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古代建工业 > 第七十三章 收获总结

我在古代建工业 第七十三章 收获总结

作者:科创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51: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由桢安排好二弟子薄珏全家最基本的吃穿住问题,最后交代了几句。

让薄珏处理完家里的事情,就去潍水和胶水之间的茅草屋找他。

最后揉了揉二弟子薄珏的脑袋,放心地离开了这里。

王由桢走回自己所在的篱笆院,大弟子焦勖已经浇完竹子,回到自己所在的茅草屋正在认真研读初中数理化教材。

王由桢走近茅草搭建的书房,来到那张八仙桌旁边。

推开窗户。

看着窗外的一片绿竹,提起八仙桌上的毛笔,蘸了蘸大弟子焦勖已经提前研好的墨汁,开始对这一段时间的收获进行一个总结。

第一,政治方面。

前前后后费了不知多少心机,又利用工业机械的降维打击。

王由桢甚至不惜亲自以身犯险。

总算是消灭了漕口,解决了目前最大的一个生存危机。

另外,爷爷也获得了三个村子的支持,可以去县衙那里运作一个粮长了。

第二,工业方面。

水力纺纱厂原来有六台水力纺纱机,达到了所能扩张的极限。

这一次由于达到了黑岛海寇这条线,水力纺纱机再次扩张了四台,一共是十台水力纺纱机。

此外,正式建立了第二家工厂,水力织布厂。

两台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锭能够供给五台水力织布机。

水力织布厂里一共有十台水力织布机,总共招纳了六十名工人,让三个村的六十个家庭过上了吃饱饭的日子。

过一段时间,还会用多余的银子对三个村子进行一些安全方面的基建。

这么一来,三个村子能够吃饱饭的家庭就不止六十个了,还会有不少的家庭能够过上吃饱饭的日子。

第三,军事方面。

这一次在剿灭漕口的过程中,从黑岛海寇的手上得到了二十几支鸟铳。

这些鸟铳经过大弟子焦勖的改造,应该又能得到十来支燧发枪。

再加上又收复了第三个盐丁村子盐仓村,手里能够动用的乡勇就从二十人扩大到了三十人。

有了这三十名用《步兵操典》操练出来的乡勇,只要不碰上一百人以上的流寇,基本上都能应对了。

这一点对于三个人村子来说是最大的改变。

过去别说是碰到上一百人以上的流寇了,就是碰上二三十名凶悍的流寇。

三个盐丁村子只有逃命的份儿,哪里有人真的敢去反抗。

平时械斗是一码事,碰上不要命的流寇就另是一码事了。

民不与官斗,更不敢招惹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流寇。

没有相对应的军事意识操练,碰到流寇只有逃命的想法。

第四,经济方面。

水力纺纱机扩张到十台,每台一个月能赚六十两银子,水力纺纱厂一个月下来的利润就是六百两银子。

再去掉各种零件的消耗,还有工人们的月钱,不会低于五百两银子。

一年下来,最少能赚六千两银子。

与此同时,开办了水力织布厂。

二钱五分银子的银价在黑岛海寇眼里是成本价,事实上每一匹棉布还要赚一钱银子。

一台水力织布机一个月赚一百二十两银子,十台就是一千二百两银子。

一年下来,十台水力织布机赚的银子达到了惊人的一万四千多两银子。

王由桢把这段时间的收获总结到这里,已经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水利纺纱厂和水力织布厂一年赚的银利给惊到了。

达到了惊人的两万多两银子。

要知道就在半年以前,王家就算是拿出二两银子都十分的困难。

现在却能轻轻松松的赚到两万多两银子,工业机械赚银子的速度当真是宝源局。王由桢仔细想想,却也十分的合理。

毕竟水力纺纱厂和水力织布厂里面的工业机械看起来不多,事实上已经相当于官僚乡绅作坊里的几百台纺纱机和织布机了。

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王由桢就能敞开了买各种琉璃制品,进行工业方面的各种研究了。

第五,教育方面。

教育方面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军事教育,一个是工业教育。

军事方面不用多说,再次招收了十名乡勇进行步兵操练的教育,系统地培养近代化的火器军官。

工业教育方面,半年前只有大弟子焦勖一个人,学习的方向主要是军事体系。

通过大笔地往外撒银子,有那些马帮和海商进行联络,总算是有了一个很大的成果。

再次招收了一名大明末年井喷的科技人才,为教育方面添砖加瓦,增加了一名顶尖的科技人才。

至于薄珏未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这个还得等薄珏系统化地学习了数理化以后,才能真正的看出来。

王由桢比较希望薄珏能够在纺织体系有建树,毕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甚至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最赚钱的行当就是纺织业。

英格兰这个最早完成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过程中,最大的经济支柱就是纺织业。

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只是早期的两种工业机械,纺织体系还包括了多达十几种蒸汽机械,这些都需要一个顶尖的科技人才带着大量的数理化学员进行研究。

工业化经济支柱的重担,王由桢比较倾向于放在二弟子薄珏身上。

第六,势力的扩张。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终于把势力从十几个人,扩张到了三个村子。

盐池村,海盐村,盐仓村这三个盐丁村子在鱼儿镇的北方海边一带,串联成一条线,能够严密地掌控水利工厂北面的风吹草动。

爷爷已经重操旧业了,和几名老兄弟一起挑选了一些比较机灵的青壮盐丁,把夜不收的各种手段教给他们。

让这些青壮盐丁没事就在三个村子的北面盐田转悠,一旦事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立即把消息传回盐池村。

总结到这里,王由桢这几个月以来的收获基本上就总结完了。

放下手里的毛笔,看着八仙桌上自己写满的十来张桑皮纸。

吹了吹没有干的墨汁,看着窗外散发着清香的绿竹。

王由桢忍不住笑出了声。

又是一次大丰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