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泼刀行 > 第731章桃都山传说

泼刀行 第731章桃都山传说

作者:张老西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16:08: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知道这是何地?”

书吏被请入房中,王道玄指着那记录询问。

此时已是夜半三更,这书吏连着忙了数日,从天没亮到现在,都没合过眼,早已困的两眼皮打架。

听到王道玄询问,故作低头查看,实则连是什么都没看清,就耷拉着眼回道:“回道长,小的不清楚。”

“哼!”

旁边吕三顿时不满,“看都不看,可是消遣我们?”

对方模样能瞒过普通人,却糊弄不了觉醒神通的术士。

“呃…”

书吏脑子顿时清醒点,但还是苦笑抱拳道:“诸位先生,在下不过一小吏,就是帮忙跑腿,干些杂活,衙门里的事,还真不知道。”

说话间,又瞥了那典籍一眼,低头道:“在下虽然不知此事,但这书却认得,无论上面记载了什么地方,恐怕都已消失。”

“哦,怎么说?”王道玄有些好奇。

书吏连忙解释,“这里可是京城,首善之地,若搞的邪祟滋生,民怨沸腾,岂不成了笑话?”

“因此,无论都尉司还是执法堂,都很上心,凡听闻有不轨之徒聚集都尉司必前往侦察,每逢节令或初一十五,城隍庙也会派出兵马巡查京城周围。”

“《两宋舆地妖邪志异考》、《漕河沿岸邪祀诡庙辑录》、《金代京城妖异志》、《皇城根旧事杂俎》这些书,都是过往朝廷查办案件的依据。”

“只要是在京城附近,基本都翻了个遍。”

“如道长看的这本《漕河沿岸邪祀诡庙辑录》,乃是前朝大兴年间之事,地点是在通惠通河古渡口北,时时境迁,如今早就成了人烟聚集之地。”

“诸位若是前往,多半找不到什么东西。”

“不对!”

王道玄疑惑道:“若那里早已被查过,林胖子手中的兽形磨面又从何而来?”

书吏无奈道:“那都是前朝之事,执法堂的人,本就来自五湖四海,当时法令不严,说不定就是那会儿流出。”

听得此话,王道玄等人面面相觑。

这小吏虽然油滑,但说的也没错。

“不急。”

王道玄沉思道:“我们可继续推测。”

“倘若那东西是前朝流出,林胖子无意中得到,必然是发现了什么东西的线索,但自己找不到,所以来请孔尚昭帮忙。”

“若是寻常宝贝,孔尚昭不会涉险,蒯大有见多识广,更不会跟着他们瞎胡闹,此物必然让三人都感兴趣!”

“孔书生善于抽丝剥茧,线索必然还在这些书中…”

说罢,又带着几人继续翻阅。

这一次,他们有目的性的翻阅,专找那些看起来就像是宝物的记载,且与傩面有关,终于有所发现。

“找到了!”

吕三拿起手中《金代京城妖异志》,指着其中一页,“道长你看,是否就是这个?”

王道玄闻言,接过来仔细查看。

京城这地方,也是曾经的大金中都。

当时除了金人,还有不少异族汇聚,这本《金代京城妖异志》便记录了很多不为正史所载的诡异风俗。

虽多荒诞不经,却也有参考价值。

借着摇曳灯火,果然在一页纸色格外暗黄、边缘似乎曾被水渍浸泡过的残破书页上,王道玄看到了让人头皮发麻的图画和描述:

“傩神冢,掘于中都南郊地脉交错之地,非祭神,乃囚古灵‘魈眚’之首级也!其目能‘洞九幽’‘引黄泉’……金廷秘使‘开目众’,以古法塑‘镇魂活俑’封其孔窍,锁地脉煞眼,禁其通幽之力……每至阴年阴月,须以血食供之,引其力而不全醒……然终遭反噬,地崩庙毁,活俑皆化作石僵……后世讳之,称其为‘鬼眼坑’…”

“国师得桃都山之木,炼镇狱桩以镇之!”

