可能永不与那些高门女眷们走动。”段玉苒叹息地道,“我是怕自己万一言语不当,反倒丢了王爷的脸面。许总管见多识广,可有什么好的见解?”
段玉苒说这些并非是向许德令抱怨,也并非放低姿态真的向一名总管求助,她是真的想从这位在宫里生活过的人那里取些经验!
深宫是什么地方?吃人不吐骨头、最凶险的地方!许德令不但选择了一位好主子忠心跟随,并能够混到今天有妻有子的地步,他凭的应该不只是运气吧!
许德令听完段玉苒的话后沉默好长时间,段玉苒也不催他,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这位总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