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泼刀行 > 第718章变革神器

泼刀行 第718章变革神器

作者:张老西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16:08: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衍眼角微抽,憋住不笑出声来。

说实话,他想过很多。

朝廷敢在这一天放出蒸汽机,必然有了很大进展。

或是蒸汽车,或是蒸汽驱动的磨盘等物,总之要体现出实用性。

但没想到,率先做出的,竟然是蒸汽龙辇。

这龙辇车架通体覆鎏金龙饰,蟠龙浮雕盘踞辕架,金鳞闪耀,龙首昂立车辕,皇家派头十足,但车腹嵌着巨大铸铁锅炉,蒸汽管道与虬结连杆裸露在外,两侧肉眼可见黄铜齿轮组与铸铁飞轮。

随着龙辇前行,迸发出“嘭嘭”轰鸣,后方还冒着滚滚黑烟。

不仅如此,这蒸汽龙辇明显没有减震系统。

皇帝萧启玄坐在上面,全靠过硬的下盘功夫,才能稳住。

如此景象,在李衍看来莫名有种荒诞感。

看来这皇帝也是个爱装逼的…

他强忍着笑,但其他人却笑不出来。

如此前所未有的东西出现,有人目瞪口呆,有人看傻了眼,有人咽着唾沫,现场多多少少也来了数百人,竟然鸦雀无声,只能听到蒸汽龙辇的轰鸣。

李衍看到后,脸色也变得严肃。

他想到了一件事。

自己前世见识过许多,但其他人却不一样。

蒸汽与齿轮的轰鸣,让他们的认知正经受着考验。

嗤——!

龙辇上方烟囱里,忽然冒出大量蒸汽,两侧铁轮随之停下。

滚滚蒸汽在龙辇华盖上方翻涌,动静着实不小。

看着众人吃惊模样,皇帝萧启玄显然很是满意。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青色官袍、头戴梁冠的官员从人群中疾步而出。

他神情激动,双目圆睁,整理衣冠后,跪伏于地,高呼道:“华盖蒸霞,瑞霭腾空而呈祥,龙车吐雾,神机运转以昭明。陛下圣德感天,白虹贯日,兆天子之威仪!”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连忙拍起了马屁。

啪嗒!

前排一名南洋使节,手中把玩的玉石核桃失手跌落碎裂。

然而,他浑然不觉,只死死盯住辇车上翻滚的黑烟,灰败的脸上血色褪尽,喉结滚动,挤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哀叹。

他扭头看旁边,眼轱辘一转,低声叹道:“唉…中原得此物,我等焉得太平啊。”

旁边的男子,身着交领右衽宽大长袍,头戴玉石发带,身形高大魁梧,圆脸络腮胡,与中原人明显不同,正是瓦剌国使节。

他同样面色阴沉,却没有搭话。

瓦剌乃是金帐狼国分裂后的部落,为对抗鞑靼,向大宣称臣纳贡。

说起来,与大宣关系算不上良好,且彼此防备。

大宣朝国力鼎盛,瓦剌无法南侵。

同样,草原面积广袤,大宣也不愿耗尽国库征伐,且需要瓦剌制衡鞑靼,因此双方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

大宣冒出这玩意儿,虽不知有何妙用,但瓦剌国使节心情绝不会好。

听到南洋使节挑拨离间,瓦剌国一声冷笑,“是啊,贵国难道就眼睁睁看着?”

南洋使节脸色一僵,不再说话。

至于远处的波斯胡商,则眼角抽搐,强作镇定,用肘轻撞同伴,指尖隐蔽地指向齿轮间隙,压低如蚊蚋:“快记!…若仿得那曲臂传动…”

他们与大宣相隔遥远,考虑更多的还是利益。

至于朝中众人,同样各怀心思。

开海派一名身披鹭鸶、孔雀补子的年轻官员若有所思,连忙上前,对着元丰拱手,声音难掩热切:“陛下洪福!敢问监正大人,此神工之物,力道如何?”

元丰抚须道:“将来或可御万钧。”

那年轻官员咽了口唾沫,“若…若置楼船巨舶之内,逆风行舟,可否?”

元丰扭头看了眼皇帝,见其面色平静,便开口道:“可,但要时间。”

此话一出,不少人顿时发出惊呼。

远处的李衍听到,则眉头一皱。

这蒸汽机可是人道变革关键之物,虽说消息已被人泄露,但应用之法还是要保密,不能让人看出。

皇帝不清楚,元丰怎么能随意乱说。

当然,他也只是看着,没有说话。

这个世界的人,或许不懂前世技术,但却绝对不傻。

更何况皇帝萧启玄精明至极,他能想到的事,对方肯定早有考虑,能大方将蒸汽机展示,必然有更深层次考量。

朝廷到底还有什么计划…

元丰说的如此明确,自然引发不少人兴趣。

京城巨贾沈奎挪动着肥硕身躯,不顾仪态,奋力挤出人群,来到队伍前方。

他面皮因激动涨得通红,厚掌在圆滚滚的肚皮上摩挲,声线竭力压稳,却仍带丝颤音:“元……元大人恕罪!在下斗胆动问——若以此‘铁牛’驱百盘连磨…”

他伸出短粗手指,比划着,“一昼夜……碾谷几何?大人能否赐句准数?”