那“魈眚”之首级,正与林胖子得到的兽形傩面相似。

“是桃都山之木,原来如此…”

王道玄恍然大悟,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见众人不解目光,他面色复杂,开口解释道:“我与衍小哥曾搜集整理古来幽冥传说。”

“其最早记载来自《尚书·尧典》,称为幽都,因日行至是,沦于地中,万象幽暗,故曰幽都。”

“当时传说,幽都由后土分身或土伯统治,土伯形象可怖,手持九条绳,头长尖角,隆背血手,虎头牛身,生三眼,逐人魂魄而食。”

“幽都可怕,游魂野鬼不愿前往,四处游荡。而这些游荡的魂魄,便由桃都山上的神荼、郁垒掌管。”

“桃都山有巨桃,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初升则引颈而啼。是时,百鬼夜游尽归,列俟树下鬼门。神荼、郁垒二神司察之,见为恶者,辄引而缚以苇索,投餧饥虎。故群鬼慑怖,莫敢犯禁……”

吕三疑惑,“这东西可是神话传说。”

王道玄摇头道:“神话与历史,总有某些联系。”

“传闻汉时鲁地便有桃都山,不知是真是假,但那金国国师得了一根,炼为法器,镇压古灵魈眚之首级。”

“还有这‘魈眚’的模样,听起来也像是土伯。”

“镇压‘魈眚’首级的鬼眼坑,很可能已经被破坏,在大宋和大兴年间,又再次作祟,蛊惑百姓供奉在傩神庙。”

“说其遭了天谴,听起来应该是被雷法破坏。”

“而林胖子找孔尚昭,很可能就是为了这桃都山之木。”

吕三皱眉道:“可真会自找麻烦,告诉执法堂不行么?”

王道玄叹了口气,“你可知这桃都山之木代表了什么,神话传说中的玩意儿,告诉执法堂,哪还轮得到他们?”

说着,看了看外面离开的书吏,低声道:

“还有,咱们也不能说。”

吕三心领神会,同样低声道:“为何?”

“因为涉及到‘活阴差’和‘还阳者’!”

王道玄沉声道:“衍小哥的事,你也知道,‘活阴差’曾叫‘黄泉使者’、‘东岳来客’,说不定现在还有加个‘幽都使’或‘桃都山客’。”

“自佛法出现在中原,幽冥再起变化,衍小哥这‘活阴差’已成独一份,说不定此物能帮上他。”

“还有,此事或许涉及到大罗法界,其中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如今人道变革已至,乃大争之世。”

“若告诉都尉司,说不定这机缘就没了。”

吕三一听,顿时了然,低声道:“要不要回去告诉衍小哥?”

王道玄略微沉思,摇头道:“不可。”

“衍小哥那边要守护燧轮真君,更加重要,他这些年为我们多半谋划,总不能只让他一人费心。”

吕三也点头赞同,“这些古籍上记载的地方,都已损毁或消失,道长,咱们该如何找起?”

“我虽不知,却有了线索。”

王道玄抚须道:“林伯不是说了么,他们三人提到了鬼市,兽形傩面便是从那里找到,他们多半也会前往鬼市找线索。”

“明日,咱们去苏园一趟,鬼市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

…………

次日,京城骤雨忽至,下个不停。

苏园“听泉轩”内,檀香未散,窗外雨打池塘噼啪作响。

“劳烦赵姑娘了。”

王道玄微笑拱手,一旁的武巴拼命往嘴巴里塞糕点。

他们来苏园,自然是因为眼前的赵婉芳。

因为李衍的关系,当年在长安他们也算熟悉。

噗嗤!

望着武巴狼吞虎咽,噎的脖子青筋直冒模样,赵婉芳忍不住捂嘴一笑,又亲自给三个倒满茶水。

“道长说的哪里话。”

赵婉芳微笑道:“且不说咱们是旧识,如今金燕门也跟你们十二元辰是合作关系,自然要鼎力相助。”

“话说回来,道长你们何时离京?”

“江南那边已经打了招呼,报酬丰厚的活可不少。”

“过阵子吧。”

王道玄含糊其辞道:“京中还有些事,办完了就走。”

就在二人闲谈叙旧时,一名青衣侍女快步走来,手中握着个制作精美,包浆浓厚,弄成鲁班锁的竹筒。

赵婉芳葱指微动,轻轻一扭,将竹筒打开,看了几眼后眉头微蹙,“道长可知道兔儿爷庙?”

