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宋末将临 > 九十四

宋末将临 九十四

作者:慢手老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5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94黄有田蹲在码头边的屋檐下吃着蒸饼,瞅着码头上忙碌的身影,一脸睱意。这白面蒸饼真是好东西,平常舍不得吃,可现在他吃得起!自从听闻要打仗了,脚行和船行生意立马就好起来,像黄有田这样的脚夫,跟骡子一样,天天被使唤的脚不沾地。累是累,但他高兴,这脚钱短短数日已翻了一倍,可活儿还是接不完。

从城外搬到城里的,从州城往东边儿举家迁移的都有。当然对大多数人家来说,除了什么都在涨价而外,基本也没什么变化,毕竟战事还离得远,除了能囤积点儿粮食,小户人家你还能怎么样?总之日子该咋过还是得咋过。

霍嘴六带着两个弟兄一道上了前往泸州的乌篷船。他们三人挎着刀,背着鼓鼓的行囊,这次出门共带了十五贯和五十两碎银子作为盘缠。按照周道的吩咐,此次行程将是从州城资中沿沱江下泸州,再从泸州经大江(长江,宋称大江)至重庆,经江陵,鄂州,江宁到杨州,由杨州转道大运河去往都城临安(今杭州),再从临安水陆换行南下福建路,最终到达此行的终点:泉州。此去来回行程至少几千里,耗时少说也要半年,真的是远啊!

周道给他们交办的是考察这条路线是否可行,为日后大队的迁移作第一手准备!同时打探在泉州是否合适落脚。

鉴于此行干系重大,周道本来打算派去的最佳人选是老成持重的朱顺,但由于冯一跟着周道在州城,朱顺作为跟随多年的老人,信得过有威信也算能打,守着资阳镖局的那一摊,不适合被长期抽调出来。跟老张商量后,决定让霍嘴六来办这件事。霍嘴六是老人,为人机敏能见机行事,嘴巴油滑但晓得轻重,在大事上不含糊。当周道、老张把他单独叫入堂屋问话,晓以利害。霍嘴六获此重仼显得尤为慎重,保证定然不负所托。在家中盘恒了两日,第三日一早,三人便顺江往东南而去。

近断时日,小码头的生意好了起来。原因是逃难搬迁的人多了,汇水码头挤满了船。也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汇水码头的靠船钱又提价了,而且涨幅不小。对此周道他们商量过,小码头是不是也能借机收点儿靠船钱?选项有三个,第一,收。第二,不收。第三,少收点儿。一条条的分析,首先是收,汇水码头收靠船钱我也收,有钱赚何乐而不为?由于地势位置的原因,同等或相近条件下,小码头不可能和汇水码头竞争。跟着收钱的结果就是船老大们基本不会上这儿来。第二,不收靠船钱。这相当于直接和皮荣抢生意,他会不高兴,后果很严重。第三,既然如此就少收点儿。象征性收点儿没有意义,还是会得罪皮荣。收多了,没人来。这个度不好把握,刚刚好?还是会得罪皮荣,因为他就是来找茬儿的,这个小码头本身就犯了他的忌。皮荣想把小码头吞了,为此同小码头的东主结了仇,才有后来周道的趁虚而入。并且在这之前皮荣就整过周道的粮运,所以皮荣不高兴就让他不高兴好了。最后的结论是不收。因此不少船老大和乘客们宁愿绕点儿路,多花几个脚钱也要把船停到小码头上装卸,算总帐还是划算些。

对此,汇水码头的皮荣不乐意了,双方又械斗了一两次,皮荣那边死了三个,周道这边死了一个,重伤残废一个,谁都没讨着好。

官衙最近忙都忙不过来,正为筹备物资焦心呢,整日搞着转运备战等一系列的事情,他们这些个刁民间的械斗根本没功夫搭理。唯有录事参军胡大人着人警告了他们双方,若是影响到备战,即刻会将他们拿下。

天知道,驻囤大军抽走以后,州城里的差役弓手不见得比他们两家的人手多,况且他们各自有不少手下本就担着弓手的差事。总之一句话,不可过分!不可影响备战,一切以备战为中心!战争才是第一位的。然后汇水码头的靠船钱又降了回去,这才止住了客源的流失。

“都他娘开战打杖了,这时候了,还在为了抢生意打死打活?”周道说这话的时候直摇头。“真是他娘的鸟为食亡啊!”

这一段儿还有个景象不同于以往,就是经常不分白天黑夜的过兵。有往东北边去的,有往西边的,一过就是大半日。也有军队驻扎在城外的,各种称谓和姓氏的大旗小旗,五花八门多到记不住,往往停留个三两日又继续开拨。

这期间包括周道在内的大小商人和大户们被多次招入州城内捐财捐物,劳军。每次一二十贯至上百贯不等,不拿出来不仅得坐牢,听说外县还有抄家的。“老子们上阵打杖保你等太平,狗日的总有不开眼的,敢偷奸耍诈舍不得几个臭钱?看老子不整治你。”上门催捐的差官带着衙役,有时还跟着军爷对那些肉痛磨叽的大户人家如是说道。

几十上百贯可不是小数目,并且几次三番的,这不是要人命么?把家底都掏空了!这才刚开始,仗要是一直打下去还得了!一时间众人都叫苦不已。不少人家就下了出走他乡,远离是非之地的心思。但故土难离,这绝不仅仅是感情上的事,家中的田产和老宅,乱世来了是说出手就能出手的?贱卖?说得轻巧,背景离乡吃啥喝啥?靠什么生活?避祸能避到哪儿去?整个四川四路都是战区,其它临近府路战火就烧不到了?包括这州城,直接的战事一时半会儿波及不到,但战事,战事!谁能说得清?除非躲得远远的,到江南去!但几千里路,几千里路啊!你以为是好走的?几个月的行程,拖家带口,这不仅仅是麻烦、费事、累的问题!尤其是需要走陆路的地方,大小的土匪都张嘴等着呢!还有,顺便问一句,你们全家有几个能听懂和会说江南话的?这是要过去生存,不是走亲戚玩儿几天!

一连串的问题,直接扑灭了多数人的念头,毕竟多是小家小户,你不是去异地当官儿,经不住折腾。除非战火逼近,不到不得已,谁也不愿离开故乡。

如此持续了一个多月,过得兵越来越少,差不多都已开赴前线,就连州城附近的小股驻军,也被抽调跟随大队走了。地方上的治安基本就靠管制稀松的弓手维持。周道以及他的手下,名义上是属于资州资阳县治的弓手,周道是队正,还是个副的。他在资阳的手下人,由朱顺领着主动参加由弓箭社组织的时断时续的出操,以壮声势。

内防空虚,一时间州内的匪患猖獗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