元丰沉思了一下,“堪比水磨,昼夜不休。”

说着,哑然失笑摇头道:“用于推磨实在可惜,不过占了个地势之利,无需河流,若经我墨门巧匠设计,做些脱壳、榨油的机器,那才叫省力。”

沈奎一听,脸上更加激动。

他是京城排得上名号的大粮商之一。

与开海派不同,他所有的根基都在一个“粮”上,从朝廷户部到江湖漕帮,从朝廷大员到地方小吏,各个环节都要打点,不愿卷入开海派和地方派之争。

若这机器真有那么好用,省去的人工还是小头,关键是能节省时间,在许多环节上减少损耗。

军中的一些将领,同样充满好奇。

“元大人,以此物覆铁甲,可否横行战场?”

“难,此物需烧煤添水,军需后勤怕跟不上,且战场之上地势复杂,一不小心损毁,谁都动不了…”

元丰可谓言无不尽,毫无忌讳。

一时间,不少人都围在他身边,甚至连着开院大典都为之中断,而皇帝萧启玄则悠哉喝茶,平静望着这一切。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

勋贵队列中,一鹤发老臣面色铁青,鼻翼翕动,从鼻腔里挤出一声短促冷哼:“奇技……淫巧!”

声音不大,却似金针扎破气球。

他身侧另一蟒袍勋贵眼观鼻鼻观心,唯有袖中捻动蜜蜡佛珠的拇指骤然加快,骨节泛白。

两者目光短暂交汇,眼底俱是深深的忧虑。

皇帝如此重视,此物必然是人道变革重器。

若只是普通的玄门法器,那也就罢了。

但看情形,此物影响之深广,难以估量。

他们不懂技术,却懂得人心大势。

人道变革,很可能会皇权旁落,自得到消息后,他们这些勋贵世家,都已在暗中做准备。

退则结党自保,进则争雄天下。

千百年来,神州大地皆是如此。

萧家当年能被众人抬上位,他们又何尝不可…

但如今神器被朝廷掌控,若是以此发力,呼风唤雨,不知有几家会陨落,后面还是有一帮狼盯着呢。

开海派如此热情,声势怕是又要壮大几分。

想到这儿,老者忍不住摇头,开口道:

“器盛则德衰啊…”

声音虽小,但也被不少有心人听到。

监正元丰耳朵微动,当即须发戟张,如狂风中劲松,一步踏前台阶边缘,拍着那硕大的蒸汽机,呼喊道:“神器之力,非筋骨气血可及!”

说罢,撇了一眼远处那几名勋贵,声调陡然拔高,如金戈交鸣,“蔽目者,唯见烟瘴蔽日!”

“开眼人,方见崭新乾坤!”

那些勋贵顿时眼神微怒,脸色也不自然。

元丰这人,和墨门一样,平日里在朝堂上是出了名的不粘锅,哪一方都不愿得罪,更不想卷入开海派和地方派之争。

如今怎么跟吃了枪药一样。

他们有心发作,但看皇帝萧启玄那老神自在的模样,心中也没了底,不敢再多说话。

“肃静!”

就在这时,司礼监大太监赵无咎一声高呼,随后打了个眼色。

严九龄连忙拱手高声道:“诸位大人,有事可随后再说,免得耽误了时辰。”

皇帝萧启玄,这才开口道:“朕乏了,回宫吧。”

“恭送陛下!”

众人虽不明所以,但也没人敢问,齐齐拱手相送。

待皇帝御驾离开后,严九龄对着台下众人朗声道:“诸公,陛下日理万机,先行回宫。然书院开院之喜,庆典未毕,请随下官移步‘集贤堂’,略备薄酒,共庆此千秋盛事!”

这是开院大典的习俗,台下心思各异的人们纷纷应和。

在严九龄及书院执役引导下,如流水般涌入位于中轴线右侧的“集贤堂”。

赴宴路上,严九龄特意放缓了步伐,领着众人参观游览书院。

百工楼自然是首站。

再次步入,匠师们仍在专注地精研技艺,但气氛比初时更显昂扬。

陶逢春的得意弟子正在调试一个巨大的木鸢模型,翅膀以复杂的铰链结构连接,上面还连着巨大气球皮囊。

严九龄介绍:“此物便是鲁班木鹊。”