“当然。”

王道玄回道:“之前打过交道。”

赵婉芳点了点头,沉声道:“方才金燕门三百‘灰线儿’撒出,终于钩到一丝腥气。林钰、孔尚昭、蒯大有失踪前,最后找了一人。”

“谁?”

“兔儿爷庙墙根下,时常蹲着的老乞丐。”

“京城老鬼?”

王道玄闻言顿时一愣。

赵婉芳点头道:“就是他。”

“之前李少侠要入‘九门阴墟’,便是他指的路。”

说着,杏眼中满是凝重:“此人绝非寻常乞丐。灰线儿几代经营摸出的线头——这老鬼极可能是前朝大兴的皇族术师余孽。”

“或许正因如此,他对京城地脉暗道的熟悉,远在我金燕门之上!甚至可以说,许多连我们都探不到的阴湿角落,才是他真正巢穴。”

“此人盘踞京城多年,与我金燕门也偶有‘买卖’往来,只交易情报,绝不露面,神龙见首不见尾。”

“看来林胖子失踪就与此人有关!”

王道玄眼中精光一闪:“赵姑娘,可知他此刻藏身之处?”

“他行踪成谜,但兔儿爷庙附近是据点没错。”赵婉芳道,“灰线儿传来最新消息,有人曾见他在破晓时分往庙后废弃的‘积淤塘’方向钻。”

“那里污水恶气常年淤积,城隍游神都少去,极可能辟有秘径或暗窟!但具体在哪儿,只能靠道长自行去寻了。”

“好!贫道即刻动身。”

王道玄毫不迟疑,带着吕三和武巴,拱手便走。

卯时末刻,大雨转为小雨。

雨雾朦朦隆隆,仿佛给京城披上了一层纱。

夜色无光,兔儿爷庙大门外,灯笼被夜风吹得摇晃。

王道玄三人循着舆图及赵婉芳最后指点,避开庙前主道,专挑蒿草蔓生的洼地疾行。

这里相对荒僻,空气中弥漫着**淤泥腥气。

前方,一片散发着恶臭的黑水塘在雾霭中显现。

塘边蒿草比人还高,细雨中沙沙作响。

“道长,我来。”

吕三上前一步,掐着法诀,口中嘶嘶作响。

很快,荒草之中便钻出一条条毒蛇。

吕三又嘶嘶几声,蛇群顿时游弋,带着他们进入草丛深处。

腐烂的污泥和草腥味越来越浓,甚至有些刺鼻。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目标。

掀起草丛下的破席,半掩在草席下的、仅容一人匍匐钻入的黑黢黢洞口,顿时出现在三人面前。

正要进入,吕三耳朵忽然微动。

“不对,有暗器,小心!”

咻!咻!咻!

话音未落,三道乌芒便毫无征兆地从浓雾中暴射而出。

三枚暗器角度刁钻狠毒。

两道撕裂空气,直取王道玄眼眸。

另一道,竟在空中划出诡异弧线,封死了他所有侧向闪避的空间。

然而,王道玄却面色如常,不动如山。

他没尝试闪避,毕竟功夫实在一般。

若是以往,只能靠伙伴,但如今已不再畏惧。

就在毒镖及身刹那,他左手掐诀,猛地一引。

“咄!”

一声短促清越的真言破开雨幕。

王道玄周身宽大道袍无风自动,周围雨幕震荡。

老道的传承,来自西玄一脉,因为某些不得而知的玄门秘事,传承已经残缺不全。

然而,道人却是另有机缘,得到了西玄一脉源头传承,来自上古修士赤将子舆所创的《五首神诀》。

这是道家上古练气术,玄妙不凡,且有大罗神通。

借着李衍神罡,王道玄炼成五首神通。

一可喷吐罡煞之炁,加持术法。

二可在胸中温养一股罡炁,随时调动。

在书院之中,炼制法器的可不止李衍和沙里飞,王道玄花费巨资,也给自己弄了这一身护身道袍,内嵌玄铁细丝,被万百巧用高明手法,绣出云纹雷篆。

胸中一口罡炁喷涌,堪比金刚铁布衫。

挡不住火枪,但挡暗器绰绰有余。

砰砰砰!

三枚暗器全都被弹开,打着旋落入泥中。

赫然是三枚手里剑。

旁边的吕三瞳孔一缩,

“是东瀛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