有人啧啧称奇,一些军中将领更是眼放精光。

西南战场,鲁班木鹊的能力早已验证,看这模样竟是要规模生产…

同样,百工楼内各色器物引得众人目不暇接。

李衍却敏锐注意到,和他上次来有些不同,很多重要器物都已隐藏,剩下的都是花里胡哨之物,只剩一个人尽皆知的鲁班木鹊。

他瞥向那些个脸色凝重的番邦使节。

恐怕放出此物,也是为了震慑。

剩下的格物区、百草居与藏物所同样如此。

很多东西都已被隐藏,但诸多神州名匠汇聚,已令不少人称奇。

不知不觉,众人到了“集贤堂”。

高大的殿堂开阔轩敞,早已摆开数十席案几,珍馐佳肴热气腾腾,琼浆玉液香气四溢,丝竹管弦之声悠然响起,驱散了几分方才的热烈气氛。

监正元丰满脸红润,带着严九龄到处敬酒。

很多官员也有意结交,一时间宾主皆欢。

李衍则不动声色看向席宴最高处。

那里有些人,依旧老神自在,低声闲谈。

今日三省六部朝堂重臣,除了韩墨,就只有内阁两名老臣。

他们都是皇帝亲信,微笑饮酒,显然早知道今日之事。

还有一人,则吸引了李衍视线。

正是宗师霍胤,看似随意端坐饮酒,实则气息凝练如渊,暗中监察四方。

李衍早就注意到了他。

方才皇帝登台时,霍胤更是全身戒备,尉司指挥焦万宝与罗明子及其心腹道士,皆化装成勋贵、商贾乃至书院执役,混迹于各个观礼方阵。

看来这场庆典,也已为赵清虚布下天罗地网。

但直到皇帝离开,赵清虚也没现身。

李衍着实有些好奇。

赵清虚估计早已知道蒸汽机的存在,因此不惜出卖孔晦,舍弃京城布局,也要图谋蒸汽机,但那玩意儿十分笨重,五六头牛才能拉动。

他实在想不出,赵清虚要如何将此物盗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真正的“重头戏”也在觥筹交错间上演。

严九龄适时起身,向众人正式介绍乾坤书院的“教习”与首批“供奉”,并提及书院将按照《格物典章》选拔首批学子,名额严格限定。

此言一出,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开海派众人立刻起身。

“严大人!海通商会愿出白银五万两,助建书院‘海运格物院’!只求三…不,两个荐学名额!”

一名闽地口音的巨贾率先站起,声音洪亮,引得满堂注目。

“五万两?泉州船帮出六万,再加苏杭上好松木百根,用于建造船模试验!名额也只要两个!”另一位华服商人立刻加码。

事已至此,谁都能看清书院重要性,地方勋贵自然也不甘人后。

“哼,铜臭之物安登大雅之堂?”

前排一位头发花白的侯爷冷哼一声,捋须道,“老夫侄孙,家学渊源,于金石地理之学颇有天赋,堪为书院基石。此事,还望监正与韩尚书通融。”

另一位伯爵也接口:“正是,书院乃千秋基业,当以培养栋梁之材为重。犬子自幼对火器图谱着迷,愿拜入元丰大人门下做个学徒!”

原本书院成立,他们反对是因为从此提拔的官员,会挤占科举名额,但如今才发现,书院涉及到众人根本利益,且木已成舟,自然要掺和一手。

一时间,殿堂之内极其热闹。

而那圆脸络腮胡的瓦剌使节,全程冷眼旁观席间争抢,只在元丰提到“火器改良”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芒,转瞬又挂上礼节性假笑。

还有的使节偷偷向外打量,却发现蒸汽机原型不知何时已被运走。

严九龄面上维持着官场应酬的笑容,既不过分热络,也不完全推拒,言语圆滑地将这些“请求”一一归拢:“诸位拳拳之心,书院铭感五内!”

“然学额、荐举之事,皆需遵循《格物典章》评议流程,一应事务,皆待山长大人到任后,由礼部与书院共同裁定。”

“今日盛宴,请诸位尽欢,学术之事,容后再议…”

场上的一切,李衍都看在眼里。

望着游刃有余的严九龄,不由的心中感叹。

京城果然能改变人。

原本赤诚嘴笨的严九龄,短短时间也成了老油条。

两个时辰后,喧嚣的宴会终于落下帷幕。

各方势力怀揣着或满意或失望的情绪离去。

京城晋州商会的会长在门口拉住李衍,低声道:“李少侠,修建五道将军庙之事,我等已请堪舆名师重新选定了沿线吉地,不久便会动工。您看……?”

这明显是在暗示兑现承诺,为自家子弟争取机会。

李衍微微点头,“我试试。”

书院今日的热闹劲,让他也没了把握。

如此重大的利益,到时必然狼多肉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就在众人离开后,李衍这才上前,微笑拱手,“元大人。”

“哈哈哈…”

元丰心情不错,早已喝得满脸通红,一把握着他的手,“今日之功,全由李小兄弟而起,放心,我墨门绝不敢忘。”

“前辈说笑了,我只是胡思乱想。”

李衍哑然失笑,随后面色凝重,“不过在下有一疑问,那神器事关重大,今日还有不少番邦之人,给他们看就罢了,为何还将应用之法泄露?”

元丰迟疑了一下,左右一看,低声道:

“随我来,你看了便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